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Music
Society & Culture
True Crime
Comedy
Religion & Spirituality
Education
History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Loading...
0:00 / 0:00
Podjoint Logo
GH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26/v4/c5/49/ab/c549abfb-d0d4-b3ed-5b96-350b48801db9/mza_8969842369057245914.jpg/600x600bb.jpg
愛上新竹
IC之音竹科廣播|蔡榮光、潘國正、洪惠冠主持
356 episodes
6 days ago
新竹,是個有風的地方; 新竹,是個有故事的地方,有風就有故事。 愛上新竹節目,帶您從人文地景產,重新發現新竹的豐富精彩! 現在,乘著新竹風的翅膀,邀您一起「愛上新竹」。 《愛上新竹-印象寫真館》由捷笙建設 ‧ 東照廣告贊助播出
Show more...
Places & Travel
Arts,
Society & Culture,
Books
RSS
All content for 愛上新竹 is the property of IC之音竹科廣播|蔡榮光、潘國正、洪惠冠主持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新竹,是個有風的地方; 新竹,是個有故事的地方,有風就有故事。 愛上新竹節目,帶您從人文地景產,重新發現新竹的豐富精彩! 現在,乘著新竹風的翅膀,邀您一起「愛上新竹」。 《愛上新竹-印象寫真館》由捷笙建設 ‧ 東照廣告贊助播出
Show more...
Places & Travel
Arts,
Society & Culture,
Books
Episodes (20/356)
愛上新竹
知識變黃金,翻轉從現在開始—讓AI專家系統助你一鍵開啟智慧淘金路!
來賓:國立清華大學特聘教授/光與健康協會理事長 周卓煇一張遺失的小學畢業照,究竟隱藏哪些故事?透過回母校三重國小的尋找過程,童年回憶不斷湧現!國立清華大學特聘教授周卓煇帶我們走進他從三重出發、遠赴美國深造、最後落腳新竹的精彩歷程。周教授擁有近40年AI專家系統的研究經驗,早年在美國取得材料與系統工程背景,回國後,他將「科學的系統思維」帶入教學與管理,致力讓AI成為人人都能駕馭的工具。他開設的《專家系統應用簡介》課程,在清華熱烈爆紅,學生來自各系所,甚至有高中生與退休人士共同修課。「專家系統」是AI的重要分支,能模擬人類專家的判斷力,應用於醫療、投資、創業等領域。他要求學生設計可賺第一桶金的AI產品,像是健康管理、飲料店選址分析、專利變現等,讓知識真正落地、創造價值。為了讓更多人能輕鬆接觸AI,他將於8月21日再度舉辦《青少年菁英AI高科技一日營》,開放國高中生與青銀共學,用一天的時間,讓你輕鬆打通AI任督二脈!周教授說:「我希望學員不只是聽完課,而是真的能用AI改變人生。」立即鎖定《愛上新竹》,聽他分享如何用AI,讓知識變黃金,夢想成真!💌關注台灣在地與人物故事,邀請你訂閱 IC之音電子報:https://pse.is/hsinchuedm
Show more...
6 days ago
45 minutes 53 seconds

愛上新竹
印象寫真館97:當國寶工藝遇上科技人—新瓦屋開啟一場匠心獨具的指尖技藝對話
來賓:科技生活雜誌新聞網社長 林芝華、策展人/資深攝影師 黃國倉您是否曾近距離感受人間國寶的風采?《國寶工藝進行曲》主題展正於竹北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熱烈登場!集結五大國家級傳統工藝領域,邀請人間國寶暨其嫡傳藝師,11位名家工藝師,展出超過70件工藝作品,涵蓋漆藝、竹籐編、竹編工藝、竹工藝-籃胎漆器與傳統木雕,每一件作品都凝聚歲月淬鍊與世代傳承的精華。究竟科技生活雜誌新聞網林芝華社長與資深攝影師黃國倉投入國寶工藝策展有何機緣?什麼是人間國寶?要具備哪些條件才能被認定?當傳統工藝遇上科技人,又會激盪出怎樣的文化對話?國寶工藝系列展覽未來還有什麼規劃?漆藝宗師王清霜家族三代齊聚,竹籐編國寶張憲平融合多元文化創新設計,而木雕大師李秉圭則以細膩雕工重現鹿港工藝的深厚底蘊。國寶匠人更有許多鮮為人知的趣味故事,等你一探究竟!此外,展區中並列展示兩張分別拍攝於1999年與2004年的新瓦屋空拍照,由黃國倉和潘國正於相同角度、不同時間拍攝,成為現場話題亮點之一。一場橫跨時代、工藝與人心的深度交流,歡迎您這個夏天走進新竹,愛上工藝,一起感受台灣文化的多元與美好!💌關注台灣在地與人物故事,邀請你訂閱 IC之音電子報:https://pse.is/hsinchuedm國家首位「漆工藝」人間國寶 王清霜藝師(黃國倉攝影提供)竹籐編人間國寶張憲平藝師(黃國倉攝影提供)國家雙認定「木雕」人間國寶李秉圭(黃國倉攝影提供)
Show more...
1 week ago
46 minutes 23 seconds

