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TV & Film
Health & Fitness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11/v4/83/5b/00/835b0094-23f5-a9b3-c4b8-8fe71a244db1/mza_1305907163599072816.jpg/600x600bb.jpg
Education聽教育
NER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266 episodes
16 hours ago

提供教育趨勢、學校資訊及文教新知等,不可不知的教育事!
師培、家長都必須掌握的教育資訊攏底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Government
Education,
News,
How To
RSS
All content for Education聽教育 is the property of NER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提供教育趨勢、學校資訊及文教新知等,不可不知的教育事!
師培、家長都必須掌握的教育資訊攏底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Government
Education,
News,
How To
Episodes (20/266)
Education聽教育
夢想發原地32|泰雅原鄉教育夢-尖石國中

本集訪談過程中,有特別來賓出現,雖然沒有一起錄音,你發現是誰了嗎?

尖石國中位於尖石鄉的前山,學生來自前山與後山的泰雅族,約有95%是泰雅族學生。為了因應適性揚才,讓孩子發揮其優勢能力,且與文化連結,醞釀了二年的籌備期,獲得校內老師與校外家長、部落的認同,終於在109年上路。
 
幾年前新竹縣政府提供經費讓各校自行運用,而有了「成功專案」的契機,原民學校將其中一部份用在文化課程,此課程就是實驗教育的前導課程設計。內容主要是泰雅族建築、編織、樂舞、小米、雕刻等,課程是與各國小共同規劃,具有從小一到國中的完整連貫性,各校特別將英文列為重點,以文化為基礎,改編現在的英文課程,以此來教導學生。
 
轉變成實驗教育後,原本在上課時最不感興趣的孩子,一到文化課,眼睛就變亮了,從原本沒有信心的學生成為班上的領導者,引發孩子們的學習動機,更重要的是認識自己,知道自己文化是老師們最終的希望。Hayung校長說:「孩子們像是風箏,線就是文化,不管孩子到了哪裡飛,他有就成就後,他不會忘記自己是泰雅人。」

☆若您對本頻道節目有任何疑問或建議,請e-mail 至:service@ner.gov.tw

#每周三教育新亮點
#每周日夢想發源地
#更多校園新聞請教育電台官網
-----
主持人:sasa
邀訪來賓:張麟彥Yukan Dumas、彭清宏Hayung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Education聽教育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hour ago
55 minutes

Education聽教育
性別平等EASY GO 13|小嗨的性別旅行觀察 ft.姐妹sister 小嗨

您喜歡旅行嗎?✈️ 在旅途中除了欣賞風景,其實也能用「性別濾鏡」來觀察世界的樣貌👀

本集邀請「姊妹sister」Podcast主持人 #小嗨 ,分享她在泰國清邁旅行時的性別觀察✨
從入境時看到貼有LGBTQIA2S+貼紙的友善小亮點開始,到城市空間與安全感的細膩體驗,小嗨發現了許多有趣的性別現象。

🚻 廁所設計更是她的觀察重點——
有的標示跳脫男褲女裙的刻板印象,也有親子友善與跨性別友善設計💡
其實早在2004年,清邁技術學院就設立了性別友善廁所,超前又貼心👏

最後,小嗨也聊到文化中的性別觀察:從清邁、曼谷到台灣,神鬼文化背後也藏著不同的性別想像。

🌸 春假出遊時,不妨也戴上「性別濾鏡」,
一起開啟一趟屬於自己的性別小旅行吧!💬



☆若您對本頻道節目有任何疑問或建議,請e-mail 至:service@ner.gov.tw

#每周三性別平等EASYGO
#每周日夢想發源地
#更多校園新聞請教育電台官網
-----
主持:人馬力
邀訪來賓:姐妹sister 小嗨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Education聽教育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4 days ago
38 minutes

Education聽教育
夢想發原地31|成為部落領頭羊-原根職校

「部落應該不要強調孩子怎麼回來,要想孩子怎麼出得去。」持著這個理念,2015年,透過實驗教育三法自學團體的模式,成立原根職校,並且聘任一任專職導師陪伴學生。原根職校每年平均招收6-8位學生,但因為工作和唸書都很辛苦,每年還是會有1-2位離開。每週一是上課時間,其他時間則在不老部落工作。在課程設計的部份,一到三年級有不同的任務。

