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選舉,若像一場野球比賽🏟️毋過原住民族,哪會連參賽資格都無?
你若是痟野球⚾️,這集一定愛聽!
你若有關心政治🗳️,閣較毋通落勾!
「驚驚袂著等。Kiann-kiann bē tio̍h-tíng.」
這一集,咱特別邀請著原住民囝婿aka野球跤阿展,伊毋但佇球場摃球有力,嘛用行動參與,佮咱做伙思考台灣ê選舉制度。
野球佮選舉制度,攏是全民參與ê運動,毋過你敢知影?佇這場「選舉賽局」內底,原住民族煞親像予人趕出箍仔外ê人。
原來,原住民族ê選票干焦會使頓予「原住民族籍候選人」;就算滯佇都會區,嘛只會當投予佮家己仝款原住民族,煞佇毋仝行政區ê候選人。
🤨這款ê制度設計,敢真正會使反映出咱期待ê民主自由?
這站仔台灣野球好代不斷🔥,場頂每一球對決、每一次喝聲,攏予咱想著:民主政治嘛是一場比賽,需要團隊、需要戰術,更加需要平等來扶持相牽!
🧋Because we are team Taiwan,咱來鬥陣思考,台灣ê未來欲按怎發展這場關鍵ê民主賽事。
#小編文案寫完血壓飆高太激昂📈
#中華職業棒球大聯盟
#蔡其昌會長
#台灣尚勇
#Lima講看覓
#「原」來遮精彩
📣📣📣上新消息看遮🚩🚩🚩https://linktr.ee/howdoyoutu
😭😭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
今天,想和大家一起聽聽原住民「另一半」的故事。
1949年前後,隨著國共內戰,許多榮民隨著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到臺灣,他們當中,有人從此與原住民族共組家庭。
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年少的他們踏上遠行時,不一定能再見家人一面,那句「再見」,可能是生離,或許是死別。
戰後的大時代,把他們帶到臺灣,落地生根的過程中,彼此相遇、相愛、相守。
#懶症聾 的爸爸,當時來自湖南的小夥子,竟然也曾與前第一夫人蔣宋美齡女士有著信仰的情誼,留下了一段時代的印記。
✨ 在不同時代下抵達臺灣的「先來後到」,其實都是這塊土地共同的養分,就讓我們好好聽彼此的故事。
📅 9月3日軍人節,一起感念這些在大時代裡守護心中國家的前輩們。
#好久沒有接客聽了
#好久沒有開頭講華語了
📣📣📣上新消息看遮🚩🚩🚩https://linktr.ee/howdoyoutu
📚這集沒有在幫忙打書喔!因為書很厚,我們沒看完😆
我們要聽的是,新書發表會與研討會不曾出現過的真心答案,整集都是「全見版的詭異問題」!
📚已出版三本以客家視角書寫,探討北台灣客家庄與原住民族百年糾纏與對話作品的廷毓,🎬 在他的藝術創作裡,有整面牆的「萬善堂」,也有以負片呈現的「番王爺」影像,同樣熱愛鬼片的他,想展現的其實不是驚悚效果,而是那些科學無法解釋的暗黑野史:
📍在人與靈之間,究竟存在著怎樣的生態關係?
🖌 美術系出身的他,常被質疑:「寫這麼多,不如去做啊!」他用客家話回應並共勉正在尋找文化自我的每一個人:「煞猛打拚 sadˋ mangˊ daˋ biang」,歷史戰場不只在街頭或政治,出版與創作,同樣是一種社會運動。
✨ 這集讓我們開啟一場人與靈之間未完的對話,放心!不要怕,因為有時,人比靈更暗黑。
#Lima講看覓
#「原」來遮精彩
📣📣📣上新消息看遮🚩🚩🚩https://linktr.ee/howdoyoutu
#排灣族語zemala
#無頭祖先 #人鬼連線
#還是年底分享會直接揪團看鬼片
#出了三本著作卻還卡在畢業門檻的新世代作家
#還是要嘴一下😂
🙋你印象中的原住民族,是什麼樣子?
是不是穿著族服、講著族語、住在山林部落的畫面呢?
腦中那個「浪漫的遙控器」又自動開啟囉?📺
欸~先關掉好嗎🤳
🎧這一集,我們要繼續打破你的想像!😚
✔ 原住民就一定會講族語嗎?
✔ 會講其他語言,就不是原住民嗎?
🩷來自高雄桃源區的 Mulas,是布農族也是拉阿魯哇族,從小在部落長大,族語超流利,我們第一次在紐西蘭聽到他用生澀的台語禱告,整個掌聲加尖叫🇳🇿😲👏
🧡來自屏東滿州的阿閔,是恆春半島的斯卡羅人,家裡從小講台語,根本就是「法裔排灣族」!🥐🇫🇷學法語比學族語還要久,這也太反差了吧!
🎙️這集我們一起聊:
❓為什麼他們會接觸其他語言?
❗️原住民族的名字,在戶政事務所會遇到什麼樣的趣事?