愛上新竹
大新竹教育新藍圖—國立陽明交大與竹北高中的共學進行式
來賓: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藝術與社會學院副院長/附屬中學推展辦公室副執行長 陳鏗任、國立竹北高級中學校長 陳瑞榮、家長會前會長 朱曉傑走進大新竹教育改革的歷史性時刻——竹北高中正式改隸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屬竹北高級中等學校」,114學年首屆新生即將啟程。陽明交大附中的成立,不是為了超越,而是為了實現教育共好,更是新竹教育能量的大躍進!過去頭前溪南岸擁有清大、交大、竹中、竹女……等明星學群,如今北岸的竹北,因竹北高中多年來在軟硬體建設、教學成果與學生多元發展上的努力,成功贏得改隸契機,與陽明交大攜手打造「科技首都教育新核心」。究竟推動附中的動機是什麼?歷程中面臨哪些校內外聲浪?目前的進度如何?又具備哪些未來展望呢?透過陽明交大陳鏗任副院長、竹北高中陳瑞榮校長與家長會朱曉傑前會長的分享,附中的未來輪廓逐漸明朗。陳校長說明附中將保留「精誠博雅」校訓精神與識別,同時深化六大核心價值,從雙語生醫、電資實驗班到跨域國際課程,全方位提升學習品質。學生更可提前接軌大學資源,如圖書館、實驗室與社團活動等。這場歷經約兩年、近三十場溝通會議的教育轉型,已獲教育部肯定。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見證竹北高中與陽明交大如何「同行致遠」,共創大新竹教育新典範!💌關注台灣在地與人物故事,邀請你訂閱 IC之音電子報:https://pse.is/hsinchuedm
Show more...
2 weeks ago
46 minutes 35 seconds

愛上新竹
印象寫真館96:《造山者》背後的築夢人—看見台灣半導體50年榮光與科技島人的故事
來賓:鴻梅文創志業董事長暨執行長/《造山者—世紀的賭注》製片人 陳添順新竹長大、求學,再到創立「或者」系列品牌,鴻梅文創志業董事長陳添順以「分散式美術館」概念活化地方文化,近年更跨足影像製作,投入半導體紀錄片《造山者—世紀的賭注》的籌拍行列。他攜手導演蕭菊貞、製片蔣顯斌,耗時五年、訪談80多位科技先驅,在科技戰、疫情、AI浪潮席捲全球的影響下,完整記錄台灣半導體從1976年引進技術到今日成為「矽盾」的關鍵歷程。從起心動念到拍攝完成的甘苦歷程,陳董事長分享團隊如何在動盪的國際局勢中堅持使命。科技人背景的他與文化人蕭導演如何激盪紀錄片火花?導演與製片們又如何分工合作?這部紀錄片自上映以來引起熱烈迴響,為什麼他說不只是給台灣人看,更希望川普也能看到呢?這部紀錄片不談財富與光環,而是以人文角度呈現一群科技人如何在困境中奮戰,讓台灣挺立於世界。面對未來50年的挑戰,台灣人需要勇氣、信念與持續創新的力量!《造山者—世紀的賭注》不只是歷史記錄,更是對下一代的啟發。現在,邀您立即聆聽,與我們一同走進影片背後的真實與熱血,看見座落新竹「護國群山」科技島的壯闊未來,以及那群不被遺忘的科技英雄。💌關注台灣在地與人物故事,邀請你訂閱 IC之音電子報:https://pse.is/hsinchuedm
Show more...
3 weeks ago
46 minutes 48 seconds

