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一期节目中,Ellen 和 Jasmine 围绕“AI 时代文科生的焦虑与机遇”展开了一场现实而温柔的深度对话。
我们没有从技术崇拜或焦虑出发,而是尝试厘清一个真问题:在一个语言被重构、效率被放大的时代,文科生还能提供什么?
这一期,我们聊:
文科生的就业焦虑和结构性边缘化
AI 是一个工具,还是一个新物种?
如何理解大模型的逻辑,不盲信不逃避
AI是人类文明语言的镜子
文科生在产品设计、AI治理、教育、伦理中的独特角色
技术不是终点,提问和同理才是人的竞争力
🕰️ Timeline | 精简版时间轴
00:00|AI时代的文科焦虑:我们还“有用”吗?
01:48|金融从业经验 vs. 文科的底层能力
04:41|AI是工具,不是科目
06:27|学习建议①:理解大模型底层逻辑
08:46|学习建议②:高频使用、保持判断
12:15|AI是语言镜子,语言即力量
18:05|文科生的新机会:产品、治理、人格训练
25:27|AI产品越来越需要“同理心”
29:43|实践比理论重要:别停留在“懂AI”
30:35|AI时代人的核心竞争力:感受力、判断力
33:04|文科生的独特优势与再定义
37:37|AI协作的本质:帮助我们成为自己
41:00|未来是“人 + AI”的新共生结构
44:00|文科不是没落,是重新发明自己
47:00|AI是放大镜,更是人生的镜子
51:38|我们存在的意义:爱与被爱
📖🎬 本期推荐资源
Andrej Karpathy 全系列教学视频(适合AI初学者)
Claude by Anthropic 模型人格训练师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