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拉黑」:一檔哲學速度下的耳邊意識震蕩
在這個連短視頻都嫌長的時代,你是否願意花3分鐘,跟著黑格爾穿越精神現象的辯證迷宮?
是否敢於直面拉康的語言切口,感受“慾望”這台不斷空轉的機器?
是否想知道齊澤克到底是在搞笑,還是在嘲笑我們被搞的生活?
歡迎來到 「齊拉黑」,一檔專屬于思辨邊緣人類的哲學播客。
我們不提供安心,也不講道理,我們只讓你和自己腦內那個不合時宜的他者對視三分鐘。
🎙️「齊拉黑」:一檔哲學速度下的耳邊意識震蕩
在這個連短視頻都嫌長的時代,你是否願意花3分鐘,跟著黑格爾穿越精神現象的辯證迷宮?
是否敢於直面拉康的語言切口,感受“慾望”這台不斷空轉的機器?
是否想知道齊澤克到底是在搞笑,還是在嘲笑我們被搞的生活?
歡迎來到 「齊拉黑」,一檔專屬于思辨邊緣人類的哲學播客。
我們不提供安心,也不講道理,我們只讓你和自己腦內那個不合時宜的他者對視三分鐘。

本期有一個小彩蛋,Psychoanalyst看到後應該會會心一笑吧。
這裡补齐一下这期彩蛋的完整版:
年輕的弗洛伊德,是個「精神小伙」。白天研究腦神經,晚上吸一口可卡因續命。他興奮地寫信說這玩意兒多神:抗疲勞、提精神、治焦慮、甚至還能解決“性功能問題”。
是的,弗洛伊德曾真心實意地推薦“可卡因治療陽痿”。
那時他對身體的理解非常樸素:
“我不高興 = 我的神經出了問題 = 給它加點料。”
在他的前意識里,身體就像一輛神經肌肉組成的馬車,只要給得夠猛,它就能乖乖跑起來。
_
後來,他遇見了Martha。
一個柔弱、順從、專一、以他為中心,寫信會加「Liebster Siggi」的好女孩。
(注:Freud全名是Sigmund Schlomo Freud,Liebster Siggi如果變成中文語境差不多是->親愛的西基基。蠻嗲的。信中Martha的語氣溫柔甚至帶點母性,Liebster Siggi這一稱呼雖然甜蜜,但也成為日後許多學者解讀Freud如何在私密關係中顯露其控制欲與性別結構想象的重要線索。另,Martha就是Anna Freud的母親!)
在訂婚期間他開始頻繁地給她寫信,
從「今天吃了啥?」到「你跟哪個男的說話了?」;
從「你有沒有想我?」到「你怎麼還沒掛上我送你的照片?」;
從「你信寫太短了!」到「今天是不是不愛我了?」。
從吸Cocaine到管老婆穿什麼,弗洛伊德的身體也悄悄完成了一次遷移:
從「我用藥物調教我自己」,變成了「我用你,來安頓我的不安。」
也就是說,Cocaine讓他短暫擁有身體的主權;Martha則把他帶入了象徵秩序的租賃合同。
你以為他「成家立業」是找到真愛了?
也許吧,但從結構主義角度看,他只是完成了精神男性的標準進化路徑:
階段一:我控制我身體(靠藥)
階段二:我控制你身體(靠婚姻)
階段三:我的身體徹底交給父權結構托管(靠當父親)
_
這不是愛情故事,是一個關於身體如何被馴化的案例分析。
從裸感的本我衝動到穿西裝的超我規訓,
從可卡因快感到婚姻戒律,
弗洛伊德的身體,終於被社會成功收編。
而我們呢?
你以為你在「養生」,其實你只是把可卡因換成了「低因咖啡 + 早C晚A」;
你以為你談戀愛了,其實你只是多了一個「管理你身體狀態的人」;
你以為你在掌控身體,其實你只是變成了身體的秘書。
_
我們所謂的「活著」,是在管理一個叫身體的資產負債表。
唯一不同的是,有人靠藥物,有人靠婚姻,有人靠健身戒糖冥想氨糖VC泡騰片。
都一樣。你終究要為“身體這回事兒”付出點什麼。
身體是你最後一個相信還能自由支配的東西,而社會與結構等的就是你這點幻覺。
———————————————————————————
✨📢通知: 下週起,本播客從每週二更改爲每週一更。
每週兩次更新還是讓我有點焦灼,以這個頻率更新了一個月後,我最終決定還是每周更新一期好了。
每期播客三分鐘輕描淡寫的內容,背後可能是十幾本書、幾十篇文獻、上百條注釋才換來的一個「順嘴說出來」的句子。更別說上期插播11分鐘的蘇聯笑話的那期的工作量了。
這期我們聊「從Cocaine到Martha」,聽起來像段子,其實壓著:
-> 一整套弗洛伊德生平、信件、社會背景;
-> 拉康精神分析體系里身體三界結構(想象界、象徵界、實在界);
-> 異地戀書信里的父權慾望結構;
-> 以及19世紀奧地利猶太資產階級的婚姻秩序;
-> 更別說可卡因在醫學史上的地位、性別規訓機制、控制欲的象徵化……
甚至是某個輕描淡寫的笑點,我們也要對照好幾本理論書,確定它不是空轉的調侃,而是結構性的諷刺。
播客聽起來像聊天,實際上是精算過的認知排布。
每句話要聽起來“不高冷”,但骨子裡是有“史料 + 理論 + 結構 +情緒”支撐的。
我們不是炫學,我們是想讓你在聽的時候“輕輕地一笑”,但那個笑,是從洞察中長出來的。
開播客這一月以來有人說“啊你們這集內容好順哦”“笑鼠我了還挺深的”,我都覺得特別珍貴。
因為我努力的就是讓深度聽起來像輕盈,讓結構聽起來像生活。
如果你也在做播客、寫內容,或者只是默默地在學習,
也許你會明白那種感覺:
花很多時間讀的東西,不是為了顯得懂得多,
而是為了讓一件難的事情,有機會被好好講清楚。
這也是我們做知識播客的浪漫。✨
———————————————————————————
🎙️「齊拉黑」:一檔哲學速度下的耳邊意識震蕩
在這個連短視頻都嫌長的時代,你是否願意花3分鐘,跟著黑格爾穿越精神現象的辯證迷宮?
是否敢於直面拉康的語言切口,感受“慾望”這台不斷空轉的機器?
是否想知道齊澤克到底是在搞笑,還是在嘲笑我們被搞的生活?
歡迎來到 「齊拉黑」,一檔專屬于思辨邊緣人類的哲學播客。
我們不提供安心,也不講道理,
我們只讓你和自己腦內那個不合時宜的他者對視三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