第一年,Kawli認為要先讓孩子先有穩定的感覺,目標是喜歡學習,課程的安排是為了每位學生在工作上實作的一個基礎知識,例如釀酒,就必須了解到酒發酵的化學作用。二年級是專業課程,由學生自己選擇自己的專業,例如刺青、修腳踏車、調酒、烘焙,當選擇完專業後,就要到人力銀行找這個工作的專業需求,所列的需求表就是學生們二年級的課表。三年級進入實習課程,主要是希望學生去外面看世界,未來回到部落成為領頭羊。
 
在訪談中,Kawli唸了一封寫給畢業的弟弟妹妹們的信,讓人很感動,這一路走來大家一起渡過,讓原根職校可以走到現在。原根職校,不只是學校,更像個家,可以在這裡充滿著電力,再到外面的世界去闖,而這裡永遠都會等待著他們。再次聽到Kawli唸這封信,我真的感受到他的謙卑和對為自己族人付出的用心。Kawli說在不老部落找到自己,最重要是分享,會一直持續留在這裡是因為這群孩子,看到他們成長的喜悅,才讓他堅持下去。

☆若您對本頻道節目有任何疑問或建議,請e-mail 至:service@ner.gov.tw

#每周三教育新亮點
#每周日夢想發源地
#更多校園新聞請教育電台官網
-----
主持人:sasa
邀訪來賓:Kawli Wilang潘崴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Education聽教育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week ago
55 minutes

Education聽教育
性別平等EASY GO 12|女子百工X家務女力—ft.整理師 小隻

本集邀請居家整理師小隻,分享她如何踏上整理之路,以及整理師的專業技能與工作流程。 小隻分享,整理不僅是空間規劃,更與性別角色密切相關,例如客戶的需求是否因性別有所不同?家庭空間的安排如何反映傳統性別分工?在整理過程中,也有可能因為客戶家對於性別角色的印象,影響收納方式的情況。 小隻將透過自身經驗,分享她在服務過程中的性別觀察,例如衣櫃空間的分配、家務與照顧責任的負擔等,並探討整理師如何協助改善不公平的家庭勞動分工。當家務成為壓力時,外包專業整理是否能帶來喘息的可能? 透過這場對談,邀請大家重新思考家務勞動的公平性,以及如何透過整理讓生活更輕鬆。


☆若您對本頻道節目有任何疑問或建議,請e-mail 至:service@ner.gov.tw

#每周三教育新亮點
#每周日夢想發源地
#更多校園新聞請教育電台官網
-----
主持人:馬力
邀訪來賓:整理師 小隻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Education聽教育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week ago
39 minutes

Education聽教育
夢想發原地30|撒下種子部落發光-土坂實小

土坂vusam排灣文化實驗小學是台東縣目前唯一的排灣族實驗小學,在105年籌備,106年前校長任內成立。排灣族學校意義就是讓排灣族人樂於成為排灣族人,讓族人能理解自己的文化。從教育的角度,除了經驗傳承,還需要經驗的更新。有感於現行的學校缺少原住民文化的傳承,希望能將排灣族的文化放在學校的課程當中,將排灣族知識教育傳承下來,讓更多人理解排灣族文化。
 
Vusam在排灣語是種子的意思,老師們像園丁澆溉。教養孩子需要全村的力量,校長說在土坂他看到全部落的力量來教育孩子,文化不僅可以帶來幸福感,也能使孩子感到驕傲與滿足。
 
學校共有四季課程分別是:五年祭,狩獵祭,小米祭,漁獵祭四大主主題,支撐整個民族教育。在課程內容上有兩大特色,一個是跨領域課程,與一般學校不同,將學生由一到六年級分成三個家族進行戶外教學、校內活動等,讓孩子們培養出互助與分享的能力。另一個就是排灣族本位數學教材,以南一課本為主,融入排灣族文化。例如由五年祭延伸,五年祭的圓型祭場,祭桿與祭桿之間的距離,融入在數學裡的數與量的測驗,幾何的圓,角度等概況。學生已具備五年祭的能力,老師們就將數學的概念結合學生已具有的知識,更能夠引起學生意義上的連結。
☆若您對本頻道節目有任何疑問或建議,請e-mail 至:service@ner.gov.tw