愛上新竹
小鎮民主的奇蹟—從獨立書店老闆到鎮長✏️劉育育用週記讓苑裡再掀海風
來賓:苗栗縣苑裡鎮鎮長 劉育育小鎮民主的奇蹟,從苑裡走進新竹!本集節目邀請話題熱度不減的苗栗縣苑裡鎮鎮長──劉育育,帶來她最新著作《鎮長週記》的感動分享!那一年,35歲的她在無派系無背景的情況下,逆轉勝出、當選鎮長,如何以一人之力,讓民主在苗栗小鎮真正萌芽?一位返鄉青年、政治素人投入苑裡鎮長選舉,究竟動機為何?進入科層體制的公務系統,她又如何適應公務並說服公務員,成為施政助力?百年文資的傳統菜市場建築,遭逢祝融後又該如何重生?漫漫重建之路,面臨了多少挑戰與障礙呢?透過劉育育鎮長推動的參與式預算——從兒童節「小小公民的民主練習」提案,到「敬老計畫」長者的防跌禮包,再到全鎮跨世代共融設計,足見每個政策背後,都有著紮實的民主精神與感人故事。「政治,不該是算計,而是每天把小事做好。」她用800天,融合社區營造地方創生經驗,在社群媒體的大風大浪中,努力駛穩一艘「政治透明」的小船,書寫一條清新的治理之路,讓我們見證民主不只是選舉,更是與人民一起打造未來的每一刻!
Show more...
1 month ago
49 minutes 25 seconds

愛上新竹
印象寫真館95:聖山的祝福,祖靈的守護—大霸尖山畢業尋根禮讚⛰️見證泰雅孩子的自信成長
來賓:新竹縣尖石鄉新樂國小 高文良校長、邱亞恩教師、賴羿愷應屆畢業生新竹縣尖石鄉,每年都有一場特別的成年禮,吸引許多原鄉學校畢業生勇敢挑戰自己。今年4月,新樂國小的師生們再度踏上象徵泰雅族人精神的聖山——大霸尖山,展開三天兩夜的尋根成年禮。凌晨四點,孩子們戴著頭燈,在獵人家長的陪伴下,迎著夜色前行,最終站上壯麗的Papak Waqa(大霸尖山)霸基。透過古調吟唱Lmuhuw,向祖先傳遞感恩之意,並以山棕進行Sbalay儀式,象徵祖靈之手的祝福,陪伴孩子邁向人生新階段。這不僅是登山挑戰,更是文化傳承的重要儀式。新樂國小自三年級起便規劃每日體能訓練,透過登山練習、比賽活動,培養孩子堅韌與勇氣。究竟大霸尖山成年禮的由來是什麼?家長、師生又是如何看待這場挑戰與傳承的洗禮?本集特別邀請新樂國小校長高文良、邱亞恩老師,以及應屆畢業生賴羿愷,帶大家一起走一趟「大霸尖山畢業禮讚」的攀登始末,感受泰雅孩子挑戰自我、攀出自信成長的動人故事。
Show more...
1 month ago
48 minutes 44 seconds

愛上新竹
空中女路5:整合旅遊與科技,用旅遊票券改寫產業版圖—跟著裘以嘉的「自由行」走上創新之路
來賓:豐趣科技總經理 裘以嘉沒有科技背景的行銷女將,如何在科技重鎮——新竹闖出一片天?透過豐趣科技總經理裘以嘉的創業歷程,帶您踏上璀璨的「科技女路」。曾在國際美妝品牌光芒四射,因婚姻搬到新竹,非理工背景求職屢屢碰壁。她憑藉對市場的敏銳洞察與卓越溝通力,成功加入工研院,勇闖科技產業。看準「自由行」趨勢,結合科技與旅遊打造出電子票券生態系,豐趣科技成功翻轉了傳統旅遊模式,更串聯起全台知名景點,打造「北北基好玩卡」、「愛台灣博物館卡」等熱門商品,甚至將此模式複製拓展到沖繩、東北亞市場。從國際品牌行銷,到科技創業領航,裘以嘉如何憑藉獨到眼光與行動力,突破框架、勇敢翻轉人生?又曾在創業過程中,遭遇哪些艱辛與挑戰?以自身旅遊經驗,不斷為國外旅人設想並成功整合資源,她用行動證明,性別與背景從來不是限制,只要掌握自身優勢、勇於創新,每個人都能為自己打造舞台。「空中女路」持續邁步啟程——走進一段科技、旅遊與女性力量交織的故事,閱讀城市的另一種風景。
Show more...
1 month ago
45 minutes 28 seconds

