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History
News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22/v4/4f/2a/65/4f2a6550-8ce2-2306-2c58-731db09900c2/mza_7483111927228523924.jpeg/600x600bb.jpg
伊研相信
Eilly & Eric
189 episodes
19 hours ago

每個周日2030(HKT),期待與各位暢談。
Youtube頻道:https://bit.ly/3pMaTbI

發刊辭
Eilly與Eric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
Eilly接受社會科學的訓練,在香港接受教育,之後在英國深造。其後在烏克蘭、白羅斯、摩爾多亞及其他中亞地區工作、體驗生活。在日本、澳門等地區從事教學及研究工作後,最近在香港完成教學及學術研究任務,再赴英國定居。
Eric由小學至研究所均在香港就讀,現在仍然在自己唸大學時的學府繼續教學工作。
兩個有著不同學習經歷的人,面對相同的議題,會有著怎麼樣的思考、分析角度?
這個頻道,希望呈現在香港社會脈絡下,Eilly與Eric對家庭、學校及教育制度的觀察。結合社會科學研究成果,提出不同的角度,直接面向值得深思的議題,供大家討論。
為甚麼要談這些?因為本於研究,我們依然相信,依然盼望,最好的,尚未來臨。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Education
Personal Journals,
Kids & Family,
Society & Culture
RSS
All content for 伊研相信 is the property of Eilly & Eric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每個周日2030(HKT),期待與各位暢談。
Youtube頻道:https://bit.ly/3pMaTbI

發刊辭
Eilly與Eric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
Eilly接受社會科學的訓練,在香港接受教育,之後在英國深造。其後在烏克蘭、白羅斯、摩爾多亞及其他中亞地區工作、體驗生活。在日本、澳門等地區從事教學及研究工作後,最近在香港完成教學及學術研究任務,再赴英國定居。
Eric由小學至研究所均在香港就讀,現在仍然在自己唸大學時的學府繼續教學工作。
兩個有著不同學習經歷的人,面對相同的議題,會有著怎麼樣的思考、分析角度?
這個頻道,希望呈現在香港社會脈絡下,Eilly與Eric對家庭、學校及教育制度的觀察。結合社會科學研究成果,提出不同的角度,直接面向值得深思的議題,供大家討論。
為甚麼要談這些?因為本於研究,我們依然相信,依然盼望,最好的,尚未來臨。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Education
Personal Journals,
Kids & Family,
Society & Culture
https://image.firstory-cdn.me/Image/cl28y1fda1doc01w8gh3b2m7f/fHBOeQ12L_NK4lMncuPo6.jpg
伊研突研第肆話:當辛教授遇上七師傅--升學結果與天功人力的關係
伊研相信
1 hour 28 minutes
5 months ago
伊研突研第肆話:當辛教授遇上七師傅--升學結果與天功人力的關係

《Stan Up!青開麥》Podcast開播!

由新竹縣政府教育局推出,六集節目集結青年提案,

從選系迷茫、科技人生到地方創生,還有網紅跨界對談,探索竹縣青年的成長路線圖。

🎧收聽👉 https://fstry.pse.is/8b7m7g


—— 以上為播客煮與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績效主義對社會的影響
最顯明的衝擊可見於教育界
考上名牌大學的原因
是由於天賦、勤奮、際遇、甚或其他不可知的力量使然?
由此而產生的一連串匪夷所思的行為
在在刷新我們的想像
#社會學
#教育
#家長教育
#績效主義
https://youtube.com/live/P-T3EnBEcT4

⏱️ 00:00–01:00|開場與節目介紹
主持人 Eric 與 Ellen 開場寒暄。
簡介節目宗旨:探討教育與社會議題。
鼓勵觀眾訂閱、留言、分享。
⏱️ 01:00–05:00|事件導入:七師傅與「新教授」
討論七師傅事件:家長付費請「法術」幫助子女入讀名校(聖母羅男女)。
引出「辛教授」:Michael Sandel,政治哲學家,著作《成功的反思》(The Tyranny of Merit)。
⏱️ 05:00–20:00|事件詳情與社會反應
家長組成苦主群組,質疑七師傅是否詐騙。
討論焦點偏離:社會關注是否「被騙」,而非家長行為本身的道德問題。
對比 Netflix 紀錄片《Operation Varsity Blues》:美國家長賄賂中介讓子女進入長春藤名校。
⏱️ 20:00–40:00|教育公平與家長動機探討
家長是否「因愛之名」而合理化不當行為?
家長是否在無意中傳遞「只要贏就可以」的價值觀?
討論「捷徑」與「旁門左道」的社會接受度。
⏱️ 40:00–60:00|社會價值觀與制度批判
討論 meritocracy(職效主義)與 parentocracy(家長主義)。
引用布迪厄(Bourdieu)理論:中產階級的文化資本與教育再製。
質疑中產家長是否真懂教育,或只是懂得「鋪路」。
⏱️ 60:00–80:00|制度與市場化教育的批判
討論英國升學制度與學校行銷策略(如 Cardiff Sixth Form College)。
質疑學校是否以教育為本,還是以招生為目的。
家長是否具備足夠資訊判斷學校質素?
⏱️ 80:00–100:00|社會現象與文化觀察
討論香港社會對「醒目」、「走捷徑」的推崇。
舉例:代考、假學歷、補習文化。
社會對「犯法」與「被揭發」的關注程度不對等。
⏱️ 100:00–結尾|總結與反思
家長的行為是否與其信奉的價值觀矛盾?
教育應該是公平與正直的,而非「贏就可以」。
呼籲觀眾反思:我們希望孩子成為怎樣的人?
推薦閱讀:Michael Sandel《成功的反思》。
這段內容深入探討了教育制度、家長角色、社會價值觀與道德判準之間的張力。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伊研相信

每個周日2030(HKT),期待與各位暢談。
Youtube頻道:https://bit.ly/3pMaTbI

發刊辭
Eilly與Eric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
Eilly接受社會科學的訓練,在香港接受教育,之後在英國深造。其後在烏克蘭、白羅斯、摩爾多亞及其他中亞地區工作、體驗生活。在日本、澳門等地區從事教學及研究工作後,最近在香港完成教學及學術研究任務,再赴英國定居。
Eric由小學至研究所均在香港就讀,現在仍然在自己唸大學時的學府繼續教學工作。
兩個有著不同學習經歷的人,面對相同的議題,會有著怎麼樣的思考、分析角度?
這個頻道,希望呈現在香港社會脈絡下,Eilly與Eric對家庭、學校及教育制度的觀察。結合社會科學研究成果,提出不同的角度,直接面向值得深思的議題,供大家討論。
為甚麼要談這些?因為本於研究,我們依然相信,依然盼望,最好的,尚未來臨。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