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content for 聽講我城 is the property of Jacky Yu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觀塘由垃圾灣開始,至戰後發展成工業區,近年更搖身一變成為商廈、各類小店及創意產業的集中營,究竟在舊建築、舊社區及舊文化之間該如何取捨?------------------------- 主持:袁智仁(活在觀塘)、余震宇(香港舊照片)監製:Daniel NgSupport the show
竹園鄉是「東九十三鄉」之一,至今仍然有青磚、石砌屋,記錄著鄉民的歷史。在日削月割下,現今竹園村成為鬧市中的附庸,究竟它的價值在哪兒?我們應該保育竹園村嗎?------------------------- 主持:Nicky, Cherry(香港探古版主)、余震宇(香港舊照片版主) 監製:Daniel NgSupport the show
牛池灣鄉歷史悠久,屬九龍十三鄉之一,國父兄長孫眉曾居於此。近年政府打算拆卸古村重建,其中擁有歷史的萬佛堂及劉氏大宅的命運未卜,究竟保育與重建之間如何平衡?------------------------- 主持:Nicky、Cherry(香港探古版主)、余震宇(香港舊照片版主) 監製:Daniel NgSupport the show
茶果嶺村,一個超過400年的村落,即將拆卸興建公營房屋。現時村內尚有大量文物古蹟,但討論經年,仍然未有最後定案,本集將會介紹茶果嶺的歷史、值得保育的項目,期望香港人一同關注這條九龍古村。------------------------- 主持:Nicky、Cherry(香港探古版主)、余震宇(香港舊照片版主) 監製:Daniel NgSupport the show
保育並非一小撮人的責任,每一位香港人都可以略盡綿力!通過舊地圖、報章、檔案及照片,加上實地考察,讓文化遺產得以承傳,讓下一代可以觸摸歷史。究竟實踐的步驟、細節如何?請收聽本集!-------------------------主持:羅雅寧(中西區關注組召集人)、余震宇(香港舊照片版主)監製:Daniel NgSupport the show
版主小時候住伊利近街,樓下是貴如茶居、永祥燒臘茶餐廳,還有清晨六時傳出啼叫的雞檔,附近還有永善庵,後來才知道附近一帶叫「卅間」。這兒還有一個「卅間街坊盂蘭會」,原來是一個運作了數十年的社區組織,近來士丹頓街88至90號完成活化項目,讓街坊及中外遊客得以一睹昔日卅間唐樓的面貌。今日的元創方,即昔日的皇仁書院及荷李活道警察宿舍,版主昔日天天在這兒打籃球,中秋目睹煲蠟的火舌捲上籃框。經過民間保育後,才知道此地的故事,較殖民歷史還要漫長。卅間與元創方的保育,多得中西區關注組的持續努力,以民間力量保護舊建築,讓香港文化得以承傳,究竟當中有什麼故事?請留意本集內容。------------------------- 主持:羅雅寧(中西區關注組召集人)、余震宇(香港舊照片版主) 監製:Daniel NgSupport the show
公利真料竹蔗水及蘭芳園,大家試過未?勝香園、玉葉甜品及九記牛腩,各位又有冇特別經歷?午膳時間,又有冇去過嘉咸街百年市集買生果,又去吓中環街市涼吓冷氣?中環,是一個新舊並存的地方,既有香港大會堂象徵現代文藝,又有中區卅間街坊盂蘭會保留傳統文化,今集我們請來了街坊Katty分享中環故事,希望為香港帶來多一點繽紛……-------------------------主持:羅雅寧(中西區關注組召集人)、余震宇(香港舊照片版主)監製:Daniel NgSupport the show
某一段時期的銅鑼灣,人流不絕、污染嚴重,特色全失。今集,陳小芝還分享了一段經歷,每逢農曆新年都家歸不得,被迫在私家車上度宿,甚至要搬走才可以解決問題……-------------------------主持:陳小芝(《晴報》主編)、余震宇(香港舊照片版主)監製:Daniel NgSupport the show
九十年代的銅鑼灣,人稱香港新宿、銀座。四大百貨,大丸、松阪屋、三越及崇光,各有特色。糖街的銅鑼灣中心,售賣的遊戲機、figure及偶像雜誌,更成為追星、追潮流的集中營。然而,隨著時代廣場等大型商場興起,四大日資百貨亦黯然落幕……-------------------------主持:陳小芝(《晴報》主編)、余震宇(香港舊照片版主)監製:Daniel NgSupport the show
