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Technology
History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Podjoint Logo
US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21/v4/8f/08/83/8f088338-db2a-3312-0ab9-7ae666965179/mza_2377902053222587953.jpg/600x600bb.jpg
听懂财新周刊封面文章
www.caixin.com
90 episodes
3 days ago
如果一周只听懂一件事,那么这件事应该是最重要最准确的事情。 作为当下中国最权威财经新闻周刊之一的《财新周刊》,它的封面报道由财新最优秀的记者编辑,通过详尽的深度调查撰稿而成。财新视听将当周封面,通过细腻的拆解与高品质的音频制作制作成一档10分钟左右的音频节目,带你无门槛无压力听懂当周《财新周刊》封面。更多内容请访问:www.caixin.com
Show more...
Business News
News
RSS
All content for 听懂财新周刊封面文章 is the property of www.caixin.com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如果一周只听懂一件事,那么这件事应该是最重要最准确的事情。 作为当下中国最权威财经新闻周刊之一的《财新周刊》,它的封面报道由财新最优秀的记者编辑,通过详尽的深度调查撰稿而成。财新视听将当周封面,通过细腻的拆解与高品质的音频制作制作成一档10分钟左右的音频节目,带你无门槛无压力听懂当周《财新周刊》封面。更多内容请访问:www.caixin.com
Show more...
Business News
News
https://d3t3ozftmdmh3i.cloudfront.net/staging/podcast_uploaded_episode/40853848/40853848-1751250909091-a294278b2e798.jpg
Caixin | 财新周刊2025年第25期导播
听懂财新周刊封面文章
11 minutes 6 seconds
4 months ago
Caixin | 财新周刊2025年第25期导播

播音|财新 杨律 文稿|杨律 陈正雅

音频剪辑|仝瀚元

宣发 商务|孙坤


本期《周刊导播》,将先为你领读《财新周刊》封面文章《当代破产重整启示录

》,让我们先来看看,当代集团是因何坠落的?


在一位艾路明的创业合伙人的描述中,当代集团在过去30年中参与了多家国企的化险,帮助这些国企甩掉包袱提升管理后挣了钱,因此被认为是“能干事”的市场化民企;但在收购天风证券后,中前期积淀的信誉被迅速消耗,原本靠实业立身的当代集团,随着越来越金融化,风险也开始失控。

在医药行业创业成功并走上正轨后,艾路明一直在寻找另一个有门槛的行业,即非充分竞争行业。他的逻辑是,在这样的行业里,民企机制更灵活,更具市场化竞争优势,于是他想到了金融。

“当时也是看到国外大型企业集团都跟金融有密切关系,以为有了金融机构就可以产融结合,更有利于产业的发展。当时没意识到实业和金融是应该分开发展的。”艾路明称。

“当代系”早年少量投资过汉口银行、武汉农商行的股权;2016年和2017年,先后收购了华泰保险股权,参与设立湖北首家民营银行众邦银行。这些财务投资,当代集团都算溢价体面退出。唯独天风证券,多年布局后,却演变为重整中最“沉重”的一笔账。

2006年,艾路明将天风证券交给28岁的余磊。之后两年,天风证券引入武汉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并成功迁址武汉,股权层面保持着无实控人的状态,但管理层话语权最大,余磊逐渐在湖北崭露头角。迁址武汉后,天风证券只用了四年时间就获得了全牌照,并经历了多轮增资扩股,至2018年上市前,净资本从2.94亿元飙升至近100亿元,从行业倒数第10位上升至正数第43位,成为湖北省内排在长江证券(000783.SH)后的第二家综合性券商。

但硬币还有另一面。多位知情人士称,天风证券上市前,体系内有不少和证券无关的业务,如前期收购的甜菜金融,实际是P2P平台,上市前剥离给了当代集团,类似的还有地方金交所长众所的股权、部分投资烂尾项目担保等。