愛上新竹
印象寫真館94:畫筆為心靈開路,藝術與信仰交織—原鄉藝術家的「蛻變」雙視界
來賓:藝術家/牧師 安力.給怒、藝術家/牧師娘 蔡雅雅來自新竹尖石泰雅族的安力‧給怒,是台灣第一位赴海外取得藝術碩士的原住民藝術家,也是一位全職牧師。他的畫作典藏於國美館,更收藏著一段從原鄉走向國際的信仰與藝術旅程。此次展覽〈畫樹圖騰變奏曲:我正在改變〉,以「樹」為創作核心,串連童年記憶、族群文化與靈性省思。他運用圖騰、繩索、樹皮等素材,重構與祖靈的聯繫,讓藝術不只是創作,更是對信仰與自我認同的深層凝視。另一位藝術家蔡雅雅,則以〈疫後世界的心靈對話〉為主題,透過細膩的自然書寫與抽象筆觸,探問人在動盪時代中的情感與療癒,讓藝術成為靜謐而堅韌的陪伴。這回,同為信仰行者與文化橋樑的藝術家夫妻,於節目中展開生命共鳴與藝術蛻變的雙重對談,從未曝光的求學歲月、戀愛歷程到共組家庭的生命旅程,也將在節目中娓娓道來。同時,邀您走進《蛻變中的力量──安力‧給怒/蔡雅雅雙個展》,見證他們如何以畫筆與信仰,繪出生命「正在改變」的力量。【蛻變的力量|安力・給怒 × 蔡雅雅 雙個展】展期|2025/6/18(三)至7/6(日)時間|09:00~17:00(週一休館)地點|新竹縣政府文化局美術館103-105展廳(新竹縣竹北市縣政九路146號)開幕|6/21(六)14:00
Show more...
1 month ago
43 minutes 24 seconds

愛上新竹
空中女路4:從廟口到鳳凰救護,一碗羹熬出愛與勇氣—品味雅珍號陳美枝溫暖心胃的「羹湯人生」
來賓:雅珍號第二代負責人/新竹市消防局鳳凰志工隊副隊長 陳美枝新竹熱鬧的城隍廟前,有一碗令人難忘的羹湯,來自「雅珍號ㄍㄜ ㄍㄜ羹」的老闆娘──陳美枝。她不只是煮羹湯賣肉圓的攤販,更是穿梭在生死邊緣的救護志工。從小在廟口長大,年少也曾一度想「逃避」,卻在母親離世後,由抗拒到承擔,選擇追隨父親腳步,守住味道接下廟口攤位,踏上一條從市井攤販到救護志工的女力之路。她一手熬出一碗肉香四溢、真材實料的ㄍㄜ ㄍㄜ羹和紅糟肉圓,一手則堅守鳳凰志工的崗位,義無反顧奔向現場。從台鐵車站意外現場,到城隍廟砍傷、異物哽塞急救,甚至面對讓她最揪心的兒童OHCA,她從不退縮。她說:「心存善念,自有平安。」究竟參與消防救護志工行列背後的動機是甚麼?以及哪些實際救護案例與暖心捐贈故事呢?就讓我們隨著雅珍號第二代負責人陳美枝的女路足跡,踏查城隍廟周邊的溫暖路線,品嚐她人生中鹹、甜與溫熱的羹湯滋味——在奔波與給予之間,她選擇張開雙手,灌注愛與勇氣,也讓我們在每一口熱騰騰的湯裡,體會出這座城市甘美的人情滋味。
Show more...
2 months ago
46 minutes 27 seconds

