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和来自不同行业甚至不同文化的个体对话,希望通过分享他们探索、选择、再到专注的人生经历,给还在路上的你一点小小的陪伴与启发。
Logo设计:
Peng Cheng
(cp13665059900@163.com)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我们和来自不同行业甚至不同文化的个体对话,希望通过分享他们探索、选择、再到专注的人生经历,给还在路上的你一点小小的陪伴与启发。
Logo设计:
Peng Cheng
(cp13665059900@163.com)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本节目不构成投资建议。
嘉宾:
Michael邢智伟,著有《钱生钱:从存小钱到财富自由》。曾在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投资办公室从事研究工作,并为美国州立大学商学院授课。曾任上海妙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内容中心副总监,负责拥有数百万粉丝的财经新媒体内容。
主播:
Arthur,派森路口 Co-host
Coco,新闻从业者
主要话题:
[03:03] Michael的经历:从银行、美国捐赠基金到财经新媒体
[04:40] 什么是捐赠基金?为什么个人可以借鉴捐赠基金的投资策略?
[13:20] 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投资办公室的工作内容
[29:08] 为什么个人也需要系统化配置理财
[31:12] “前袋”和“后袋”
[40:59] 钱可以不仅仅存银行
[45:10] 如何计划本年度投资收益目标?
[49:23] 嘉宾推荐
推荐:
《巴菲特传》by Roger Lowenstein
《查理·芒格传》by Janet Lowe
《非凡的成功:个人投资的制胜之道》by David Swensen
音乐:
《Passion》by Inspiring Sounds
后期:
Coco
本节目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摘编。
联系我们:passionator2020@gmail.com
我们入驻爱发电啦(https://afdian.net/@passionator),欢迎大家前去支持我们。
本期播客,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史依蒙,一位活跃在上海的设计学博士研究生。依蒙带我们深入设计的世界,揭示设计与艺术之间的微妙差异,并探讨服务设计和灾难设计如何精准地回应社会的特定需求。我们也聊到了人工智能如何重塑设计行业的格局,以及设计师们如何运用同理心和创新思维来适应人工智能对设计行业的冲击。同时,我们也探讨了设计师多样化的职业发展路径,包括如何在教育与工作的十字路口做出合适自己的选择。我们希望分享给派森听众关于视觉传达设计的专业价值和社会意义,并分享依蒙如何在动态变化的世界中探索人生的可能性。
欢迎来到派森路口。
嘉宾:
史依蒙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学士毕业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设计学硕士毕业(推免)
现为base上海的设计学博士研究生
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全国委员,荣获中国设计40年设计事业新锐奖。
主播:
Arthur,去全世界跨年
主要话题:
[04:10] “设计是让这个世界更美好的,但艺术并不全是如此”
[06:05] 设计方案有针对的目标人群
[07:45] 服务设计与灾难设计
[12:30] 为阿尔巴尼亚的地震做的平面设计展
[17:30] 视觉传达设计下各专业的介绍
[21:05] 选择“设计”的初衷和过程
[25:45] 在厦大跨学科学习探索“设计”的可能性
[28:55] 阿根廷麦当劳的开心乐园餐
[31:26] Real case: 为企业做VI系统设计
[34:50] “同理心不是同情心,是换位思考”以及Midjourney带来的冲击
[40:55] 从高校教师到重回校园读PhD:非常明确读PhD目的和保持与社会的联系
[48:56] 过去十年是海边的深蓝色
音乐: Letters - Civic Video
后期: Arthur
封面: 史依蒙
本节目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摘编。 联系我们:passionator2020@gmail.com
我们入驻爱发电啦(https://afdian.net/@passionator),欢迎大家前去支持我们。
在本期播客中,我们荣幸地邀请到了陈达老师,他不仅是世界残疾人台球和斯诺克协会(WDBS)的中国大使,陈老师将为我们讲述他如何面对生命中的巨大挑战,从高位瘫痪到重拾斯诺克球杆,以及他如何致力于推广残障人士参与斯诺克运动的故事。在对话中,我们还将讨论包容性、理解与沟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换位思考和公正的态度来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欢迎来到派森路口。
嘉宾:
陈达,世界残障台球与斯诺克协会(WDBS)中国大使
主播:
Arthur,派森路口 Co-host
麦子,派森路口 Co-host
主要话题:
[05:19] 大学时期生病的经历导致高位瘫痪
[06:59] 留学英国期间重拾放下18年的台球运动
[09:30] 因为学校台球俱乐部规定无法参加英国大学生台球比赛
[10:40] 自己报名参加英国残疾人斯诺克锦标赛
[12:13] 与肖恩墨菲作为现场唯二被采访的两人
[14:11] 从特殊教育(special education)到包容性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
[17:21] “他会觉得这种不一样是正常的”
[24:20] 为残疾人提供的服务在随着社会发展共同进步
[27:16] 22岁不到开始需要长期卧床,“那我的存在还有没有意义?”
