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者:陳查令
內容摘要 Summary當以色列背離上帝的愛,上帝不是選擇毀滅,而是讓心腸翻轉、憐愛發動。我們在《何西阿書》11章中,讀到一位願限縮自己、為愛留白的神。在本集,我們穿越古代的預言與當代台灣的政治張力,透過 Sara Ahmed 的「方向/迷失方向」理論與猶太神秘主義中的 Zimzum 概念,探索上帝如何為酷兒與邊緣者「讓出空間」——一種神聖的撤退與包容。我們談到台灣「大罷免」失敗、民主制度中酷兒聲音的無力、以及在帝國威脅與宗教創傷中,神對「他者」的持續召喚。📖 「我怎能捨棄你?」——這是神對每一位被世界拒絕之人的低語。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本集是 酷兒靈性,錄音時間:2025年07月29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 Music by Rob Perry from Pixabay
分享者:陳查令
內容摘要 Summary
本集內容從酷兒神學視角出發,重讀《詩篇》第85篇中「公義與和平彼此親吻」的意象,並連結至2025年台灣「大罷免」運動,聚焦反抗威權、特別是國民黨與中國勢力的干預。節目引用 Ken Stone 與 Teresa Hornsby 等學者觀點,將聖經中的公義詮釋為具身體性、具關係性、具顛覆性的信仰實踐。本集節目強調,酷兒基督徒參與台灣民主與多元抗爭,不僅是政治行動,更是公共神學的活出。最後的禱禱,肯定酷兒的身體、抗爭與真理,皆為神聖希望的具體實現。
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本集是 酷兒靈性,錄音時間:2025年07月24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
Somewhere Sunny (ver 2) by Kevin MacLeod (incompetech.com)
Evening Melodrama by Kevin MacLeod (incompetech.com)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3.0 License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3.0/
分享者:陳查令
內容摘要 Summary
《在聖靈的懷抱中:酷兒自由超越肉體與律法》,從加拉太書 5:1, 13–25 出發,探討聖經中「情慾的果子」與「聖靈的果子」的二元對立,批判教會如何將這些詞彙用來壓迫酷兒群體。我們從酷兒與後殖民觀點出發,重思身體、情慾與律法的意義,並強調「第三空間」的信仰實踐——一種不受律法與肉體束縛、由聖靈引導的自由生命。節目最後呼籲以仁愛、和平與包容,建構一個由聖靈引導的多元信仰群體,擁抱所有被排除在外的人。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本集是 酷兒靈性,錄音時間:2025年06月06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 Healing - Kevin MacLeod, Audio Library - Free Music from YouTube。
Music credit: Healing Kevin MacLeod (incompetech.com)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3.0 License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3.0/
在這集節目中,我們透過耶穌在《約翰福音》17章的禱告,從酷兒神學的觀點,探討愛、合一與被看見的神聖共融,為所有在信仰與身份中掙扎的人帶來力量與盼望。
* 延伸資料
《徹底的愛:酷兒神學導論 Radical Love: An Introduction to Queer Theology》
* 關於本集節目
本集是 酷兒靈性,錄音時間:2025年05月25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 Calmant - Kevin MacLeod, Audio Library - Free Music from YouTube
Calmant Kevin MacLeod (incompetech.com)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3.0 License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3.0/
