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內容乍看頗有古詩十九首的意境,什麼明月皎皎啦、念君/思君啦、斷腸/淚下沾衣啦,妥妥的套路!
不過只要從年代來看就解惑了,古詩十九首普遍被認為是漢末文人模仿樂府民歌所作的五言體,而曹丕是文人集團領袖,他的作品風格承接了漢民歌樂府中婦女視角的敘事方法,並用〈燕歌行〉開創了句句用韻的七言詩體裁,是歷史上第一首不帶楚辭影子(XX兮XX)的七言古詩。
所以比起嫌棄內容了無新意,更應該稱讚一下曹丕開拓文學方法與架構的努力。像是《典論‧論文》作為文學批評之祖、《列異傳》作為最早的志怪小說,還有找專人整理皇家藏書編成《皇覽》他也是第一人。了不起的地方不是他能創新,而是他開創的概念或方法論都能被後世沿用、持續產生深遠的影響;有點像「當玩家時表現還行,但是講到制定遊戲規則就很厲害」的感覺。
創作時細膩婉約,轉頭就成了記恨薄情的狠心帝王,沒想到吧?曹丕是個複雜的人,不能用單一的管道去論斷,可惜對於歷史人物甚至現代名家,能夠廣為流傳的大多是片面、戲劇化的形象。
--
燕歌行 二首其一 曹丕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爲霜,群燕辭歸雁南翔。
念君客遊思斷腸,慊慊思歸戀故鄉,君何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牀,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