[30:39] 每天跟大脚趾对话,你动了你动了,持续做了一年半,大脚趾真的动了
[32:40] 向英国铁路系统证明残疾身份
[40:17] “为什么不了解,是因为我们没有一起坐下来聊天”
[40.39] “当别人不理解你的时候,是不是就是被你就被歧视了?”
[44:00] 劣势在一定条件下真的可以转化成优势
音乐: Long Way Home-点灯人(Lamplighters)
后期: 麦子
封面: 陈达老师
本节目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摘编。 联系我们:passionator2020@gmail.com
我们入驻爱发电啦(https://afdian.net/@passionator),欢迎大家前去支持我们。
新能源、人工智能和制造业出海是后疫情时代经济增长的三个关键领域,但中企出海这一过程常常伴随着地缘风险的挑战。这些风险可能包括国际竞争加剧、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法律合规要求的复杂性,以及文化差异带来的沟通障碍。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出海企业寻求专业的公共政策咨询服务,以期在海外市场中稳健发展。Policy Nexus汇策作为一家专注于北美市场的咨询机构,提供包括公共政策,政府事务、法律合规和媒体公关在内的一系列服务,旨在帮助中国企业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北美的商业环境。
在本期播客中,我们将分享Policy Nexus汇策创始人/CEO刘天逸Thomas的故事,包括他对国际关系领域的热爱,作为前中国科技大厂北美公共政策总监的经历和角色转变,出海企业对政策公关的误解,Policy Nexus汇策如何为中企带来在北美市场「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国关人面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机遇与挑战。
欢迎来到派森路口。
嘉宾:
刘天逸 Thomas,
Policy Nexus (汇策)创始人/CEO
主播:
Arthur, 派森路口 Co-host
Ivy, 派森路口 Guest host, 纽约大学国际关系与事务
主要话题:
[05:01] Thomas从学术到业界的转变以及作为中国科技大厂北美公共政策总监经历
[05:01] Thomas 分享个人经历,强调对专业和世界的热爱,以及在国际关系领域的愿景
[09:23] 在北美为中国科技大厂工作,从分析师到公共政策责任人的角色变化, 以及如何向在地政策界传达公司理念
[13:40] 中企出海需要坚持「长期主义」
[22:34] 成为创业者:Policy Nexus 创始人/CEO
[35:56] 中企出海的三个圈层
[41:45] Policy Nexus拥有在复杂环境下处理复杂问题的独特经历
[43:52]「数据本身不具备解决问题能力」
[51:13] 所有人都觉得自己是所谓「小院高墙 small yard, high fence 」(1) 里面的百分之一
[56:49] 未来20年的不确定性对于国关人是机遇也是挑战,应当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备注:
(1)“ '小院'指直接关系到美国国家安全的特定技术与研究领域,'高墙'指通过出口管制、签证限制管控等手段筑起的战略围墙,'高墙'之外不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技术对中国保持开放,而'高墙'之内的核心技术将得到系统和严密的保护。'小院高墙'的雏形源于前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提出的美国太空防御战略,强调改革目标是'在更小的院子中建造更高的围墙',对军事技术和关键物项收紧管制。特朗普执政时期,美国政府试图强行与中国科技全面脱钩,引发了科技企业的强烈不满。2018年,'新美国'智库研究员萨姆·萨克斯和洛兰德·拉斯凯建议美国政府严格筛选需要保护的技术并实施精准防卫。2020年,美国国会'中国特别工作组'正式提出'小院高墙'概念,针对基础研究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提出应遵循自我强化、降低风险和保持开放的原则,确定了美国在核心科技领域对华竞争策略的基本方向。”
来源: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
汇策PolicyNexus: policy-nexus.com
音乐: I'm Afraid of Americans _ David Bowie
后期: Arthur
封面: 刘天逸Thomas
本节目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摘编。 联系我们:passionator2020@gmail.com
我们入驻爱发电啦(https://afdian.net/a/passionator),欢迎大家前去支持我们。
另外,如果你想加入听友群,请在公众号下方回复“听友群”获取二维码。
对于没有成为父母的人来说,可能都曾经好奇过:当妈妈是什么感受?身体和心理会经历一场怎样的蜕变?在人生和家庭的转变期,爸爸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有什么样的体验?
主播Coco趁着还拥有新鲜的回忆,在节目中无私分享那些人生关键处常被过来人“遗忘”的缄默片段。巧合的是,我们第七期嘉宾祖老师也在去年迎来了他的女儿。一同聊天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的到来不仅仅重塑了个体生命,也是串起长辈和晚辈、现代和传统、男性和女性的纽带。
原来做爸妈并不都是“快乐”,但一直“幸福”。
这是一期很自然、也很坦诚的聊天。欢迎收听。
嘉宾:
祖老师,当爸爸一年半,《派森路口Passionator》007期《回到文科初心的理科生》嘉宾
主播:
Coco,当妈妈三个月
林拾,一期一会
主要话题:
[03:23] 妈妈的一天是怎么过的?
[05:37] 去年春天在上海生孩子的特殊经历
[07:05] 带孩子的麻烦
[08:26] 为什么要孩子?