愛上新竹
印象寫真館93:九芎林開庄250年—走入地方文史風景《九芎林拾遺》聆聽土地深處的呢喃
來賓:《從草地到璞玉:九芎林的故事》作者/新竹縣社區規劃師 張民依節奏飛快的現代生活裡,你是否曾駐足片刻,傾聽一方土地的故事?新竹縣文史工作者張民依研究聚焦新竹縣頭前溪流域及新埔鎮,多年深耕九芎林,記錄人物足跡與消逝景物。新作《九芎林拾遺》集結十三萬字的文章與田野踏查,從五分車的軌跡、樟腦焗製的草寮生活,到糖廍、糖鐵與造紙產業的興衰,從「昔與今」、「橋與河」、「客與家」、「老地名」、「舊生活」到「飲食文化」等面向,鋪展出多元且細緻的地方敘事。適逢九芎林開庄250週年,更特別撰寫「產業」主題特刊,帶領我們認識早年地方產業特色和舊地名的關聯與流變。究竟壢溪、社寮、窩村的區別是甚麼?舊地名背後又隱藏哪些文化底蘊?透過張民依老師的書寫、訪談與踏查,為我們描繪出一幅深具溫度的地方風土與族群變遷圖像。跟著他走一段文化的時光旅程,一次與地方記憶的深情對話,更聽見語言中流動的生活智慧,客家先人的智慧話語裡,都是記憶線索,也是文化的載體。歡迎一起來《九芎林拾遺》搶先拾回時光塵封的文化記憶,聽見芎林土地深處的呢喃!
Show more...
2 months ago
45 minutes 56 seconds

愛上新竹
空中女路3:阿公阿嬤沖出人生香氣—走訪海山鹿仔坑,聽廖育璿與長輩共譜銀髮生活的幸福練習曲
來賓:新竹市香山區海山社區發展協會執行長 廖育璿新竹香山有一處瀰漫著咖啡香與笑聲的溫暖角落——海山社區,這裡不只是傳統印象中的老社區,而是一座銀髮族快樂學習、活力重生的夢想基地。從泡茶、量血壓,到挑戰手沖咖啡與拉花技藝,平均年齡超過 75 歲的長輩們,用雙手沖出自信與成就,用笑容溫暖整個社區。「讓長輩也能一起玩年輕人的玩意!」——這句話,是海山社區發展協會執行長廖育璿的行動信念。來自台北的她,總是笑聲先到、點子不斷,讓原本靜謐的社區變得熱鬧又有趣,讓長輩們在這裡找到被需要與被肯定的價值。她是推動一切的靈魂人物,更是點燃社區活力的火種。究竟是什麼樣的熱情與能量,讓整個社區處處洋溢喜悅?海山的人情味、風土文化、社區風貌與特色產物,又有哪些令人驚喜之處?從充滿生命力的「千歲銀寶」日常,到樂齡咖啡館在地濾掛咖啡「鹿仔坑 Luca」,廖育璿將分享她的社區經營祕訣與故事。現在就邀您跟著我們走一趟海山,喝一杯用歲月泡出的好咖啡,聽一段關於愛、希望與夢想的故事。這裡,不只是社區,而是每位居民、每一位來訪者心中最溫暖的家,每一個瞬間,都是對生命熱情的最好詮釋。
Show more...
2 months ago
47 minutes 57 seconds

愛上新竹
空中女路2:一張紙,撐起整個時代的記憶—走進張秀美深刻連結蓪草文化與土地的工藝旅程
來賓:蓪草文化藝術工作室創辦人 張秀美當大家提起新竹,想到的是貢丸與米粉,但你可能不知道,從清朝開始先人引進蓪草紙工藝到竹塹城,日本時代發揚光大,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把蓪草刀,曾是新竹的重要產業。戰後嬰兒潮的學生,幾乎都曾用蓪草紙做美勞,也就是滴上水,蓪草紙就會浮現圖案來!有如「天使羽翼」般的蓪草紙,其工藝繁複細膩,蘊藏著千錘百鍊的技藝,從撩草到縛草,每一步都深藏百年智慧。本集節目邀您走進一段手工紙的生命旅程,一位被譽為「蓪草女兒」的工藝傳承者——張秀美老師的匠心世界。從母親手中接下蓪草工廠的她,在蓪草產業沒落之際,憑著一股堅持與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守住這即將失傳的技藝。即便歷經風雨,她仍選擇重返家鄉,創立「蓪草文化藝術工作室」,用雙手把蓪草之美繼續傳下去,是目前極少數仍在製作蓪草紙的工藝師。「我是被它養大的」「不能讓蓪草在我手中消失」透過張秀美老師的故事,看見傳統如何與現代接軌,如何透過手藝教學與創意再度綻放新生。走讀蓪草文化歷史與她的新竹南門足跡,更多精采故事等您一起踏尋──閱讀城市的另一種風景,「空中女路」第二集邁步啟程。
Show more...
2 months ago
47 minutes 25 seconds

