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本期节目,我们想来聊一聊关于云南咖啡的话题。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有关云南本地的关键词在不断增加。今天我们与Torch Coffee Lab炬点咖啡实验室合作,邀请了资深的咖啡师和培训师大鹏老师,来与我们一起聊聊云南咖啡。
本期节目中,我们展开了一系列有意思的讨论,比如:
录制过程中,让我们感到惊讶的是,云南作为咖啡产地曾经饱受诟病。云南咖啡曾经面临的批评有”青草味很重“,或是”木质味很重“。然而随着咖啡产业的成熟,咖啡在风味上出现的问题和变化也渐渐变得明晰,可以在具体的生产链条上找到原因。比如青草味是和咖啡豆的采摘有关,而木质味的产生可能是因为豆子的干燥过程过快…… 针对这些问题,云南咖啡在加工方式上不断做着对应的改进,整条产业链也在这种技术迭代的过程里越发成熟。


^ 大绿在播客中提到的云南咖啡风味地图(炬点咖啡实验室出品)
在与大鹏老师的聊天中,我们反复谈到咖啡品牌与咖农之间的关系。在展开这个问题的过程当中,我们对炬点咖啡实验室想要实现的目标有了更清楚的理解。与所谓的不断“寻找”更好的咖啡不同,炬点咖啡想要做的事情是和农户合作。即便有一天炬点的项目也可能会结束,但农户和咖啡之间的关系已经建立,咖啡生产的链条也已经成熟,咖啡种植还是可以成为农户可靠而稳定的生活来源。为了实现这一点,炬点咖啡在咖啡种植的过程里不断和农户沟通,让农户品尝自己种的咖啡,从而能够通过评估自己的咖啡进一步完善对咖啡作为一条产业链的认识。

^ 炬点咖啡实验室的种植庄园
我们也聊到了对云南这座城市的喜爱。或许云南咖啡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云南。产地就在中国这一点,让云南咖啡的市场和产地更容易架设起连接:如果喝到喜欢的风味,甚至可以直接去产地看一看,还可以直接和农户交流。相比起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等产地,云南咖啡这种产地和市场的亲密性是独一无二的。去云南旅游的经验也都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慢下来的生活节奏,让感官更容易对生活打开。

^ 炬点咖啡普洱门店
最后,对炬点咖啡在做的事情、在关心的问题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关注炬点咖啡的公众号:Torch炬点咖啡实验室
也欢迎访问炬点咖啡的线下门店,包括炬点咖啡的昆明旗舰店和普洱店。