[10:53] 养孩子带来的家庭矛盾
[11:37] 现代社会和传统伦理的张力
[13:44] “科学育儿”,抑或是被“科学资本”裹挟?
[16:27] 爸爸全程旁听太太生孩子,感受孟子的“怵悌恻隐之心”
[20:17] 女性产后的难言之隐
[22:53] 有孩子后,反思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
[27:05] 生男生女和冠姓权
音乐: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I Prelude&Fugue No.1 in C major BWV846》by Glenn Gould
后期:
Coco
本节目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摘编。
联系我们:passionator2020@gmail.com
我们入驻爱发电啦,欢迎大家前去支持我们。
(https://afdian.net/a/passionator)
另外,如果你想加入听友群,请在公众号下方回复“听友群”获取二维码。
又是一年夏天。每个夏天,都会充满高考的紧张与释放、毕业的欢欣与离愁,成为每个人青春里浓墨重彩的记忆。逐渐地,有更多人青春的夏天里,多了“备考研究生”那个难忘的阶段。
近年来,每年都会被称为“史上最难考研年”,选择报考研究生的人数与日俱增。在逐浪的过程中,有人奋力前行、有人屡次出征、有人蓦然回首。这期节目,我们请到了两位“考研潮”中的游向不同目的地的少年,聊了聊他们考研的经历与感受。他们在那个夏天起伏的心绪和在这个夏天动情的回望,就像音乐中两条交织的声部,虽然各自不同,却殊途同归,展现出与自己较劲、对话、和解的过程,也将理解人生的大门又多推开了一点。
嘉宾:
予澶,22 考研上岸,目前工科硕士在读
麦子,音频剪辑,喜欢广播的工科女
主播:
林拾,一期一会
主要话题:
[03:45] 考研流程一览
[04:30] 我选择考研的理由
[12:49] 那年夏天,那个心绪起伏的暑假
[14:40] 从家人那里获得力量
[22:18] 和考研相关的海量信息,是宝藏还是负担?
[30:33] 放弃考研,我后悔了吗?
[24:09] 时过境迁,回头看我们考研路上的选择
[32:04] 学习成为成年人的我们
[39:48] 考研与否,没有标准答案,就像今后的人生
音乐:
《旋转的裙摆(伴奏)》蜷花仕女
《异乡人(live)》李健
后期:
麦子
题图:
from Kelly Sikkema on Unsplash
本节目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摘编。
联系我们:passionator2020@gmail.com
我们入驻爱发电啦(https://afdian.net/a/passionator),欢迎大家前去支持我们。
另外,如果你想加入听友群,请在公众号下方回复“听友群”获取二维码。
在中国福州和美国费城分别度过14年,从中国的小学初中到美国的初中高中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从福州人到亚裔美国人,如何定义自己的身份以及如何在美国社会找到自己的位置?
为何从常春藤名校毕业选择成为美国华盛顿特区的一名中学特教数学老师?
真正的美国中学长什么样?美国人数学真的不好吗?
3点放学没作业?只要在美国就有素质教育吗?
没有师范大学,在美国如何成为中学老师?
“当你真正到这份工作之后,你才知道,这样一份改变人的工作,不仅就是说能够改变别人,同时也能改变自己,其实意义很伟大。”
欢迎来到派森路口。
嘉宾:
Yuan Zou,福州人
美国华盛顿特区公立高中数学老师
Urban Teachers, Fellow, Secondary Education
宾夕法尼亚大学, B.A. Philosophy Politics & Economics (PPE)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M.S. Secondary Math Education and Special Education
主播:
麦子,音频剪辑,喜欢广播的工科女
Arthur,去全世界跨年
主要话题:
[04:14] 普通话自我介绍
[04:56] 英文自我介绍
[06:10] 福州话自我介绍
[10:46] 从福州到费城,从福州人到亚裔美国人
[19:39] 学生时代感触最深的亚洲研究课:it is what you do that defines you
[25:55] 旁观美国:在非裔美国人为主的中学,从文化边缘的群体了解美国历史
[28:54] 如何在美国成为中学老师?
[34:41] 美国有哪些类型的中学?公立/私立/教会或者在家上学?
[38:09] 何为特殊教育(special education)?
[44:02] 美国中学都是3点下课?都素质教育?
[47:24] 有钱:high floor, high ceiling;
[50:16] ”我现在是不给我学生任何作业”
[53:27] 竞技体育是热爱也是上升通道
[57:05] 考试是老师教学进度的指导工具而不是评价学生的工具
[01:01:26] 美国人真的数学不好吗?
[01:12:12] 想对国内外的中学老师同行说点什么?
