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本期节目中,Ellen 和 Jasmine 共同展开一场围绕女性主义与个体自由的深度对谈。我们没有提供标准答案,也不试图为“女性主义”下一个统一的定义。我们只是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聊聊觉醒是如何开始的,成长的阵痛是如何被看见的,以及我们如何在自我瓦解中重新建构边界、意志与爱。我们邀请你一起感受:什么样的女性主义,才是真正属于你自己的?
🕰️ Timeline|播客时间轴
00:00 |女性主义,是成为自己的路径
“女性主义是复杂的,它不为定性,而是我们意识和改变的记录。”
01:16 |初次觉醒:原来我可以反抗
“我第一次有了自我觉醒,意识到女性是有力量的。”
04:09 |觉醒很晚,但不妨碍真实
“真正的女性力量,是活出最真实的样子。”
06:48 |从集体走向个体,选择才是核心
“独立人格的觉醒,不是成为大女主,而是拥有选择权。”
10:28 |瓦解与重建:走向内在的成功
“当你拥有一切,却内心空虚,你才会开始真正成为你自己。”
14:03 |幸福不是结婚生子,而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女性主义的最终奥义,就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18:31 |温柔、情绪与双向解放
“女性的解放,其实也是男性的解放。”
22:58 |亲密关系中的疲惫与重构
“如果内耗很大,这段关系就会变得非常痛苦。”
27:37 |全职妈妈与每一种选择的尊重
“全职妈妈是社会得以发展的基石之一。”
31:40 |女性主义不是标准,是选择自由的权利
“它应该包容一切选择的方式。”
35:28 |女性主义的本质,是向内建设
“不是打破,而是建设一个拥有情绪和边界的自我。”
38:52 |女性主义不是对抗,而是修为
“所有的外在成就,都是内在修为的投射。”
42:36 |大女主也是另一种规训
“真正的强大,是内心的平静与自洽。”
47:00 |感受与思考之间没有标准答案
“怎么样都可以,关键是你自己觉得对。”
51:30 |成为自己,就是自由和爱
“真正的自由,是你能按照你内心的想法去生活。”
53:07 |结语:自由是选择,爱是接住自己
📖🎬 本期播客提到的书与影片
《Eat Pray Love》 – Elizabeth Gilbert
《Becoming》 – Michelle Obama
《乡土中国》 – 费孝通
《Barbie》(芭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