《來吧,凡渴的人:復活節終章的酷兒盼望》,從啟示錄 22:12–14、16–17、20–21 出發,以酷兒神學的視角,在復活節期的最後主日,帶來對聖經終章的嶄新詮釋——這不再是懲罰與排除的象徵,而是神聖的邀請,特別是對那些在信仰與社會邊緣掙扎的人。節目結合 Sara Ahmed 的酷兒現象學與情感政治理論,指出「讓一切口渴的人都來」的呼召,深刻地呼應酷兒族群的渴望、離散者的迷失與對歸屬的追尋。內容以台灣與亞裔美國酷兒群體的生命經驗為基礎,探討教會與社會之間的張力:一方面是法律上的進步,如同婚合法化;另一方面則是教會的排斥與沉默。
重新詮釋「洗淨衣袍」的意涵,不再是道德潔淨的象徵,而是關於可見性與誠實的身體實踐——宣告:「這就是我的生命、我的創傷、我的美麗」。而啟示錄最後的「來吧」合唱,不是孤獨的聲音,而是一種酷兒式的集體親屬關係與盼望邀請,說明信仰不靠血統或教條,而是由共同的渴望與脆弱中生成。結語指出,耶穌所說的「我必快來」不是時間上的預告,而是臨在的應許——一個召喚我們進入此刻、進入關係與恩典的邀請,讓酷兒身體成為上主同在的見證。
* 延伸資料
《酷兒現象學 Queer Phenomenology》
《情感的文化政治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Emotion》
* 關於本集節目
本集是 酷兒靈性,錄音時間:2025年05月21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 Concentration - Kevin MacLeod, Audio Library - Free Music from YouTube
Concentration - Kevin MacLeod (incompetech.com)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3.0 License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3.0/
參與討論
Pearl、陳查令
討論摘要
本集內容由 香港性神學社 Queer Theology Academy 的總幹事 Pearl Wong 黃寶珠 來分享 QTA 的成立過程,重要的發展,包括出版在地香港處境化的酷兒神學、提供酷兒基督徒神學資源、陪伴與諮商,以及舉辦各種訓練課程與活動。
2024年8月將會有第四屆 華人酷兒神學 (初階) 線上工作坊, 歡迎大家報名參加!
延伸資料 / Reference 2024 華人酷兒神學 (初階) 線上工作坊
https://qtacademy.com/qtj3/index.php/zh/ministry/courses/217-2024
性神學社 Queer Theology Academy
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本集是酷兒企劃內容,錄音時間:2024年06月07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Blue Dot Sessions。
參與討論 Contributors
賴金君、陳查令
內容摘要 Summary
今天的經文是討論新郎遲到的夜半婚宴,以及十個童女不同反應的比喻。若這比喻是指天國的宴席,那麼似乎有人因為懶惰而被拒絕進天國。婦女聖經註釋提醒讀者:這比喻為什麼新娘缺席了,而且無法任何聲音是從婚宴的另一主角而來?這十個受雇的使女,彼此之間缺乏團結或彼此互助,在面對系統性的壓迫或改革時,難以同共往前邁進?十個使女都睡著了,沒有是一直警醒的,那為什麼只有其中五個人可以進入「上帝國」呢?
議題討論 Discussion
對於沒有資源「預備油」的肢體來說,信仰團體的責任會是什麼呢?
對於同志與酷兒基督徒而言,「預備(油)」除了指對於再來的主的期盼之外,還有什麼群體的責任呢?
關於本集節目 About this episode
本集是 2023年11月19日主日經課集內容,錄音時間:2023年11月08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Blue Dot Sessions。
#同志基督徒 #酷兒基督徒 #酷兒神學 #LGBTQChristians #QueerChristians #LGBT #LGBTQ #LGBTQIA #酷兒經課集 #馬太福音 #上帝國的比喻 #宴席的比喻
參與討論 Contributors
賴金君、陳查令
內容摘要 Summary
今天的經文是用於基督普世君王節,綿羊與山羊的比喻。這訊息是給「萬民」的,而耶穌提醒著「我們當中最小的一個人」在食物、生活以及自由上的需要,是否被滿足,是否有人採取行動。對於同志與酷兒基督徒們而言,是教會裡的「最小的一個人」跟隨耶穌的門徒,我們的處境與遭遇也是否和初代的耶穌運動的跟隨著一般,常被人陷害而無法探視呢?
議題討論 Discussion
1. 我們如何不斷提醒自己是處於綿羊與山羊之間搖擺的狀態?
2. 是什麼攔阻了人向同志酷兒基督徒們伸出援手?
