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Technology
Health & Fitness
Sports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Loading...
0:00 / 0:00
Podjoint Logo
US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15/v4/16/1a/f3/161af31f-26c0-c17f-3bae-8b3de6a1e8b9/mza_6525516524350256012.jpeg/600x600bb.jpg
11个艺术策展人的硬核故事
哥哥有魔力
3 episodes
3 months ago
走在纽约SoHo,你随时会看到一些大型的广告菜单「curated menu」,你可以理解为:“精选菜单”、“被选择过的菜单”,像是食物界的艺术展。 你飞往伦敦,降落在希思罗机场,走廊到处都是「curated bar」,“精选酒吧”。 热爱艺术的你,很自然地将无处不在的「curate」与「curator」(策展人)联系起来。 然后,你打开朋友圈,发现很多朋友全都摇身一变,从以前的艺术家,变成了策展人。 很遗憾,我们来到了“人均策展人”时代。 那么,策展人是什么?策展人应该秉持的理念又是什么? 汉斯 乌尔里希 奥布里斯特 (Hans-Ulrich Obrist)是伦敦蛇形画廊 (Serpentine Galleries) 的艺术总监,在策展人领域,拥有绝对话语权。 在他的「策展简史」一书中,表明以下观点:“作为年轻人,应该试图质疑这个策展人这个角色的局限性。” 从我个人的理解出发,其实奥布里斯特主张的,应该是“艺术的边界需要策展人来突破”,而现在策展人的泛滥,说明了一种权利的泛滥。 人性,是趋利避害的,如果当策展人不能满足虚荣、财产的正向积极增长的话,那恐怕“策展人”这个职业早就堙灭了。 那么,就我而言,我思维中的策展人的职能是比较简单的:「寻找“艺术理念”、“影响力”、“观看人数”的平衡点」。 我也将这本书的对话内容整理为故事性更强的音频内容,供大家更好的理解这11位策展人的故事,他们有的人本职工作是乐队经理,有的人从未学习过艺术史,这些奇闻逸事,我称之「11位策展人的硬核故事」。
Show more...
Visual Arts
Arts,
Business,
Entrepreneurship,
Leisure,
Hobbies
RSS
All content for 11个艺术策展人的硬核故事 is the property of 哥哥有魔力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走在纽约SoHo,你随时会看到一些大型的广告菜单「curated menu」,你可以理解为:“精选菜单”、“被选择过的菜单”,像是食物界的艺术展。 你飞往伦敦,降落在希思罗机场,走廊到处都是「curated bar」,“精选酒吧”。 热爱艺术的你,很自然地将无处不在的「curate」与「curator」(策展人)联系起来。 然后,你打开朋友圈,发现很多朋友全都摇身一变,从以前的艺术家,变成了策展人。 很遗憾,我们来到了“人均策展人”时代。 那么,策展人是什么?策展人应该秉持的理念又是什么? 汉斯 乌尔里希 奥布里斯特 (Hans-Ulrich Obrist)是伦敦蛇形画廊 (Serpentine Galleries) 的艺术总监,在策展人领域,拥有绝对话语权。 在他的「策展简史」一书中,表明以下观点:“作为年轻人,应该试图质疑这个策展人这个角色的局限性。” 从我个人的理解出发,其实奥布里斯特主张的,应该是“艺术的边界需要策展人来突破”,而现在策展人的泛滥,说明了一种权利的泛滥。 人性,是趋利避害的,如果当策展人不能满足虚荣、财产的正向积极增长的话,那恐怕“策展人”这个职业早就堙灭了。 那么,就我而言,我思维中的策展人的职能是比较简单的:「寻找“艺术理念”、“影响力”、“观看人数”的平衡点」。 我也将这本书的对话内容整理为故事性更强的音频内容,供大家更好的理解这11位策展人的故事,他们有的人本职工作是乐队经理,有的人从未学习过艺术史,这些奇闻逸事,我称之「11位策展人的硬核故事」。
Show more...
Visual Arts
Arts,
Business,
Entrepreneurship,
Leisure,
Hobbies
Episodes (3/3)
11个艺术策展人的硬核故事
03约瑟夫博伊斯的幕后推手竟然是他
4 years ago
7 minutes 35 seconds

11个艺术策展人的硬核故事
02失败电影人入主蓬皮杜艺术中心
5 years ago
16 minutes 44 seconds

11个艺术策展人的硬核故事
01理科生当策展人,还策划了全美首次POP ART的展览
5 years ago
27 minutes 1 second

11个艺术策展人的硬核故事
走在纽约SoHo,你随时会看到一些大型的广告菜单「curated menu」,你可以理解为:“精选菜单”、“被选择过的菜单”,像是食物界的艺术展。 你飞往伦敦,降落在希思罗机场,走廊到处都是「curated bar」,“精选酒吧”。 热爱艺术的你,很自然地将无处不在的「curate」与「curator」(策展人)联系起来。 然后,你打开朋友圈,发现很多朋友全都摇身一变,从以前的艺术家,变成了策展人。 很遗憾,我们来到了“人均策展人”时代。 那么,策展人是什么?策展人应该秉持的理念又是什么? 汉斯 乌尔里希 奥布里斯特 (Hans-Ulrich Obrist)是伦敦蛇形画廊 (Serpentine Galleries) 的艺术总监,在策展人领域,拥有绝对话语权。 在他的「策展简史」一书中,表明以下观点:“作为年轻人,应该试图质疑这个策展人这个角色的局限性。” 从我个人的理解出发,其实奥布里斯特主张的,应该是“艺术的边界需要策展人来突破”,而现在策展人的泛滥,说明了一种权利的泛滥。 人性,是趋利避害的,如果当策展人不能满足虚荣、财产的正向积极增长的话,那恐怕“策展人”这个职业早就堙灭了。 那么,就我而言,我思维中的策展人的职能是比较简单的:「寻找“艺术理念”、“影响力”、“观看人数”的平衡点」。 我也将这本书的对话内容整理为故事性更强的音频内容,供大家更好的理解这11位策展人的故事,他们有的人本职工作是乐队经理,有的人从未学习过艺术史,这些奇闻逸事,我称之「11位策展人的硬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