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思鄉,不再只是抽象的情緒—
會有什麼氣味、什麼聲音、什麼重量?
循著一股鹹酥雞的香氣,旅居海外五年以上的Emily和Lu,本集將帶你走進在澳洲、美國鄉村與城市的異國日常。兩人更坦誠面對離鄉背井後,那份海外遊子難以言喻的孤獨感,以及必須面臨的沉重課題:越洋長照。
這是一場心靈的加減法。在失去熟悉的同時,也拾起新的曙光。在遠方看見當地人對腳下土地的熱愛,進而審視過去看待台灣的眼光;曾經習以為常的台灣味,如今是日夜期盼的彌足珍貴。
節目尾聲,Emily 和 Lu分享了各自「帶得走的家」—
一只陪伴成長的手錶、一張承載青春的蘇打綠專輯、一把藏著善意的鑰匙、再到一段遠渡重洋的母愛。這些紀念物,蘊藏著片刻永恆的記憶,更重新定義了歸屬感。
在這次輕鬆不失真摯的對話中,你會聽見不只海外生活,更是兩顆心,對於家、對於根的深情告白。
-
聽聽Emily在Lu的頻道聊了什麼:
《向死而生:數位遺產、典範轉移與優雅告別》
https://reurl.cc/gY49jV
《異鄉大熔爐:文化碰撞、人際互動與自我淬煉》
https://reurl.cc/ekLqAR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轉彎,會遇見懸崖峭壁,抑或柳暗花明?
曾在澳洲並肩奮鬥的 Emily 和 Vivian,一位選擇留下,一位則赴日進修後回台發展。在這集《E號出口》中,她們將首度深入對談,分享兩種「選擇」背後,截然不同的心境與風景。
首先,同樣在澳洲求學工作的兩人,聊到學習獨立自主、與外界周旋之過程;分享了驚險的種族歧視事件,以及如何冷靜應對、巧妙化解外在的情緒垃圾。接著,話題轉向 Vivian 回台後的真實掙扎:當熟悉的歸屬感遇上現實的薪資挑戰,她是如何調適與平衡?而研究所畢業後的Emily,又是如何在嚴峻的疫情下堅定留澳?
然而,晝夜未歇的Vivian毅然決然在拔擢之際赴日進修,踏上尋找自我之旅;Emily則在異鄉感受到溫暖善意的難忘片刻,並在不同職場氛圍下薰陶出自我新面向。兩人不約而同分享了對於福禍相依的人生旅程,處之泰然的心態調適。真誠對談如何與充滿未知數的人生共處、斷捨離外界雜音,並向内尋求專屬的人生答案。
節目最後,兩人談及「順流命運」的感觸,把握當下,在轉折中認識自己;使其成為找到上岸力量的契機。留下或回頭,從來不是終點。在這次的對話中,你會聽見兩方真摯的人生實踐,以及如何在各自的道路上,成為自己故事的主角。
E代表著什麼?
是名字(Emily);是出口(Exit);同時也是彼此聲音的共鳴(Echo) … …。
定居海外的主持人 Emily 每每與她的摯友、好夥伴們暢聊異鄉生活時,那些尋覓「出口」故事 — 對工作的煩悶、內心的孤獨,抑或對下一階段人生的期盼。每一段溫暖對話,靈魂間的共振都讓心有了安穩的靠岸。希望能將這份溫暖保留在這個專屬聲音空間,成為聽眾朋友們續航的力量。
歡迎來到《E號出口》 — 讓我們一起在世界的另一端,找到心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