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History
TV & Film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US
00:00 / 00:00
Sign in
Continue with Google
or
Sign me in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古文觀止
RTHK.HK
148 episodes
9 months ago
Subscribe
《古文觀止》是清代以來最流行的古代散文選本之一,「古文」指文言散文,「觀止」一詞出於《左傳》,表示所看到的事物已經盡善盡美,無以復加,所以《古文觀止》解作歷代文言散文的最佳結集。主持陳耀南會透過古文的介紹,讓大家掌握中文的語言藝術,繼而了解中國的學術思想及社會變化。
Show more...
Documentary
Society & Culture
RSS
All content for 古文觀止 is the property of RTHK.HK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古文觀止》是清代以來最流行的古代散文選本之一,「古文」指文言散文,「觀止」一詞出於《左傳》,表示所看到的事物已經盡善盡美,無以復加,所以《古文觀止》解作歷代文言散文的最佳結集。主持陳耀南會透過古文的介紹,讓大家掌握中文的語言藝術,繼而了解中國的學術思想及社會變化。
Show more...
Documentary
Society & Culture
Episodes (20/148)
Latest
古文觀止
瘞旅文(三)
原文: 維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來者,不知其名氏。攜一子、一僕,將之任,過龍場,投宿土苗家。予從籬落間望見之,陰雨昏黑,欲就問訊北來事,不果。明早,遣人覘之,已行矣。薄午,有人自蜈蚣坡來云︰「一老人死坡下,傍兩人哭之哀。」予曰:「此必吏目死矣。傷哉!」薄暮,復有人來云︰「坡下死者二人,傍一人坐哭。」詢其狀,則其子又死矣。明日,復有人來云︰「見坡下積屍三焉。」則其僕又死矣。嗚呼傷哉! 念其暴骨無主,將二童子持畚鍤往瘞之,二童子有難色然。予曰:「噫!吾與爾猶彼也。」二童閔然涕下,請往。就其傍...
Show more...
11 years ago
26 minutes 8 seconds
古文觀止
瘞旅文(二)
原文: 維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來者,不知其名氏。攜一子、一僕,將之任,過龍場,投宿土苗家。予從籬落間望見之,陰雨昏黑,欲就問訊北來事,不果。明早,遣人覘之,已行矣。薄午,有人自蜈蚣坡來云︰「一老人死坡下,傍兩人哭之哀。」予曰:「此必吏目死矣。傷哉!」薄暮,復有人來云︰「坡下死者二人,傍一人坐哭。」詢其狀,則其子又死矣。明日,復有人來云︰「見坡下積屍三焉。」則其僕又死矣。嗚呼傷哉! 念其暴骨無主,將二童子持畚鍤往瘞之,二童子有難色然。予曰:「噫!吾與爾猶彼也。」二童閔然涕下,請往。就其傍...
Show more...
11 years ago
25 minutes 51 seconds
古文觀止
瘞旅文(一)
原文: 維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來者,不知其名氏。攜一子、一僕,將之任,過龍場,投宿土苗家。予從籬落間望見之,陰雨昏黑,欲就問訊北來事,不果。明早,遣人覘之,已行矣。薄午,有人自蜈蚣坡來云︰「一老人死坡下,傍兩人哭之哀。」予曰:「此必吏目死矣。傷哉!」薄暮,復有人來云︰「坡下死者二人,傍一人坐哭。」詢其狀,則其子又死矣。明日,復有人來云︰「見坡下積屍三焉。」則其僕又死矣。嗚呼傷哉! 念其暴骨無主,將二童子持畚鍤往瘞之,二童子有難色然。予曰:「噫!吾與爾猶彼也。」二童閔然涕下,請往。就其傍...
Show more...
11 years ago
25 minutes 4 seconds
古文觀止
報劉一丈書(二)
原文: 數千里外,得長者時賜一書,以慰長想,即亦幸甚矣;何至更辱饋遺,則不才益將何以報焉﹗書中情意甚殷,即長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長者深也。 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稱位」語不才,則不才有深感焉。夫才德不稱,固自知之矣;至於不孚之病,則尤不才為甚。 且今之所謂「孚」者何哉?日夕策馬候權者之門,門者故不入,則甘言媚詞作婦人狀,袖金以私之。即門者持刺入,而主人又不即出見,立廄中僕馬之間,惡氣襲衣袖,即饑寒毒熱不可忍,不去也。抵暮,則前所受贈金者出,報客曰:「相公詞解倦,謝客矣;客請明日來。」即明日又...
