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台灣大齡專科護理師遠走他鄉的故事。
偶爾不小心會有髒話。
https://medium.com/@greecewed
Instagram: @im_np_hello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NursePractitionernonofficial/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一個台灣大齡專科護理師遠走他鄉的故事。
偶爾不小心會有髒話。
https://medium.com/@greecewed
Instagram: @im_np_hello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NursePractitionernonofficial/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本集摘要:
大家好啊
我又生病了(苦笑)
一個月一集的podcast 參雜著濃濃鼻腔共鳴
大家都過得好嗎?
暑假已經結束了
研究所開學的開學、小孩上課的上課
你今天也好好照顧自己了嗎?
炎炎夏日幫你消個暑
我們來聊聊醫院鬼故事吧!
一個月又過去了
各位過得好嗎?
我的七月就在上班下班過去了
一年已經過了一半
你年初時設定的目標(新年新希望)達成了多少呢?
感覺才剛過完聖誕節
現在又要準備過萬聖節
加拿大珍貴的夏天剩不到一個多月了...
夏天再走慢一點啊啊啊!
本集重點:
最後是...我跟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們在籌備一件大事
我想這件事情應該是台灣護理界的創舉
請繼續追蹤我(按讚、訂閱、分享開啟小鈴鐺)
希望這件大事可以造福更多更多需要幫助的台灣護理師們。
敬請期待喔。
好久不見了~
六月我做了好多好多事。
1、我去了一趟大都市醫院做產科訓練開了眼界,才發現外面的世界⋯⋯
2、經理回來了、怪人通通都回歸了
3、輔英線上演講(第一次)
4、戰鬥邀請函發給CGFNS
5、參加勞權會議:PRC
6、帶了來自奈及利亞的IEN新人
事情多到我覺得我的腦袋沒辦法一次消化這麼多東西,然後在六月即將要結束、在一年即將過去一半的這個時候我感冒了🤒
我們這裡是小鎮,8千人的鎮上只有一家clinic +一家醫院,walk-in clinic 也是有人數限制的,一個下午大概只能看10幾個病人,所以急診會擠滿了一堆輕症病患。
因為加拿大是公醫,就醫不需要付任何費用,濫用的狀況也是頗爲嚴重。所以非到必要我真的不想去急診濫用資源⋯(雖然朋友跟我說:妳繳了一大堆的稅!)
總之用一集來交代一下我整個忙碌的六月吧。
本集節目內容:
1. 母雞帶小雞:護理路上影響你最深的人(漏了一則私訊我真的對不起你)
2. 無家可歸的女人和他的狗
3. NCLEX-RN關於Homeless的考題
4. 不可以隨便約束病人,人權至上的加拿大
5. 病人過世後在病房內搜出了不明粉末
6. 這一年廚藝進步了不少,感謝列祖列宗
7. 春暖花開有點暖過頭之 準備要撤離
嗨大家好~
好久不見啦!
大家都好嗎?我很好唷!
目前生活節奏調整的差不多了
停止內耗的過程花了一點時間
不過終究是滿血回歸啦
以下是內容提到的飯店跟露營地資訊:
還有大家一定要去走走的Yoho National Park, Emerald Lake, Columbia Icefield Skywalk, Lake Louise, Miette Hotsprings.
希望大家都可以達到工作跟生活的平衡!
我在IG上募集了關於護理生涯裡「沒有這個人就沒有你」的母雞故事
初入職場總是會有母雞帶小雞的時候
收到了幾則真的好溫馨的故事
希望大家都能成為一隻好母雞或好公雞
帶著小雞勇闖真的很不容易的護理之路!
Happy Nurse day!
不確定到底要去哪一個國家當RN嗎?
