Hello 大家好,我們是臺大雙語教育中心,簡稱CBE!
本頻道為推廣雙語教育全英語授課(EMI, 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邀請老師與學生來分享他們在EMI課程的實際經驗與想法。
預計每月1、15號會上線新的一集,請大家多多分享留言訂閱!
有什麼想跟我們說的話也可以私訊給CBE的各種社群平台唷~
臺大雙語教育中心 Center for Bilingual Education @ NTU
官方網站 |https://cbe.ntu.edu.tw/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NTUCBE
IG| https://www.instagram.com/ntucbe/
E-mail |ntucbe@ntu.edu.tw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Hello 大家好,我們是臺大雙語教育中心,簡稱CBE!
本頻道為推廣雙語教育全英語授課(EMI, 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邀請老師與學生來分享他們在EMI課程的實際經驗與想法。
預計每月1、15號會上線新的一集,請大家多多分享留言訂閱!
有什麼想跟我們說的話也可以私訊給CBE的各種社群平台唷~
臺大雙語教育中心 Center for Bilingual Education @ NTU
官方網站 |https://cbe.ntu.edu.tw/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NTUCBE
IG| https://www.instagram.com/ntucbe/
E-mail |ntucbe@ntu.edu.tw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EMI 必有我師】EP.17|醫學院EMI推廣路──挑戰、突破與種子教師的實踐
在臺大醫學院,英語授課(EMI)面臨特別的挑戰—尤其當國考壓力、專業課程與臨床實習都以中文為主時,老師與學生要如何找到 EMI 的意義與方向?
本集邀請到醫學院兩位 EMI 種子教師—吳佳儀老師與吳恩賜老師,聊聊醫學院EMI推動的現況與難題。聽聽他們的熱忱由何而來,以及 EMI 在醫學領域的真實面貌與未來可能。
👂 收聽亮點
👩⚕️ 學生真的不排斥英語,只是缺乏「生活化」的使用情境;
🧠 老師之間如何跨系組成支持社群,共同推進 EMI;
🌍 EMI 不只是語言轉換,更是一種國際視野的開展。
一起來聽聽兩位老師如何在專業與教育間找到平衡點 !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訂閱我們的頻道,掌握最新 EMI 教學資源!
《雙語臨門NTU》
【EMI 必有我師】EP.17
來賓|臺大護理系吳佳儀教授、臺大腦心所吳恩賜副教授
主持人|黃山耘(黃老ㄙ)
編輯企劃|彭怡然
剪輯後製|參伍捌工作室
關鍵字 / Tags:#雙語臨門NTU #EMI必有我師 #NTUCBE #臺大雙語教育中心 #醫學院EMI #英語授課
在這個系列裡,我們將一起深入臥虎藏龍的臺大校園,發掘那些平常不容易被看見、卻閃閃發光的才華與才藝!
首集節目我們邀請到校園裡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 Bruce 老師~這次他不只要聊聊自己對 Hidden Talents 的看法,還要公開他那些不為人知的Talents,竟然還能跟語言學習擦出火花!
#國立臺灣大學 #雙語教育中心 #NTUCBE #Hidden Talents #不為人知的才藝
【EMI 必有我師】EP.16|從「月經課」看見教育的包容力與國際化視野
臺大「月經課」!如何吸引近千名學生選修,並榮獲USR永續課程獎?本集邀請到「月經理論、思考與行動」課程的主講者黃韻如老師(Ruby),聊聊這門橫跨醫學、人文、社會與文化的通識課,如何從100分鐘的試教延伸成完整的跨領域課程,並以英語版本走向世界。
同時,本集討論 EMI 在這門課中的角色,當科技翻譯越來越強大,語言學習還有什麼價值嗎?英語授課是為讓不同文化的學生都能參與討論、共享觀點。這集,讓我們一起思考教育的本質:走進人群、理解他人,並用更多元的方式連結世界。
收聽亮點
👉 為什麼語言是「包容」的一部分?
👉 當AI翻譯越來越厲害,還有必要學外語嗎?