Show more...
11 years ago
25 minutes 27 seconds
古文觀止
報劉一丈書(一)
原文: 數千里外,得長者時賜一書,以慰長想,即亦幸甚矣;何至更辱饋遺,則不才益將何以報焉﹗書中情意甚殷,即長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長者深也。 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稱位」語不才,則不才有深感焉。夫才德不稱,固自知之矣;至於不孚之病,則尤不才為甚。 且今之所謂「孚」者何哉?日夕策馬候權者之門,門者故不入,則甘言媚詞作婦人狀,袖金以私之。即門者持刺入,而主人又不即出見,立廄中僕馬之間,惡氣襲衣袖,即饑寒毒熱不可忍,不去也。抵暮,則前所受贈金者出,報客曰:「相公詞解倦,謝客矣;客請明日來。」即明日又...
Show more...
11 years ago
25 minutes 44 seconds
古文觀止
賣柑者言
原文: 杭有賣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潰。出之燁然,玉質而金色;剖其中,乾若敗絮。予怪而問之曰:「若所市於人者,將以實籩豆,奉祭祀,供賓客乎?將衒外以惑愚瞽乎?甚矣哉為欺也!」 賣者笑曰:「吾業是有年矣﹗吾業賴是以食吾軀。吾售之,人取之,未聞有言,而獨不足子所乎!世之為欺者不寡矣,而獨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恍恍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孫、吳之略耶?峨大冠、長紳者,昂昂乎廟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業耶?盜起而不知禦,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縻廩粟而不知恥。觀其坐...
Show more...
11 years ago
26 minutes 17 seconds
古文觀止
讀孟嘗君傳
原文: 世皆稱孟嘗君能得士,士以故歸之,而卒賴其力,以脫於虎豹之秦。 嗟乎!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齊之強,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取雞鳴狗盜之力哉?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譯文: 世人皆稱讚孟嘗君能夠羅致人才,人才因此而投靠他的門下,而他最後也憑這些人才的力量,從虎豹般凶惡的秦國手中逃脫。 唉﹗孟嘗君只不過是那班會學雞啼叫、學狗爬進別人家中偷東西的傢伙們的頭目罷了。那談得上是羅致人才呢﹗要不是這樣,憑著齊國強大的實力,只要得到一個真正配稱為人...
Show more...
11 years ago
25 minutes 42 seconds
古文觀止
乞校正陸贄奏議進御劄子
原文: 臣等猥以空疏,備員講讀。聖明天縱,學問日新。臣等才有限而道無窮,心欲言而口不逮,以此自愧,莫知所為。竊謂人臣之納忠,譬如醫者之用藥,藥雖進於醫手,方多傳於古人。若已經效於世間,不必皆從於己出。 伏見唐宰相陸贄,才本王佐,學為帝師。論深切於事情,言不離於道德。智如子房而文則過,辯如賈誼而術不疏,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但其不幸,仕不遇時。德宗以苛刻為能,而贄諫之以忠厚;德宗以猜疑為術,而贄勸之以推誠;德宗好用兵,而贄以消兵為先;德宗好聚財,而贄以散財為急。至於用人聽言之法,治邊馭將...
Show more...
11 years ago
25 minutes 42 seconds
古文觀止
晁錯論(二)
原文: 天下之患,最不可為者︰名為治平無事,而其實有不測之憂。坐觀其變而不為之所,則恐至於不可救;起而強為之,則天下狃於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傑之士,為能出身為天下犯大難,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強期月之間,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 天下治平,無故而發大難之端,吾發之,吾能收之,然後有辭於天下。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使他人任其責,則天下之禍,必集於我。昔者晁錯盡忠為漢,謀弱山東之諸侯。山東諸侯並起,以誅錯為名;而天子不之察,以錯為之說。天下悲錯之以忠而受禍,不知錯有以取之也。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
Show more...