^ 炬点咖啡昆明旗舰店
感谢大家收听!如果有任何想对我们说的话,欢迎给我们写信,我们的邮箱📮
Mila:yfwang.ivah@gmail.com
大绿:yutongliuc@gmail.com
片头/片尾 Nemo's Dreamscapes - It's summer 1949, you're reading by the lake
BGM Coffee's on Me - Sunset Rollercoaster
剪辑 大绿
封面 Mila
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新的一期《泉》播客。
大概在今年的三月底四月初,互联网上出现一股“吉卜力风格”的AI作画热潮。AI生成的“吉卜力风格”图片出现在各大社交媒体上,也引起了网民的激烈讨论。
“AI吉卜力是不是对「手绘作画」的一种侮辱?” “AI吉卜力有没有侵犯吉卜力的版权?”“我们该如何在AI面前保持创作的原创性?”
诸如此类的讨论持续发酵,在促使我们回顾AI与创作之间关系的同时,吉卜力这家工作室在观众心目中的独特地位也越发突出。很多英语世界的报道也强调吉卜力工作室在观众心目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对AI不断发展的现状的担忧。比如福布斯在今年3月28日的报道“Studio Ghibli-Based Imagery Proves AI Art Keeps Generating Our Gag Reflex”
对“风格”的讨论已经由来已久,但是吉卜力工作室在观众心目中不可取代的位置让“AI创作”这一问题再次成为焦点。本期节目,我们特意邀请来了两位在日本动画行业的资深从业者——小一和小二,希望她们能够从从业者的角度分享对这个问题的见解。我们在本期节目中讨论的问题包括:目前日本的动画行业对AI的使用度究竟有多高?AI都被用来做什么?如何理解吉卜力这家公司?吉卜力工作室在日本动画行业的定位是什么?一部动画从被制作出来到走向市场到底要经过哪些坎?....
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跟随小一和小二,一起进入动画这个神奇又美丽的行业。
*录音过程因为远距离网络问题,有时候会有些许卡顿,或许会影响听感。以后我们也会更加注意录制的设备和环境问题。感谢各位听友的包容和理解。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动画电影作品包括:
《辉夜姬物语》
《平成狸合战》
《千与千寻》
《悬崖上的波妞》
《幽灵公主》
《侧耳倾听》
《起风了》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猫的报恩》
《岁月的童话》
《蓦然回首》
《言叶之庭》
《秒速5厘米》
《东京教父》
《哪吒闹海》
《头脑特工队2》
《天气之子》
《你的名字》
《利兹与青鸟》
《雄狮少年》
《机器人之梦》
《东京教父》
《我的邻居山田君》
^《侧耳倾听》海报 © 1995 Aoi Hiiragi, Shueisha/Hayao Miyazaki/Studio Ghibli, NH
^《秒速五厘米》海报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纪录片和参考书目包括:
《梦与狂想的王国》
《芥子园画谱》
感谢大家收听!如果有任何想对我们说的话,欢迎给我们写信,我们的邮箱📮
Mila:yfwang.ivah@gmail.com
大绿:yutongliuc@gmail.com
片头/片尾 Nemo's Dreamscapes - It's summer 1949, you're reading by the lake
剪辑 大绿
封面 Mila
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本期节目是Mila对一年前参与“黑船祭”经历的一次复盘,由大绿来进行采访。
1854年,美国马修·佩里(Matthew Perry)总督率领的黑船队抵达日本,静冈县下田市因此成为日本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同时,下田市自1934年起,每年都会举办“黑船祭”。去年的5月16日至18日,Mila也变相地参与到了祭典当中,负责“黑船祭”中日美亲善活动的一些随行翻译工作。作为小喽啰的Mila承担的翻译工作相对轻松,大部分时间都在借这个机会观察和理解下田市,尤其是观察黑船祭这个节日本身。可能在到达下田市之前,Mila自己也没有想到这次经历会成为一个不愿想起的记忆黑洞,甚至直到将近一年后才可以重新把整件事组织好,叙述出来,这期节目也是这么应运而生的。
本期节目,我们将跟随Mila复盘她在黑船祭的行程,审视整个活动的组织和运作逻辑。为了帮助各位听友更加具有画面感,Mila从相册中找出去年拍的照片,还原当时的场景:
当地报纸对白浜小学日美亲善活动的报道
当时伊豆下田経済新聞的相关报道和照片
白浜小学小朋友做的手工
从東急酒店(三岛由纪夫爱住)望出去看到的海景
晚宴当天的水果塔
黑船祭当天的队列
黑船祭当天的舞台剧(复现黑船来港的历史场面)
了仙寺的环境
在下田市看的烟花大会
下田市本地的理发店(三岛由纪夫爱去)装裱的御使用理发剪刀和梳子
下田市当地店铺里摆放的三岛由纪夫肖像
玛德琳蛋糕(三岛由纪夫爱吃)
感谢大家收听!今年的黑船祭应该也将在五月如期举行,不知道又会是怎么样一番景象呢…
如果有任何想对我们说的话,欢迎给我们写信,我们的邮箱📮
Mila:yfwang.ivah@gmail.com
大绿:yutongliuc@gmail.com
片头/片尾 Nemo's Dreamscapes - It's summer 1949, you're reading by the lake
剪辑 大绿
封面 Credit to イラストヤ
各位泉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终于更新了Dailin返场节目的下集。在上一期节目中,我们聊了聊“文科男”这一标签,本期我们来到光谱的另一端,打算谈一谈“体育生”。在教育系统中,“体育生”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在目前大众的认知当中,“体育生”这一标签代表的是什么样的集体形象?
我试着把这一关键词输入给大众意识形态的集成——DeepSeek,来看看”体育生“背后携带的是怎样的认知。以下是DeepSeek的回答:
在中国,“体育生”这一标签通常指的是那些在体育方面有特长,并通过体育特长进入学校的学生。网民对这一标签的理解可能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 体育特长生:体育生通常是因为在某一项或多项体育运动中表现出色,通过体育特长生招生考试进入中学或大学的学生。他们在校期间除了要完成普通学生的学业外,还需要进行专业的体育训练。
- 身体素质好:由于长期进行体育训练,体育生通常被认为身体素质较好,具有较强的体能和运动能力。
- 学业压力相对较小:在一些人看来,体育生可能因为体育特长而在学业上享有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高考加分等,因此他们的学业压力相对较小。
- 职业前景:体育生的职业前景通常与体育相关,比如成为职业运动员、体育教练、体育老师等。但也有体育生选择其他职业道路。
- 刻板印象:社会上可能存在对体育生的刻板印象,比如认为他们只擅长体育而不擅长学习,或者性格较为外向、活泼等。这些刻板印象并不一定准确,因为体育生也是多样化的个体,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尽相同。