当代集团之所以不得不接盘,在于这些平台及投资作为融资工具,已经与当代体系其他公司脱不开关系,当代集团原就存在一些担保责任。“这就变成了一种交换,当代买天风的不良,天风给当代发债,也去买当代的债。”接近当代集团的人士如是称。

2019年后,当另一位高管轮岗担任当代集团总裁时,发现公司整体布局、人员工资都参照了金融机构安排,当时他就对艾路明表示,当代集团已过度金融化,是很大的问题,需要调整。但2020年上半年,一场变故袭来,余磊因故被带走配合调查了一段时间,集团内外人心浮动,一时未回过神来。

到此时,当代集团、天盈投资、当代国际及其他主体均债务负担沉重,光信用债应付本息已超过190亿元。


本期封面文章,作者王娟娟,文章当中除了详细介绍了当代集团的坍塌原因,还全面还原了在风险爆发之后,当代集团切割天风以及引入央企入局的后续故事。


《农信合并潮起》

最近,又有一家省级农商行内蒙古农村商业银行挂牌开业,国内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商业银行的合并潮还在继续推进。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合并重组的一个背景是,希望减少高风险机构的数量。2023年末,中国人民银行开展央行评级,从分布来看,高风险机构都是城商行以及农村金融机构(包括农商行、农合行、农信社、村镇银行)。

东部多省农信系统的基层人士指出,当前县域农信机构面临大行下沉竞争加剧、网络金融服务普及和经济下行等变化,农信系统面临净息差收窄、刚性成本支出等经营压力,因此也有被合并的动力。

随着合并潮的深入,近几年县级农信社和农商行数量明显减少。三年半时间内,县级农信机构的数量总计减少大约270家,降幅超过10%。但多位业内人士提醒,如果不能找到真正适合农信系统的发展模式和治理体系,只是合并为更高层级、更大规模的法人,也并不意味着风险真正化解。

有农信系统从业多年经验的资深管理人士表示,此前某直辖市省级农商行的县域分支机构因为管理权限上收,当地权限的最高贷款规模只有100万元,当地存贷比只有百分之三四十。背后原因是,“县域农商行合并成统一法人之后,审批层级往往是复杂的,一个大的组织和一个小的组织逻辑不一样,会在覆盖的更大范围内去配置资源,资金往往会从经济欠发达县域流出。”

如果县域独立法人的农商行、农信社减少,不少业内人士和研究者担忧:这是否会削弱县域和农村的金融服务能力?基层农商行原本决策链条短、和县级地方政府沟通紧密的特色是否也会失去?更多内容请看《农信合并潮起》。


《中小公募基金公司生存难题》

从2023年7月开始,公募基金降费改革持续两年,行业生态已经全面重构,过去看不见摸不着的各种费用浮出水面。

一位头部基金公司高管坦言,多年来默认存在的以高费率换取券商包揽各种服务的模式难以为继。过去从基金管理费中支付的研究费用、数据终端使用费用、指数使用费用、销售激励费用,甚至做市服务费用等,现在都得由基金公司自掏腰包,基金公司净利润不断下降。

为了维持运转,基金公司的目标变成扩大产品规模。但是规模稳定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牌照多年还未发放;而且在产品同质化下,业绩很难脱颖而出,几千只公募基金产品更让投资者眼花缭乱,难以取舍。

与此同时,近两年规模崛起的指数业务布局门槛极高,产品端申报受限于公司规模,发行端需要券商资源支持,“烧钱”抢占指数业务市场份额的游戏只属于头部玩家。

一位中型基金公司总经理表示,50人以下的公募,至少需要100亿元总规模才有希望盈亏打平。其中,管理费为1.2%的主动权益产品要占半壁江山,才能最小化成本将公司运营下去。

小型公募基金公司已陷入恶性循环,规模极度萎缩、人才流失、自我造血困难,连基本的IT系统和办公室租金都成了沉重负担。公募行业的成本结构已将小型基金公司推向死亡边缘。更多内容请看《中小公募基金公司生存难题》。