11 years ago
25 minutes 42 seconds
古文觀止
晁錯論(一)
原文: 天下之患,最不可為者︰名為治平無事,而其實有不測之憂。坐觀其變而不為之所,則恐至於不可救;起而強為之,則天下狃於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傑之士,為能出身為天下犯大難,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強期月之間,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 天下治平,無故而發大難之端,吾發之,吾能收之,然後有辭於天下。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使他人任其責,則天下之禍,必集於我。昔者晁錯盡忠為漢,謀弱山東之諸侯。山東諸侯並起,以誅錯為名;而天子不之察,以錯為之說。天下悲錯之以忠而受禍,不知錯有以取之也。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
Show more...
11 years ago
25 minutes 45 seconds
古文觀止
刑賞忠厚之至論(二)
原文: 堯、舜、禹、湯、文、武、成、康之際,何其愛民之深,憂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長者之道也!有一善,從而賞之,又從而詠歌嗟歎之,所以樂其始而勉其終;有一不善,從而罰之,又從而哀矜懲創之,所以棄其舊,而開其新。故其吁俞之聲,歡休慘戚,見於虞夏商周之書。 成、康既沒,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猶命其臣呂侯,而告之以祥刑。其言憂而不傷,威而不怒,慈愛而能斷,惻然有哀憐無辜之心,故孔子猶有取焉。傳曰:「賞疑從與,所以廣恩也;罰疑從去,所以慎刑也。」 當堯之時,皋陶為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
Show more...
11 years ago
25 minutes 24 seconds
古文觀止
刑賞忠厚之至論(一)
原文: 堯、舜、禹、湯、文、武、成、康之際,何其愛民之深,憂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長者之道也!有一善,從而賞之,又從而詠歌嗟歎之,所以樂其始而勉其終;有一不善,從而罰之,又從而哀矜懲創之,所以棄其舊,而開其新。故其吁俞之聲,歡休慘戚,見於虞夏商周之書。 成、康既沒,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猶命其臣呂侯,而告之以祥刑。其言憂而不傷,威而不怒,慈愛而能斷,惻然有哀憐無辜之心,故孔子猶有取焉。傳曰:「賞疑從與,所以廣恩也;罰疑從去,所以慎刑也。」 當堯之時,皋陶為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
Show more...
11 years ago
25 minutes 12 seconds
古文觀止
上梅直講書(二)
原文: 軾每讀《詩》至《鴟鴞》,讀《書》至《君奭》,常竊悲周公之不遇。及觀史,見孔子厄於陳、蔡之間,而弦歌之聲不絕,顏淵、仲由之徒,相與問答。夫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耶?吾何為於此?」顏淵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夫子油然而笑曰:「回﹗使爾多財,吾為爾宰。」夫天下雖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樂如此。乃今知周公之富貴,有不如夫子之貧賤。夫以召公之賢,以管、蔡之親,而不知其心,則周公誰與樂其富貴?而夫子之所與共貧賤者,皆天下之賢才,則亦足以樂乎此矣。...
Show more...
11 years ago
25 minutes 18 seconds
古文觀止
上梅直講書(一)
原文: 軾每讀《詩》至《鴟鴞》,讀《書》至《君奭》,常竊悲周公之不遇。及觀史,見孔子厄於陳、蔡之間,而弦歌之聲不絕,顏淵、仲由之徒,相與問答。夫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耶?吾何為於此?」顏淵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夫子油然而笑曰:「回﹗使爾多財,吾為爾宰。」夫天下雖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樂如此。乃今知周公之富貴,有不如夫子之貧賤。夫以召公之賢,以管、蔡之親,而不知其心,則周公誰與樂其富貴?而夫子之所與共貧賤者,皆天下之賢才,則亦足以樂乎此矣。...
Show more...