👉 教育的本質又是什麼?
留言分享你對 EMI 課程的想法!
🔔 訂閱我們的頻道,掌握最新 EMI 教學資源!
來賓|醫學系黃韻如教授
主持人|黃山耘老師
編輯企劃|彭怡然
剪輯後製|參伍捌工作室
#雙語教學 #EMI #月經課 #臺大 #國際化 #幽微 #Podcast #學習 #性別平權
【EMI 必有我師】EP.15|我的學生說 EMI 課很有成就感?─跨越語言與文化的課堂心法 ft. 臺大孔令傑老師
本集節目邀請到在臺大擁有高人氣的孔令傑老師,分享他多年來在「英語授課」(EMI)課堂中的寶貴經驗 。孔老師不僅推動「翻轉教室」的教學模式,更透過創新的分組方式,鼓勵臺灣本地生與外籍生互動,打破語言與文化的隔閡 。
小傑老師說:「沒有誰比誰好,其實我們都是在訓練自己成為比較全面性的思考者。」當他在課程設計加入誘因,鼓勵跨國籍分組後,不僅學生的期末專案成果更佳,本地生也從中學習到不同的思考模式與表達技巧 。本集節目將帶你一窺孔老師如何運用巧思,將多元文化轉化為課堂的養分,讓每位學生都能在友善的環境中,享受跨文化交流的學習樂趣 。
本集重點:
✅ 面對上百人的大型 EMI 課堂,孔老師推動「翻轉教室」,鼓勵學生在課前預習,課堂討論。
✅ 課程設計加入「加分誘因」,讓學生組成跨國籍團隊,不僅提升專案成果品質,也讓學生們在過程中學到不同的思考方式。
✅ EMI 讓老師重新檢視教學目標的機會,思考如何為學生創造最佳學習體驗的契機。
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小傑老師的精彩實戰分享,看他如何將校園內的多元文化,變成最珍貴的學習資源!
🔔 訂閱我們的頻道,掌握最新 EMI 教學資源!
來賓|資管系孔令傑副教授
主持人|黃山耘老師
編輯企劃|彭怡然
剪輯後製|參伍捌工作室
關鍵字 / Tags:#podcast #臺大 #孔令傑 #英語授課 #跨文化交流 #學習資源 #教育 #校園生活 #教學方法 #EMI #翻轉教室
EMI必有我師 EP14 |從教學現場到推動前線─如何打造EMI行動力
📣 節目簡介|
本集來賓:政治系 劉康慧老師
📅 9/1 開學首播,節目頁面同步開放 抽獎活動!
臺大推動英語授課(EMI)的過程中,許多老師不僅身兼教學者角色,也逐漸走向政策參與與制度建構的前線。
本集邀請政治學系劉康慧老師,分享她從第一門EMI課開始的經驗,到後來成為EMI種子教師、參與ESAP課程設計的心路歷程。
教學現場的觀察,如何轉化為推動制度的力量?EMI對老師來說,除了語言的轉換,還意味著什麼樣的角色轉變與專業對話?
一起來聽聽康慧老師如何在教學與制度之間,打造屬於自己的「EMI行動力」!
🎧 精彩聽點
為什麼會投入 EMI 教學?
擔任種子教師到底有甚麼好的?
在政治學領域,EMI帶來了哪些挑戰與突破?
康慧老師對臺大 EMI 國際化與未來發展的觀察與想法。
📅 9/1 開學首播,節目頁面同步開放 抽獎活動!
聽完節目,點連結回答問題,就有機會拿到 雙語教育中心大禮包 🎁總共抽出兩位,內含好用 EMI 工具書、中心紀念品等好禮唷!
抽獎連結:https://forms.gle/HdnLqUSLwvAr3uoG7
🔗收聽連結|🎙️雙語臨門NTU / NTU CBE with You!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 訂閱我們的頻道,掌握最新 EMI 教學資源!