《华为汽车业务以“退”为进》

华为正在调整汽车业务。三名知情人士向财新确认,鸿蒙智行旗下智界、尚界和享界正在由合作车企筹备建设品牌专属的销售网络。

此前,华为终端掌握“话事权”,产品设计、定义、生产质量把控、销售都由华为决定。最新变化意味着,链路上的各环节将分置安排,销售和售后也不再完全由华为负责。

一名华为合作车企人士指出,华为将销售主导权让渡给车企,可以激发合作车企积极性。熟悉华为的人士称,这次策略调整之后,华为在鸿蒙智行之中的角色将从“自己下场主导”逐渐过渡为指导者。

有分析认为,这些举措再次释放了“不造车”的战略信号。站在整个华为高度看,重申“不造车”有利于华为另一个汽车板块,也就是部件业务继续扩张。针对汽车智能电动化转型,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单元启动了深度合作方案HI(HUAWEI Inside),也就是合作车企的产品使用华为全栈智能解决方案,尤其是智驾系统。

华为不希望和国内外车企形成直接竞争关系,进而影响自身通信主业发展。它选择做增量部件供应商,反而能够享受到汽车行业转型中的最大红利。

2025年以来,国内辅助驾驶进入大规模普及期。汽车企业也开始接受由华为这样的供应商提供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前几年,车企认为辅助驾驶是智能汽车灵魂,它们更倾向于自研。经过一段时间摸索尝试,车企态度有所转变。

六年前,华为决定进军汽车业,现在它设想的图景正逐步展现在眼前。自动驾驶时代到来后,华为这样的超级供应商会掌握更大话语权吗?华为与小米之间的竞争已经纠缠多年,智能驾驶技术会成为定胜负的关键吗?更多内容请看《华为汽车业务以“退”为进》。


《补习为何从娃娃抓起》

今年暑假,6岁孩子阳阳的“幼小衔接”课程表排得满满当当。周一到周五,8:30到达辅导机构开始晨读;而后是拼音课、汉字课、绘本阅读课、数学,还有手工、体育。此外,每周六下午还有两个小时的英语启蒙课。

近年来,教育部持续强化幼儿园“去小学化”政策,明确规定幼儿园不得采用小学化的教育方式,任何机构不得教授学前儿童小学阶段的课程。然而,许多家庭选择与此大相径庭。有调查发现,91.1%的幼儿园家长觉得幼小衔接培训班对孩子上小学有帮助。

当前,全国公立幼儿园中已经全面清除“小学化”教学。河南某公立幼儿园老师表示,当地教育局对“去小学化”监管非常严格,检查的时候会逐一翻查书包,严禁携带任何识字、算术类学科读物。

但“幼升小”家长群体普遍存在一种焦虑:担心孩子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后,因零基础知识储备难以跟上学校的教学进度。不少对孩子“知识储备”有担忧的家长会将孩子送往校外培训机构补习,或选择能满足知识教育需求的民办幼儿园。

《学前教育法》的实施,能否改变“幼升小”抢跑的趋势,仍然有很多悬念。“幼小衔接”培训何以屡禁不止?面对儿童成长和发展需求,教育系统内的幼小衔接教育还需如何补足?更多内容请看《补习为何从娃娃抓起》。

此外,本期《财新周刊》还有关于日本钢铁的野心、语音直播涉赌风暴等内容。在下方的链接中,也可以找到过往所有《财新周刊》文章。升级订阅财新通,你不仅可以读到上述精彩报道全文,还可畅览财新全部文章。

听懂财新周刊封面文章
如果一周只听懂一件事,那么这件事应该是最重要最准确的事情。 作为当下中国最权威财经新闻周刊之一的《财新周刊》,它的封面报道由财新最优秀的记者编辑,通过详尽的深度调查撰稿而成。财新视听将当周封面,通过细腻的拆解与高品质的音频制作制作成一档10分钟左右的音频节目,带你无门槛无压力听懂当周《财新周刊》封面。更多内容请访问:www.caix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