關於本集節目 About this episode
本集是 2023年11月26日主日經課集內容,錄音時間:2023年11月23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Blue Dot Sessions。
參與討論 Contributors
賴金君、陳查令
內容摘要 Summary
今天的經文討論的是王的宴席的比喻。原本被邀請的賓客,在宴延當天卻因其他的事情不克出席,然而,王卻差了人將路上,善的與惡的人,都邀請進來慶祝。在不同的社會文化脈絡裡,誰可以定義善與惡呢?同志與酷兒基督徒們,常常被教會視為是惡的,而根本不被邀請;但是,今天王的宴延上,同志與酷兒是座上賓。對於保羅書信裡「穿戴基督」以及「活在基督裡」,常常用來與今天的經文交叉互讀:自認為是善類的反同基督徒們,有展現基督的形象嗎?他們會不會是被王丟到陰暗角落去,不被選上的人呢?
議題討論 Discussion
1. 你認為「穿上禮服」在今天同志與酷兒基督徒的處境裡,指的會是什麼呢?
2. 你認為,今天的經文到底想要傳達什麼信息呢?
關於本集節目 About this episode
本集是 2023年10月15日主日經課集內容,錄音時間:2023年10月04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Blue Dot Sessions。
#同志基督徒 #酷兒基督徒 #酷兒神學 #LGBTQChristians #QueerChristians #LGBT #LGBTQ #LGBTQIA #酷兒經課集 #馬太福音 #上帝國的比喻 #在基督裡 #宴席的比喻
參與討論 Contributors
賴金君、陳查令
內容摘要 Summary
今天的經文是耶穌的另一個上帝國的比喻。身為葡萄園主的父親以及兩個兒子的反應,在當時重視「榮與辱」(honor and shame)的文化脈落裡,不遵從的行為將會對整個家族、家族長以及自己,帶來羞辱。耶穌將祭司長文百姓間的長老,比喻為「小兒子」不遵從上帝的心意,帶給上帝與自己恥辱。相反地,稅吏與娼妓,在文化中是羞辱的記號,卻因為相信了耶穌也相信了約翰的洗禮,得以先進入上帝國,成為榮譽的記號。同志與酷兒基督徒們,也往往在教會的文化脈落裡,被視為是羞辱的存在,但是,今天的經文卻成為一個極為重要的提醒:同志與酷兒基督徒們,會比心硬、自以為是的基督徒們,先進上帝的國。
議題討論 Discussion
1. 在我們的文化裡,有哪些「榮與辱」的常規與符碼呢?
2. 同志與酷兒基督徒們,是因為什麼成為了「羞辱的記號」?
延伸資料 reference
Racial Equity Advocacy Committee (REAC) (PCUSA)
https://www.presbyterianmission.org/ministries/racial-equity-advocacy-committee-reac/
A Statement from the Special Committee on Racism 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PCUS)
https://www.pcusa.org/news/2020/6/25/statement-special-committee-racism-truth-and-recon/
關於本集節目 About this episode
本集是 2023年10月01日主日經課集內容,錄音時間:2023年09月26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Blue Dot Sessions。
參與討論 Contributors
賴金君、陳查令
內容摘要 Summary
這是七個上帝國的比喻之中的一個:寶藏、珍珠與撒網。我們也被呼召去與這珍寶相遇。比喻的用意是要我們明白上帝國是什麼,又可以從當中學習到什麼呢?如:為什麼會有人想要把珍寶藏起來呢?是否有計畫未來的其他用途呢?
文士所面對的「新的和舊的東西」與人分享,經歷上帝國,是否也考驗著:每位讀經文的人,是否能把過去歷代的觀點,以及現在處境裡的挑戰,將上帝國與上帝的話語,給予新的意義呢?對於同志與酷兒基督徒的處境來說,「天國」與「大宴席」的比喻,可以有哪些新的意義呢?
議題討論 Discussion
1. 在你的生命當中,什麼是那珍貴的寶藏,你又想如何與人分享呢?
2. 同志與酷兒的天國宴席,會怎麼經歷新的與舊的觀點的挑戰呢?
