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漢末的作品,隔壁棚〈東門行〉的主人公在社會安全網邊緣苦苦掙扎,〈西門行〉這邊卻在大呼及時行樂、為未來準備車馬…該說是有/沒有家室的人在人生觀上的差異,還是說就算在亂世,貧富差距仍大?要是不說年代,這篇我還以為是李白寫的—它跟EP05的〈將進酒〉在思想上可說是系出同源。
提到東門/西門的對照,我有個大膽的假設:西高東低的地勢造成河川流向由西往東,所以聚落的東方位於河川的下游,應該適用於漢代大部分的情況。那麼在公共衛生系統尚不完善的時期,是不是因為聚落西側的居住環境在客觀條件上比東側更有優勢,造成社會階層在居住地點方面進行了自然地劃分?題外話,〈金瓶梅〉的主角西門慶是複姓西門,雖然變有錢主要是靠繼承,但起步也並不差。如果南面北面多是政治上的用語,東邊西邊能不能作為經濟實力的指標呢?答案還有待進一步的考證。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