#每周三教育新亮點
#每周日夢想發源地
#更多校園新聞請教育電台官網
-----
主持人:
邀訪來賓:顏正一校長、王強國 Munganen執行秘書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Education聽教育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2 weeks ago
55 minutes

Education聽教育
性別平等EASY GO 11|社群媒體識讀—網紅性騷擾事件的提醒

過去講到媒體識讀,我們想到的都是傳統媒體平台,但當社群媒體成為觀看的主要平台,閱聽人在觀看社群平台的資訊時,也可以結合媒體識讀的視角,我們將在本集和來賓多聊聊近期因為網紅性騷擾事件延伸的爭議討論。 事件起因是孫姓男網紅在性騷擾事件被判決,事後在社群平台上表示自己覺得被誤解,以及男性要小心等言論,引發網友熱議。從性平的視角來看,這樣的言論其實是因為性別刻板印象的解讀,而其中網友的回覆和鼓譟,又再度強化刻板印象,例如責怪受害人、蕩婦羞辱等負面影響。 身為閱聽人,如何用平等的視角解讀,是這個時代的共同功課,希望本集能帶給各位聽眾一些解析的視角。

☆若您對本頻道節目有任何疑問或建議,請e-mail 至:service@ner.gov.tw

#每周三教育新亮點
#每周日夢想發源地
#更多校園新聞請教育電台官網
-----
主持人:馬力
邀訪來賓:朱勻安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Education聽教育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2 weeks ago
41 minutes

Education聽教育
夢想發原地29|達悟族人學校-蘭嶼高中

台東縣立蘭嶼高級中學結合了國中與高中部,也是蘭嶼島上唯一的高中。當時許多老師都來自台灣,文化相關的課程不多,學生們常常會問我們為什麼要上學?學這些有什麼用?
 
105年開始籌備民族教育,全校老師共同討論出學校的願景和對學生的圖象,結合了學生們的想法,一開始很被動的接受改變,在討論的過程中,卻發現也許可以藉這個機會讓蘭中成為蘭嶼的學校,達悟族人的學校。過去的教材與在地文化生活沒有連結,成為實驗教育後,以一般和文化教育為主,將文化融入課程,例如高中餐飲學程,過去教材的部份著重在現在台灣流行的內容,老師和學生的價值觀產生了衝突,而現在則運用當地的主要食材芋頭入餐,學生們開始覺得學習有了意義。
 

☆若您對本頻道節目有任何疑問或建議,請e-mail 至:service@ner.gov.tw

#每周三教育新亮點
#每周日夢想發源地
#更多校園新聞請教育電台官網
-----
主持人:SASA
邀訪來賓:曾如老師、林桓妃老師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Education聽教育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3 weeks ago
55 minutes

Education聽教育
性別平等EASY GO 10|性平好書推薦《飢餓》書寫身體、創傷與身份認同3/3

在本集,我們將跟著作者羅珊・蓋伊進一步思考如何與自己的身體和解,並探索自我接納的多重層面。 作為許多女性從小到老都在嘗試的減重,作者分享她作為一個女性主義者,對於減重的掙扎、社會對肥胖者的敵意,以及如何在這些壓力下尋找身心平衡。 作者討論了「飢餓」的多重意義,從對食物的需求到對愛與歸屬的渴望。本集帶領我們思考如何擺脫社會標準的束縛,擁抱自己的身體,並找到真正的力量與自由。


☆若您對本頻道節目有任何疑問或建議,請e-mail 至:service@ner.gov.tw

#每周三教育新亮點
#每周日夢想發源地
#更多校園新聞請教育電台官網
-----
主持人:馬力
邀訪來賓:邊邊女力協會 張家蓁理事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Education聽教育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3 weeks ago
39 minutes