關於本集節目 About this episode
本集是 2023年07月30日主日經課集內容,錄音時間:2023年08月01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Blue Dot Sessions。
參與討論 Contributors
賴金君、陳查令
內容摘要 Summary
今天的經文是撒種的比喻:有麥子也有雜草。在一個信仰團體裡,我們是怎麼去辨認「麥子要留,雜草要除」的呢?園地的主人要求把雜草也留下來,等待收割的時候再來處理。這故事也表達了一定層度的「耐心」與等候,但卻又不代表我們不追求公義了。但是,以宗教改革為例,當時的改教者被教會視為異端,是雜草需要被拔除。雜草也是麥子啊!我們是否仍困在二元的分法與框架之中?
同志酷兒基督徒們,也仍被大多數的教會視為雜草;在歷史上,支持廢奴的基督徒也被指為是雜草;MeToo的吹哨者;美國衛理公會 (United Methodist Churches) 曾因是否支持廢奴而分裂;今天,也因為是否支持按立同志酷兒而分裂,目前已經 20%,約 6000 個地方堂會出走。「平等地對待每個人」為什麼會成為這麼困難的議題呢?
議題討論 Discussion
1. 教會因同志議題「分裂」,我們可以怎麼看呢?
延伸資料 reference
Over 6,000 United Methodist congregations voted to leave the denomination as it becomes more flexible with gay marriage and LGBTQ+ ministers (July 6, 2023, USA Today)
關於本集節目 About this episode
本集是 2023年07月22日主日經課集內容,錄音時間:2023年07月24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Blue Dot Sessions。
參與討論 Contributors
賴金君、陳查令
內容摘要 Summary
今天討論的經文是困難理解的葡萄園與相等工資的比喻。資本主義的社會期待的是多投入者多得收入,然而,在天國的比喻裡,上帝卻不是這樣看待前來投入工作的人,耶穌也不斷地詮釋「在先的要在後,在後的要在先。」天國是歡迎每一個人,葡萄園的主人也是邀請並接納先來後到的工人。這裡討論的是「無條件的恩典(救恩)」嗎?然而,這個比喻是有對價的關係。對於同志酷兒基督徒,同為上帝葡萄園的工人,要怎麼看待其他也在葡萄園裡工作的反同基督徒呢?先知約拿 vs 上帝 vs 尼尼微城 的故事,是否也會給我們一些不同的思考方向?
議題討論 Discussion
1. 上帝的葡萄園的經濟制度和你想像有什麼差異?
2. 你會怎麼處理「眼紅」的情緒與心理反應呢?
關於本集節目 About this episode
本集是 2023年09月21日主日經課集內容,錄音時間:2023年09月06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Blue Dot Sessions。
參與討論 Contributors
阮以杰、陳查令
內容摘要 Summary
今天討論的經文常被分成兩次的主日經課集使用,這當中似乎有「饒恕」的共通主題。同志與酷兒基督徒們,又不斷面對「被指責錯誤」,在權力不對等的結構當中,弱勢者經常被劃入「外人」以及「犯錯的人」,而指責的人卻沒有意識「自己也是會犯錯的」。教會與信仰團體受呼召,成為耶穌基督的代表,成為合好的器皿,眾人是否可以透過教會的行為看出這群人是耶穌的跟隨者呢?我們是如有機會學習,不落入單方面的發言,而進入可以多方面的對話與理解呢?
議題討論 Discussion
1. 到底誰有權力可以指責別人「你錯了!」呢?
2. 在「饒恕」的議題上,同志與酷兒基督徒期待的是怎麼樣的信仰群體的行動與展現呢?
