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節目將會透過「心理學的知識」
深入淺出的來聊聊與人相處上的難題,建立人與人的「好關係」,
「一份好關係」將會帶來與人親近的歸屬感,
尊重彼此的人際界線,保持情緒的穩定輕鬆,
使工作更有效率,增添生活的幸福度。
無論是與伴侶、父母、親子、朋友、同事、上司相處上的點點滴滴,
有任何想聽的,或任何疑問,歡迎您告訴我們,
我們將與您分享,為關係調味加料,找回關係中自在的感受
節目內容有
《美味關係實驗室》,
主持人為姜尚文心理師
將會從心理學的角度切入,透過例子的分享,
探討多元的話題,深入淺出探討關係上的話題,
讓心理的需要不再是問題,一切都能迎刃而解。
回到自在做自己的美好狀態。
節目將會在每周更新。
《心靈元氣廚房》
主持人為朴世光心理師
來一點正能量,甦醒我們的頭腦,
讓我們的心情也變得輕鬆一些,
開始每天的工作和努力。
本節目以生活小故事為食材,用名言佳句來調味,
觸動心靈的味蕾,滿足心靈的胃口。
有個信念來生活,將使人感到更有意義,
工作也更有效率,對自己也更加滿意。
節目將會在每週更新。
懂心理,調出好關係
真摯的想陪伴你,一起面對今天的生活,
歡迎訂閱我們的節目,歡迎您的加入和收聽。謝謝。
更多的好資訊
暖心全人諮商中心的 FB https://reurl.cc/g02jvb
暖心全人諮商中心的 官網 https://humanitarian-love.com/
暖心全人諮商信箱 warmheart1099@gmail.com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這個節目將會透過「心理學的知識」
深入淺出的來聊聊與人相處上的難題,建立人與人的「好關係」,
「一份好關係」將會帶來與人親近的歸屬感,
尊重彼此的人際界線,保持情緒的穩定輕鬆,
使工作更有效率,增添生活的幸福度。
無論是與伴侶、父母、親子、朋友、同事、上司相處上的點點滴滴,
有任何想聽的,或任何疑問,歡迎您告訴我們,
我們將與您分享,為關係調味加料,找回關係中自在的感受
節目內容有
《美味關係實驗室》,
主持人為姜尚文心理師
將會從心理學的角度切入,透過例子的分享,
探討多元的話題,深入淺出探討關係上的話題,
讓心理的需要不再是問題,一切都能迎刃而解。
回到自在做自己的美好狀態。
節目將會在每周更新。
《心靈元氣廚房》
主持人為朴世光心理師
來一點正能量,甦醒我們的頭腦,
讓我們的心情也變得輕鬆一些,
開始每天的工作和努力。
本節目以生活小故事為食材,用名言佳句來調味,
觸動心靈的味蕾,滿足心靈的胃口。
有個信念來生活,將使人感到更有意義,
工作也更有效率,對自己也更加滿意。
節目將會在每週更新。
懂心理,調出好關係
真摯的想陪伴你,一起面對今天的生活,
歡迎訂閱我們的節目,歡迎您的加入和收聽。謝謝。
更多的好資訊
暖心全人諮商中心的 FB https://reurl.cc/g02jvb
暖心全人諮商中心的 官網 https://humanitarian-love.com/
暖心全人諮商信箱 warmheart1099@gmail.com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你想知道國際大事的幕後真相嗎?
好奇各產業背後的脈絡是什麼嗎?
不管你是對經濟、科技還是文化感興趣,《新聞幕後》邀請各領域的專家,從產業內幕到全球大事,帶你深入了解更多產業故事!
立即點擊收聽 https://fstry.pse.is/85l4gy
——以上廣告由 Firstory 與【月城南廣告】共同執行——
臨床調查顯示,約有一半的美國大學生在意自己的面貌,其中 25% 是特別在意。
醫學上正式名稱為身體臆形症,盛行率約為 2.4%,意即每 100 人中約有 2 至 3 人可能受影響。
容貌焦慮最常關注的部位依序為毛髮(63%)、鼻子(50%)和皮膚(主要為青春痘)。
弗洛伊德學派觀點認為,過度重視外貌可能源於潛意識中難以言說的情感,透過外貌來表達。
社交焦慮、完美主義和低自尊的人群,通常更容易出現容貌焦慮症狀。
臨床上,容貌焦慮症狀的高發年齡段通常在 16 至 18 歲之間。
父母對孩子外貌的負面評價,即使是無意的,也可能造成孩子日後的心理創傷。
改善容貌焦慮,除了藥物治療外,心理治療能幫助個案理解內在價值,減少對外在比較的依賴。
個案透過與母親溝通,理解母親過去言論造成的影響,並在獲得母親的肯定後,容貌焦慮症狀有所減輕。
00:01:23
容貌焦慮症的案例分析
本節探討了容貌焦慮症,並以一個案主的故事為例,說明了這種心理狀態的影響。案例中,案主在朋友建議下進行雙眼皮手術後,開始對自己的外貌產生極度不滿,甚至影響到工作和社交。在醫學上,容貌焦慮症被稱為身體異形症,患者會對身體的某一部分特別敏感,總覺得自己那裡不夠好。這種情況可能導致患者不敢出門、不去上學或工作,造成生活上的困擾,進而引發憂鬱或焦慮。
00:05:45
容貌焦慮的心理成因與原生家庭影響
本節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了容貌焦慮的原因,並以弗洛伊德的觀點切入,認為過度重視外貌可能源於潛意識中難以言說的情感。案例中,案主從小被母親批評眼睛不好看,導致他一直對自己的外貌缺乏自信。諮商過程中,案主與母親進行了對話,母親的道歉和肯定減輕了他的容貌焦慮。
00:08:26
容貌焦慮症的盛行率與好發部位
本節介紹了容貌焦慮症的相關數據,在美國大學生中,約有一半的人在意自己的面貌,但真正患有容貌焦慮症的比例約為 2.4%。容貌焦慮最常發生的部位是毛髮(63%),其次是鼻子(50%)和皮膚(主要指青春痘)。青少年容易以自我為中心,過度關注自己的外貌。針對容貌焦慮症,精神科醫生可能會開立抗憂鬱、抗焦慮或抗強迫症的藥物。
00:10:39
容貌焦慮的治療方法與日常生活建議
本節探討了容貌焦慮的治療方法,除了藥物治療外,心理治療也很重要。認知治療可以幫助患者調整對美的看法,減少與他人的比較。內在心理特質方面,低自尊和完美主義是容貌焦慮的常見原因。研究顯示,有社交焦慮的人也容易有容貌焦慮症。建議父母應及早關注孩子在青春期對外貌的過度關注,並協助他們建立內在價值,減少對外在的過度重視和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