愛上新竹
印象寫真館92:讓光穿越荒蕪—親愛愛樂打造竹東「音樂巷」藝術新地景🎼譜出希望樂章
來賓:親愛音樂文化基金會執行長 熊其娟、新竹市築愛協會理事長 邱媛美來自楓葉傳奇奧萬大山林間的樂團——親愛愛樂,承載著用音樂讓孩子們翻轉生命的夢想,一路由親愛村到草屯、中興新村。2024年,他們決定落腳台鐵竹東車站東側園區,開啟嶄新的「音樂巷」藝術據點里程碑!親愛音樂文化基金會執行長熊其娟回憶,初次踏入竹東基地時,眼前是因長期閒置而破損不堪的空間:消防、水電系統嚴重損毀。為了節省龐大的整建開支,親愛愛樂創辦人王子建與陳珮文夫婦,帶著團隊與孩子們利用寒暑假與週末時間,親自進行整修工程,點滴累積,逐步讓音樂夢想落地生根。然而,龐大的修繕經費仍需各界支持。究竟親愛愛樂進駐竹東文創藝術村,打造「音樂巷」的歷程中面臨了哪些挑戰?他們如何一步步克服困難?此外,已獲准於新竹竹東籌設實驗學校,背後的經營理念與未來發展藍圖,又將如何展開?與新竹市築愛協會攜手策劃「音樂巷」音樂藝術系列節目,又會激盪出什麼樣的火花?目前園區已規劃為涵蓋國中小至高中的學習空間,同時設有建教合作的實習商店,並配置戶外舞台、製琴室、展演廳、樂器銀行、辦公室、多功能教室與生活宿舍區等設施。期許未來以音樂為載體,推動品格教育與文化傳承,打造竹東「音樂巷」永續經營的藝術園地。
Show more...
3 months ago
46 minutes 30 seconds

愛上新竹
空中女路01:肩負使命為文化寫歷史—走讀洪惠冠在新竹文化發展裡的輝煌足跡
來賓: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藝文中心執行長/竹塹文教基金會董事 洪惠冠您知道嗎?新竹,不只有科技與古城,還有一條條屬於「她們」的路線,正在悄悄地串聯展開──《愛上新竹》推出全新系列節目:「空中女路」,帶你探索竹塹城裡那些蘊含深刻女性意涵的空間與記憶,深入發掘女性在地方歷史中的角色與貢獻,這不只是條實際的人生道路,更是由地方女性故事與文化交織而成的「人文地圖」。首波將陸續邀請五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在地女性,透過她們的故事,串起竹塹女性視角的「女路」文化新篇章。系列首集,邀請資深文化推手洪惠冠(現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藝文中心執行長),揭開「空中女路」的序幕。她長年深耕新竹文化,早在民國80年(1991年),便受時任新竹市長童勝男之邀,擔任新竹市文化中心主任,後轉任文化局局長,親身參與並引領新竹文化政策,帶領文化單位上下完成許多重大建設,只要談到新竹市的文化建設,就會想到洪惠冠主任,她的貢獻都寫在新竹市的文化建設中。從文化中心到文化局,從縣市分治的挑戰到社區總體營造風起雲湧的年代,洪惠冠見證並參與了新竹文化的巨大轉變。她策劃並推動超過一百本文資叢書的出版,首創「義工隊」與「竹塹大學」,還積極推動老建築再生計畫──讓國民戲院、舊環保局大樓、新竹自治會館等空間重獲新生,成為新竹獨特的博物館群。身為「台南女兒、新竹媳婦」,她以堅定的信念及不服輸的精神,投入在地文史研究與空間轉型,打造出一條專屬於她與新竹的「文化女路」。她的足跡還有更多精采故事等您一起踏尋──閱讀城市的另一種風景,「空中女路」正式啟程。
Show more...
3 months ago
45 minutes 56 seconds

愛上新竹
印象寫真館91:由人文地景產走入「科技城裡的桃花源」—探索護國神山金山面
來賓:文史工作者/前金山里里長 吳慶杰透過多年的田野調查與歷史考證,他致力於保存在地的文化記憶,「金山面文史工作室」前金山里吳慶杰里長再度蒞臨節目,這回他將引領我們走訪何方?以及帶來哪些精彩的文史故事呢?!今日的新竹科技園區「護國神山」所在位址—金山面,不僅僅是科技產業象徵,更是承載了數百年來客家先民的努力與奮鬥,這一介於土牛溝與隘防線間的老地名,逐漸被新竹人與科學園區所淡忘。它從金山面、關東橋到科學園區的演變,以及蔗田、茶園、埤塘與看天田發展出來的產業珍珠:晶片,從農業社會轉變為科技重鎮,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隨文史工作者吳慶杰前里長及三位文史專家主持人,從筆耕小書店出發,一路沿著鎮安宮、土牛溝遺址、冷水坑溪與靜心湖、開臺金山寺、實驗中學公共藝術作品、槺榔伯公、金山街與集福宫……等,空中濃縮導覽「科技城裡的桃花源」六小時的走讀行程,重新認識這片土地的過往與未來,感受金山面豐富的生命力與深厚的文史科技底蘊。
Show more...
3 months ago
48 minutes 6 seconds