Education聽教育
夢想發原地28|sakalatamdaw阿美族語沈浸學校

sakalatamdaw阿美族語言沈浸式學校,不是我們想像的實體學校,而是一群熱情的老師們聚起在一起,以阿美族語言為溝通工具,阿美族文化為主體設計自己的課程。 
2016年時,很多阿美族老師開始關心阿美族文化能不能透過學校傳承,當時一群老師開始討論與想像,如果有一個阿美族學校,會是什麼樣子?這些老師來自各級學校,甚至具備主任與校長的資歷。老師們認為阿美族學校的理念和架構,是很有前瞻性的原住民族學校,在這樣的教育方式,孩子們才能夠長出阿美族的樣子。 
sakalatamdaw是成為人的意思,而要成為阿美族,必須經歷一些過程,阿美七力就是成為阿美族人的重要素養,包括勇氣,溝通,關懷、智慧、勤勞、讚賞或幽默,有愛,舉例來說在阿美族文化之中幽默不只是你懂得講笑話或正面的態度,更重要是在ilisin中娛樂長者,能很大方的表現自己是一個很重要的表現。 
堅持以阿美族語進行文化傳承,是因為中文無法完整表達阿美族的文化,例如在阿美族文化能夠mikatafu的男生是很榮耀的一件事,mikatafu意思是男生嫁到女性家,中文「入贅」卻不足以展現出這樣美好的精神。雖然沒有學校建築,目前已舉辦過一次營會,邀請阿美族學生參與,透過營隊實現阿美族文化傳承。兩位老師表達加入團隊後,在假日或晚間討論課程內容,不覺得疲累,反而更充滿熱忱,我們都期盼sakalatamdaw阿美族語言沈浸式學校能在不遠的未來成立,我們的學校自己來。

☆若您對本頻道節目有任何疑問或建議,請e-mail 至:service@ner.gov.tw

#每周三教育新亮點
#每周日夢想發源地
#更多校園新聞請教育電台官網
-----
主持人:SASA
邀訪來賓:Kulas Umo老師、Limi│老師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Education聽教育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4 weeks ago
55 minutes

Education聽教育
性別平等EASY GO 09|性平好書推薦《飢餓》書寫身體、創傷與身份認同2/3

本集繼續聚焦羅珊・蓋伊在成長過程中面臨的身體議題,以及她如何與羞恥感和社會偏見共存。 她剖析自己在家庭、學校和公共場域中的經歷,展現外界如何審視與評價肥胖者,這也和很多青少年感受到身體焦慮的狀態相呼應。 此外,本集也討論了對理想身材和外型的迷思,並思考女性身體如何被視為公眾財產,以及後疫情時代青少年對自己拿下口罩的外貌焦慮。這集不僅檢視文化對體型的歧視,也帶領我們反思自我接納的困難與可能性。 如果你也想探索自己和身體的關係,歡迎跟我們一起了解作者的經驗。


☆若您對本頻道節目有任何疑問或建議,請e-mail 至:service@ner.gov.tw

#每周三教育新亮點
#每周日夢想發源地
#更多校園新聞請教育電台官網
-----
主持人:馬力
邀訪來賓:邊邊女力協會 張家蓁理事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Education聽教育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month ago
42 minutes

Education聽教育
夢想發原地27|一步一腳印,耕耘太魯閣文化課程的見晴國小

見晴國小位在花蓮縣萬榮鄉,主要的族群是太魯閣族,這也是夢想發原地第一次踏進太魯閣族的校園。學校早在民國94年展開民族課程,當時校內有許多太魯閣族的老師,大家決定要發展以太魯閣族文化的本位課程,直至今日仍然持續調整與發展,近期也加入了古白楊尋根的課程,讓學生了解部落的由來。
 
座落在在一片平坦的稻田中,居然還有狩獵課程,負責的老師是一位太魯閣族的文化老師,令人驚艶的是個女性,傳統上狩獵是由男性執行,她則負責安排耆老和獵人授課,陪伴學生們上山學習。在原本預期會聽見樂器聲的木琴課,當天老師安排的是「木琴創意產品」,原來老師認為除了演奏木琴,必須理解木琴的製作,更重要的是將太魯閣族木琴發展成創意產業,有助於傳統木琴的技法與工藝。這兩堂不同於印象的民族課程的介紹,引領我們進入太魯閣族教育。

☆若您對本頻道節目有任何疑問或建議,請e-mail 至:service@ner.gov.tw

#每周三教育新亮點
#每周日夢想發源地
#更多校園新聞請教育電台官網
-----
主持人:sasa
邀訪來賓:見晴國小主任華淑君、王利蘭老師林冠廷老師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Education聽教育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month ago
55 minutes

