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News
Sports
TV & Film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21/v4/8f/08/83/8f088338-db2a-3312-0ab9-7ae666965179/mza_2377902053222587953.jpg/600x600bb.jpg
听懂财新周刊封面文章
www.caixin.com
91 episodes
1 week ago
如果一周只听懂一件事,那么这件事应该是最重要最准确的事情。 作为当下中国最权威财经新闻周刊之一的《财新周刊》,它的封面报道由财新最优秀的记者编辑,通过详尽的深度调查撰稿而成。财新视听将当周封面,通过细腻的拆解与高品质的音频制作制作成一档10分钟左右的音频节目,带你无门槛无压力听懂当周《财新周刊》封面。更多内容请访问:www.caixin.com
Show more...
Business News
News
RSS
All content for 听懂财新周刊封面文章 is the property of www.caixin.com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如果一周只听懂一件事,那么这件事应该是最重要最准确的事情。 作为当下中国最权威财经新闻周刊之一的《财新周刊》,它的封面报道由财新最优秀的记者编辑,通过详尽的深度调查撰稿而成。财新视听将当周封面,通过细腻的拆解与高品质的音频制作制作成一档10分钟左右的音频节目,带你无门槛无压力听懂当周《财新周刊》封面。更多内容请访问:www.caixin.com
Show more...
Business News
News
https://d3t3ozftmdmh3i.cloudfront.net/staging/podcast_uploaded_episode/40853848/40853848-1762756750805-b9bdde58a38b3.jpg
Caixin | 财新周刊2025年第43期导播
听懂财新周刊封面文章
11 minutes 55 seconds
1 week ago
Caixin | 财新周刊2025年第43期导播

播音|财新 杨律 文稿|杨律 尚蔚然

音频剪辑|王学武

宣发 商务|孙坤


本期《周刊导播》,将先为你领读《财新周刊》封面文章《短剧狂奔》,让我们先来看看,今日热火朝天的短剧行业,它的利润率到底如何。


短剧制作公司流水不低,纯承制业务利润率介于5%—15%,如按10%中值来算,每部短剧制作费用50万元,做20部才能产生上百万元的净收益,但所需制作经费也会堆高到1000万元,如果平台不提供保底资金,制作方就需自行垫资。

算上分账,有些爆款剧的收益率可以高达20倍,但自然也有亏损的可能。“原来一天上新20部,其中很容易出爆款,但现在是从2000部里搏一个机会。”一名郑州的短剧制作公司合伙人告诉财新,有持续的内容产出能力才能通过拉高作品数量来降低投资风险,如果企业本身实力不强、没有长链路和稳定现金流,很可能搏不出来。

如同工业流水线需要以不间断的生产带动后端收益链条,微短剧公司也绝不能缺项目。在上个付费模式阶段,点众、九州等平台型公司通过对外投资与多家承制公司和版权方深度绑定。比如,九州投资的西安深海鱼单月产能已经扩充到了80部;在以量取胜之外,咪蒙创办的听花岛几乎成了短剧“厂牌化”(品牌化)代名词,其每部精品短剧的制作成本高达数百万元。

“短剧不应该是量产思路。”一名主做版权剧的公司高管认为,制作公司“跟工厂差不多”,利润微薄,“红果现在这么大力度在做,本质上是补贴模式,平台把账算好,让制作方刚好有钱赚,可是平台后续不补贴了怎么办?”红果精品短剧项目“果燃计划”就在9月底的郑州微短剧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宣布,不再向引入的成片提供保底资金,改为纯分成合作模式。财新从红果短剧方面了解到,仅有极个别优质剧目依然能享受保底。

市场仍然存有疑虑,当年的网大,从诞生到萎缩,前后不过十年。前车之鉴,令很多微短剧从业者情绪复杂:当下,短剧成本有越来越高的苗头,头部厂牌的制作费用屡屡刷新行业认知;不过,短剧平台跑通了广告变现路径,跳出了内容付费困境,这相当于躲开了让网大式微的致命缺陷。