音乐:
マンダリン《逃げ水の夜光鈴 》
Luke Thompson《 On a Slow Boat to China》
后期: 麦子
本节目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摘编。
联系我们:passionator2020@gmail.com
我们入驻爱发电啦(https://afdian.net/@passionator),欢迎大家前去支持我们。
另外,如果你想加入听友群,请在公众号下方回复“听友群”获取二维码。
嘉宾:
Yan:建筑师,创业者
主播:
Zoe,派森路口主播
Coco,新闻从业者
主要话题:
[4:40] 从哈佛建筑求学到创业
[11:20] 不断的转化是因为 “曾经已知的技术与模式已经无法与现在技术的变化所相匹配”
[15:40] 初始创业:“你需要有比别人好10倍的解决方案“
[30:00] 学校所没有教给我们的: 如何用最基本的语言来表达
[38:42] 不管这个事情做成还是做不成,我对自己的定位并不会发生改变
[42:50] 为什么选择探索web3
[50:15] 现在做的不同的探索,到未来都可能会在一个地方相遇
[65:14] 当你发现你所擅长的事情不是既定路线的时候,不要失去勇气去追求它
推荐:
《So Good They Can't Ignore You》by Cal Newport
音乐:
“You're the One for Me” by Digital Farm Animals
后期:
Triska
本节目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摘编。
联系我们:passionator2020@gmail.com
我们入驻爱发电啦(https://afdian.net/@passionator),欢迎大家前去支持我们。
另外,如果你想加入听友群,请在公众号下方回复“听友群”获取二维码。
这是一次迟到的年终总结。本期节目我们请来了一直在帮我们剪辑的同学麦子,聊了聊她在疫情中读大学的感受。麦子也分享了自己如何对媒体产生Passion以及站在人生第一个十字路口做出选择的过程。这也让我们回忆起了自己从学生时代到打工人的过程中记忆犹新的人生选择。最后,我们一起回顾了难以言说的2022和对派森路口在2023年的期待。
欢迎来到派森路口。
主播:
麦子,音频剪辑,喜欢广播的工科女
Arthur,去全世界跨年
Coco,新闻从业者
林拾,一期一会
Zoe,web3游荡中
主要话题:
[05:00] 麦子是谁?
[07:51] 麦子对播客的passion: 建立在电波之上的信任感
[09:34] “放弃考研“前后
[13:51] Coco: 在那个当下,你觉得你是交付了所有去做那个决定
[17:31] Zoe: 其实很多二元对立都不应该存在
[23:06] Arthur: 跟着自己的心走,至少你不会后悔
[23:56] 林拾:我想做这个事情是不是意味着我擅长这个事情
[27:01] 2022年sucks
[29:59] 多去观察自己身体细微的变化
[33:38] 在巴黎遇到派森路口的听众——what we do matters
[36:42] 用时间去创造回忆
[38:43] 派森路口诞生的契机
[41:01] 选嘉宾的逻辑和时代的惯性
[45:30] 派森路口2023
音乐:
Reborn-One Hundred Years
The Last Light - The Last Light
后期: 麦子
本节目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摘编。 联系我们:passionator2020@gmail.com
我们入驻爱发电啦(https://afdian.net/@passionator),欢迎大家前去支持我们。
另外,如果你想加入听友群,请在公众号下方回复“听友群”获取二维码。
你还记得上一次出国旅行的样子吗?或是正在计划2023年的旅行计划?本期节目我们和《到海外去》的主播Cici聊了聊,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下,如何保持对世界的好奇。
Cici是世界银行的咨询顾问,她曾深入格鲁吉亚,缅甸和南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协助世界银行设计并落地城市发展和可持续旅游项目以帮助当地居民改善经济发展状况。因为疫情,她从西欧到巴尔干到中东南亚再到非洲,在80天中去了 18 个国家。同时,她也是出海播客《到海外去》的主播以及大观资本发起的出海行业深度系列研讨活动 ---《出海同学会》的主持人。Cici目前base在肯尼亚工作。
欢迎来到派森路口。
嘉宾:
Cici, 《到海外去》主播, 世界银行咨询顾问
主播:
Arthur, 派森路口 Co-host
高雅, 派森路口 Guest host, Investment Associate, Verod-Kepple Africa Ventures
主要话题:
[04:08] 嘉宾介绍
[05:07] 如何参与到《到海外去》这档播客节目
[09:23] 你为什么要”到海外去“?-- 旅行和工作的关系
[14:47] 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发展可持续旅游业项目
[26:53] 朝鲜的女企业家
[28:46] 多边机构和私营部门在工作和思考模式的区别
[38:15] “时光机理论”在非洲
[44:40] 小商贩的国际贸易可能一直是“Global China”的主流
[49:55] ”出海人” 画像
[54:10] 个体在中国与世界交流中的位置
[59:11] 如何保持对世界的好奇?
[01:06:17] 嘉宾推荐
推荐:
Cici: 去旅行-身临其境是非常重要且有效链接的第一步
高雅Olivia: Podcasts:
(1) Afrobility: https://www.afrobility.com/
(2) The Flip: https://theflip.africa/podcast/
Arthur: 《到海外去》第一、二季: https://chuhai.squarespace.com/
音乐: A Day At the Races - Dirk Reichardt _ David Jürgens
后期: 麦子
封面: Cici
本节目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摘编。 联系我们:passionator2020@gmail.com
我们入驻爱发电啦(https://afdian.net/@passionator),欢迎大家前去支持我们。
另外,如果你想加入听友群,请在公众号下方回复“听友群”获取二维码。
在非洲做风险投资是什么体验?为什么从国际发展背景转型成为一名投资人?影响力投资真的更有影响力吗?非洲也有四小龙?非洲还是中企出海的目的地吗?