- 文化现象:在社交媒体和网络文化中,“体育生”有时也被用作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青春、活力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认识加深,体育生的形象和地位也在逐渐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体育生在学术、职业和个人发展方面的潜力和多样性。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在积极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体育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认可度。
DeepSeek作为一种集合工具,提供的回答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让我们怀揣着一系列问题,去回到与Dailin的对谈中,思考教育的不同路径,去反问:“体育生”的标签背后是怎样的社会意识?“体育生”的成长中到底面对着哪些真实的困境?Dailin也会带来真实的教育案例,还原“体育生”们所面对的生活。
感谢大家收听!如果有任何想对我们说的话,欢迎给我们写信,我们的邮箱📮
Mila:yfwang.ivah@gmail.com
大绿:yutongliuc@gmail.com
片头/片尾 Nemo's Dreamscapes - It's summer 1949, you're reading by the lake
剪辑 大绿
封面 Mila (Credit to イラストや!)
各位泉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再次邀请到了Dailin作为返场嘉宾(Dailin来我们节目的第一期请见:“我在美国教书:新移民学校与纽约东村的两次深潜”)。目前Dailin已经回国在北京教书,近期又积累了不少心得体会。这期节目,Dailin带来了两个男孩的例子。这两个男孩或许符合传统刻板印象当中对“文科男”和“体育生”的定义,但是教育在他们的成长当中发挥了作用,让他们走出自我的框架,看到更远、更具体的世界。
这两个男孩的性格及特点位于光谱的两级,Dailin会从一个教育者的角度,与我们一起剖析他们的成长,并观察个体案例背后更普世的为人特质与教学意义。因为本期节目较长,我们将分为上下两期播出。每期各分享一个男孩的案例。本期我们将研读Case Study No. 1:“文科男”。
感谢大家收听!如果有任何想对我们说的话,欢迎给我们写信,我们的邮箱📮
Mila:yfwang.ivah@gmail.com
大绿:yutongliuc@gmail.com
片头/片尾 Nemo's Dreamscapes - It's summer 1949, you're reading by the lake
剪辑 大绿
封面 Mila
2024年12月4日,联合健康保险公司首席执行官Brian Thompson在纽约曼哈顿中城的希尔顿酒店外被枪杀。五天后,嫌疑人Luigi Mangione在宾夕法尼亚州州西部的一家麦当劳被捕。2024年12月23日,Luigi Mangione在曼哈顿法庭出庭受审,面临多项罪名指控,包括一级和二级谋杀、非法持有武器罪等等。同时,他还面临联邦指控。
Luigi Mangione现年26岁,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12月9日被捕后,警方在其随身物品中发现了一份手写的宣言,批评美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案件因此引发了公众对美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广泛讨论,一些人对嫌疑人的行为表示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自身对美国医疗保险公司的不满。Luigi甚至被当作英雄人物,在社交媒体上被捧上神坛。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目前在芝加哥大学就读政治经济学博士二年级的弘鼎来与我们一起讨论这一案件。我们将从事件本身出发,逐条分析美国的医保制度,事件发生后的大众情感,以及本次事件对医保制度的改革到底有无影响等等问题。欢迎收听,也期待各位听众的留言来与我们一起讨论。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影音
《风险社会》 [德] 乌尔里希·贝克
《施剑翘复仇案:民国时期公众同情的兴起与影响》 [美] 林郁沁
《父母格差》 [日] 志水宏吉
《Industrial Society and Its Future》 Ted Kaczynski
《弱者的武器 : 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 [美] 詹姆斯·C·斯科特
红点网站整理的Luigi的Goodreads书单
感谢大家收听!如果有任何想对我们说的话,欢迎给我们写信,我们的邮箱📮
Mila:yfwang.ivah@gmail.com
大绿:yutongliuc@gmail.com
片头/片尾 Nemo's Dreamscapes - It's summer 1949, you're reading by the lake
剪辑 大绿
封面 Mila
大家好,欢迎来到新一期泉博客。本期我们请来了动画艺术家白兔,与我们一起聊聊她的创作和探索。
白兔是一位目前驻地爱沙尼亚的动画艺术家,创作当中有许多将陶瓷偶造像与手工影像结合的项目。白兔对于民俗、民间传说、神话等等也有浓厚的兴趣,作为艺术创作的一部分,白兔回收了许多二手民俗物件,包括玩具与二手布料,同时也为各种物件写作故事,制作动画。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与白兔聊天的内容从她的创作延展到对“民俗”的理解,以及艺术家在创作中如何理解“民俗”,如何把握在地文化和自己创作的关系以及距离;民俗如何具有当下性,艺术家的创作作为一种正在进行时,和“民俗”又如何同步;“偶”作为动画制作者的小主角,如何具有自己的自主性,我们可以如何去让”偶“感到舒服。
这是一期让两位主播非常激动的节目,在节目当中发言的时候有种本能的兴奋,如果有措辞和表达不够到位的地方,中英夹杂的地方,或者过于直接以至于有些冒犯的地方,还望各位听众海涵。这是一期非常贴近“泉”播客初心的节目,就是希望为大家提供一些生活的灵感和幽默感,还希望大家喜欢!
白兔的个人主页:yiyangsun.com
Breed 咘哩嘚
日本新千岁空港动画节-日本北海道-2024 11/2-11/6
费那奇国际动画节-中国北京-2024 11/15-11/18
“碎片具身”——第七届南京当代动画艺术文献展 暨中国当代动画艺术资料馆&斯图加特学术计划-中国南京-2024 11/1
爱知县立艺术大学(AUA) 当代爱沙尼亚动画放映 11/30
斯洛文尼亚动画节-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2024 12/2-8
呱 Frozen Frog
展览 最接近月亮的十个时刻
有仙桃-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798艺术区2街有仙桃
点一个汉堡 Burger Order
IIF上海国际插画艺术节 11/22-11/25
愚鱼寓 Foolish Fish Fable
*pre production分享 - 斯洛文尼亚动画节-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2024 12/2-8
联系白兔的方式
小红书: yiyangsun
Ins:yiyangsunyiyang
个站:yiyangsun.com


