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有聲書的形式,傳達知識。從經濟的角度來看萬事的演變。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以有聲書的形式,傳達知識。從經濟的角度來看萬事的演變。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明朝開國稅賦輕,但朱棣為維護自己政權,開始養軍隊,養皇親國戚,擴大財政支出,造成財政沉重。貨幣使用紙鈔造成假鈔氾濫,中國不產銅,銅幣缺少,最後使用白銀,由於大航海時代,從美洲來的白銀供應由海外貿易所供應,沒有主要貨幣發行權。最後白銀過多造成通貨膨脹,貧富差距大。張居正改革統一用白銀收稅,但內地居民難於獲得白銀,張局正亡後,明末經濟成通縮。手裡有現金通貨的官僚地主開始屯銀,市場經濟不流動。面對邊境侵略,明末增加國防收入,但稅收減少,又開始加稅,跟本原因是財政制度的崩潰。
清代,雍正的財政改革,禁止圈地,攤丁入畝(減低稅負有助經濟活絡),火耗歸公(黑收入透明化管理),設立軍機處(組織扁平化管理),為乾隆盛世打下基礎。乾隆關閉港口政策,錯過歐洲開始的工業革命,乾隆寵信貪官,行政敗壞。英國利用鴉片交易獲取流失的貿易逆差,大量鴉片流入清朝損害人民健康,大量白銀貨幣流出,銀根緊縮造成財政問題,之後鴉片戰爭爆發,戰敗後要應付鉅額賠款,使財政更雪上加霜,外部勢力強力開放港口成為殖民地化的租界。民不聊生下爆發太平天國起義(內戰),遍及清朝大半國土,雖戰亂有平定,但國力耗盡。英法聯軍之後,喪失更多的國土。雖有洋務運動自興,但1895甲午戰爭敗給日本,主因非技術,而是根深蒂固的封建文化體制造成。深知痛點,開始戊戌變法,但得罪舊官僚,舊利益,103天後以失敗結束。帝國內憂外患,1911年武昌起義,清朝亡。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h9w0rnt00ck01wy53702bo7/comments
中國地區朝代更替,有人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若從經濟的角度來看王朝興衰,都和金融和錢的使用有關。
中國地區的帝國興替有幾個步驟循環:
1. 強權發動戰爭取得王權,有王權就有貨幣發行權號令天下。
2. 分封國土給血緣親族管理,被分封者上繳"稅金",帝國擁有"天下財富"。
3. 帝國為擴大疆域,軍費支出龐大,造成稅收短收,被分封者以偷斤減兩的稅銀上繳,造成貨幣貶值。
4. 帝國初期百業待興,人民發展經濟,是所謂民進國退;等待稅收不足,許多有利潤的行業收歸國有,建立專賣制度的國營企業擴張,是所謂的國進民退。
5. 帝國軍事擴張及國營企業增加,官商階級出現,開始壟斷資源,向上浮報業績,向下壓榨百姓。
6. 百姓受不了壓榨,貨幣貶值大,物價上升,生活困苦,紛紛走向起義,發動起義戰爭,帝國滅亡。
本集節目用金融角度來看從宋代歷史到明代歷史,來聽不一樣角度的歷史。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h9w0rnt00ck01wy53702bo7/comments
中國地區朝代更替,有人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若從經濟的角度來看王朝興衰,都和金融和錢的使用有關。
中國地區的帝國興替有幾個步驟循環:
1. 強權發動戰爭取得王權,有王權就有貨幣發行權號令天下。
2. 分封國土給血緣親族管理,被分封者上繳"稅金",帝國擁有"天下財富"。
3. 帝國為擴大疆域,軍費支出龐大,造成稅收短收,被分封者以偷斤減兩的稅銀上繳,造成貨幣貶值。
4. 帝國初期百業待興,人民發展經濟,是所謂民進國退;等待稅收不足,許多有利潤的行業收歸國有,建立專賣制度的國營企業擴張,是所謂的國進民退。
5. 帝國軍事擴張及國營企業增加,官商階級出現,開始壟斷資源,向上浮報業績,向下壓榨百姓。
6. 百姓受不了壓榨,貨幣貶值大,物價上升,生活困苦,紛紛走向起義,發動起義戰爭,帝國滅亡。
本集節目從周朝的歷史敘述到大唐,來聽不一樣角度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