本期封面文章,作者关聪,文章当中除了详细分析了短剧行业当下竞争和盈利的现状,还介绍了监管和资本在其中的作用,以及未来行业业态还将如何变化。


《共和党败走地方选举》

近日,特朗普支持的候选人在各州选举中全面落败,对特朗普今后执政尤其是处置国内事务提出了严峻挑战:在东海岸,民主党夺得关键摇摆州弗吉尼亚州长一职,新泽西的州长职位也由民主党人连任,全美最大城市纽约的市长选举中,民主党左翼候选人马姆达尼获选。在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州,选民同意民主党按照更有利的方式重新划分其国会选区。

过去10个月以来,特朗普剧烈波动的贸易政策、国内机构裁员和对非法移民采取的一系列激烈行动,都对普通美国人的生活造成冲击,特朗普的民调支持数字不断下跌,各地反对特朗普的情绪正在回潮。

经济议题是本次地方选举中各州选民最为关切的问题,从宏观数据看,美国经济依然强劲,衡量通货膨胀水平的主要指标CPI数据9月份也较预期更为温和,但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承诺的抑制通胀、确保价格下降的承诺并未兑现,反复修改的关税政策还给美国经济带来了显著的不确定性。基于此,民主党阵营的候选人如马姆达尼和斯潘伯格都以经济负担能力为竞选重点。政策构想包括冻结公寓租金、建设免费城市公交服务等,致力于减轻工薪阶层的日常生活成本,并提高富人税和企业税。

摆在民主党面前的道路也并不平坦。马姆达尼自我定位为民主社会主义者,竞选成绩单表明他所在的进步派力量仍很微弱。且马姆达尼因非美国本土出生而无法竞选总统,限制了他的政治前景。

本次美国地方选举,是否意味着美国国内风向的真正转变?民主党内新的面孔又有多大机会重塑民主党?更多内容请看《共和党败走地方选举》。



《高息个人贷款踩刹车》

40岁的陈女士夫妇正经历创业以来最严重的一次财务危机,他们不得不把家里惟一一套位于北京东三环双井附近的住宅卖了变现,用来偿还由于银行信贷政策收紧而欠下的利息高昂的过桥贷款。陈女士感叹小贷公司的过桥贷款年化利息30%,每10天就计算一次利息,不足10天按10天算。每天4000多元的利息,实在是承受不了。

这种现象现在有了改观的迹象,近期财新获悉,高企不下的个人消费贷、经营贷等利率,或将进一步压降。监管部门要求贷款息费最高不超过年化24%,且新增贷款的平均综合融资成本不得超过20%。

疫情以来的经济调整中,依赖高息网贷用以消费特别是用于炒房、炒股的部分人群收入下滑,陷入了“以贷养贷”的恶性循环。在低利率环境下,部分互联网个人消费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过高,引发高层关注,希望从资金提供的源头即持牌机构入手来压降利率。

新规对部分长尾客户而言最大的担忧就是不能再获得24%以上的贷款,存量贷款也有可能在2026年一季度的过渡期到期后被提前收回,但借不到低成本的钱怎么办?消金行业人士认为需要做好这部分客群的贷款需求衔接。如果政策推进节奏过快,可能造成上万亿元的资金抽贷。在东北某四线城市经营多家快递站点的冯先生的境况就比较典型。这两年生意不好干,收入不稳定,遇上资金周转需求,只能从网贷平台借钱,有时甚至还得多头借贷,但常用的一家网贷平台近期断贷了。正是因为这部分长尾客群的收入不稳定,如果综合费率降到20%以下,一些平台就做不下去了。对于这些长尾客群,监管政策在引导融资成本压降的同时,也需要配套其他政策,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长尾客户以贷养贷如何合理调配?平台助贷驱动的消金在未来如何退潮?更多内容请看《高息个人贷款踩刹车》


