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展緯,香港藝術家,關注勞工議題,相比去製作藝術品,他更關注如何以藝術家角色演練公民身分。
Luke 是我非常欣賞的人,他的身體力行,與弱勢同行的作風讓人起敬。之前一路留意他的行動,從椅子運動一路到地鐵工運,到最近他在IG 分享關於麥當勞的各種觀察,我一直都很想有機會和他親身交流,了解他的心路歷程。
這次訪問分為兩集,本集為下半集。
在本集, Luke分享了紐約「Public Artist in Residence」經驗,介紹不同部門如何資助藝術家自由創作,如如Mierle Laderman Ukeles在清潔部 和 Robin Nagle 於大都會博物館的例子。
我們也討論了韓國電視劇《黃真伊》,了解為什麼Luke 如此被這作品感動。在這段討論中,我們談到理想的Art Scene 是什麼模樣的。
Luke強調藝術應避免僵化規範,因此他嘗試通過眾籌實現自主創作,成功籌集20萬港幣支持他一年探索勞工自主的空間。他認為資金和藝術家或者NGO之間的關係,可嘗試建基於平等信任,而非由上而下的Funding Proposal模式,以釋放創意潛能。
最後Luke 也分享了一些推薦的讀物,和他很少列出閱讀清單的原因。
如果未看第一集的,歡迎點擊連結收看。
在第一集,我們回顧了程展緯《大家的掃把》和張開口的身分證兩件作品,與及疫情期間地鐵外判工運動的總總。 第一集連結:https://youtu.be/AL9pRgl3dkk
你可以在這裡找到程展緯: https://www.instagram.com/lukechinghk/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請於各大平台 "Like Share Comment Subscribe", 讓更多人看見《借鏡集》
*歡迎留言讓我們知道你最喜歡這集那個部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