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荃安職能治療師在擔任台北市專任學校職能治療師期間,面對年齡範圍跨度極寬的學生族群--2歲到18歲,因為依特教法相關專業人員必須盡可能滿足其特殊需求,故常需與家長、教師諮詢並共同討論找出解決學生生活與學習功能失調情形之具體可行對策,培養出敏銳又溫暖的專業視角!
在這一份難度極高卻又有成就感的工作之中,很珍貴的經驗是遇到幾個親職功能有狀況的家庭,常會看到在可以負擔的範圍內願意付出的教師們,不計代價地試圖填補空虛的親職角色,使得游老師決心願意投身接受政府社會安全網更深入的培訓,為司法判定有需要提升親職功能的家長們,到宅實施親職賦能,實際指導家長如何提供孩子飲食三餐或甚至為孩子洗澡等親職能力之指導,對親職功能的做法與見解可以提供更實際的建議。
part 1精選內容:
親職功能在不同的文化和族群中有很大的差異,那些情形已經達到「親職忽略」的地步?哪些是跨文化族群等因素都必須堅持做到的親職功能呢? 現代人普遍出現的育兒困難是甚麼?破碎的育兒時間之下家長如何能兼顧親職和自我呢?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