現役加拿大RN (前台灣專科護理師)來供齁哩聽~
其他還有像Blue cross這種福利
可以讓你看牙齒、配眼鏡(還是要付一點部分負擔)
想來加拿大的人可以考慮一下
但老話一句
英文要搞定、要選好想去的省
才能好好地制定下一步的計畫~~
我提過很多次自己是潛水員超愛大海
但我的膚色現在一點都沒有潛水員的樣子
我好傷心啊
好想曬得黑黑的、好想要被太陽狠狠地毒辣地曬個發紅發黑發亮
這是一集完全沒有擬稿的Podcast
純粹是靠自己的回憶慢慢地、一點一滴錄完
在錄音的同時說著那些回憶
腦中浮現了很喜歡的人事物們
希望我們再次相聚的那一刻
可以開心的在海裡、在陸地上又笑又鬧。
我回去的時候,請準備好喉糖
我們一起用力尖叫。
CTDiver 一生推:
網頁:https://en.ctdiver.com/
IG: https://www.instagram.com/ctdiverkenting/
TripAdvisor:https://www.tripadvisor.com/Attraction_Review-g13806620-d4604618-Reviews-CTdiver-Hengchun_Pingtung.html
拖了好幾年的完結篇
在Podcast上架了。
希望大家在跟宇宙下訂單的時候,不要出賣自己的靈魂啊!
本集內容:
本集節目內容:
1. 說到在北美買東西的效率,到底為什麼apple watch 會出現在田納西???仍然是個世紀末難解之謎。
2. 可以傳訊息絕對不打電話,社恐人的北美生存法則。
精神勝利法:告訴自己今天會超好超棒!!!
Challenge you limit
Don’t limit your challenge.
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
出處/定義:由英國心理學家 John Bowlby 所提出,Mary Ainsworth 擴展為「安全型、焦慮型、逃避型、混亂型」等依附風格。在感情上的應用:Bartholomew & Horowitz (1991) 將其進一步應用到成人愛情關係。
🔒 安全型依附:
從小有穩定的愛與關注,內心有安全感。
➡️ 他們相信自己值得被愛,也相信別人是可靠的。
在人際關係中比較穩定、自在,不太容易情緒化,也比較會溝通。
😟 焦慮型依附:
內心很缺乏安全感,常常擔心自己是不是不夠好、會不會被拋棄。
➡️ 很黏、很容易玻璃心,對方沒回訊息就開始焦慮。渣男最容易抓住這點,用忽冷忽熱的方式讓人更離不開他。
🧊 逃避型依附:
小時候可能不被關心,或被過度控制,長大後不太相信親密關係。
➡️ 他們習慣把情感關起來,不想太靠近人。一旦有人對他們太好、太黏,就想逃跑。
🌀 混亂型依附(又叫恐懼型):
小時候同時經歷「想依賴」跟「害怕依賴」的情況,比如:爸媽一方面保護你,一方面又讓你受傷。
➡️ 他們內心常常拉扯,很想被愛但又怕被傷害。
表現可能一下很黏,一下又拒人千里,很混亂、不穩定。
🐳沉沒成本效應(Sunk Cost Fallacy)
「我已經花了這麼多時間、感情、金錢在他身上了,不想輕易放棄。」
👮🏻♀️救援者情結(Rescuer Complex) / 傷痛吸引力
常出現在童年照顧型角色(像早熟的大姐姐),覺得別人的痛苦是自己的責任。
🧚🏻♀️自我實現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你相信「我可能不會遇到好人」,結果真的不小心吸引到爛人。
🧞♀️補償心理 / 低自尊自戀補償
「我不夠好,只要他愛我,我就有價值。」
印度是一個非常奇妙的國家
極惡與極善都有
極臭與極香也有
12年前的我去了印度三次
歡迎收聽戀愛腦發瘋的故事。
聊著聊著通常就偏離主題...
我大概錄了150個片段,因為一直吃螺絲NG
剪剪貼貼終於可以上架了。
翻開16年的護理生涯,好像有很多可以說的故事
回頭看看38年的人生,護理佔了生涯的一半
第一集來聊一下出國前的準備跟一些荒唐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