Education聽教育
性別平等EASY GO 08|性平好書推薦《飢餓》書寫身體、創傷與身份認同1/3

本次選讀的性平好書《飢餓》,是女性主義作家羅珊・蓋伊(Roxane Gay)的親密回憶錄,她以誠實且深刻的筆觸,書寫身體、創傷與身份認同。本書探討她如何透過飲食、體重與自我形象應對童年創傷,並呈現社會如何觀看與對待女性的身體。我們將透過三集讀書會,一起閱讀並討論書中重要議題。 本集從羅珊・蓋伊的童年經驗談起,揭示她如何透過食物應對創傷,並探索她與身體之間複雜的關係。她描述自己如何因一場暴力事件而開始透過增加體重來尋求安全感,並反思社會對身體形象的期待。 我們將討論飲食如何成為庇護,以及文化如何影響我們對身材的認知。這集帶領我們進入她的內心世界,理解「飢餓」不只是對食物的渴望,更是對安全與控制的需求。

☆若您對本頻道節目有任何疑問或建議,請e-mail 至:service@ner.gov.tw

#每周三教育新亮點
#每周日夢想發源地
#更多校園新聞請教育電台官網
-----
主持人:馬力
邀訪來賓:邊邊女力協會 張家蓁理事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Education聽教育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month ago
41 minutes

Education聽教育
夢想發原地26|位在泰雅族發源地的小學-發祥國小

這集我們特別安排的學校是位在南投縣仁愛鄉瑞岩部落的發祥國小,校地位在泰雅族的發源地,這就是為什麼校名被命名為發祥國小,更重要的是發源地象徵著「夢想發原地」節目開播囉!

發祥國小一直是主持人sasa很希望拜訪的原住民小學,因為很早就聽說過這裡有著非常完整的泰雅族文化課程。透過在任教二十多年的里苾荷主任,她對於泰雅族文化的使命感,使她長期投入田野調查和課程研發,相信著文化能夠成為孩子們的盾牌,也帶出許多優秀的泰雅族老師,她像是準耆老般,無論提出什麼文化問題,都能夠坎坎談出泰雅族的文化意涵。楊恩老師和畢業生的蓋豬寮的專案,原本以為很容易,沒想到花了一學期都沒能蓋好的豬寮,耆老們卻只用了一天完成,還耳提面命千萬不要給豬取命名,為什麼呢?Walis老師與五年級孩子的紡織課,為了準備畢業生的禮物,不只有泰雅族傳統織布,也能將布料製作成服飾。聽完這一集你會驚艷於孩子們的自信表達力,這些都歸功於老師們在課堂上鼓勵孩子們思辨,表達意見,以及付諸行動,讓孩子們不只成為教育的主體,也是文化的承繼者,發祥國小用學校教育復振了泰雅族的文化。

☆若您對本頻道節目有任何疑問或建議,請e-mail 至:service@ner.gov.tw

#每周三教育新亮點
#每周日夢想發源地
#更多校園新聞請教育電台官網
-----
主持人:sasa
邀訪來賓:發祥國小主任里苾荷‧瓦力思、楊恩老師幄力斯‧鐵木老師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Education聽教育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month ago
55 minutes

Education聽教育
性別平等EASY GO 07|泰百X泰腐X泰好看 ft.泰坑學者 洪博

2024年,泰國通過同性婚姻法案,成為亞洲第三個同性婚姻合法的國家,這項進步再次展現了泰國對LGBTQI族群的友善態度與支持。

本集節目邀請到成大台文系台灣與東南亞研究組兼任助理教授、台灣泰國交流協會秘書長——洪銘謙老師,一同探索泰國如何透過影視作品推動多元性別議題!

在節目中,洪博將帶領我們回顧泰國BL與GL戲劇的發展脈絡,從早期的《Yes or No》到近年百花齊放的BL和GL作品,洪博分享這些影集如何反映社會對多元性別族群接受度的提升,以及螢幕情侶的「CP配對文化」,例如GL圈大勢的FreenBecky、LingOrm、FayeYoko等CP,在泰國演藝圈形成獨特的粉絲追星現象。 此外,我們將探討影視行銷如何增進泰國社會對同志權益的支持,並比較泰國與台灣在同志戲劇題材氛圍上的差異。為了讓台灣人更了解泰國文化,洪博也出版了《初階泰國學》一書,帶我們更深入了解泰國文化。已經入坑的你,聽完這集應該可以更理解泰國的文化,還沒入坑的你,聽完本集趕快去追泰百泰腐劇吧!