本期节目是一场SAIS校友的对话,我们和高雅Olivia聊了聊她在国际组织的工作经历和转型投资人之后的体会以及她对非洲创业公司市场的看法。
(SAIS) -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保罗尼采高级国际研究院(The Paul H. Nitze School of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tudies,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简称SAIS)总部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并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和中国南京(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有分校区,专门从事国际事务、政治、经济、金融、外交、政策和教育等领域的研究。
欢迎来到派森路口。
嘉宾:
高雅Olivia (SAIS'19), Investment Associate, Verod-Kepple Africa Ventures
主播:
Arthur (SAIS'22), 派森路口 Co-host
Zoe (SAIS'20), 派森路口Co-host
主要话题:
[03:54] 嘉宾介绍
[06:26] 从国际发展的视角看非洲
[08:50] 在多边机构做国际发展到底是在做什么?
[14:13] 影响力投资(Impact Investing) vs 有影响力的投资
[21:05] 更关注自己工作的影响力的质量而非数量
[23:13] 以投资人的角度,非洲市场有什么特点?
[26:10] 非洲四小龙 - 受投资人青睐的市场
[28:23] 在非洲做VC:“本土化极为重要”
[37:35] 传音控股在非洲做对了什么?
[40:07] 非洲大陆的文化差异:尼日利亚vs肯尼亚
[46:02] 投资非洲音乐行业?
[54:16] "Meaningful relationship, meaningful work" (有意义的关系,有意义的工作)
[58:08] 不要停止追逐
推荐:
高雅Olivia: Peru by Fireboy DML
Zoe: 工作之后要存钱
Arthur: 《America's Great-Power Opportunity: How Strategic Competition Can Revitalize U.S. Foreign Policy》by Ali Wyne
音乐: Peru by Fireboy DML
后期: 麦子
封面: 高雅Olivia
本节目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摘编。 联系我们:passionator2020@gmail.com
本期节目配合下方图片食用更佳。如果你的播客平台无法显示图片,请移步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派森路口Passionator”。如果你想加入听友群,请在公众号下方回复“听友群”获取二维码。
另外,我们入驻爱发电啦(https://afdian.net/@passionator),欢迎大家前去支持我们。
嘉宾:
朱艳Judy,AOF国际花艺大师学院中国校区首届学员
主播:
Coco,新闻从业者
林拾,一期一会
主要话题:
[03:57] 用赤小豆进行艺术创作
[09:58] 在AOF国际花艺大师学院学习
[12:12] 天山脚下的童年
[15:25] 花园设计手绘稿
[18:37] 克服完美主义
[21:18] 毕业后的工作经历
[26:57] 选择当全职妈妈
[28:30] 第一位花艺老师
[30:20] 在北京进修花艺
[32:14] 各项课程的区别(PBL:Project-based learning)
[34:18] 最崇拜Daniel Ost(丹尼尔·奥斯特)
[36:37] 推荐新手入门植物
推荐:
艺术家Daniel Ost(丹尼尔·奥斯特)
新手种花推荐:琴叶榕、宝莲灯、多肉植物、竹芋科
音乐:
《Passion》Inspiring Sounds
《雨后庭院》崔军淼等
后期:
Coco
题图:
Judy作品《初衷》(主材料:赤小豆,AOF国际花艺大师学院2022毕业展)
本节目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摘编。
联系我们:passionator2020@gmail.com
我们入驻爱发电啦(https://afdian.net/@passionator)
另外,如果你想加入听友群,请在公众号下方回复“听友群”获取二维码。
你上一次回家吃饭是什么时候?记忆最深刻的一道家乡菜是?在家两代人一起做饭的经历是怎样的?海蜇皮让我想家?原来热的福州芋泥也这么好吃?当福州传统小食虾酥中没有了虾,潮汕鲎粿里面也没有鲎,知道食物本来的样子还重要吗?不论在哪一线城市,在大家长离开后,“大家族”似乎不可避免地被拆分成一个个“小家”,如何维系一个个“小家”之间的联系以及每一个“小家”之间如何互动?
本期节目我们和小样聊了聊对以上问题的思考以及如何为离开家的人,在饭桌上建立家。小样是福州人,今年是她在北京的第11年。她是“1000小食”计划发起人,正在寻找1000位中国家庭食谱记录者。
欢迎来到派森路口Passionator。
嘉宾:
小样,“1000小食”计划发起人,正在寻找1000位中国家庭食谱记录者
主播:
Arthur,派森路口 Co-host
林拾,一期一会
主要话题:
[02:56] “1000小食”计划和福州人在北京的第11年
[06:19] 关于传媒,用户,内容和品牌的经历
[07:52] “1000小食”计划的契机--北方饮食对福州人的冲击?
