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History
News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14/v4/c5/74/b3/c574b3d4-4575-19d7-be29-1dd1f1e9814f/mza_5589520555917918171.jpeg/600x600bb.jpg
Joe的魔幻時光
何銘勳
53 episodes
1 day ago

Hi~大家好,我是何銘勳。

在這個頻道主要分享身為高敏感族群(HSP)的我,在教正念時的所思所為。偶爾還有對於教養的個人意見。

linktr.ee/magichour2021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Mental Health
Health & Fitness
RSS
All content for Joe的魔幻時光 is the property of 何銘勳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Hi~大家好,我是何銘勳。

在這個頻道主要分享身為高敏感族群(HSP)的我,在教正念時的所思所為。偶爾還有對於教養的個人意見。

linktr.ee/magichour2021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Mental Health
Health & Fitness
https://d3mww1g1pfq2pt.cloudfront.net/Avatar/ckgc0r1xq22q70875q385uput/1608378127935.jpeg
來都來了:人生體驗的滿意與遺憾_Joe口述原檔
Joe的魔幻時光
34 minutes
2 days ago
來都來了:人生體驗的滿意與遺憾_Joe口述原檔

「來都來了」與人生選擇的心理學
第一部分:核心概念解析

  • 「來都來了」的起源與應用:
  • 一個網路迷因,源於一個非同性戀男性在性邀約後發現對方是男性,但最終仍選擇留下並發生性行為的故事。
  • 它代表著一種既定事實下的心理妥協,即使不完全符合預期,也因已投入成本或處於特定情境而選擇繼續。
  • 沉沒成本 (Sunk Cost):
  • 定義: 指已經發生且無法回收的成本。在做決策時,這些已投入的成本不應影響未來的理性選擇,但人們常因心理因素而難以放棄。
  • 心理影響: 人們會因為不願承認之前的投入是「浪費」,即使有更好的替代方案,也傾向於繼續投入到原有選擇中。
  • 例子:習慣使用某種手機系統後,即使另一種更好用,也因習慣和學習成本而不願更換。
  • 持續修理一台舊摩托車,即使修理費用已足夠購買新車,也因已投入金錢而不願放棄。
  • 最小阻力路徑 (Path of Least Resistance):
  • 定義: 指在多個選項中,人們傾向於選擇最簡單、最輕鬆、心理負擔最小的路徑。
  • 應用: 常見於行銷和決策管理中,理解人們偏好容易達成的事物。
  • 心理影響: 雖然最簡單的選項可能不帶來最高的成就感,但在面對困難任務時,人們會轉向追求快速、低壓力的「小成就」。
  • 例子:面對寫文章或錄製Podcast等主要任務時,轉而去打掃、洗碗、倒垃圾等容易完成的瑣事。
  • 在提供「很難、超難、無敵霹靂難」三個選項時,人們會選擇「很難」作為相對最簡單的選項。
  • 滿意度與成就感 (Satisfaction and Sense of Achievement):
  • 主觀性: 滿意度是一種非常主觀的感受,因人而異(例如對食物口味的偏好)。
  • 與難度的關係:完成極其困難的任務會帶來非常高的成就感,但人們傾向選擇容易的。
  • 小而快的成就感(如洗碗)在面對困難時會變得很有吸引力。
  • 拖延行為的心理: 在面臨艱鉅任務時,容易轉向完成簡單的、可立即獲得成就感的瑣事,以減輕心理壓力或獲得轉移注意力。
  • 遺憾與懊悔 (Regret and Remorse):
  • 心理學視角: 長遠來看,人們真正感到遺憾和懊悔的,往往不是那些做過且失敗的事,而是那些想做卻因種種原因未曾嘗試的事。
  • 臨終關懷的啟示: 臨終病患的遺憾多集中於未實現的夢想和未嘗試的經歷,而非已發生的失敗。
  • 已知與未知: 失敗或被拒絕是「已知」的結果,可以衡量和評估;而未嘗試的事物是「未知」的,無法衡量其潛在影響,因此更容易引發深遠的遺憾。
  • 框架與脈絡 (Framing and Context):
  • 定義: 判斷一件事是好是壞,取決於其發生的情境和所賦予的意義。
  • 中性行為: 許多行為本身是中性的,其意義由所處環境決定。
  • 例子: 在KTV大聲唱歌是可接受的,但在捷運上大聲唱歌則是不禮貌的。
  • 《美麗人生》的啟示: 即使在極端困境(集中營)中,透過重新框架情境(將其視為一場遊戲),也能影響個體的心理體驗,使其從痛苦轉為一種「正向」的經歷(至少不那麼悲痛)。
  • 控制範圍: 我們無法控制發生的事情,但可以控制自己如何看待和應對這些事情。

第二部分:實踐與應用

  • 接受與探索 (Acceptance and Exploration):
  • 對於非第一志願的選擇或被動接受的現況,可以抱持「來都來了」的心態,將其視為一場體驗或「試吃」。
  • 在其中學習、認識、探索,即使最終發現不適合,也是一次寶貴的自我認知和學習。
  • 人生大部分情況都是「試錯」的過程,確定自己喜歡或不喜歡的只佔少數。
  • 面對困難與尋求協助 (Facing Challenges and Seeking Help):
  • 許多人生難題是正常的,我們並非生來就什麼都會。
  • 對於無法獨自解決的問題,應主動尋求資源(網路、AI、信任的人)和幫助。
  • 將「來都來了」的體驗最大化,是自己的責任,成果也將歸自己所有。
  • 調整心態 (Adjusting Mindset):
  • 人生如同一場大型遊樂園,有好玩也有辛苦之處。既然已入場,應盡力讓體驗最佳化。
  • 不要為已發生的不愉快(如踩到狗屎)而長期抱怨,而是應思考如何處理並繼續前進。
  • 正向心態雖好,但維持中庸、根據情況調整心態也是一種務實的應對方式。
  • 即使手握爛牌,也能透過意念將其打好,這是一種值得學習的心理韌性。

第三部分:自我反思問題

  • 你生活中是否有「來都來了」的經歷?你當時是如何決定的?
  • 回顧過去,是否有因為「沉沒成本」而持續投入,最終卻後悔的例子?
  • 你是否曾因為「最小阻力路徑」而選擇了較為輕鬆但成就感較低的選項?
  • 你曾為哪些未做的事感到遺憾?這些遺憾帶給你什麼啟示?
  • 你如何為自己的人生體驗賦予「框架」和「脈絡」?這對你的感受有何影響?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Joe的魔幻時光

Hi~大家好,我是何銘勳。

在這個頻道主要分享身為高敏感族群(HSP)的我,在教正念時的所思所為。偶爾還有對於教養的個人意見。

linktr.ee/magichour2021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