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Society & Culture
Education
Music
True Crime
Arts
History
News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Loading...
0:00 / 0:00
Podjoint Logo
NP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22/v4/a3/9d/55/a39d55fd-66e9-3962-a715-239e6befcb6d/mza_1625734610039584709.jpg/600x600bb.jpg
周嘉有话说
RFA
99 episodes
5 months ago
本台《亚太报道》栏目主持人嘉远与前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孝正共同主持和制作的一个访谈,聊天性的节目,内容主要是针对社会上的热点事件评头论足。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Show more...
News Commentary
News
RSS
All content for 周嘉有话说 is the property of RFA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本台《亚太报道》栏目主持人嘉远与前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孝正共同主持和制作的一个访谈,聊天性的节目,内容主要是针对社会上的热点事件评头论足。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Show more...
News Commentary
News
Episodes (20/99)
周嘉有话说
信任、信用和信誉危机有多可怕?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离不开信用。大部分成年人都有信用卡。银行之所以能够给用户发放信用卡,就是因为这些金融机构相信,用户会按时支付所消费的款项,或者偿还借款利息。如果有用户不能按时偿还债务或利息。那么,这些用户的信用等级就会受到影响,其后果就是信用额会减少,利率也会上升。可以说,用户的信用度一旦受损,会给自身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由此可见,信用,或者说信誉对人来说至关重要。

所谓“信”,就是指一个人所说的话。而“誉”则指的是名声或荣誉。如果说一个人讲信誉,就是说这个人在乎他说话的名声。其实,信用也是同一个道理。信用就是说出的话可以落实,有实际效益,不是空话。

前不久,我在网上看到一篇人民日报副总编卢新宇的文章,题目是:“我唯一担忧的,是人们已经不再相信”。卢新宇说,人们不再相信什么呢?不再相信规则可以战胜潜规则;不再相信学术场景有别于政治斗争;不再相信学术追求不同于权谋之术;不再相信风骨胜于阿谀奉承。

卢新宇的话令人心痛,令人反思,令人警醒。为什么我们曾经相信,而现在却不再相信?在这次的“周嘉有话说”栏目里,我和周孝正教授就来聊聊信用,信任与信誉在社会中的重要性话题。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Show more...
4 months ago
30 minutes

周嘉有话说
中国真的准备好打热战了吗?

自从特朗普重回白宫后,贸易问题一直是中美之间绕不过去的坎儿。特朗普上任40天来,不断地给中国加征关税,目前已经累计达到百分之二十。而中国方面也还以颜色,对来自美国的鸡肉,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产品加征15%的关税。另外,中国还将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控名单,以及11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就在美中双方贸易战不断升级之际,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在X平台转发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措辞强硬的发言,其中最后一段话激起了美方的强烈反弹。这句话就是:“如果战争是美国想要的事情,无论是关税战,贸易战或其他任何类型的战争,我们都准备奉陪到底”。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Show more...
4 months ago
30 minutes

周嘉有话说
人工智能利与弊
人工智能科技的发展是否意味着,人类的各项工作终有一天会被AI所取代?我们在面对AI给我们带来的各种便利的同时,是否也会对AI的未来发展产生某种隐忧呢?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Show more...
5 months ago
30 minutes

周嘉有话说
春节那点事
大过年的,咱们就聊聊和今年春节有关的事儿吧。首先就是大家都关注的一个话题:春晚。我们知道,虽然春晚作为一种独特的娱乐形式和文化现象,已经存在了40多年了,但它却遭到越来越多人的诟病。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Show more...
5 months ago
30 minutes

周嘉有话说
美国退出世卫组织跟中国有关吗?
特朗普一贯秉持特立独行的行事风格,但他为什么要美国离开世卫组织?换句话说,特朗普为什么不喜欢世卫组织?特朗普的这一决定会给世卫组织带来哪些“灾难性”影响?世卫组织是否已经到了需要彻底改革的时候?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Show more...
5 months ago
30 minutes

周嘉有话说
中国的财富去哪儿了?
在中国的政治语境里,常常听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样的描述。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中的一个结论。所谓经济基础指的是社会的生产方式或生产关系;而上层建筑则是社会中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其他关系和思想,比如文化,制度,政治权利结构。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Show more...
6 months ago
30 minutes

