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History
Music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11/v4/95/78/4f/95784f2b-6cba-a744-c69d-87843be04133/mza_14537484517396025277.png/600x600bb.jpg
For Example 一個政治不正確的香港DEI Podcast
Kennedy Wong
23 episodes
1 week ago
《For Example》是一個政治不正確的香港 DEI 討論 Podcast。這裡談的是一些例子,也會談及一些議題,可能對你來說是好例子,也可以是壞例子。但無論如何,也是一些容許更多思考和追問的例子,讓我們更溫柔地與一些矛盾共存。
Show more...
Relationships
Society & Culture
RSS
All content for For Example 一個政治不正確的香港DEI Podcast is the property of Kennedy Wong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For Example》是一個政治不正確的香港 DEI 討論 Podcast。這裡談的是一些例子,也會談及一些議題,可能對你來說是好例子,也可以是壞例子。但無論如何,也是一些容許更多思考和追問的例子,讓我們更溫柔地與一些矛盾共存。
Show more...
Relationships
Society & Culture
https://pbcdn1.podbean.com/imglogo/ep-logo/pbblog6283526/20250930_EP17_ig-18c39u.png
EP18 誰是原住民?台灣原住民族的認同與掙扎 (feat. Leeve Palray) [2025.09.29]
For Example 一個政治不正確的香港DEI Podcast
50 minutes
1 month ago
EP18 誰是原住民?台灣原住民族的認同與掙扎 (feat. Leeve Palray) [2025.09.29]
本集邀請到來自台灣歐佈諾伙族(Opohono)部落、現於Cornell University (康乃爾大學) 攻讀人類學博士的 Leeve Palray,帶我們進入台灣原住民族的歷史與當代處境。我們從「山地/平地」的殖民分類說起,回顧清朝番界政策、日本殖民統治到國民黨延續的治理邏輯,揭示了「空間綁定人」如何深刻影響台灣原住民的身分認同與法律地位。 1/ Leeve 分享了自身的家族經歷與命名故事,並深入探討: 2/ 為什麼原住民族的身分認定往往交織血統、文化、性別與父權的多重邏輯? 3/ 「平埔族」為何至今仍未獲得完整的法定承認? 4/ 當代台灣的原住民族如何在「去殖民」的框架下,回歸部落主體、卻同時面對部落內部的性別與權力矛盾? 5/ 這些認同與爭議如何讓我們重新思考「自決」與「認可」的政治意義? 節目中,我們也對照香港經驗,反思「香港人」身分的定義困境:當我們以為可以輕易劃界時,往往忽視了歷史的複雜性與多重矛盾。 這一集讓我們看見:原住民族的故事,不只是被殖民的歷史,也是當代政治中的掙扎與想像。 --- 捐款支持花蓮賑災 「092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募款專案」: https://www.instagram.com/p/DPAe-FbDyiV/?igsh=MzRlODBiNWFlZA%3D%3D   --- 參與海外港人臨床心理學研究: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3CU97iL2T-4uFnApqvGwxMgVUvk2vDDW/view?pli=1 --- 錄製日期:2025年9月8日 本集連結:https://linktr.ee/podcastkennedywong   
For Example 一個政治不正確的香港DEI Podcast
《For Example》是一個政治不正確的香港 DEI 討論 Podcast。這裡談的是一些例子,也會談及一些議題,可能對你來說是好例子,也可以是壞例子。但無論如何,也是一些容許更多思考和追問的例子,讓我們更溫柔地與一些矛盾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