《狼屋》(The Wolf House)
《关于我家的一切》(No Dogs or Italians Allowed)
《逃亡》(Flee)
《The Shape of Time》 - George Kubler
《日本手工艺》 - 柳宗悦
感谢大家收听!如果有任何想对我们说的话,欢迎给我们写信,我们的邮箱📮
Mila:yfwang.ivah@gmail.com
大绿:yutongliuc@gmail.com
片头/片尾 Nemo's Dreamscapes - It's summer 1949, you're reading by the lake
剪辑 大绿
封面 白兔的拍照娃娃
大家好,欢迎收听新一期泉播客!
对于女巫到底是什么,不同国家的童话故事似乎提供了不同的版本:她好像可以是丑陋的,凶恶的,吃小孩的;可以是法力无边的,神通广大的;也可以是充满魅惑,善于蛊惑人心的…… 而小说家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则为“女巫”提供了她的版本和解释。
《芭芭雅嘎下了个蛋》是一本神奇的书。它好像是一本小说,一本童话,也可以是一本历史书,一本回忆录…… 乌格雷西奇的笔在不同的文体间穿行,又躲避着对自我的定义,穿梭进回忆的深林,带我们随着故事一起跳跃。
本期播客,我们邀请来了小说《芭芭雅嘎下了个蛋》的中文译者李云骞老师,来和我们一起谈一谈这本神奇的书和这位神奇的作家。谈一谈女巫,衰老,和神话。
在这段旅途开始前,让我引用书中的一段话作为导言:
“我希望您理解,我随信附上的文章是一次穿越意义森林的旅行,换句话说,是一次穿越倒转的童话故事的旅行。我会尽量保证旅途轻松愉快(因为我的工作是在森林中漫游、查看每棵灌木丛,而您的工作是穿越森林)。我对您全部的要求就是一点耐心。为什么呢?因为只有耐心而坚毅的英雄——准备好翻越七座高山,跨过七片大海,磨坏三双铁鞋的英雄——才能在故事的结尾得到奖赏。至于奖赏是否在等待着您,我不知道,这需要您自己去寻找。
——谨致问候,
阿芭·巴加伊博士”