關於本集節目 About this episode
本集是 2023年09月10日主日經課集內容,錄音時間:2023年09月12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Blue Dot Sessions。
參與討論 Contributors
賴金君、陳查令
內容摘要 Summary
今天的經文提及撒種的比喻,農夫撒種的種子分別落在路旁、淺土、荊棘,不是長不好就是被飛鳥吃掉,而最終落在好土裡的結實累累。
這段經文,勉勵聽道並行道的人,將會如種在如好土般的種子結實累累。但在保羅書信中,可以看見初代教會已經有不同的宗教領袖在為福音撒種,而最終讓這些種子發芽成長的是上帝。在教會中,我們常常看到有很多,為著不同的族群,所設立的事工,目的是讓不同為身份、性別,以及族裔的朋友可以用自己的語言明白福音。
從農夫的努力撒種的角度來看,或許也可以勉勵努力撒種在同志基督徒社群的我們,不要氣餒,因為讓種子發芽的是上帝;此外,對於猶如淺土、路旁、荊棘的反同基督徒社群,我們也要耐心耕耘、撒種,等待有一天豐收。
議題討論 Discussion
1.身為同志群體,你有努力撒種卻四處碰壁的經驗嗎?
2.對於同志群體,什麼是福音呢?
關於本集節目 About this episode
本集是 2023年07月16日主日經課集內容,錄音時間:2023年07月12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Blue Dot Sessions。
#同志基督徒 #酷兒基督徒 #酷兒神學 #LGBTQChristians #QueerChristians #LGBT #LGBTQ #LGBTQIA #酷兒經課集 #馬太福音 #撒種的比喻 #撒種 #福音 #荊棘 #淺土 #好土 #三十倍 #六十倍 #一百倍
參與討論 Contributors
賴金君、陳查令
內容摘要 Summary
在當時的猶太人背負了許多重擔,除了受法利賽人、文士律法教條的監督(安息日不能治病、不能撿稻穗來吃),也背負了來自羅馬政府課重稅的重擔。但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這句話是個邀請,邀請這些民不聊生的猶太群體,能夠因著耶穌得安息。
經文中,耶穌說你們當負我的軛,就必得安息。軛是掛在兩頭牛身上的農耕用具。兩隻牛透過軛在搬重物或是犁田時會輕省許多,耶穌透過軛的比喻表明他會與我們,肩並肩一起走,使我們的重擔變得輕省。耶穌猶如日常那些願意陪伴我們並分擔苦難的朋友。
議題討論 Discussion
1.身為酷兒基督徒,哪一個聖經故事,以及經文曾經是陪伴你分擔苦難的力量?
2.請思考酷兒群體在教會的重擔為何?誰可以分擔你重擔?
延伸資料 reference
Rev. Michael Blair, the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United Church of Canada (UCC General Synod, 2023)
https://www.ucc.org/ecumenical-awards-ceremony-highlights-interconnection-call-to-mend-the-world/
Over 6,000 United Methodist congregations voted to leave the denomination as it becomes more flexible with gay marriage and LGBTQ+ ministers (USA Today, July 9 2023)
關於本集節目 About this episode
本集是 2023年07月09日主日經課集內容,錄音時間:2023年07月06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Blue Dot Sessions。
#同志基督徒 #酷兒基督徒 #酷兒神學 #LGBTQChristians #QueerChristians #LGBT #LGBTQ #LGBTQIA #酷兒經課集 #馬太福音 #軛 #重擔 #安息 #分擔 #陪伴
參與討論 Contributors
賴金君、陳查令
內容摘要 Summary
這次的經文,耶穌的十二個門徒的名字在馬太福音當中被揭露了出來之外,門徒們更被差派出去到各以色列家的城鎮裡,去傳「天國近了!」的消息,並醫治人,將鬼趕出去。這對於酷兒同志基督徒來說,有什麼挑戰與啟示呢? 最近,在台灣大學的學生會選舉政見裡出現的歧視女性、同志等言論,我們又可以透過這經文,得到怎麼樣的啟示呢?
議題討論 Discussion
歧視與受醫治之間,耶穌除了要醫治人的傷痛之外,還要我們如何效法他呢?
