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节目,Ellen 和 Jasmine 走入人类最本质的一种情感——恐惧。我们从各自成长路径出发,讨论“生存模式”与“发展模式”的根源与差异,如何觉察身体中恐惧的来源,又如何透过爱与理解将其转化为前行的力量。
生存模式 vs. 发展模式:Jasmine从自我驱动的成长经历出发,强调将困难视为挑战而非失败,并通过面对最坏结果来安抚焦虑;Ellen则回顾自己在匮乏中建立的防御机制,如何从恐惧驱动的状态逐步转向内在稳固的幸福感。
身体记忆中的恐惧:恐惧不是“想出来”的,而是埋藏在骨血中的经验记忆,必须通过感受、辨识和行动来慢慢释放。
弗洛伊德的生本能与死本能:欲望与毁灭冲动并存,成长的关键在于让“生本能”成为主导——追求爱、连结和创造,而不是被毁灭性情绪牵引。
原生家庭的投射与影响:我们从个人经历出发,讨论了家庭如何塑造我们理解爱、安全感、聪明与笨的方式,并如何在成年后复刻这些逻辑。
最终的转化路径是爱:恐惧的尽头是爱。真正的成长,是拥有被爱的能力,并敢于爱别人。
🕰️ Timeline | 时间轴
00:00|回到“人”与恐惧的本质
00:55|生存模式 vs. 发展模式:两种成长轨迹
04:30|被恐惧驱动的行为模式如何固化
08:53|如何转向发展模式:信念、欲望与自尊心
10:04|焦虑与恐惧的处理方式:哭、表达、设想最坏结果
12:17|身体先知:真实的恐惧来自爱与失控
16:07|从恐飞恐水到直面挑战:恐惧的“味道”
20:13|弗洛伊德的生死本能与心理自救
24:07|面对恐惧的关键:直面它、用“赢的经验”扎实自信
25:20|原生家庭与认知模式:爱是有条件的吗?
31:00|被爱是学习来的,而爱是终极能力
38:50|人类本能:理解、选择、前行
46:27|恐惧的终点,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