[08:28] 关注福建本土文化的《Homeland家园》杂志
[19:05] “原来(福州)芋泥热的也这么好吃”
[21:25] 可能在我的印象中,所有人生大事都反映在一顿大的宴席上
[24:22] 当逢年过节一起吃饭成了人个人之间产生连结的唯一纽带
[29:47] 为离开家的人,在饭桌上建立家
[31:35] 小样带来的一场家宴是怎样的?
[36:29]“哦,原来你们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个样子”
[37:48] 小样, Arthur和林拾老师印象中最深刻的菜
[43:16] 两代人的厨房---和父亲一起做家宴
[47:35] 如何参与“1000小食”计划以及未来方向?
[51:40] 虾酥里面没有虾,鲎粿里面也没有鲎,但对我来说,知道这个变化的过程或者知道它本来的样子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
[55:02] 小样的Top3福州菜
嘉宾推荐:
福州红糟菜
鸡汤汆海蚌
福州芋泥
小样的“1000小食报”和邮箱: young@push.zhubai.love
《homeland家园》杂志,福建本土城市生活杂志
音乐:
《Young Summer》by Josh Leake
《儿时》by 刘昊霖
后期:
麦子
题图:
“1000小食计划”--寻找1000位中国家庭食谱记录者
本节目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摘编。
联系我们:passionator2020@gmail.com
我们入驻爱发电啦(https://afdian.net/@passionator)
另外,如果你想加入听友群,请在公众号下方回复“听友群”获取二维码。
美国东部时间7月26日,加拿大电商平台Shopify宣布裁员10%,本期的嘉宾Cheryl和她的公司Kikstart Ecom是Shopify的官方合作伙伴,他们帮助北美和中国出海的客户设计Shopify独立站。那么北美电商平台以及跨境电商出海还是一门好生意吗?本期节目我们和Kikstart Ecom的创始人兼CEO Cheryl Cui聊一聊在疫情期间她是如何从被银行裁员到创立自己的跨境电商公司。欢迎来到派森路口Passionator。
嘉宾:
Cheryl Cui, Kikstart Ecom CEO兼创始人
主播:
Arthur,派森路口 Co-host
Coco,新闻从业者
主要话题:
[04:15] 嘉宾和公司Kikstart Ecom介绍
[05:54] 在加拿大银行工作被“优化"
[06:48] 创业的契机
[08:44] 什么是DTC以及Shopify和亚马逊淘宝的区别?
[10:07] 跨境电商的尽头是独立站
[11:00] 电商之路从”一件代发“开始爆单?
[15:29] Shopify如何向商家收费?
[17:34] 为什么创立Kikstart Ecom?
[19:57] Kikstart Ecom如何创造价值?
[22:21] 第一份卖货经历: 在Shopify上卖手机壳
[25:18] 辍学辞职创业 vs 把副业做成主业?
[29:17] 升级打怪:从稳定的银行业到维持10人以上全职跨国团队
[31:13] 跨行创业+跨文化团队管理:”You need to be there”
[36:03] 回顾过去一年核心业务:设计,优化,开发 -> 引流
[40:51] 遭遇奇葩客户跑路:肯定是我的问题
[46:36] 国内跨境电商出海:1)针对海外平台卖货 2)代工厂转品牌 3)逃离国内电商内卷
[49:29] 跨境电商出海痛点:品牌故事和价值观
[52:30] 什么样的人适合做跨境电商?
[58:31] 跨境电商还是一门好生意吗?
[01:02:44] 嘉宾推荐
嘉宾推荐:
Kikstart Ecom播客 小宇宙《一起来做Shopify》
播客《My First Million》
书籍《Sell Like Crazy: How To Get As Many Clients, Customers and Sales As You Can Possibly Handle》
黄金圈思维模型 《Golden Circle model: Sinek's theory value proposition》 是由营销专家西蒙·斯涅克提出的
音乐:
《Passion》Inspiring Sounds
《Give It Up》黄玠玮 Zooey Wonder
后期:
麦子
题图:
Cheryl在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ctoria)
本节目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摘编。
联系我们:passionator2020@gmail.com
我们入驻爱发电啦(afdian.net),打赏的听友可以提前一天在爱发电获取新一期内容!
另外,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派森路口Passionator”会发布每期播客的文字版本。如果你想加入听友群,请在公众号下方回复“听友群”获取二维码。
嘉宾:
Yanni Li,斯坦福大学东亚研究硕士研究生
主播:
Arthur,派森路口 Co-host
主要话题:
[02:58] 嘉宾学术背景
[06:10] 博物馆的起源:从欧洲旧时代的珍奇柜到卢浮宫
[08:45] 博物馆的双重性——展示与保存:英国拒还希腊帕特农神庙雕塑
[10:38] 公共博物馆影响身份认同的文献回顾:边界,教化与权威
[15:35] 巴黎卢浮宫影响文化认同的历史叙事:从两河文明到法国
[20:51] 公共博物馆在日本:对内身份认同与对外国家形象
[26:52] 艺术品作为地位的象征:花重金买莫奈却鲜有其他亚洲艺术品?