來賓|政治系劉康慧教授
主持人|黃山耘老師
編輯企劃|彭怡然
剪輯後製|參伍捌工作室
關鍵字 / Tags:#EMI #在地國際化 #外籍生 #政治系 #學習動機 #劉康慧 #教學策略
🎧 EMI必有我師 EP. 13|觀課讓EMI教學更清晰──從Observation of Teaching開始,看見彼此教學的力量
在臺大,「觀課」常常讓老師聯想到評鑑與壓力。但你知道嗎?在許多國際大學,觀課早就是一種常態,是教師之間促進教學對話、互相支持、共同成長的重要方式。
本集邀請臺大雙語教育中心的博士後研究員 Lio 博士,帶大家一起認識一份專為臺大教師設計的教學支持工具—Peer Observation of Teaching Guideline。這不是打分數的表格,而是一份幫助你釐清教學節奏、看見自己教學亮點的小幫手。
你會聽到:
觀課,不一定要從大改變開始。只要一份表單、一堂課的片段,就能讓教學不再只有自己一個人摸索。這一集,陪你重新打開「教學對話」的大門。
🔗收聽連結|🎙️雙語臨門NTU / NTU CBE with You!
來賓|臺大雙語教育中心林肇基博後研究員
主持人|黃山耘老師
編輯企劃|彭怡然
剪輯後製|參伍捌工作室
關鍵字 / Tags:#觀課不是評鑑 #臺大教學支持 #PeerObservation #雙語臨門NTU #臺大雙語教育中心
🔔 訂閱我們的頻道,掌握最新 EMI 教學資源!
🔔 暑假期間一個月一集播出!!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s26psx000i01s75kkf9jjr/comments
歡迎來到《英語 ON AIR 會客室》!
本集節目中,我們邀請到熱血參與雙語教育中心各項英語學習活動的鄭焜鴻同學和黃佳瑜同學來分享他們的精彩學習旅程。
從一對一口說諮詢、話匣子咖啡、英語小聚,同學們將分享英語學習如何從「壓力」變成「日常習慣」。
快來收聽本集節目,一起來聽聽看他們怎麼靠行動打造屬於自己的英語學習節奏吧!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s26psx000i01s75kkf9jjr/comments
➤關注國立臺灣大學雙語教育中心
🎧 EMI必有我師 EP. 12|「翻轉教室,翻出EMI新可能!」—培養學習動機的靈活教學
在臺灣,「翻轉教室」這個詞早已被廣泛使用,然而,在 EMI 課堂上翻轉教室,學生真的可以「動起來」!
本集邀請到實踐翻轉教學的土木系黃尹男老師,分享他如何從靈感開始,從理念到實作。從學生回饋到課堂轉變,聽尹男老師一步步,用充滿實驗精神的方式,探索「讓學生愛上學習」的可能性。
本集帶您重新思考:「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到底能帶來什麼樣的學習改變?原來,翻轉不只是教學形式的轉變,更是邁向個人化學習的重要契機。
你會聽到:
💡 課堂怎麼翻?語言怎麼顧?動機怎麼養?這一集一次打開!
一起來聽聽他們怎麼說 👇
🔗收聽連結|🎙️雙語臨門NTU / NTU CBE with You!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s26psx000i01s75kkf9jjr/comments
🔔 訂閱我們的頻道,掌握最新 EMI 教學資源!
來賓|黃尹男老師(土木系副教授)、陳柏華老師(土木系副系主任)
主持人|黃山耘老師
編輯企劃|彭怡然
剪輯後製|參伍捌工作室
🎧 EMI必有我師|EP:11 特別訪談集
📣【語言是起點,世界是舞台:丁詩同副校長談臺大雙語教育的願景與行動】
在推動雙語教育的路上,臺大走得穩健且堅定。本集邀請到臺大丁詩同副校長,從「語言是起點,世界是舞台」的核心理念出發,與我們分享臺大作為全國標竿學校,如何透過四大策略——英語友善校園、教師支持系統、跨文化共學、全球移動力——系統性推動EMI課程與教師成長機制。
✨你將聽見——
🔹 他眼中一位理想EMI教師應具備的樣貌
🔹 如何讓老師願意而非被要求投入EMI
🔹 EMI教學除了語言之外,還需要什麼素養?