周嘉有话说
中国人不喜欢“洋节”吗?
年年圣诞,今又圣诞。2024年的圣诞节刚刚过去,但在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圣诞节的气氛明显与前几年不同,而且这一变化已经被很多敏感的网友捕捉到。他们纷纷拍摄段视频,发送到抖音或是微信上,向全世界传递这样的变化。尽管大家都注意到今年圣诞节的氛围有了变化,但是,又有多少人想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而这样的变化是否还会变来变去呢?在这次的“周嘉有话说”栏目里,我和周孝正教授,就来聊聊“洋节”在中国的过往,现状及未来。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Show more...
6 months ago
30 minutes 1 second

周嘉有话说
中国“不见外”?
中国有句出自论语的老话:“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意思是危险的地方不去,混乱的地方不住。那么,如何判断哪个地方危险?哪个地方混乱呢?中国还有一句现代名言:“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而这里所指的群众就是世界各地的游客。前几天,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公告,从12月17号起,全面放宽和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停留时间,分别由原来的72小时和144小时,全部延长到240小时,也就是10天。另外,还新增了21个口岸作为过境免签人员的出入境口岸。同时,中国也对外国游客进一步扩大了停留活动区域。这次免签的国家多达54个,其中欧洲国家40个,美洲国家6个,大洋洲国家2个,亚洲国家6个。要知道,这54个免签国家中,大部分是单方面免签,也就是这些国家的游客来中国可以免签,但中国游客去这些国家还是需要签证的。这似乎颠覆了外交对等原则的概念。那么,中国为什么要打破常规,通过免签希望吸引外国游客来中国?而近些年中国“不见外”现象的出现,其深层原因是什么?免签证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灵丹妙药吗?在这次的“周嘉有话说”栏目里,我和周孝正教授就来聊聊这方面的话题。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Show more...
6 months ago
30 minutes

周嘉有话说
人权可以当饭吃

刚刚过去的12月10号是国际人权日。1948年的12月10号,联合国在巴黎召开会议并通过第217A号决议。从此,《世界人权宣言》来到世间。这是人权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它的起草者是来自世界各个地区不同法律和文化背景的代表。世界人权宣言作为所有国家和所有人民的共同成就,第一次规定了基本人权应得到普遍保护。目前,《世界人权宣言》已经被翻译成500多种语言。而且,该《宣言》鼓舞并促成了70多个人权条约的签订。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秦华孙于1998年10月5号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代表中国政府签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该《公约》是联合国制定的最重要的国家人权文件之一。

2018年的12月10 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致信纪念《世界人权宣言》发表70周年座谈会并强调,坚持走符合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秉持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人类共同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

然而,习近平在信中也提出,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换句话说,中国政府一直把生存和发展权,看作是人权的最高境界以及最重要,最基本的人权。这似乎有别于国际社会对基本人权的定义。

按照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规定,人的基本权利应该是:行动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平审判和无罪推定;思想、良心和宗教自由;意见和言论自由;和平集会;结社自由;参与公共事务和选举;保护少数民族权益等权利。

为什么中国政府只强调人权范畴里的生存和发展权,而回避或淡化其它方面的权利?在这次的“周嘉有话说”栏目里,我和周孝正教授就来聊聊人权这个关乎所有人权利的议题。参加我们这次讨论的还有周教授的女儿周航。周航曾就读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并获得哲学硕士学位以及香港理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Show more...
7 months ago
30 minutes

周嘉有话说
中日之间的爱恨情仇

我们过去有好几期节目都聊过中美关系,这次想聊聊中日关系。为什么想聊聊中日关系呢?不知道听众朋友有没有注意到,最近一段时间,中日关系不论是民间层面还是政府层面都出现了一些变化。


先说民间方面。最近日本一家民间非营利组织与中国国际传媒集团发布了在中日两国进行的一项联合舆论调查。结果发现,在中国对日本印象不好的中国受访者比例高达近88%,比2023年进行的调查,对日本印象不佳的中国人比例上升了近25个百分点。而日本人对中国持负面印象的比例也在百分之90左右。


当然,不可否认,日本人对中国持负面印象的比例居高不下,与今年以来发生的多起伤害日本人感情的事件不无关系,例如,中国网红跑到日本的靖国神社去撒尿;北京圆明园发生歧视日本游客的现象;苏州和深圳分别发生持刀袭击日本学童等事件。


尽管中国民间的仇日情节高涨,但中国官方却向日本递出一把把橄榄枝。这一系列被认为对日本态度软化的举措包括:对日本游客免签证;对解放军的军机侵入日本领空做出解释;不声不响地撤走钓鱼岛有争议海域的多个浮标。


当然,中国官方对日政策作出调整应该也考虑到日本换了新首相,美国特朗普即将重返白宫,大批日本企业撤离中国以及希望吸引日本游客,提振中国的旅游市场。


那么问题来了,在中日关系民间层面高度冷淡的前提下,中国政府调整对日政策,软化对日立场,能够使两国关系回暖吗?在这次的“周嘉有话说”栏目里,我和周孝正教授就来聊聊中日关系的过往,现状与未来。参加我们这次讨论的还有周教授的女儿周航。周航曾就读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并获得哲学硕士学位以及香港理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Show more...
7 months ago
29 minutes 59 seconds

周嘉有话说
华盛顿会踩踏北京的红线吗?

