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拉黑」:一檔哲學速度下的耳邊意識震蕩
在這個連短視頻都嫌長的時代,你是否願意花3分鐘,跟著黑格爾穿越精神現象的辯證迷宮?
是否敢於直面拉康的語言切口,感受“慾望”這台不斷空轉的機器?
是否想知道齊澤克到底是在搞笑,還是在嘲笑我們被搞的生活?
歡迎來到 「齊拉黑」,一檔專屬于思辨邊緣人類的哲學播客。
我們不提供安心,也不講道理,我們只讓你和自己腦內那個不合時宜的他者對視三分鐘。
🎙️「齊拉黑」:一檔哲學速度下的耳邊意識震蕩
在這個連短視頻都嫌長的時代,你是否願意花3分鐘,跟著黑格爾穿越精神現象的辯證迷宮?
是否敢於直面拉康的語言切口,感受“慾望”這台不斷空轉的機器?
是否想知道齊澤克到底是在搞笑,還是在嘲笑我們被搞的生活?
歡迎來到 「齊拉黑」,一檔專屬于思辨邊緣人類的哲學播客。
我們不提供安心,也不講道理,我們只讓你和自己腦內那個不合時宜的他者對視三分鐘。

🎙️本期主題:
弗洛伊德治不好的人——女人。
聊起弗洛伊德,很多人脑子里浮现的,都是那个“能把你梦都解开”的心理大师形象。但这期我们要聊的,是他最著名、也最失败的一个案例——多拉。
多拉是个聪明、倔强、不愿被摆布的17岁女孩。她的父亲想把她“送”给朋友K先生,换一点婚外情的便利。因为多拉父亲和自己老婆的私情,K先生也开始性骚扰多拉,父亲却将她的求救视为幻想和捏造。
最终,多拉因为声带失能和爸爸「觉得」她行为异常,被送去了弗洛伊德那里诊治。多拉的爸爸很相信弗洛伊德,因为他治好了自己的晚期梅毒并发症导致的瘫痪。而这位心理学家做出的一切努力,都是要逼迫这位女病人承认她的痛苦来自恋父情结与对那个骚扰他的男人的爱慕,以此论证自己的学说。
多拉是化名。她的真名是Ida。当她躺在弗洛伊德诊疗室的躺椅上,整个父权世界裹挟着的残暴、专横、侵略战争就死死抵在她的喉口。十一周的治疗没能「治好」她。
(如果Ida的经历感兴趣,可以读读她的曾孙女 Katharina Adler 写的小说《Ida》。在那里,多拉终于获得了一次属于自己的叙述。
这次诊疗失败不仅是弗洛伊德的滑铁卢,也是整个精神分析早期的滑铁卢。它暴露了一个至今都绕不过去的问题:我们到底有没有真正听见过女性在说什么?
🎤 在这期节目里,我们聊了很多:
什么是“我”?什么是“原初压抑”?
为什么女性的欲望总被简化成“她就是想找个男人”?
为什么一位女性明明是在质问父亲、拒绝被交易,却总有人坚持要把她塞进一出三角恋的剧本?
💡 我们试着把多拉从弗洛伊德的理论夹缝里解放出来,去理解她真正的愤怒、她的拒绝、她的孤独。也许她不是想要什么,而是想说一句:爸,你把我当筹码出卖,却从来没把我当个人看过!
而我们今天还在讲她的故事,是因为,一百多年过去了,太多女性仍然因为“做自己”,而被诊断、被教育、被误解。
———————————————————————————
🎙️「齊拉黑」:一檔哲學速度下的耳邊意識震蕩
在這個連短視頻都嫌長的時代,你是否願意花3分鐘,跟著黑格爾穿越精神現象的辯證迷宮?
是否敢於直面拉康的語言切口,感受“慾望”這台不斷空轉的機器?
是否想知道齊澤克到底是在搞笑,還是在嘲笑我們被搞的生活?
歡迎來到 「齊拉黑」,一檔專屬于思辨邊緣人類的哲學播客。
我們不提供安心,也不講道理,
我們只讓你和自己腦內那個不合時宜的他者對視三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