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18 台灣職場三大問題_2.年輕世代不願意擔任管理職
現在就業市場裡,約莫30~40歲年紀,可以勝任中階主管(依照公司組織規劃不同,約略是經理、協理職級),他們是所謂的Y世代(約1981年~1995年出生),少部分跨到Z世代的前端約1996年左右也就是28歲左右年紀,就能承擔中階主管職位。他們正處於年輕很有活力,可以衝刺、有體力可以承接有挑戰的工作,但是,實際上,有些年輕世代對工作的規劃,卻不想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尤其現在工作性質轉變、也比較多樣性,相較於承接有挑戰的工作,他們更重視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簡單地說,當部門主管職,需要達標部門績效,無論是哪一個部門都可以靠掛KPI、需要協調跨部門會議、需要培育部門員工等工作,相比個人作業,主管職位顯得複雜且困難,如果再予加薪幅度相比對,更會覺得不合乎比例,這種狀況在中小型企業更容易看見。如果再加入疫情後帶給人類的洗鍊,YOLO族(You only live once)的出現,重新審視生命的意義,工作的重要性就不一定排在前面。重視生命的品質,的確是非常重要的。
面對這樣的難題,要如何解決呢? 有以下步驟:
尋找與培育願意接受挑戰員工,協助員工找出他們的天賦、潛能。
薪酬制度要與時俱進,與物價指數、同業做參考,給出合理的職務加給。
改善企業文化與建立透明的制度,培養員工對企業的信心。
扁平化組織與充分授權,藉以提升效率。
祝福我們各行各業,都能善待員工,選才、育才、留才,讓企業永續發展下去。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