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2日 现代的以弗所广场,就在每一个屏幕里
作者:赵星帆
使徒行传19:32 聚集的人纷纷乱乱,有喊叫这个的,有喊叫那个的;大半不知道是为什么聚集。
1636年,郁金香成为荷兰最热门的投资标的。
市面上到处流传着一夜暴富的神话,这些消息从莱顿城到哈勒姆再到阿姆斯特丹,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交易活动中。
刚开始的时候,人们还在讨论某一种球茎是为什么稀有,是因为难以栽植还是因为颜色少见。
但是随着市场开始疯狂,热钱涌入,人们已经全然不在乎郁金香是什么?为什么值钱?会不会一直值钱这些最基本的问题。
人们只知道,买到就是赚到,今天100荷兰盾买,明天就可以200荷兰盾卖。
于是人们卖掉房屋,拿出所有积蓄,开始高利息借贷,因为再高的利息,都无法与郁金香的涨幅相提并论。
那一年,一颗郁金香可以卖3000荷兰盾,3000荷兰盾可以买八只肥猪,四只公牛,两吨奶油,一千磅奶酪,再加一条船。
而当时普通民众的家庭年收入是250荷兰盾。
所以如果你能在当时采访一下郁金香买卖大军中的普通人,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不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卖的又是什么?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怀着饱满的激情,将全副身家投入其中。
用我们今天经文中的格式来讲就是:他们中大半不知道自己是在做什么,只是因为市场如此火热,就将所有的一切都投入了进去。
1692年2月,当时尚属于英国的马萨诸塞州小城萨勒姆有两位9岁与11岁的女孩子出现了癫痫症状。
之后,又有几位女孩也出现了同样的症状。
束手无策的城镇医生当然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医术有问题,又不能给出解释,于是就说是因为有人用了巫术。
于是人们要求这些10余岁的女孩子们去指认到底是谁在他们身上施行了巫术。
有三位女性被指认是女巫,她们分别是一位印第安女仆,一位女乞丐,还有一位很少去教堂的本地女性。
恐慌慢慢蔓延,仇恨也慢慢蔓延,人们觉得谁都可能是女巫,那么也必定有男巫。
到1692年的5月,萨勒姆的监狱关满了被捕的巫师,以致于连波士顿的监狱也关满了。
这一年的夏天,人们涌到广场,高喊着口号,眼里冒着仇恨的火焰,兴高采烈的看着6位女巫被绞刑处死。
但是6个人怎么够呢?怎么能让大家满足呢?
于是更多的人被抓,更多的仇恨产生,更多的人被处死。
这场风波从1692年的2月一直延续到1693年的5月,不计其数的人被怀疑,被捕,几乎所有的流浪汉都被处死,总共19人被绞死,1人被用石头压死,5人死在囚禁期间。
当1693年的5月之后,如果你问萨勒姆的居民:你们知道你们为什么聚集吗?你们知道为什么杀人吗?
他们的回答也会是:他们大半不知道为什么做这些,只是因为大家都做了,于是他们也做了。
那一天的以弗所城,广场上人山人海,空气中混杂着喧嚣、愤怒与迷惑。
有人喊口号,有人举旗帜,有人推搡咒骂,有人只是跟着人潮往前挤。
《使徒行传》的作者路加淡淡地写下一句,这一句话用的每一个字都很简单,但是读起来却令人心惊:“大半不知道是为什么聚集。”
他们激动,却不知道为什么;
他们愤怒,却不知愤怒要发泄去何方;
他们奔走呼号,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在奔走,为什么在呼号。
那么炽烈的感情,却不知起于何处。
那么强烈的恨意,却不知是为了什么?
这才是最令人毛骨悚然的事。
2000多年之后,人们凭着手中的方寸屏幕。
一夜之间,能够将一个默默无闻之人送至举世闻名的人生巅峰。
也能将一位素有贤名的名人送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当声浪一波波汹涌而来,人们开始争论,开始呼喊,开始咒骂,开始仇恨。
但是你若问他,为什么?
我想,可能大概率还是“不知道为什么?”
现代的以弗所广场,就在每一个屏幕里。
罗马书 12:2 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