[31:22] 大英博物馆收藏与帝国身份认同?
[33:58] 公共博物馆在新加坡:吸引全球人才与拥抱种族多元化
[36:42] 公共博物馆在国族构建中的角色:移民国家与民族国家
[37:52] 电影与博物馆在身份认同和文化政策中的作用
[41:06] 博物馆推荐
嘉宾推荐:
Yanni
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 New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直岛当代美术馆 Benesse House Museum
音乐:
《Passion》Inspiring Sounds
《A Place Called Xanadu》by Terry Wood
后期:
麦子
题图:
斯坦福大学小利兰-斯坦福博物馆,摄于2022年6月5日
本节目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摘编。
联系我们:passionator2020@gmail.com
我们入驻爱发电啦(afdian.net),打赏的听友可以提前一天在爱发电获取新一期内容!
另外,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派森路口Passionator”会发布每期播客的文字版本。如果你想加入听友群,请在公众号下方回复“听友群”获取二维码。
嘉宾:
Yanni Li,斯坦福大学东亚研究硕士研究生
主播:
Arthur,派森路口 Co-host
曾哥,热爱国学的程序猿
主要话题:
[05:02]《瞬息全宇宙》第一印象
[08:09] 对于亚洲女性的刻板印象
[10:37] 我们是否应该为了反对刻板印象而避免特定叙事?
[17:22] 为什么观众们关注电影中的身份政治?
[18:54] 好莱坞电影真的在乎中国市场声音吗?
[22:43] 对比近几年全亚裔演员的好莱坞电影
[23:18] 语言作为强势文化与多元文化的载体
[30:01] 亚裔移民家庭的代际语言障碍
[33:42] 好莱坞全亚裔电影可以突破“母女亲情”的安全话题吗?
[46:41] 如果有机会,你会怎么重新设定妈的多重宇宙?
[51:49] 作为北美华人对归属感的定义与讨论
[01:01:06] 嘉宾推荐
嘉宾推荐:
Yanni
电影《困在时间里的父亲》
东亚研究相关书籍推荐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by Benedict Anderson
《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by Walter Benjamin
周学光《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
曾哥
电影《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Has China Won?: The Chinese Challenge to American Primacy》 by Kishore Mahbubani
《Principles for Dealing with the Changing World Order: Why Nations Succeed and Fail》by Ray Dalio
Arthur
刘瑜《可能性的艺术:比较政治学30讲》
十三邀《许知远对话钟叔河》
音乐:
《Passion》Inspiring Sounds
《This Is A Life》by Son Lux
后期:
麦子
题图:
关于二战中的日裔美国人的历史照片-摄于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2022年7月3日
本节目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摘编。
联系我们:passionator2020@gmail.com
我们入驻爱发电啦(https://afdian.net/@passionator),打赏的听友可以提前一天在爱发电获取新一期内容!
另外,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派森路口Passionator”会发布每期播客的文字版本。如果你想加入听友群,请在公众号下方回复“听友群”获取二维码。
嘉宾:
馨逸,唯体集团学生运动员部门负责人
主播:
Arthur,派森路口 Co-host
林拾,一期一会
主要话题:
[04:30] 专业游泳运动员的训练
[07:01] 体育是一个金字塔
[08:12] 从自己的遗憾到帮助申请者成为美国大学的学生运动员
[11:31] 学生运动员vs高水平运动员
[14:20] 体育出国:学生运动员和体育行业就业
[25:66] 中美大学体育最大的区别是赛事
[26:36] 我们对“运动员”的有色眼镜
[29:44] 中美大学生运动员对比
[32:40] 谷爱凌是一个好例子么?
[34:33] 自发的努力和被强迫的努力是完全不一样的
[36:50] 嘉宾推荐
嘉宾推荐:
运动:
多尝试各种运动,一定要找你喜欢的运动,不用跟风选择很火的运动,有可能受伤;
肌肉,帅和证书多不一定等于好教练;
营养:
不建议选择太极端的饮食方式,单一营养素不利健康;
吃干净健康新鲜的食物,会麻烦,但对身体更好;
音乐:
《Passion》Inspiring Sounds
后期:
Triska
题图:
NCAA一级男子篮球锦标赛四强赛奖杯
本节目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摘编。
联系我们:passionator2020@gmail.com
我们入驻爱发电啦(https://afdian.net/@passionator),打赏的听友可以提前一天在爱发电获取新一期内容!
另外,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派森路口Passionator”会发布每期播客的文字版本。如果你想加入听友群,请在公众号下方回复“听友群”获取二维码。
嘉宾:
梦圆,欧洲气候基金会研究员,前财新世界说国际新闻记者,现居德国柏林,“派森路口”第1期嘉宾
贝希,正念饮茶品牌Mind Vacations联合创始人,现居德国汉堡,“派森路口”第15期嘉宾
伊琳,B.Telligent咨询助理,前华为德国,现居德国慕尼黑
主播:
Arthur,派森路口 Co-host
高媛,THE Woice Co-host
主要话题:
[02:20] 三位嘉宾的留德经历
[12:24] 2006年通过《反歧视法》: 在德国的30+女性没有太大焦虑感
[15:47] “不交流工资”的潜规则导致男女同工不同酬?