11 years ago
25 minutes 21 seconds
古文觀止
方山子傳(二)
原文: 方山子,光、黃間隱人也。少時慕朱家、郭解為人,閭里之俠皆宗之。稍壯,折節讀書,欲以此馳騁當世,然終不遇。晚乃遁於光、黃間,曰岐亭。庵居蔬食,不與世相聞。棄車馬,毀冠服,徒步往來,山中人莫識也。見其所著帽方聳而高,曰:「此豈古方山冠之遺像乎?」因謂之「方山子」。 余謫居於黃,過岐亭,適見焉,曰:「嗚呼﹗此吾故人陳慥季常也,何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問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環堵蕭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聳然異之。 獨念方山子少時使酒好劍,用財如糞土。...
Show more...
11 years ago
25 minutes 24 seconds
古文觀止
方山子傳(一)
原文: 方山子,光、黃間隱人也。少時慕朱家、郭解為人,閭里之俠皆宗之。稍壯,折節讀書,欲以此馳騁當世,然終不遇。晚乃遁於光、黃間,曰岐亭。庵居蔬食,不與世相聞。棄車馬,毀冠服,徒步往來,山中人莫識也。見其所著帽方聳而高,曰:「此豈古方山冠之遺像乎?」因謂之「方山子」。 余謫居於黃,過岐亭,適見焉,曰:「嗚呼﹗此吾故人陳慥季常也,何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問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環堵蕭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聳然異之。 獨念方山子少時使酒好劍,用財如糞土。...
Show more...
11 years ago
25 minutes 23 seconds
古文觀止
賈誼論(三)
原文: 非才之難,所以自用者實難。惜乎賈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古之賢人皆負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萬一者,未必皆其時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愚觀賈生之論,如其所言,雖三代何以遠過?得君如漢文,猶且以不用死。然則是天下無堯舜,終不可有所為耶?仲尼聖人,歷試於天下。苟非大無道之國,皆欲勉強扶持,庶幾一日得行其道。將之荊,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齊,三宿而後出晝,猶曰:「王其庶幾召我。」君子之不忍棄其君,如此其...
Show more...
11 years ago
25 minutes 28 seconds
古文觀止
賈誼論(二)
原文: 非才之難,所以自用者實難。惜乎賈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古之賢人皆負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萬一者,未必皆其時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愚觀賈生之論,如其所言,雖三代何以遠過?得君如漢文,猶且以不用死。然則是天下無堯舜,終不可有所為耶?仲尼聖人,歷試於天下。苟非大無道之國,皆欲勉強扶持,庶幾一日得行其道。將之荊,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齊,三宿而後出晝,猶曰:「王其庶幾召我。」君子之不忍棄其君,如此其...
Show more...
11 years ago
25 minutes 26 seconds
古文觀止
賈誼論(一)
原文: 非才之難,所以自用者實難。惜乎賈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古之賢人皆負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萬一者,未必皆其時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愚觀賈生之論,如其所言,雖三代何以遠過?得君如漢文,猶且以不用死。然則是天下無堯舜,終不可有所為耶?仲尼聖人,歷試於天下。苟非大無道之國,皆欲勉強扶持,庶幾一日得行其道。將之荊,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齊,三宿而後出晝,猶曰:「王其庶幾召我。」君子之不忍棄其君,如此其...
Show more...
11 years ago
25 minutes 27 seconds
古文觀止
超然台記(三)
原文: 凡物皆有可觀。苟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偉麗者也。餔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飽。推此類也,吾安往而不樂? 夫所謂求福而辭禍者,以福可喜而禍可悲也。人之所欲無窮,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盡。美惡之辨戰於中,而去取之擇交乎前,則可樂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謂求禍而辭福。夫求禍而辭福,豈人之情也哉?物有以蓋之矣。彼遊於物之內,而不遊於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內而觀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挾其高大以臨我,則我常眩亂反覆,如隙中之觀鬥,又焉知勝負之所在?是以美惡橫生,而憂樂出焉,可不大哀...
Show more...
11 years ago
25 minutes 28 seconds
古文觀止
《古文觀止》是清代以來最流行的古代散文選本之一,「古文」指文言散文,「觀止」一詞出於《左傳》,表示所看到的事物已經盡善盡美,無以復加,所以《古文觀止》解作歷代文言散文的最佳結集。主持陳耀南會透過古文的介紹,讓大家掌握中文的語言藝術,繼而了解中國的學術思想及社會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