最近,美国和中国的领导人都比较忙。除了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忙着组阁他的新政府,即将卸任的拜登总统和似乎想要终身执政的习近平主席,都出席了前不久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的2024年亚太经合组织第31次领导人非正式峰会。接着,两位领导人又马不停蹄的赶赴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出席20国集团领导人第19次峰会。


在11月16号秘鲁利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习近平与拜登举行了单独会晤。会晤期间,习近平再次向美方提出了中美关系的所谓四条红线并且强调这些红线不容挑战。这四条红线分别是台湾问题;民主人权;道路制度和发展权利。可以说,这四条红线的提法相比过去中国政府主要把台湾问题作为中美关系的核心红线,在内容上又有所扩展,因此也引发了外界对习近平此举意图的猜测。


毫无疑问,习近平当着拜登的面,提出中美关系发展的四条红线,并不是说给拜登听的,因为再过两个月,拜登就不是白宫的主人了。而习近平借着与拜登会晤的机会,提出中美关系的四条红线,其实就是说给即将上任的特朗普听的。有媒体甚至认为,这是习近平提前向特朗普亮出了底牌。然而,被人们认为经常不按常理出牌的特朗普,面对习近平提出的所谓四条红线,会照单全收吗?如果特朗普无视中方提出的红线,甚至踩踏这些红线,中美关系又将何去何从呢?


在这次的“周嘉有话说”栏目里,我和周孝正教授就来聊聊特朗普治下的中美关系将如何发展这个话题。参加我们这次讨论的还有周教授的女儿周航。周航曾就读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并获得哲学硕士学位以及香港理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Show more...
7 months ago
30 minutes

周嘉有话说
从珠海“冲撞” 到郑州“夜骑”

最近发生在中国的两个事件引发国人的关注。首先是11月初,河南数十万大学生浩浩荡荡夜骑开封,引发当局的紧张,以至于大学都关门封校。

 

如果说数十万大学生骑着共享单车,夜行50多公里从郑州到开封吃灌汤包,只是宣泄情绪的一种行为艺术,那么,11月11号发生在广东珠海的驾车冲撞行人事件,其性质就完全不同了。虽然官媒报道说,这一事件共造成35人死亡,43人受伤,但目击者和网民相信,真实的伤亡数字肯定过百。

 

最近几个月,中国各地接二连三地发生恶性伤人事件,这不得不令人思考,为什么目前中国的恶性暴力事件频发?这些事件到底折射出哪些根本问题?如何化解这些问题?在这次的“周嘉有话说”栏目里,我和周孝正教授就来聊聊这方面的话题。参加我们今天讨论的还有周教授的女儿周航。周航曾获得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硕士学位,香港理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Show more...
8 months ago
30 minutes

周嘉有话说
休假通告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Show more...
8 months ago
16 seconds

周嘉有话说
美中之间真正的差距(二)

美国和中国是目前世界上两个最具影响力的国家。按照中国政府的说法,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中两国就像是在赛道上的两名长跑运动员,一个已经遥遥领先;另一个在奋起直追,而且距离有缩小的趋势。在面对两国相处之道方面,中方强调合作;美方强调竞争。


美中两国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制度和文化方面,更反映在教育和科技领域。最近,我在网上读到一篇文章,口述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吴国盛论述中美之间真正的差距到底在哪里?我觉得这篇口述文章至少在教育和科技发展方面,实事求是地指出了中美两国之间的差距以及如何缩小这些差距。


吴教授在文章中,首先提出为什么这么多年,美国的科技实力能够引领全球?是什么原因阻碍了中国的科技创新?政府,教育和科技界以及全社会需要做出那些改变?等等。


在这次的“周嘉有话说”栏目里,我和周孝正教授继续聊聊这篇文章所提出的观点,以及在目前中国的社会与政治环境下,中国能否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做出调整和改进?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Show more...
8 months ago
30 minutes

周嘉有话说
美中之间真正的差距(一)

美国和中国是目前世界上两个最具影响力的国家。按照中国政府的说法,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打个比方,美中两国就像是在赛道上的两名长跑运动员,一个已经遥遥领先;另一个在奋起直追,而且距离有缩小的趋势。在两国相处之道方面,中方强调合作;美方强调竞争。