^Baba Yaga, illustration by Ivan Bilibin from Narodnyye russkiye skazki (“Russian Popular Fairy Tales”).
^《芭芭雅嘎下了个蛋》中译本
文艺作品中的女巫形象:
《糖果屋》
《千与千寻》 汤婆婆 钱婆婆
《公主和青蛙》Dr. Facilier
《石中剑》madam Mim
《勇敢传说》 The Witch
《小美人鱼》 Ursula
文艺作品中的Baba Yaga:
古墓丽影
John Wick

^《千与千寻》中钱婆婆的小屋
节目中提到的书影音:
《狐狸》乌格雷西奇
《无条件投降博物馆》乌格雷西奇
《疼痛部》乌格雷西奇
《女巫》Roald Dahl
《闭经记》伊藤比吕美
《伦敦生活》
《人生之体验》 唐君毅
《东欧百年史》John Connelly
《奶酪与蛆虫》卡洛·金茨堡
感谢大家收听!如果有任何想对我们说的话,欢迎给我们写信,我们的邮箱📮
Mila:yfwang.ivah@gmail.com
大绿:yutongliuc@gmail.com
片头/片尾 Nemo's Dreamscapes - It's summer 1949, you're reading by the lake
剪辑 大绿
封面 Mila
大家好,欢迎收听新一期泉播客。最近,大绿老师刚刚完成她在戛纳影展的工作,且作为一位年轻的电影行业从业者收获了颇多感悟。本期便由Mila来采访一下大绿,来实地走进戛纳的展会,在小帐篷里穿梭,看展会上在发生什么事,不同的帐篷里在聚集什么人,放映什么电影。节目中,大绿也比较了自己在戛纳影展和上影节的观影感受,以此为发端,我们也探讨了自己观看电影的方式,以及对电影这一媒介社会性的思考。
本期节目中,我们会提到以下内容
为了帮助还原戛纳影节的放映地图,我们做了一份清单,解释戛纳到底有多少不同的单元:
大绿在戛纳拍摄的工作照片
^戛纳的电影市场
^作为度假城市的戛纳的海
^《你们会回来》的映后
^吉卜力拿金棕榈🏆
^海上的月亮
本期节目当中提到的电影
感谢大家收听!如果有任何想对我们说的话,欢迎给我们写信,我们的邮箱📮
Mila:yfwang.ivah@gmail.com
大绿:yutongliuc@gmail.com
片头/片尾 Nemo's Dreamscapes - It's summer 1949, you're reading by the lake
剪辑 大绿
封面 Mila
"Think of it this way: whatever happens in our lives is not real until we write it down."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本期节目,我们邀请来了译者和中英双语写作者钟娜来一起聊一聊李翊云的《鹅之书》。
《鹅之书》讲述了两个女孩的故事。故事开始时,Agnes和Fabienne 14岁,生长在二战后法国的一个小村庄里。两人的生活原本会以乡村生活的方式持续下去,但是Fabienne提出了一个游戏:一个写书的游戏。Fabienne负责创作,但Agnes作为明面上的作者活跃。这个游戏让二人的生活溢出了法国的农村,开始蔓延到更大的现实世界中去。
*本期节目含有大量剧透,请介意剧透的观众谨慎收听。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
The Substance of Fiction - Sophie Volpp
Vilette - Charlotte Bronte
New Grub Street - George Gissing
Writing and Difference - Jacques Derrida
Where Reasons End - Li Yiyun
Wednesday's Child - Li Yiyun

感谢收听!如果有任何想对我们说的话,欢迎给我们写信,我们的邮箱📮
Mila:yfwang.ivah@gmail.com
大绿:yutongliuc@gmail.com
片头/片尾 Nemo's Dreamscapes - It's summer 1949, you're reading by the lake
剪辑 大绿
封面 Mila
大家好,欢迎收听第十四期泉播客。这一期是一场对谈,由Mila来仔细讲讲她在三月初去京都丹後地区调研的经历。说是调研,但Mila此行更像是以学生的身份,去学习作为“日本遗产”的重要地域京都丹後地区,以及地区的名物:丹後ちりめん。
「ちりめん」写成汉字便是「縮緬」,是一种承载了当地文化与历史记忆的特殊织物。根据丹後地区的自我叙述,丹後作为绢织物的产地已经有1300年以上的历史,而「縮緬」发明至今也有三百年的历史。作为当地村民技术结晶的「縮緬」把丹後的村民们从低迷的经济中解救了出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如今「丹後ちりめん」已经成为“日本遗产”的一个重要项目,而Mila此行便是接受日本东急酒店对“日本遗产”项目的资助,在随行人的陪同下与当地负责人对接,学习「丹後ちりめん」的有关历史和技术。