🔹 對每位想踏出第一步的教師,一句誠摯鼓勵
如果你是正在教學路上摸索EMI的老師,或者你關心臺大如何走在國際化教育前線,這一集,你絕不能錯過。
📍立即收聽,和我們一起看見語言背後的教育願景。
📌關鍵字| #EMI #國立臺灣大學 #副校長 #EMI #國際化 #教師增能 #丁詩同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s26psx000i01s75kkf9jjr/comments
業務宣傳—
6 月 13 日,BIG EMI 系列活動的 Growing工作坊 即將登場!
NTU EMI Spotlight - 一日入魂EMI:點燃動機 × 掌握技巧 × 主動學習
想讓EMI課堂更有溫度、更具互動與學習成效?
這場一日實作型工作坊串聯三大主題:「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操作英語教學法」與「設計主動學習活動」。
透過實作演練、觀課交流與跨領域的回饋討論,帶您掌握動機理論、實作教學策略(如Think-pair-share、Jigsaw Discussion)、以及目標導向的課堂設計技巧。
無論您是希望活化課堂參與、優化教學設計,或提升學生學習投入,這都是一場能立刻轉化為行動的專業支持旅程,等您來加入!
如需更多資訊,請鎖定我們的官網和fb。
報名連結:https://cbe.ntu.edu.tw/events/217
歡迎來到《英語 ON AIR 會客室》!
你知道在校園裡,有默默為學生籌劃精彩英語活動的「精英」團隊嗎?這一集我們邀請到參與「椰林精英計畫」第四年的 D-School,來跟我們分享他們在籌備活動的幕後故事!不管你是想參與椰林精英計畫,還是單純對英語相關活動有興趣,或著是 D-School 的忠實粉絲,這集節目千萬別錯過!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s26psx000i01s75kkf9jjr/comments
➤關注國立臺灣大學雙語教育中心
[EMI必有我師 EP10] 輕推一下,學生就跟上!—EMI教師必學的輕推與遊戲化教學法
節目簡介|
在EMI課堂中,學生學習動機不足、參與度不高,讓許多老師感到苦惱。一定要用強制規範或額外獎勵,才能讓學生投入學習嗎?其實,只要運用「輕推(Nudge)」與「遊戲化(Gamification)」策略,就能在不增加學生負擔的情況下,巧妙引導他們主動學習!
本集邀請黃柏堯老師,分享如何運用基於行為經濟學與心理學的設計技巧,讓EMI教學變得更有效、更有趣!從輕推的設計原理,到遊戲化元素如何提升學習動機,黃老師提供許多簡單可行的方法與真實案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如何讓學生「輕輕一推,就願意跟上」!
收聽重點|
✔ 什麼是「輕推」?為何比強制規範更有效?
✔ 遊戲化如何提升學生學習動機?哪些元素最關鍵?
✔ EMI教師如何設計更有吸引力的課堂活動與評量?
✔ 真實案例分享:小小改變,帶動大大參與!
來賓| 國立臺灣大學 行社所黃柏堯老師
主持人| 黃山耘
內容企劃| 彭怡然
後製剪輯| 參伍捌工作室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s26psx000i01s75kkf9jjr/comments
📌關鍵字| #EMI #輕推理論 #遊戲化教學 #臺大 #教師專訪 #行為經濟學 #課堂設計
[EMI必有我師 EP09] 跨文化的課堂管理:國際生是機會還是挑戰?
節目簡介|
當一堂課裡有超過六成的學生來自歐洲、亞洲、拉丁美洲等不同文化背景,該如何設計課程、管理討論與進行評量?
本集邀請臺大工商管理學系的劉怡靖老師,分享她多年來在英語授課課堂中,面對多元文化所累積的實務經驗。 從文化差異對學習風格的影響,到如何促進本地與國際學生的互動,劉老師提出許多具體的做法—包含跨文化小組合作、階段式提問策略與建立師生互信等。她也分享對於臺大 EMI 發展的觀察與建議,讓我們一起思考:如何讓跨文化變成教學的助力,而不是阻力?