《泰国“潮玩热”》


10月25日,名创优品海外首店即将开张,门前排起长队,不少人在期待泰国影视男星林汉洲透过玻璃橱窗露出脑袋。门店一层大部分被《疯狂动物城2》联名产品占据,穿着角色扮演服装的本土KOL(关键意见领袖)、媒体穿梭在货架间。

请明星站台、首发热门IP联名产品,是名创优品的常见模式。名创优品和泡泡玛特敢于投入泰国市场,背后是潮玩、IP消费在当地有着不俗表现。2024年,泡泡玛特旗下的哭娃(CRYBABY)、拉布布等IP接连在泰国爆火,部分门店单日销售额创海外门店新高。专家表示泰国年轻人对潮玩接受度较高,消费潜力大,此外,泰国与中国居民在文化认同、消费习惯上相近,2025年是中泰建交50周年,为中国IP“出海”提供了很好的文化背景。泰国显然也想抓住这波“潮玩IP热”的机遇,与中国公司更加紧密合作。2024年中泰互免签证协定生效,当年中国赴泰旅游人数为673万,是泰国最大的客源地。

名创优品还要在泰国开100家新店,接下来的布局锚定高势能商圈。名创优品的策略是“零售终端媒体化”,希望零售店不只有卖货功能,还能成为吸引消费者停留、打卡的“乐园”,加强和消费者互动,进而让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产出UGC(用户生成内容),以期带动门店客流并降低营销成本。

但泰国今年爆发的恶性犯罪事件较多,令中国游客担心安全问题,对旅游业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泰国如何修订旅游推广战略以应对中国游客人数下滑?名创优品等中国企业如何在泰国推动自有IP走向世界?更多内容请看《泰国“潮玩热”》


《到非洲去制药》

非洲医药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未满足需求,人口快速增长但药品供给不足,正吸引中国医药企业在非洲布局实体。对于中国医药企业,既有拓展发展中国家市场,对冲欧美业务风险和国内市场竞争压力、政策变化的现实需要,也有寻找未来增长空间的积极性;对非洲来说,有意改变医药产品过度依赖进口的局面,新冠疫情又成为催化剂,非洲国家实现医药产品自给自足的心情愈发急迫。

国内医药企业正从单一出口贸易,到在非洲设立子公司,再到非洲本土化生产。今年7月,复星医药科特迪瓦园区一期项目封顶,这座西非地区最大的药厂未来主要生产抗疟疾药物和抗生素,年药物产量可达50亿片。

近年非洲为促进本土医药产业发展,采取了不少鼓励措施。例如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等组织均把发展制药业列入本区域发展规划,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在国家层面,把推动医药产品本地化生产作为施政重点领域之一,采取简化本土药品上市许可程序,批发商采购本土药品最低限额为30%等措施。

非洲拥有54个国家,如何选择“出海”第一站?负责人告诉财新主要是看市场体量,此外,也会选定一些医疗体系对整个西部非洲法语区其他国家有很大影响力的国家,当“桥头堡”国家接纳了公司的产品,再进入其他国家市场难度就会相对降低。政局稳定性、经济活跃度和开放程度、是否加入区域联盟或具备覆盖某一片区的能力,以及对中国的友好程度,也是企业做国别选择时的关键维度。

有了目的地,接下来企业要面对的是前所未有的复杂投资环境。局限于非洲国家的支付能力,中国企业如何获得供应商资格认证?在品牌竞争方面中国如何与有“世界药房”之称的印度药企竞争?更多内容请看《到非洲去制药》


听懂财新周刊封面文章
如果一周只听懂一件事,那么这件事应该是最重要最准确的事情。 作为当下中国最权威财经新闻周刊之一的《财新周刊》,它的封面报道由财新最优秀的记者编辑,通过详尽的深度调查撰稿而成。财新视听将当周封面,通过细腻的拆解与高品质的音频制作制作成一档10分钟左右的音频节目,带你无门槛无压力听懂当周《财新周刊》封面。更多内容请访问:www.caix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