#每周三教育新亮點
#每周日夢想發源地
#更多校園新聞請教育電台官網
-----
主持人:馬力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Education聽教育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month ago
42 minutes

Education聽教育
夢想發原地25|從孩子們的眼光看見walo',超難訪到的賽夏族東河國小

本集非常難得,費盡了千辛萬苦,首次採訪到賽夏族學校(拍手),是位在苗栗南庄的東河國小,校長高清菊身為賽夏族人,不僅從實習老師一直做到校長,一待就是二十年,東河國小還是她的母校。這裡的老師都很年輕,就如受訪的潘夢竹主任,來自仁愛鄉親愛部落的泰雅族人,還是校本課程的重要推手之一。
 
東河國小的校本課程主要是「看見walo'」,賽夏族文化課程,以及「再現walo'」,賽夏族文化的創意發想。walo'來自於當地傳統地名,是蜂蜜,甜甜的意思,過去這裡出產許多蜂蜜而命名。育琴老師擔任低年級導師,負責看見walo'的課程,先引導小朋友從校園觀察,再進入部落探索人文自然生活文化,由大孩子帶小孩子的方式發展共學課程。老師發現在帶孩子們討論時,反而能從他們的眼光看到自己部落的特色。怡婷老師是中年級導師負責再見Walo'的課程,他讓孩子們從自己的文化出發,融入國語文、藝術、生活、資訊等科目,發展童詩、歌謠、故事、劇本,甚至到演出。老師們很強調運用小討論的方式,讓學生們自己發言,讓學習的主體回到學生身上,老師們是在旁邊協助,這真的是符應了十二年課綱最重要的精神了。
­


#每周三教育新亮點
#每周日夢想發源地
#更多校園新聞請教育電台官網
-----
主持人:sasa
邀訪來賓:苗栗縣東河國小高清菊校長、潘夢竹主任、高育琴老師、高怡婷老師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Education聽教育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month ago
55 minutes

Education聽教育
性別平等EASY GO 07 |「性教育」的那些事



#每周三教育新亮點
#每周日夢想發源地
#更多校園新聞請教育電台官網
-----
主持人:馬力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Education聽教育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month ago
40 minutes

Education聽教育
夢想發原地24|重新與土地連結的台東縣信義國小

喜歡衝浪的朋友一定聽過台東縣都歷部落,在這裡有一間默默執行阿美族文化課程的信義國小,是間擁有百年歷史文化的小學,學區跨越都歷、小馬和八嗡嗡,主要為阿美族群的學生。廖允伶校長在初任校長時,決定以阿美立家三樹之一的毛杮樹做為主題,發展出民族本位課程,主題為生態永續與阿美族文化保存,從學生們親身體驗環境與文化的關係外,更要創造新的想法,並且分享出去,以行動實踐,校長說希望孩子不只是了解,而是能為文化發聲,日後才能以部落為榮。香蘭主任在開始教書時發現孩子海邊和山上都不去,與自己的土地日漸疏遠,老師主動帶著學生學習自己的文化,體驗自己的部落。都歷部落依海為生,海祭是重要的祭典,貴元老師帶著全校學生參與,他相信讓孩子認識自己的文化,和身體的記憶的文化,當他們離開後,還會想回到這塊土地來。貴元老師自己邊參與邊思考,將文化活動的經驗帶入課程成為教材,讓孩子更有熟悉感,進而喜歡上學習。
 
經歷了這幾年的本位課程發展,帶著孩子走這段路,老師們都感受到孩子們都有不同的轉變,教育的重點除了知識,而重要的是在感動,老師們相信透過學校能夠帶著孩子們恢復自己的文化能量,並且一直延續下去。最後提醒大家一定要聽到節目最後,是文化健康站的長輩們充滿能力的吟唱阿美族歌謠,絕對會感動你們的心。
­

#每周三教育新亮點
#每周日夢想發源地
#更多校園新聞請教育電台官網
-----
主持人:sasa
邀訪來賓:台東縣信義國小廖允伶校長、陳香蘭主任、楊貴元老師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Education聽教育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month ago
55 minutes