延伸資料 reference
台大經濟系學生「歧視政見」遭炎上 系上教授首發聲!3點譴責:我們的教育沒做好 (風傳媒)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4795390
關於本集節目 About this episode
本集是2023年06月18日主日經課集內容,錄音時間:2023年06月08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Blue Dot Sessions。
#同志基督徒 #酷兒基督徒 #酷兒神學 #LGBTQChristians #QueerChristians #LGBT #LGBTQ #LGBTQIA #酷兒經課集 #馬太福音 #歧視 #醫治
參與討論 Contributors
Orange, 陳查令
內容摘要 Summary
今天的經文是可以用於討論信義會/路德宗很核心的教義之一「因信稱義」。許多宣教師們,就像亞伯拉罕一樣,離鄉背景到異地去,也在過程當中感受到上帝的帶領。是因為行為而稱義嗎?還是行為的本身是因為被上帝揀選之後反應出來的結果?「是什麼事都不用做,僅只相信上帝,就可以上天堂了嗎?」「信」在翻譯上的多種可能:人對於上帝的信心?人相信上帝?還是,因上帝的信實?
議題討論 Discussion
1. 酷兒同志基督徒的「離鄉背景」經驗,是怎麼樣讓人得福呢?
2. 馬丁.路德的「因信稱義」對於酷兒同志基督徒而言,有怎麼樣的啟示呢?
關於本集節目 About this episode
本集是 2023年03月05日主日經課集內容,錄音時間:2023年02月24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Blue Dot Sessions。
#同志基督徒 #酷兒基督徒 #酷兒神學 #LGBTQChristians #QueerChristians #LGBT #LGBTQ #LGBTQIA #酷兒經課集 #因信稱義 #約翰.加爾文 #羅馬書 #Romans #馬丁.路德 #創世記
參與討論 Contributors
Tulbus、陳查令
內容摘要 Summary
司提反是耶穌基督受難後,第一個殉道者。他的殉道經歷猶如耶穌基督受難的翻版。當司提反被眾人用石頭打時他說,「主啊,不要將這罪歸於他們!」耶穌在十字架上斷氣前也曾說:「 父阿! 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這兩句話,都表明了迫害者的,對基督福音的無知。因為無知,所以壓迫異己。
基督教教會史,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教會是以基督的血和殉教士的血建立起來的」,教會是在受迫害之下向外發展起來的。但其實不只是教會,現今社會的發展,也經歷了無數個大大小小的戰爭,就連法律條文的新增,有時也是一個逝去的無辜生命所建立的。但,社會及教會變得美好,一定要有人殉道或是以血獻祭嗎?盼望我們可以跳脫這樣的思維,並秉持著「不要再有下一個人受害的心」來建立美好的社會及教會環境。
議題討論 Discussion
1.同志基督徒在教會中有什麼被壓迫的例子嗎?你如何面對?
2.身為同志基督徒,基督信仰如何給你力量?為什麼?
關於本集節目 About this episode
本集是2023年05月14日主日經課集內容,錄音時間:2023年05月02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Blue Dot Sessions。
#同志基督徒 #酷兒基督徒 #酷兒神學 #LGBTQChristians #QueerChristians #LGBT #LGBTQ #LGBTQIA #酷兒經課集 #使徒行傳 #司提反 #殉道 #犧牲
參與討論 Contributors
Orange、陳查令
內容摘要 Summary
使徒行傳常被視為是路加福音的續集,今天的經文是使徒與耶穌告別的場景。這段經文也和希伯來聖經的約珥書有雷同。然而,上帝/聖靈的工作往往超乎我們的想像。比如,有許多酷兒同志牧者,在傳揚上帝的話以及牧養上,反而更能彰顯上帝的愛與關懷,若教會不允許我們服事,實在是非常可惜。我們傳播的神學,是讓聖靈可以工作的嗎?還是,限制了上帝的工作呢?
議題討論 Discussion
1. 你還知道誰可以大聲訴說聖靈的工作呢?
2. 聖靈的工作在同志與酷兒身上,還有什麼樣貌的展現?
3. 有哪些壞神學,是我們要指出其錯謬之處並停止傳播的呢?
延伸資料 reference
Bad Theology Kills: Undoing Toxic Belief & Reclaiming Your Spiritual Authority (2020)
https://www.thekevingarcia.com/book
關於本集節目 About this episode
本集是 2023年05月21日主日經課集內容,錄音時間:2023年04月24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Blue Dot Ses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