^从京都站到丹後地区(与謝野町)的交通距离

^丹後地区与謝野町的街景

^丹後縮緬的花纹在光线下

^丹後縮緬的商标

^丹後縮緬的生产场景

^用来制作图案的「紋紙」

^纺织主题咖啡馆里面摆放的纺织机

^和服研究家Sheila Cliffe和她的写真集

^进化之后的縮緬面料

^用进化后的縮緬面料制成的和服

^莎士比亚小镇Shakespeare Birthplace里面的手套作坊
丹後ちりめん官方网站:https://tanko.or.jp/tangochirimen/
Toyota产业技术纪念馆纤维机械馆的官方网页:https://www.tcmit.org/research/textile/ (可以看视频学习纺织工业)
莎士比亚小镇的官方网页:https://www.rsc.org.uk/your-visit/shakespeares-stratford
感谢收听!如果有任何想对我们说的话,欢迎给我们写信,我们的邮箱📮
Mila:yfwang.ivah@gmail.com
大绿:yutongliuc@gmail.com
片头/片尾 Nemo's Dreamscapes - It's summer 1949, you're reading by the lake
剪辑 大绿
封面 Mila
各位泉的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2024年的第一期节目。本期我们邀请到了Dailin返场。去年下半年,Dailin回到了国内,目前在北京的一所创新学校教书。在这段全新的教学经历中,Dailin获得了非常多新的体悟,也希望与听众朋友们一起分享。这一期,我们触碰了许多有关教学、书写、性别与自我探索的议题,也希望听众朋友们在评论区与我们一起探索。
05:53 美国是一个异质性的社会,由多样的移民社群和文化组成。
08:24 在国内的语境下,“国际学校”就是一个“西方的学校”。
10:15 什么是「创新学校」?
11:00 设计课程以「素养」为导向。
12:12 素养教育工具:萨米特量表。
13:53 把学习本身拆分成动作,让学科成为素养教育的一部分。
15:15 素养的迁移:锻炼出来的素养可以在生命的各个阶段使用。
15:55 Personal Story: 我们如何书写自己的人生故事?
18:56 第一个女生的例子:艺术,学科,输赢,母女。
30:10 “家庭承载的不仅是家庭本身,家庭承载了整个社会的权力关系。”
31:20 一个男生的例子:从爷爷去世…跳跃到新疆骑马?
34:15 “对我的学生来说,向内的自我探索始于家庭当中的张力。”
36:38 一篇女生写的作文:父亲签字。
41:10 男性可能经常会想起凯撒大帝?
43:06 一个Personal Story只会写自己打游戏的男生,很可能同时文学批评也写得很好。
51:03 第二个女生的Personal Story:在写作过程中完成自我探索。
54:40 “Loving yourself is not push yourself too hard to love yourself.”
01:02:50 学生的私密化写作会让老师有被信任的感觉。
01:04:57 写作会让人汗流浃背。
01:10:12 来讲讲教学中遇到的男生。
01:13:40 “男性凝视”这样的词汇为什么还有存在的意义?
01:28:57 “如果上一代一直处于一种羡慕下一代的状态的话,那这个世界可能还没有那么糟糕。“
感谢收听!如果有任何想对我们说的话,欢迎给我们写信,我们的邮箱📮
片头/片尾:Nemo's Dreamscapes - It's summer 1949, you're reading by the lake
剪辑:大绿
封面:Mila
我们坐上驶往考古博物馆的巴士,计划在那里下车,我一路都在思考,为什么城市的居民们如此热衷于确认他们对城市的刻板印象,好像刻板印象就是城市的地基,仿佛没了它们,城市就会分崩离析。 —— 乌格雷西奇 《狐狸》
大家好,欢迎收听第十二期泉播客,也是今年最后一期。这一年我们四处奔波游走,体验离散的生活,在不同的城市重聚,又分别。在这一年的结尾,我们决定对自己的生活做一个总结,讲一讲这一年去过的城市:波士顿,纽约,东京,横滨…… 想讲的话有很多,好像怎么都讲不完。但是归根结底,想要说的就是:我们对每一个城市都充满好奇。
本期音频中我们试着插入了提到的电影的预告片,当作一些讨论的语境,每个音源已经标注在shownotes的最后了🎧
感谢大家这一年来对泉播客的支持,希望每位听众朋友都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我们来年再会!
以下是一些城市照片走马灯📷
在波士顿:Boston University
在波士顿:夏天的Boston Common
在马塞诸塞州:瓦尔登湖
在纽约:一家旧书店Spoonbill & Sugartown Books
在横滨:港未来区域
在横滨:二郎拉面店门口在排队
在东京:新宿街头
在东京:街头看到的建筑
-- 📖本单集中提到的书影音
《狐狸》- 乌格雷西奇
《出租车司机》Taxi Driver - Directed by Martin Scorsese, written by Paul Schrader
《神秘列车》Mystery Train - Written and directed by Jim Jarmusch
《查令十字路84号》84 Charing Cross Road - Directed by David Jones (Book by Helene Hanff)
《制造东京》- 藤森照信
《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How To with John Wilson - Created by John Wilson *事关在纽约找厕所
《虞美人盛开的山坡》コクリコ坂から - 宫崎吾朗执导
《巴黎在燃烧》Paris is Burning - Documentary directed by Jennie Livingston
《虫师》 - 动画改编自漆原友紀的漫画
《源氏物语》 - 紫式部
-- 🎫音频来源
84 Charing Cross Road - Trailer
--
感谢收听!如果有任何想对我们说的话,欢迎给我们写信,我们的邮箱📮
--
片头/片尾:Nemo's Dreamscapes - It's summer 1949, you're reading by the lake
剪辑:大绿
封面:Mila
泉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冬天到了,有没有记得添衣服保暖呢——泉的两位主播已经相继病倒。然而即便病倒,我们还在努力做节目!
这是一期大绿的冬日特辑——大绿拖着病躯在严寒的美东录完了这期冬天的节目,心疼她的观众朋友们,记得给大绿老师买杯热咖啡。
在这期节目中,大绿向我们介绍了几个冬天的心灵场景和适合这些场景的电影。如果听众朋友们偶然置身于这样的场景之中,也许可以打开这部电影,获得来自于它的陪伴与安慰。
--
场景一:在我的想象中,这是工作日在办公室里疲惫的一天。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虽然想躺在床上盖上棉被好好休息一番,但是脑子却怎么也停不下来,觉得不“细细想写什么”真是一种浪费。那么这部电影也许可以缓缓帮你放下脑袋里蜿蜒缠绕着的思绪,带领你进入到它通过语言建立的一个冬日故事当中。——《坠落的审判》
场景二:如果有一天,你认为外边的天气太冷了,冷到你都没有办法亲自出门去经历,获取一些life experience,你就可以打开这部电影。它会带给你可能先前人生中都没有体验过的浓缩成一百分钟的情感体验。——《呼喊与细语》
场景三:说实话对这部电影我不是想象到了什么具体的场景。在我心里,说到冬天就是安哲了吧!安哲的每一部都像是可以在冬天看无数次的,所以我挑选了其中我最喜欢的一部分享给大家。——《雾中风景》