Education聽教育
性別平等EASY GO 06|《月經不平等》ep.3衛生棉的代價

在不同國家,購買衛生棉的稅制是大不相同的,在歐洲部分國家,巧克力和可樂的的稅金,甚至比衛生棉來得低。這些對於女性來說,每個月都要相伴的重要的生理用品,卻要付出較高額的代價才能取得,實在不是太公平。 不同衛生用品,如衛生棉、月亮杯、棉條等稅金都不太一樣。進口的金額高昂,還好台灣也有廠商生產了月亮杯,近年也有月亮碟片,讓台灣的女生有了不一樣的月經好夥伴,使用的過程中,也讓女性更了解自己的身體。當月經用品的體驗越好,我們約能討論自己的身體經驗,期待有一天,月經就不再是一種「不能說的秘密」。

#每周三教育新亮點
#每周日夢想發源地
#更多校園新聞請教育電台官網
-----
主持人:馬力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Education聽教育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2 months ago
42 minutes

Education聽教育
夢想發原地23|認同自己的族群文化,從學校開始-台東關山工商原住民藝能科

關山工商位於台東縣關山鎮上,學生的來源來自各地,學校裡設立了原專班,也就是針對原住民族的藝術文化發展出來的原住民藝能科。做為創科元老的淑冠老師聊了經歷曲曲折折的制度問題,總算在109年經國教署核准由藝能班轉型成試辦原住民族藝能科,被歸在藝能科的視覺技能,現任負責藝能科的冠祺主任分享課程內容主要以工藝、技藝、樂舞、語言文化四個主題。
 
陶藝課世蓉老師雖然非原住民出生,卻對原住民陶藝很有興趣,先將學生的傳統陶藝基礎打好,再加上現代的陶藝手法,讓學生在新舊當中有所結合,以及日常生活的美感培養將作品提升。子慧老師本身是蘭嶼達悟族人,也是原藝班第六屆畢業,她的舞蹈課程以原住民族舞蹈與音樂為主,從一、二年級打好基礎,練習各種編舞設計,最後在畢業前師生共同完成一套原住民的歌舞劇。老師們堅持將基本功打穩,雖然有些枯燥乏味,到了三年級卻發現到過去所練習的基本能力,讓他們能在順利完成畢業的成果展,獲得無與倫比的成就感,更重要的是夠透過這些文化的學習,進而回頭認同自己的文化。


#每周三教育新亮點
#每周日夢想發源地
#更多校園新聞請教育電台官網
-----
主持人:sasa
邀訪來賓:關山工商原住民藝能科廖冠祺主任、劉淑冠老師、張世蓉老師、賴子慧老師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Education聽教育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2 months ago
55 minutes

Education聽教育
性別平等EASY GO 05 |《月經不平等》ep.2東西方文化中的經血禁忌

本集的線上讀書會,要來繼續共讀《月經不平等—一段女性身體的覺醒之路》。作者在第三章節「血之詛咒」,討論了在不同文化脈絡下,是怎麼看待月經的。在希臘時代的女神崇拜信仰下,月經曾具有神聖意義和力量,甚至讓當時的男性發展出鞭打至流血的成年禮,但後來受到父權文化的影響,經血的神聖性就慢慢消退,甚至成為一種禁忌。 近代東西方文化,都將月經視為一種禁忌。作者在「藏好這血,讓我看不見」,整理了西方社會的月經禁忌,對照著東方社會,從漢朝就有史書《漢律》規定女性在經期間不能進行祭祀的儀式,令人驚訝的是這個文化竟然流傳到現在。除了文化面,近代也有針對生理用品的討論,作者談到衛生棉和棉條的製作原料是否安全無毒,以及月經和女性健康的連結。 從女神的力量到不能說的秘密,跟我們一起線上共讀,從歷史的角度來理解月經,透過討論,邀請大家一起丟掉月經迷思。

#每周三教育新亮點
#每周日夢想發源地
#更多校園新聞請教育電台官網
-----
主持人:馬利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Education聽教育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2 months ago
39 minutes

Education聽教育

提供教育趨勢、學校資訊及文教新知等,不可不知的教育事!
師培、家長都必須掌握的教育資訊攏底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