 

美中两国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制度和文化方面,更反映在教育和科技领域。最近,我在网上读到一篇文章,口述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吴国盛论述中美之间真正的差距到底在哪里?我觉得这篇口述文章至少在教育和科技发展方面,实事求是地指出了中美两国之间的差距以及如何缩小这些差距。

 

吴教授在文章中首先提出为什么这么多年,美国的科技实力能够引领全球?是什么原因阻碍了中国的科技创新?政府,教育和科技界以及全社会需要做出那些改变?等等。

 

在这次的“周嘉有话说”栏目里,我和周孝正教授就来聊聊这篇文章所提出的观点,以及在目前中国的社会与政治环境下,中国能否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做出调整和改进?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Show more...
9 months ago
30 minutes

周嘉有话说
中国的股市,台湾的“双十”

在这次的“周嘉有话说”栏目里,我和周孝正教授打算聊两个话题:中国的股市和台湾的“双十”。

 

首先,中国目前最火的话题莫过于炒股。A股从九月底的2700点左右,一下冲上了3300多点,涨幅超过了20%,在如此短的时间里狂飙600多点,可以说是破了中国股市交易的历史记录。难怪有网友调侃中国股市就像是一个病患,在注射了强心针后,一夜之间从ICU迈入了KTV。恐怕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股市会有如此表现。

 

另外一个引起大家关注的话题就是“双十节”,也就是在台湾的中华民国113年国庆。围绕今年“双十节”的热点之一就是台湾的总统赖清德日前调侃对岸的语言。赖清德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过了75岁的生日,而中华民国即将迎来113岁生日,所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绝对不可能是中华民国人民的祖国,而113岁的中华民国应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5岁以上人民的祖国。此番言论确实让北京方面很难找到驳斥的令人信服的理由。所以,接下来我就和周孝正教授聊聊中国股市为何如此“疯狂”?以及“十一”和“双十”哪个节日更受世人青睐?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Show more...
9 months ago
30 minutes

周嘉有话说
返老还童的祖国?

今年的10月1日当天,我的微信群里不断出现庆祝“十一”国庆的文章和视频,其中一篇题为“今日国庆节:生日快乐,我的祖国!”的文章特别引起了我的注意,而且,这篇文章的第一句话就是:“祖国迎来了她的75岁华诞”。

 

我总是觉得这篇文章的标题哪里不对劲?如果把这篇文章的标题分开来读,一点问题都没有。今日国庆节,没错,10月1号的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日,或者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75周年生日。但是,如果硬是加上“我的祖国”,这问题就来了,因为,该篇文章的标题,把三个概念混淆了。这三个概念分别是:生日,国庆和祖国。

 

当人们看到这样的标题,自然就会理解为,今年的10月1号是国庆节,是我的祖国的生日。然而,仔细一琢磨,不对啊,我的祖国-中国怎么突然间年轻了好几千年,返老还童,只有75岁了呢?那又怎么解释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这一概念呢?

 

很显然,某些人都有意无意地混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和祖国的概念。在这次的“周嘉有话说”栏目里,我和周孝正教授就来聊聊,应不应该区分,以及如何区分这三个概念。

 

要区分这三个概念,首先要搞清楚,祖国的概念到底是什么?根据维基百科的解释,祖国在古汉语文献中意为祖先以来居住之地,是指一方父辈,祖辈或者先祖们的故土。而在近现代历史中,祖国的含义则延伸为具有民族意义的国度,或指一个人成长的国度,获指一个人的祖辈世代所生活的国度,或指一个人敬如家园的国度,全由个体决定如何诠释使用这个指称。

 

按照这样的定义,中国作为故土的概念,应该是华人,包括很多海外华人的祖国,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则只是一个国家政体的名称。严格来讲,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应该替代祖国。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Show more...
9 months ago
30 minutes

周嘉有话说
中国不能忘记和不能提起的历史

在这一期的“周嘉有话说”栏目里,我和周孝正教授打算聊聊有关历史的话题。顾名思义,历史是指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系统性的记录,诠释和研究。

 

然而,如何记录历史?由谁诠释历史,将决定后人能否得到客观真实的历史。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曾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习近平有关历史的讲话还包括:“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任何人都不能改变历史和事实,而事实不容抹杀,也是抹杀不了的”等等。

 