收聽重點|
✔ 跨文化教學的實際挑戰與解方
✔ 台灣學生在EMI課堂中如何更有自信
✔ 如何設計更有包容力的課程與評量
✔ 給所有EMI教師的三句建議
來賓|國立臺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 劉怡靖老師
主持人|黃山耘
內容企劃|彭怡然
後製剪輯|參伍捌工作室
📌關鍵字|#EMI、#跨文化教學、#臺大、#管理學院、#教師專訪、#劉怡靖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s26psx000i01s75kkf9jjr/comments
歡迎來到《英語 ON AIR 會客室》!
延續上集EP5,本集同樣由「 EMIPP小魅力們」針對全英培力課程 (EMIPP) 分享他們的故事和授課經歷,繼續為大家揭開你可能不知道的EMIPP小秘密!
小魅力們將帶領大家進入他們的故事中,保證精采絕倫!快來收聽這一集節目,一起更深入認識老師與課程吧!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s26psx000i01s75kkf9jjr/comments
➤關注國立臺灣大學雙語教育中心
[EMI必有我師] EP08 不再是深水區:EMI銜接課程試試水溫!
面對 EMI(全英授課),你是否感到無從下手?別擔心!這集 [EMI必有我師] 邀請到生化科技系的楊啓伸教授,帶我們深入了解 EMI 銜接課程,如何幫助學生穩扎穩打地進入生科領域。
節目中還將介紹「mini-EMI 課程補助計畫」,鼓勵更多教師嘗試 EMI 教學,幫助學生循序漸進適應全英語課程!
精彩內容搶先看:
✔ EMI 還有銜接課程?可以幫助學生適應全英語學習?
✔ 「mini-EMI 課程補助計畫」從簡單體驗開始你的EMI?
如果你對 EMI 課程還有點猶豫,或想知道如何讓學生更順利適應生科學習,千萬別錯過這一集!
來賓:
🎙 生化科技系 楊啓伸教授
🎙 郭貞秀副教授Grace(學生組組長)
關鍵字 / Tags:
#EMI #銜接課程 #生化科技 #臺大 #生科院 #楊啓伸 #miniEMI課程補助
主持人|黃山耘
編輯企劃|彭怡然
剪輯後製|參伍捌工作室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s26psx000i01s75kkf9jjr/comments
🔔 訂閱我們的頻道,掌握最新 EMI 教學資源!
歡迎來到《英語 ON AIR 會客室》!
今天的節目非常特別!我們邀請到了全英培力課程 (EMIPP) 的授課老師——Grace、Steve、Lio、Jenny 和 Richard,來揭開一些你可能不知道的EMIPP小秘密。
老師們將分享他們的故事和授課經歷,帶你從全新的視角認識EMIPP課程的真實面貌。
充滿魅力的老師們將大方講出他們的心聲,帶我們走進他們的故事,保證讓你收穫滿滿!快來收聽本集節目,一起來認識老師們吧!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s26psx000i01s75kkf9jjr/comments
➤關注國立臺灣大學雙語教育中心
EP07|教學助理變戰友! EMI 教學最佳夥伴!Part 2
在 EMI 課堂上,教學助理(TA)不只是協助教學,更是老師的最佳戰友!本集我們將深入探討臺大的專業領域 TA 培訓,看看不同領域的 TA 如何發揮溝通與教學技巧,成為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橋樑。
以理工領域為例,數學本身就是一種科學語言。在培訓中,透過簡單遊戲引導 TA 學習「換句話說」的溝通技巧,並透過試教演練,讓 TA 體驗真實的課堂互動。我們特別邀請兩位專業領域的教師來分享這場培訓的設計理念——如何讓 TA 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協助學生,更提升自我學習與教學能力。
來賓介紹
🔹 陳柏華 老師|土木系副系主任,臺大 EMI 種子教師,擅長用小笑話提升課堂氣氛,總能從不同角度思考,與學生並肩解決難題,積極推動工學院 EMI 發展。
🔹 蔡國榮 老師|數學系助理教授,講解清晰、分析透徹,雖然語速快,卻能精準傳達概念,並熱衷於創新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起來聽聽兩位老師如何打造一個讓 TA 能夠教學相長、共同成長的精彩課程!