愛上新竹
校園國際化增加多元文化氛圍,僑生除學習專業技能知識,更愛上新竹熱愛台灣!
來賓:新竹縣東泰高級中學電機電子群/水電技術科主任 陳永炎、僑生 楊鹿晗 彭光澤在全球化的影響下,除新住民、外籍移工之外,目前世界各國的移民學生也都呈現增加的趨勢。在新竹縣竹東鎮、橫山鄉,有一群僑生利用課餘時間為社區鄰里服務,掃街、環境整理,更融入在地民俗節慶活動,讓校園內的各國僑生體現愛上新竹、愛上台灣!他們來自新竹縣東泰高級中學僑生專班。往常皆是大學院校招攬僑生人才,因何高中校園內會設立僑生專班呢?學校如何為不同國籍學生規劃學習和實習建教課程?僑生來台前後有哪些的心境,及選擇就讀科系的過程和心得呢?與原先的期待是否有所差異?台灣與家鄉的文化有何差異與趣味?他們對於新竹有哪些深刻印象呢?高中校園邁向國際化增加多元文化氛圍,請聽東泰高中電機電子群暨水電技術科陳永炎主任,及兩位緬甸僑生楊鹿晗、彭光澤的分享,原來僑生除了學習專業技能、知識之外,更逐漸愛上新竹熱愛台灣!
Show more...
3 months ago
43 minutes 23 seconds

愛上新竹
印象寫真館90:教育發展與文化保存的拉鋸—守護創校日式宿舍群,守住85年的竹商校園記憶!
來賓:新竹市香山區議員 廖子齊、建築師 林志成「隨著老照片走進日式雙拼宿舍,映入眼簾的是充滿溫度的家園。在客廳吃麵的孩子背後,是日式雙拼宿舍罕見的書齋空間。門前巷弄裡,孩子騎腳踏車、打羽毛球,學生與校友前來拜訪陳老師,幸運的話還能吃到佟老師親手包的水餃。師長們在宿舍間來往交流,這裡曾是高商最具人情味的角落,是一代代教育者奉獻青春的見證。」——新竹市香山區議員 廖子齊一棟棟荒廢的日式宿舍,矗立在新竹高商校園內,此宿舍群建築為配合1940年新竹商業學校(今新竹高商)創校成立而建,作為教師及職員的宿舍使用。歷經85年,​檜木與瓦頂的結構仍然完整,特別是門窗等建築設計,順應新竹地區風大雨小的氣候環境,相當具有地方特色,更是校園內獨特的文化景觀。不過近期卻因校方規畫拆除新建教學大樓,引發了教育發展與文化保存之間的拉鋸。究竟新竹高商日式宿舍保存爭議的始末,留與不留正反雙方的論點為何呢?宿舍群具有什麼建築特色?國內外老屋保存或新舊融合有哪些成功案例?校園新建教學大樓是否有其他基地替代方案?教育與文化歷史現場又該如何結合與應用?透過文化資產價值審視,竹商日式宿舍群具備歷史脈絡與建築特色,更有校友們的深刻情感。請聽新竹市議員廖子齊與林志成建築師的分享與說明,共同守護創校日式宿舍群,守住創校85年共同的校園記憶!
Show more...
3 months ago
48 minutes 9 seconds