銅鑼灣的避風塘、東角道的渣甸貨倉、皇室堡旁邊的運河,以及時代廣場的前身,現在的香港人應該都沒有去過,究竟這些地方有什麼小故事?等銅鑼灣舊街坊話你知~-------------------------主持:陳小芝(《晴報》主編)、余震宇(香港舊照片版主)監製:Daniel NgSupport the show
遺跡考察、口述歷史、照片探索及公眾參與等,與香港史研究有沒有關係?學術與民間研究,需要恪守哪一種原則、規範?以今日的角度,詮釋歷史資料,有哪些問題需要注意?傳統歷史的敍述,可以改用故事、口述傳達嗎?或者,我們只有一個結論…… 「1941年香港戰役互動地圖」:https://digital.lib.hkbu.edu.hk/1941hkbattle/zht/index.php -------------------- 主持:余震宇(香港舊照片版主)、鄺智文博士(浸會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監製:Daniel NgSupport the show
近年學者研究歷史,除了文獻記錄外,還運用現代科技,將資料逐一標註在地圖上,營造空間概念,協助我們代入當時場景,試圖用另一種形式還原歷史。 鄺博的空間史研究,揭開了香港歷史研究的新一頁。在地圖上,歷史並非名人之間的對決,也有小人物與非戰鬥人員的身影,從另一方面細說香港故事。 「1941年香港戰役互動地圖」:https://digital.lib.hkbu.edu.hk/1941hkbattle/zht/index.php -------------------- 主持:余震宇(香港舊照片版主)、鄺智文博士(浸會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監製:Daniel NgSupport the show
日佔時期的歷史,改寫了當時香港人的生活,即使戰後重光,也影響了上一、兩代人的生活習慣。這些慘痛經歷,變相產生了各種都市傳說,究竟當時的社會有幾荒謬?由鄺博現身說法。 --------------------主持:余震宇(香港舊照片版主)、鄺智文博士(浸會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監製:Daniel NgSpotify: https://spoti.fi/3cyDD3I Apple: https://apple.co/3Pv0sUs Google: https://bit.ly/3eFVzu4 (For IG, link in bio) 支持民間歷史研究:www.patreon.com/chunyu1230Support the show
三年零八個月的歷史,有人稱為日治,有人稱為日據,兩者有何分別?在這段不堪回首的日子中,有哪個故事似被遺忘但值得銘記?究竟在2022年的香港,應該如何看待、解讀當年的歷史?--------------------主持:余震宇(香港舊照片版主)、鄺智文博士(浸會大學歷史系副教授)監製:Daniel NgSupport the show
昔日一些妹仔、貧苦少女,經歷不堪回首的日子,暫住保良局一陣子後,有權選擇自己的去向,決定將來的生活,似乎較現今更重視命運自主。在保良局的檔案中,不乏記載這些少女的抉擇,這對於今日的社會制度,似乎帶來不少的啟示。--------------------主持:Jacky Yu(香港舊照片版主)、Sally Yeung(保良局歷史博物館館長)監製:Daniel NgSupport the show
戰前香港流行請「妹仔」,不過經常遇上無良「事頭」,打罵恐嚇樣樣齊。昔日報章大多披露「事頭」被罰款了事,「妹仔」的去向大多鮮為人知。保良局的文獻,就填補了這個空白,究竟今集嘅「妹仔」有咩嘅結局呢?--------------------主持:Jacky Yu(香港舊照片版主)、Sally Yeung(保良局歷史博物館館長)監製:Daniel NgSupport the show
舊時香港流行「相睇」,近年會用app物色伴侶,原來昔年保良局竟然有類似服務,而且還主張自由戀愛!究竟保良局門外的男士,如何奪取伊人的芳心?--------------------主持:Jacky Yu(香港舊照片版主)、Sally Yeung(保良局歷史博物館館長)監製:Daniel NgSupport the show
保良局超過140年歷史,累積了大量文獻,不僅記錄了香港大事,亦匯集了小人物的事蹟,究竟保良局有哪些文獻?有何歷史價值?--------------------主持:Jacky Yu(香港舊照片版主)、Sally Yeung(保良局歷史博物館館長)監製:Daniel NgSupport the 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