场景四:这是一个非常具体的场景。冬天不是有很多假期嘛,总有和家人其乐融融呆在家里,屋里屋外都是节日的欢欣场景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会想看一点轻松的令人看完可以伸个懒腰笑一笑,出去抓上水果,迅速加入家里人的唠嗑的,那种电影。——《超市之女》
场景五:作为留学生,我已经五年没有在家过过年了,但是每到冬天一二月,快要对冷空气感到疲惫的时候,我总会回忆起小时候在天津过年的场景。随着我的成长,随着隔辈人的老去,也随着这些年间外部世界发生的种种变化,也许记忆中熟悉的春节不会再出现了。但每到冬天,我还是会不断的回到那些日子,它们像我心中的安全港。所以,我也想推荐一部,描绘着这样“回归”的心情的电影。这部电影的的故事正巧也发生在春节。——《静静的嘛尼石》
--
最后还有几点想说:
这个代表冬日的片单可以说既不全面甚至也不准确,唯一确认的就是它能体现出大绿观影的审美与偏好。如果大家也有说到冬天就想到的电影,欢迎在评论区补充与交流!
这几部片子都是可以在网上搜到资源的,如果有实在自己搜不到的朋友,也欢迎加入听友群,我们来进行私下解决🤫
--
感谢收听!如果有任何想对我们说的话,欢迎给我们写信,我们的邮箱📮
--
片头/片尾:Nemo's Dreamscapes - It's summer 1949, you're reading by the lake
剪辑:大绿
封面:Mila
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本期您将收听到的是泉播客的紧急加更——关于杰尼斯事务所的改名事件。
10月2日,因为其创办人约翰尼·喜多川的性侵害事件,日本国内支柱性的艺人经纪公司事务所“杰尼斯事务所”(ジャニーズ事務所)召开记者会,宣布17日将更改公司名称。公司新名称定为”SMILE-UP.“。
杰尼斯事务所在日本娱乐产业中曾拥有不可撼动的地位,此次改名也在日本国内引起极大反响。这期节目,我们想深入探讨一下此次杰尼斯的改名事件,探讨改名事件背后暴露出来的社会问题,并反思未来该如何思考偶像产业经济。
在本期节目中,您将听到:
(1)杰尼斯事务所是什么?是什么历史地位?
(2)约翰尼喜多川是谁,以及约翰尼喜多川的性侵害事件。
(3)BBC拍摄的揭露约翰尼喜多川性侵害事件的纪录片《獵食者:日本流行音樂的秘密醜聞》(观看链接)
(4)日本社会对于性侵害事件的反应,以及对于此次更名事件的反应。
(5)原本在杰尼斯事务所旗下的偶像团体该何去何从?如今仍在活跃着的艺人,是受害者还是加害者同盟?
(6)对偶像产业或造梦产业,到底该怎样思考?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目/播客节目:
(1)对喜多川事件的短报(BBC中文链接)
(2)纪录片《獵食者:日本流行音樂的秘密醜聞》(观看链接)
(3)Matter of Opinion: The Woke Burnout Is Real
(4)对荒木经惟的指控与日本MeToo运动(BBC News中文报道)(美術手帖报道)
(5)Hagiwara Hiroko有关荒木经惟的图像产业的论文“Representation, Distribution, and Formation of Sexuality in the Photography of Araki Nobuyoshi”(这篇超好看)
(6)中居正广的“偶像论”
--
感谢收听!如果有任何想对我们说的话,欢迎给我们写信,我们的邮箱📮
--
片头/片尾:Nemo's Dreamscapes - It's summer 1949, you're reading by the lake
封面:杰尼斯事务所摘牌新闻图片
剪辑:大绿
封面:Mila
大家好,欢迎收听第九期泉播客。本期,我们很荣幸邀请到了美国迪美博物馆,中国与东亚艺术的策展研究助理朱晨光,来与我们分享迪美博物馆当中非常特别的一个空间——荫余堂。荫余堂是目前北美唯一一座从中国漂洋过海,又成功再建的中国传统徽派建筑。荫余堂原先坐落于中国安徽省南部的休宁县黄村,曾有八代黄氏子孙后代在此居住。然而由于时代变迁,到了1980年中期,黄氏的家族后代已经陆续离开了黄村,荫余堂也因此空置。1996年,美国学者Nancy Berliner 博士来访黄村,经人介绍见到了这座古建筑。经过与多方协商,荫余堂被根据其建筑特性分装之后运往美国,最后成功在美国的迪美博物馆重建。最近,荫余堂刚刚举办了在迪美博物馆二十周年的庆祝活动。作为一栋非常传奇且特殊的建筑,荫余堂身上的历史也折射出空间与时间的印痕,成为一种跨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案例。今天,我们希望能和朱晨光一起聊一聊荫余堂的历史,和它所带给我们的启发。本期中会提到的内容:
--
感谢收听!如果有任何想对我们说的话,欢迎给我们写信,我们的邮箱📮
--
片头/片尾:Nemo's Dreamscapes - It's summer 1949, you're reading by the lake
剪辑:大绿
封面:Mila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postpost书店的主理人萧勇老师与我们对谈神秘的北京蘑菇。作为一种城市雕塑、建筑、装置,绿色蘑菇出现在北京的各个角落。这些蘑菇的高度比人还高,绿色伞盖,白色菌柄,装置表面光滑,远看好似某种儿童娱乐设施。(北京蘑菇的图片请点击这里)
目前,对北京蘑菇最详尽的探查或许来自艺术书籍《北京蘑菇寻找指南》,这一项目由研究者宫羽与刘张铂泷共同完成。我们邀请各位听众点开链接,了解一下这本有趣的小书。然而,针对绿色蘑菇的具体功能,目前尚无确切的定论。有人觉得蘑菇底下是热力管道,有人觉得是防空洞,也有人觉得是小精灵的家。
这一次与肖勇老师对谈,我们重新反思了绿色蘑菇作为一种公共城市装置,在经年累月的生活中与当地社区发生的互动,以及在CITYWALK作为热点概念出现的当下,我们如何去思考自身与城市的关系,该如何用想象力去撬动日常生活。
录制这期节目的时候,涿州市洪水对书商造成的损失还未进行完全统计。书店在洪水中损失的码洋难以估量。本期节目的最后,我们也和萧勇老师讨论了目前出版和书店运营的困境,希望能够让大家更加理解在当下运营书店的艰辛。
📢 本期节目,我们将会在评论中选取一位幸运听众,赠送一本《北京蘑菇寻找指南》
--
在本期节目中,您将听到:
--
本集中提到的书目/电影:
--
感谢收听!如果有任何想对我们说的话,欢迎给我们写信,我们的邮箱📮
--
片头/片尾:Nemo's Dreamscapes - It's summer 1949, you're reading by the lake
封面图片:中国民生银行北京建国门支行前的蘑菇正在冒烟
摄影:刘张铂泷
剪辑:大绿
封面:Mila
大家好,这是一期泉播客的夏天特辑。既然是特辑,形式上也会特殊一些,将由我来推荐一位我喜欢的艺术家和他的一幅作品。之后不定期也会由大绿老师来推荐她喜欢的书影音或电影人。本期的内容比较轻松,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卸下夏日炎热的负担;我会带大家走近一位叫做小林清親的艺术家,尤其是走近他的其中一幅版画作品:《池之端花火》。
本集讨论到的图像资料:
小林的东京夜景系列(MIT Visualizing Culture根据小林的版画制作了一张东京地图)
James Whistler - Nocturne: Blue and Gold - Old Battersea Bridge
本集讨论到的书目:
《阴翳礼赞》谷崎润一郎
《重屏》巫鸿
封面图:小林清親 《池之端花火》(1881,明治14年)现藏于大都会美术馆
--
感谢收听!如果有任何想对我们说的话,欢迎给我们写信,我们的邮箱📮
--
片头/片尾:Nemo's Dreamscapes - It's summer 1949, you're reading by the lake
剪辑/后期:Mila