愛上新竹
單口、即興喜劇、漫才…「站立風城」掀起笑浪🌊新竹喜劇文化風再起
來賓:「站立風城」喜劇表演團創辦人 彭兆駒近年,單口喜劇(脫口秀)、日本漫才、即興喜劇、音樂喜劇、腹語及魔術表演等,深受年輕族群喜愛,隨著喜劇演員博恩的全球巡演帶動下,讓更多的喜劇演員能夠被台灣觀眾看到,同時也激發了喜劇產業的發展。來自風城在地的「站立風城」喜劇表演團,彭兆駒團長以自身數十年的戲劇表演和教學經驗,極力投入推廣。究竟他與新竹有著甚麼關聯?成長求學與創業、擔任教職的經驗歷程有哪些豐富有趣故事?1997年曾創立「經典劇坊」,2023年再創「站立風城」的動機為何?劇團的表演形式及營運模式具備哪些特色呢?新竹又該如何發展喜劇表演,並培養人才和觀眾?找尋假日休閒娛樂~不妨來體驗一場笑開懷的喜劇表演,讓「站立風城」為您掀起笑浪,新竹喜劇文化風再起,請聽「站立風城」喜劇表演團創辦人彭兆駒的分享。期待實際的推廣體驗行動,掀起新竹一波波喜劇風潮,更透過現場觀眾為傳播媒介,塑造出充滿文化素養城市形象!
Show more...
4 months ago
43 minutes 33 seconds

愛上新竹
印象寫真館89:百年好合的雙館建築—新竹州圖書館與市役所的榮光綻放
來賓:國立清華大學人社院/清華學院退休榮譽教授 王俊秀精通英日語的社會學家王俊秀教授真的很特別,既留學日本拿到碩士,又於美國攻讀博士,至少精通四種語言,無怪乎他什麼都通。來自台南關廟,竟說「新竹」是他的主埸,更因清華大學而深根在地有了強勁關聯性!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新竹州圖書館】前身是「新竹街圖書館」,為了紀念1923年日本大正天皇東宮太子裕仁訪問新竹而籌款興建,1925年完成,改為「新竹州圖書館」,台灣光復後由新竹市政府將其定名為新竹市立圖書館,後又改為新竹縣立圖書館,民國73年由新光集團取得產權。【新竹市役所】1920年,日本政府改正地方制度,於新竹州新竹郡管轄的新竹街(今新竹市)設置新竹街役場;原街役場設於郡役所內,直到1925年才建成。 歷經多次轉型,1930年新竹街升格為新竹市,新竹街役場也更名為「新竹市役所」。兩幢百年古蹟建築有著前世今生豐富精采的故事,雙館「百年好合」合辦慶祝活動更具意義,請聽國立清華大學人社院/清華學院退休榮譽教授王俊秀老師,帶領我們重回新竹州圖書館與市役所的榮光現場!原來節目現場四人皆與雙館有著無法分割的情緣。
Show more...
4 months ago
47 minutes 34 seconds

愛上新竹
印象寫真館88:沒有想像中的遠—挖掘作品深蘊,探看陽明交大建築展的建築新概念
來賓: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所所長 許倍銜、研究生 黃詩涵 楊鈞凱 王玟淯透過線上與線下的展覽,揭開建築作品與觀者之間隱藏的薄膜,2025年陽明交大建築研究所展覽以「沒有想像中的遠(Not So Distant)」為主題,除了展示作品表象的狀態,更進一步挖掘作品間蘊藏的連結,尋找那些表面疏遠、實則密不可分的關係。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所許倍銜所長,引領我們回顧陽明交大建築所成立的歷史,並透過曾與新竹縣市互動經驗及USR的案例,走入2025交大建築展的策展理念。究竟今年的建築展具有哪些特色?黃詩涵、楊鈞凱、王玟淯三位研究生各有哪些作品參展?除「進行中建築-海山漁港」、「新竹美術館」及個人宅友善寵物的設計,還有哪些有趣的作品呢?人們總習以為常的將各種事物視為獨立存在,但事實上,沒有任何領域、主題或經驗是孤立的,請聽陽明交大建築所所長許倍銜以及三位研究生的分享,藉由建築研究所展覽作品間的虛擬動態網絡,尋找它們的交匯點,重新觀看建築展,引發設計者、作品與觀者之間的對話,一切「沒有想像中的遠(Not So Distant)」。2025陽明交大建築展「沒有想像中的遠」即日起至4/12在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浩然圖書館B1藝文空間展出。
Show more...
4 months ago
45 minutes 20 seconds

愛上新竹
新竹,是個有風的地方; 新竹,是個有故事的地方,有風就有故事。 愛上新竹節目,帶您從人文地景產,重新發現新竹的豐富精彩! 現在,乘著新竹風的翅膀,邀您一起「愛上新竹」。 《愛上新竹-印象寫真館》由捷笙建設 ‧ 東照廣告贊助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