但是,在现实中,人们会发现,在中国,有些历史是永远不能忘记的,而有些历史却是不能被提起的。这就引发一系列问题:哪些历史在当今中国是不能忘记的?而哪些历史又是不能被提起的呢?为什么中国人会选择性地牢记历史或遗忘历史?接下来我和周孝正教授就来聊聊这方面的话题。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Show more...
9 months ago
30 minutes

周嘉有话说
无远弗届的爱

喜欢音乐的朋友应该熟悉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英文歌曲《The Power of Love》,中文的意思是“爱的力量”这首歌的原唱是加拿大歌星席琳·迪翁。这首歌的歌词里有这样的描述:“不管你何时来到我身边,我将为你做出一切,即便有时我会远离你。无论我在何方,我的心都会一直陪伴在你身旁。。。。。。


爱的力量的确是强大的。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拥有爱,而爱也值得每个人所拥有。爱能够化解仇恨,爱可以治愈心灵的创伤,让受到伤害的人重拾生活信心,让他们感到安全与安慰。

爱确实可以产生一种神奇的力量,它可以跨越种族,跨越宗教,跨越国界,把互不相识的人凝聚在一起。而最能够体现这种大爱无疆精神的,当属那些不远万里来到中国,领养出于各种原因被寄养在孤儿院的中国孩童的外国家庭。


这些外国家庭成员对领养中国孩童乐此不疲。他们花时间,花精力,花钱,为的是给这些被遗弃的中国孩童找到一个充满幸福,快乐的家庭。但是,中国政府最近却无预警地终止了跨国收养,让那些期待与匹配孩子团圆的外国领养父母感到心碎。


为什么这项在中国实行了数十年的跨国领养政策戛然而止了呢?是什么原因让中国政府突然做出这样一个决定?而这一决定的后果是什么呢?在这次的 “周嘉有话说”栏目里,我和周孝正教授就来聊聊中国的跨国领养话题。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Show more...
9 months ago
29 minutes 14 seconds

周嘉有话说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一位前苏联将领和一位美国将领在船上打赌,看看谁的士兵更勇敢。苏联将领一声令下,要求其士兵爬上十几米高的桅杆顶端然后再跳下了。那名苏联士兵二话不说,爬上桅杆后一跃而下,结果不言而喻,当场丧命。于是,苏联将领洋洋得意地对美国将领说,看见没有?这就叫勇敢。

 

轮到美国将领发令,同样要求其士兵爬上桅杆然后再跳下来。谁知,美国大兵却破口大骂,长官,你脑子有病吧!凭什么让我干这种蠢事。美国将领转身对苏联将领说,看到了吧,这才叫真正的勇敢。

 

那么,这位苏联大兵与美国大兵,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其实,他们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批判性思维。很显然,苏联大兵认为的勇敢就是绝对服从,而为了服从,甚至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而美国大兵认为的勇敢,则是敢于对自己的上司提出批判。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苏联的语文课常常变成了思想教育课。那么,美国的语文课又是怎样的呢?其实,它更像是一堂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课程。


在美国,小学生都要学习三句话,而这三句话据说是出自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为小学生撰写的入学誓词。其内容是:当我正式成为一名美国的小学生以后,我保证使用我批评的才能,遇到错误的言行就必须发声;我保证发挥我的独立思想,不能人云亦云;我保证好好学习接受教育,从而使自己能够做出独立的思考和判断。

 

说到这里,我们也就不难理解美国为什么如此强大,却总是自己骂自己。难怪有人说,苏联人爱国就是骂美国,而美国人爱国也是骂美国。这是否也和中国的教育大相径庭呢?

 

有多少中国的父母和老师会教导孩子如何独立思考并质疑权威?而恰恰相反,中国的家长和老师更倾向于给出标准答案并要求孩子们无条件服从。换句话说,中国的教育似乎更注重灌输。比如在语文教学中,老师更强调背诵课文;归纳中心思想;培养的是应试技巧。这种方式筛选出的往往是最会做题,最会考试的人,而并不是最具创造力和思考能力的人。美国的教育则致力于让孩子们拥有丰富的世界观,最终能够做出独立的判断。

 

说到中国的教育,就不得不提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最近的一番言论。九月初,他在《求是》杂志上发表文章说,中国教育绝不能培养社会主义破坏者和掘墓人,绝不能培养出一些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人。习近平认为,否则就是中国教育的失败。在这次的“周嘉有话说”栏目里,我和周孝正教授就来聊聊什么是成功的教育?什么又是失败的教育?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Show more...
10 months ago
30 minutes

周嘉有话说
本台《亚太报道》栏目主持人嘉远与前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孝正共同主持和制作的一个访谈,聊天性的节目,内容主要是针对社会上的热点事件评头论足。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