大家好,欢迎收听新一期的泉播客。本期我们很荣幸邀请到了第三期的嘉宾Dailin返场,来与我们更新她跌宕起伏的教职生活。这几个月中,Dailin的教学经历让她不断审视移民群体中的内部分裂,比如第三代移民、第二代移民,和第一代移民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对“racist”词义的滥用,以及对“非洲”这一概念的污名化... 本期节目,Dailin将用自己的亲身教学经历,带我们重审移民群体看到与看不到的内部分裂。
Dailin也有个人的小红书账号,记录她作为教育者的日常感想和反思,请关注:
@在教书的酸菜鱼
--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03:16 Dailin现在教书的学校:波多黎各移民聚集区
04:53 来自委内瑞拉的转学生
06:36 本校学生对委内瑞拉学生的歧视
10:24 学生的自我保护机制掺杂着对美国的憧憬
11:38 对委内瑞拉转学生的欺负加剧
12:16 “immigrante"
12:58 在西语被污名化的场域下,“用你的语言来歧视你”。
14:33 对歧视事件的处理,校方开始介入。
18:16 纪录片《城市梦》当中对“外地人”的管制
20:29 对于这样的行为,“我们并没有特别有力量的语言”。
23:21 避免讨论代际移民之间的歧视也是一种懒惰。
25:41 代际移民之间的歧视被模糊成“种族歧视”,对“racist”词汇的滥用。
28:40 移民内部的歧视链
29:48 三代移民、二代移民、一代移民
33:55 “我为我多米尼加的身份感到自豪,我为我非美国的身份感到自豪。”
38:24 1.5代移民面临的撕裂,作为留学生也能体察到的痛苦。
40:00 R. F. Kuang - Babel 移民的泪水
42:44 “上船”的隐喻:移民就是一种上船。
45:00 对非洲的污名化
47:54 “美国背景”和“非洲背景”
52:14 移民群体到达美国之后,在进行一个无限靠拢的动作。
56:46 “我的名字只有声音,没有形状。”
57:40 汉字和sino-centric
58:10 “去无限接近某个语言”
59:18 语言已经被边缘化的塞内加尔的学生要先靠近法语,再靠近英语。
01:02:30 ミラー、“Mila",语言的镜子。“我在语言当中看到的自己只是我的虚像。”
01:03:43 “自我反思的优势”
01:05:20 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那一面“镜子”。
01:05:42 美国可能是一个“哈哈镜”。
01:06:25 Dailin课上出现的心肺复苏急救事件。
01:11:39 事件尾声
01:18:57 考CPR!真的会有用!
01:19:33 《三岛由纪夫 最后的辩论》和为什么一开始想到要做这个播客:现在语言还有没有用?
01:21:15 人和人的相遇碰撞出我们不曾拥有的东西
--
本集中提到的书目/电影:
《城市梦》
Babel: An Arcane History - R. F. Kuang
《三岛由纪夫:最后的辩论》
--
感谢收听!如果有任何想对我们说的话,欢迎给我们写信,我们的邮箱📮
--
片头/片尾:Nemo's Dreamscapes - It's summer 1949, you're reading by the lake
剪辑:大绿
封面:Mila
请注意:本期播客含有对《塞尔达传说》、《战神5:诸神黄昏》、《血源诅咒》、《黑暗之魂》、《瘟疫传说:安魂曲》、《荒野大镖客》、《最后生还者》、《Undertale》等诸游戏的剧透,请想要游玩这系列游戏的玩家谨慎收听 💡
内容高亮:
05:40 游戏对玩家的期待。
06:15 当下游戏普遍存在的问题:默认玩家有游戏经验,会跳过基础的游戏引导。
09:24 开放世界下,玩家探索世界的动力是好奇心。
11:55 《王国之泪》当中“神庙解谜”的设计。
14:00 《王国之泪》的“取巧”:被隐藏的等级系统。
17:06 《死亡搁浅》的电影化叙事。
19:26 比起电影,更像是美剧。
20:10 电影的语态:过去时?现在时?
20:27 电影是一种已经完成了的叙事,而游戏是一种进行中的叙事:“如果你没有游玩结束,那么对于你来说这个故事就永远没有被完成。”
22:13 “艺术电影”和“娱乐电影”。
24:50 村上春树《After Dark》开篇的时态,和这种时态带来的视觉体验。
26:47 《After Dark》开篇的段落。
28:16 真正影响玩家在游戏中自我认知的是玩家的“化身”
29:30 以《街头霸王6》为例讲讲“捏脸”系统。
31:06 以《女神异闻录》为例讲讲玩家的代入感与文化语境。
31:50 游戏中主角的失忆,其实有助于帮助玩家和主角“认知一致”:我们都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
33:59 电影当中还会使用“失忆”这个桥段吗?好像很老套!
37:34 游戏怎么解决“抽离感”的问题?什么是“QTE”,QTE在游戏设计上有什么用?游戏中的沉浸式体验是怎么得来的?
42:49 以《黑暗之魂》为例讲讲“抽离感”的消失。 “黑魂的魅力在于它告诉了你游戏中的这个世界和现实一样残忍。”
49:02 以《战神》为例讲讲游戏中的表叙事与里叙事。
56:09 “预言”机制对叙事的推动。
56:42 《瘟疫传说》当中的叙事运动。
57:42 “自我实现的预言”
01:03:23 游戏中的“决策”和玩家对自我的否定。
01:04:33 以《最后生还者》讲讲玩家的“自我否定”过程。
01:10:55 以《Undertale》讲讲游戏如何逼迫玩家进行“自我否定”
01:14:03 每个人不同的《王国之泪》游玩体验。
01:22:03 游戏推荐:《底特律变人》
01:22:55 游戏推荐:《极乐迪斯科》
01:25:29 游戏推荐:《Papers, please》
--
村上春树《After Dark》选段:
Eyes mark the shape of the city.
Through the eyes of a high-flying night bird, we take in the scene from midair. In our broad sweep, the city looks like a single gigantic creature—or more like a single collective entity created by many intertwining organisms. [...]
Our line of sight chooses an area of concentrated brightness and, focusing there, silently descends to it—a sea of neon colors. [...]
We are inside a Denny's.
Unremarkable but adequate lighting; expressionless decor and tableware; floor plan designed to the last detail by management engineers; [...]
After a quick survey of the interior, our eyes come to rest on a girl sitting by the front window. Why her? Why not someone else? Hard to say. But, for some reason, she attracts our attention—very naturally...
--
感谢收听!
如果有任何想对我们说的话,欢迎给我们写信,我们的邮箱📮
--
片头/片尾:Nemo's Dreamscapes - It's summer 1949, you're reading by the lake
剪辑:大绿
后期:Mi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