🎧 關鍵字:EMI TA、專業領域培訓、教學助理、溝通技巧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s26psx000i01s75kkf9jjr/comments
➤關注國立臺灣大學雙語教育中心
主持人|黃山耘
內容企劃|彭怡然
後製剪輯|參伍捌工作室
本集節目邀請到雙語教育中心師培組的三位專員——吉恩、怡然、昱淇,帶我們回顧本學期種子教師1月7日茶會的精彩瞬間。
除了探討種子計畫的理念、運作模式與未來展望。他們也將分享從背後故事與推動過程中的心路歷程,讓你更了解這個計畫如何支持教師成長,推動雙語教育的發展。
想知道種子計畫背後的故事嗎?快來收聽這集節目,感受專員們的熱情與心得!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s26psx000i01s75kkf9jjr/comments
➤關注國立臺灣大學雙語教育中心
內容企劃|彭怡然
後製剪輯|林鈺庭
教學助理變戰友! EMI 教學最佳夥伴!Part 1 🎙
在全英語教學(EMI)課堂中,教學助理不僅是支援教師的好幫手,更是課堂成功的關鍵角色。本集節目將帶你深入了解助教培訓的核心建置理念,並探討教師如何善用助教的力量,讓討論變成教學的強大推手!
從默契到實戰,助教如何成為老師的教學超級夥伴?李維晏Miguel老師、陳巧玲Lily老師,寫作教學中心的兩位資深老師,告訴我們從基礎遊戲引導訓練,到自學教學的能力養成的秘密,如何藉由資深TA學長姐的陪伴和引導,來成長學習。精彩內容包括:
本集節目適合想要提升課堂討論效能的教師、以及正在或準備投入助教工作的學生。讓我們一起探索如何透過助教培訓的建置與討論策略,實現 EMI 課堂的全新高度!
CBE網站還有更多TA培訓的細節唷!!連結在此!!
https://cbe.ntu.edu.tw/archives/15
學期很快又要結束啦~~~接下來遇上寒假和過年,我們下一次更新為1/15、2/15,開學後就會恢復正常2周更新一次。謝謝大家的收聽與支持!!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s26psx000i01s75kkf9jjr/comments
歡迎來到《英語 ON AIR 會客室》!
想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提升英語能力嗎?快來收聽本集節目,一起來探索英語小聚 (English Corner) 的精采世界,豐富你的英語學習體驗!
本集節目中除了固定班底 Steve 和 Jessie,我們還邀請到了本學年度英語小聚帶領人負責人 Gardenia,一起來分享在帶領小聚過程中遇到的有趣、好玩的故事。
快來收聽本集節目,一起來認識英語小聚吧!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s26psx000i01s75kkf9jjr/comments
➤關注國立臺灣大學雙語教育中心
本集節目邀請到EMI資源中心組長暨EMI plus幕後黑手李婉甄老師,來分享這個專為提升EMI教學效能而設的教師增能工作坊。
婉甄老師將帶我們深入了解EMI plus的三大特色:實際教學演練、數位工具應用,以及破解本土EMI課堂挑戰的策略。
本集內容精彩豐富,包含數位工具的應用、本土教師與學生的困境與解方,還有學員們的心路歷程,滿滿乾貨等你來聽!
想知道如何讓EMI課堂更有效率、更有趣嗎?那就千萬別錯過本集節目!
#NTU EMI Spotlight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wx7V32FFpnUboqHn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s26psx000i01s75kkf9jjr/comments
➤關注國立臺灣大學雙語教育中心
節目主持|黃山耘老師
內容企劃|彭怡然
後製剪輯|林鈺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