[18:17] 已婚已育的女性朋友求职困难。男女平等是世界性问题。
[21:48] 德国是榜样,但不是天堂: 宗教传统和不同的家庭税制组合。
[24:36] 1977年前,德国女性不能自由外出工作。
[28:06] 德国职场的“消极对抗”(passive-aggressiveness)
[34:48] 对族裔配额平权的看法
[44:39] 华人女性在德国职场的“冒充者综合症”?
[48:55] 你认为什么是真正的独立女性?
[57:59] 嘉宾推荐
嘉宾推荐:
德剧《坏账银行/Bad Banks》政治讽刺类节目《Heute Show》
实时评论节目《Jan Böhmermann - Neo Magazin》
手机app德语助手
Netflix电影《慕尼黑: 战争边缘/Munich: the Edge of War》
音乐:
《Passion》Inspiring Sounds
《Weeping Willow (The Purple Planet)》Elisa Montaldo
后期:
麦子
题图:
THE Woice主播高媛摄于德国慕尼黑宁芬堡宫,2021年秋。
本节目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摘编。
联系我们:passionator2020@gmail.com
我们入驻爱发电啦(https://afdian.net/@passionator),打赏的听友可以提前一天在爱发电获取新一期内容!
另外,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派森路口Passionator”会发布每期播客的文字版本。如果你想加入听友群,请在公众号下方回复“听友群”获取二维码。
嘉宾:
Erika,口译在读,北京书法家协会青年成员,NFT创作者
心竹,法律行业从业者,艺术爱好者;离碳科技联合创始人,关注NFT、元宇宙领域投资
主播:
Arthur,派森路口Co-host
Coco,新闻从业者
主要话题:
[02:28] 嘉宾和书法及NFT的缘分
[07:33] NFT是什么?创作者和投资者的看法
[10:32] NFT通过艺术走进大众视野,是巧合吗?
[13:28] NFT对传统艺术行业的改变
[20:07] NFT创作者也要当销售
[22:46] 书法文人圈子和NFT社群
[24:14] 书法也需要革新
[28:54] 值得关注的NFT社群、创作者和展览
嘉宾提及:
创作者:Wieslaw Borkowski Jr.(又名白尾)、王冬龄、Larva Labs、Pak、Robert Alice、Beeple
展览:苏富比Native Digital
社群:BAYC
音乐:
《Passion》Inspiring Sounds
《Ontario Gothic (Alternate Version)》Foxes in Fiction
后期:
麦子
题图:
Erika第一件在NFT平台OpenSea售出的作品,创作于2021年
本节目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摘编。
联系我们:passionator2020@gmail.com
【本期节目将以英文呈现】
嘉宾:
晏格文,作家、歌手,Earnshaw Books出版社创始人
Guest speaker:
Graham Earnshaw, writer, musician and founder of publisher Earnshaw Books
主播:
Arthur,派森路口Co-host
Coco,新闻从业者
Hosts:
Arthur, co-founder and host of the Passionator podcast
Coco, in the news industry
主要话题:
[01:49] 在中国四十多年的经历
[06:09] “本地姜不辣“:为何喜爱中国文化?
[09:16] 老外也可以学好汉字
[15:25] 金庸的武侠世界映射了现实
[19:42] 简化还是加料:翻译路线之争
[22:50] 中文名的由来,也与金庸有关
[24:09] 1980年在广西那坡县演唱
[27:30] 中国文化的内核
[32:01] 书籍的力量
[36:49] 嘉宾推荐
Timeline:
[01:49] Engagement with the China world nearly five decades
[06:09] “The grass is always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 why China?
[09:16] Foreigners can write in Chinese well
[15:25] How Louis Cha’s novels mirror the real world?
[19:42] To simplify or add stuff: the debate over translating approaches
[22:50] The story behind Graham’s Chinese name
[24:09] Graham performs in the Napo County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in 1980
[27:30] The core of the Chinese culture: hierarchy
[32:01] The power of books
[36:49] Recommendations
嘉宾推荐 (Recommendations):
Book: “The Party: The Secret World of China's Communist Rulers” by Richard McGregor
Book: “Return to Dragon Mountain: Memories of a Late Ming Man” by Jonathan Spence
Book: “Treason by the Book” by Jonathan Spence
Book: “The Eunuch” by Jonathan Kos-Read
音乐 (Music):
“Bang Bang Bang” by Graham Earnshaw (available on Spotify and NetEase Music)
(网易云音乐和Spotify上均可收听嘉宾的歌曲)
后期 (Post production):
Coco
题图 (Theme picture):
晏格文于1980年在广西那坡县演唱。
Graham Earnshaw performs in the Napo County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in 1980.
本节目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摘编。
联系我们:passionator2020@gmail.com
The content shall not be copied or republished without consent.
Contact us: passionator2020@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