⚠️從語言談到命名制度,原住民族文化真的不是只有一種形象。
✅ 內政部應該把這集列為培訓教材🤣
✅ 全台戶政事務所其實都有一本「原住民族姓名大辭典」📖
📣📣📣上新消息看遮🚩🚩🚩https://linktr.ee/howdoyoutu
#延伸閱讀
國家地理雜誌 廣原小熊取名為Mulas🐻🍓
https://www.natgeomedia.com/environment/article/content-13534.html
🎧【「大甲」跟中部平埔族群有關嗎?】
📍「大甲」這個地名,其實和中部原住民族群—道卡斯族Taokas息息相關!?
你以為鎮瀾宮只有漢人歷史?沒想到廟史裡也藏著道卡斯族祖先的姓名!「巧」姓祖先抵遮!🤩🤩🤩
來自埔里的乒乒 pin-pin,跟我們分享不同視野的媽祖女神文化。
🌊 在漢人心中,媽祖是庇佑渡海平安的海神;但在埔里的原住民族群心裡,媽祖可是進入山林、保佑平安的守護神。當年,族人們揹著媽祖進入埔里,就是希望能得到祂的庇佑,讓動盪的生活安定下來,祂成了那段顛沛流離遷徙歷程的精神依靠。
🗓️ 這段歷史,要從1815年的「郭百年事件」說起。
清朝時期,漢人武力強行入侵、掠奪土地,使原本居住在西部平原的原住民族群陷入困境,1823年,在日月潭水社邵族族親的邀請下,多個族群集體遷往埔里盆地拓墾共居,包括:道卡斯 Taokas、巴宰 Pazeh、噶哈巫 Kaxabu、拍瀑拉/巴布拉 Papora、阿立昆 Arikun、羅亞 Lloa、巴布薩 Babuza 等族群。
2023年,正好是他們進入埔里城滿兩百年的歷史時刻!
📌 當年遷移來到埔里的族群們,仍延續原鄉地名作為新聚落的命名,像是大肚城、水裏城(今大肚、龍井)、烏牛欄(今豐原)、阿里史、房里、雙寮、日南(今大甲)、大湳等地,都見證著他們的原鄉記憶,也提醒著後代子孫:不要忘記文化的源頭。
🧭 信仰文化與生活緊密交織,特別是在動盪不安的年代,成了安定心靈的依靠,不論是山神、海神或是跨族群共同擁有的信仰形象,每一種信仰選擇,都是人們對生命的深刻思考與回應,這也是我們podcast想帶給大家的角度跟想法。
📣📣📣上新消息看遮🚩🚩🚩https://linktr.ee/howdoyoutu
#延伸閱讀
媽祖遇上道卡斯族 海神變山神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195822
紀念平埔入埔里200年 居民齊聚分享族群歷史https://news.ipcf.org.tw/104681
【來去部落kivala】完整節目 第24集|道卡斯在埔里的生根與深耕 紅瓦厝部落的故事|原住民族電視台
https://youtu.be/_WOG88xoD_s
山海騎跡-2025神腦直式短片競賽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r/1EP4bUy1Zm/
時間的推進,兒時為我們遮風擋雨的長輩逐漸變老,我們也邁入開始學著照護他們的年紀,過去對「長照」的不認識產生很多誤解跟抗拒,其實,「日照中心」就像孩子每天去上課的學校一樣,大家一起陪伴聊天、交朋友、活動手腳玩遊戲、學習新事物,活化身心,延緩老化,也讓白天上班的家人可以更放心,等到放學時間,再回到溫暖的家。
🕌來台工作近🔟年的Anna,台語說得嚇嚇叫❗️現在開設YT頻道的他,又是如何用台語陪伴,同樣來台灣工作的印尼同鄉跟台灣的長者們呢?
原本從事歌仔戲工作的阿國師,到底是什麼樣的機緣,讓他成為目前北台灣報馬仔的職業達人呢?精彩內容就是要來揭開廟宇文化的精彩秘辛😎
💓💓💓獻給所有的你我他💗💗💗首波podcast宣傳,請接住這🈵🈵的祝福❤️🩷🧡💛💚🩵💙💜🤎🤍🩶🖤
原住民族文化資產教師培育及課程推廣計劃,名稱最長,其他還需要寫嗎?😒
沒報名香燈腳,那為什麼要參加進香?媽祖小神蹟之我們也可以業配別人了!
原住民族如何面對生命的逝去?又是如何陪伴喪家走出傷痛?
這集有新來賓🤩南北大不同🧐清明節你也吃潤餅嗎?你的大腸、小籠包又是哪一種?這集很適合配飯聽🤣
你的過年不是我的過年
什麼!原住民族的過年只有一二天?還要老闆准假才可以回家過年😑
📣📣新單元準備上架囉!📣📣
用台灣台語介紹原住民族文化,每集會引入一個「歇後語」連結台灣不同族群文化、語言的美力❤️
進廟有規矩,走錯就入虎口?!香的單位詞是什麼?怎麼拜拜才不會陰陽失調🤔
業配YT #阿將大哥的日常 #YouBike
昨日雙十慶生的美好🎉今日上班才聊威權🎂夠厚道了吧😏
睽違2年半!我們回來了!😎🤩😍 #教育部 #美顏針灸 #愛的潤滑油 #薑黃助眠 #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