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 上主興起民長,但以色列子民仍不肯聽從他們。
福音: 你若願意是成全的,去!變賣你所有的,你必有寶藏在天上。
讀經
恭讀民長紀 2:11-19
那時,以色列子民行了上主視為惡的事,事奉了巴耳諸神。他們離棄了上主他們祖先的天主,即領他們出離埃及地的天主,而隨從了別的神,叩拜他們四周各民族的神,因此觸怒了上主。他們背離了上主,而事奉巴耳和阿市托勒特。於是上主對以色列大發忿怒,把他們交在強盜手中,叫強盜搶掠他們;將他們賣給四周的敵人,使他們不能抵抗他們的敵人;他們無論去那裏,上主的手總是加害他們,猶如上主所說的,猶如上主向他們所起的誓,使他們受極大的痛苦。
上主雖興起民長,拯救他們脫離強盜的手;但他們仍不肯聽從他們的民長,反而與外邦的神行淫,頂禮叩拜,迅速地離開了他們祖先所走的服從上主命令的路,沒有照樣行事。當上主給他們興起民長時,上主與民長同在,在民長一生的歲月中,救他們脫離仇敵的手,因為上主聽見了他們受壓迫欺凌所發出的嘆息,而憐憫了他們;可是民長一去世,他們又轉而行惡,行為比他們的祖先更壞,去追隨別的神,事奉叩拜他們,總不放棄他們祖先的惡行和頑抗的行為。 —上主的話。
答唱詠 聖詠第106篇 34-35,36-37,39-40,43,44
我們的祖先沒有聽從上主的命令,反而同異民混雜來往,學會他們的不良習尚。
他們崇拜了異民的偶像,偶像成了他們的羅網。他們竟殺了自己的兒女,把兒女奉獻給邪魔惡鬼。
他們因自己的作為,全無廉恥;他們因自己的惡行,如同娼妓。為此,上主向百姓大發憤怒,並憎恨厭惡自己的人民。
上主曾多次拯救他們,但他們仍是抗不從命。上主聽到了他們的哀鳴,又垂顧了他們的痛苦。
福音
恭讀聖瑪竇福音 19:16-22
有一個人來到耶穌跟前說:「師傅!我該行什麼『善』,為得永生?」耶穌對他說:「你為什麼問我關於『善』?善的只有一個。如果你願意進入生命,就該遵守誡命。」他對耶穌說:「什麼誡命?」耶穌說:「就是:不可殺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應孝敬父母,應愛你的近人,如愛你自己。」那少年人對耶穌說:「這一切我都遵守了,還缺少什麼?」耶穌對他說:「你若願意是成全的,去,變賣你所有的,施捨給窮人,你必有寶藏在天上;然後來跟隨我。」少年人一聽這話,就憂悶的走了,因為他擁有許多產業。 —上主的福音。
聖言反省 (樂仁出版社提供):
福音告訴我們,想要獲得永恆生命的方式,不僅需要滿全誡命,還要做到完全的捨棄。有時候不僅要捨棄朋友、親人還要捨棄自己所擁有的物質財富。在世俗中,物質可以帶給人外在的安全感,合理的利用錢財並不是錯誤,但是人不能被金錢所奴役。今天的這個青年人,雖然滿全了法律,但沒有滿全愛德。他處於靈性旅程中的跨越階段,他願意尋找,也渴望改變,但他卻不能捨棄財富。人的靈性生活,是一個需要不斷淨化的過程,是直到死亡才會完成的,時刻保持警醒,聽到天主呼喚積極回應,才能實現滿全。
讀經: 今天就選擇你們所願意事奉的。
福音: 不要阻止小孩子到我跟前來,因為天國正是屬於這樣的人。
讀經
恭讀若蘇厄書 24:14-29
若蘇厄對群眾說:「你們應該敬畏上主,誠心敬意地事奉他,拋棄你們祖先在大河那邊和埃及所事奉的神,惟獨事奉上主。若是你們不樂意事奉上主,那麼今天就選擇你們所願事奉的,或是你們祖先在大河那邊事奉的神,或是你們現住地的阿摩黎人的神;至於我和我的家族,我們一定要事奉上主。」百姓回答說:「我們絕對不願背棄上主,去事奉其他的神!因為上主是我們的天主,是他領我們和我們的祖先出離了埃及地,為奴之家,在我們眼前行了那些絕大的神蹟,在我們所走的一切路上,在我們所經過的一切民族中,始終保護了我們。上主更從我們面前,趕走了所有的異族,和住在這地的阿摩黎人。為此,我們必要事奉上主,因為他是我們的天主。」
若蘇厄對百姓說:「你們不能事奉上主,因為他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天主,是忌邪的天主,他決不寬赦你們的過犯和罪惡。如果你們背棄上主,去事奉外邦的神,在他恩待你們之後,他必轉而向你們降禍,消滅你們。」百姓答覆若蘇厄說:「決不!我們一定要事奉上主!」若蘇厄對百姓說:「這是你們對自己作證,要選擇事奉上主!」他們答說:「我們自己作證。」「那麼,你們應除掉你們中間的外邦神,一心歸向上主,以色列的天主。」百姓答覆若蘇厄說:「我們必定事奉上主,我們的天主,必聽從他的聲音。」
當天,若蘇厄便與百姓立約,在舍根為他們立定了誡命和典章。若蘇厄將這些話都寫在天主的法律書上;又取了一塊大石,立在上主聖所旁邊的篤耨香樹下。若蘇厄對全民眾說:「看!這塊石頭將作我們的見證,因為這塊石頭聽見了上主對我們所說的一切話。這塊石頭也將作你們的見證,以免你們背棄你們的天主。」此後,若蘇厄便打發百姓各自回到自己的土地去了。這些事以後,上主的僕人,農的兒子若蘇厄便去世了,享年一百一十歲。—上主的話。
答唱詠 聖詠第16篇 1-2,5,7-8,11
天主,求你保佑我,因為我只投靠你。我對天主說:「唯有你是我的上主,上主,你是我的產業,是我的杯爵,我要得你的基業,有你為我守著。」
我要讚頌引導我的上主,我心連夜間也向我督促。我常將上主置於我的眼前,我決不動搖,因他在我右邊。
請你將生命的道路指示給我,唯有在你面前才有圓滿的喜悅,永遠在你右邊也是我的福樂。
福音
恭讀聖瑪竇福音 19:13-15
那時,有人給耶穌領來一些小孩子,要他給他們覆手祈禱,門徒卻斥責他們。耶穌說:「你們讓小孩子來吧!不要阻止他們到我跟前來,因為天國正是屬於這樣的人。」耶穌給他們覆了手,就從那裏走了。 —上主的福音。
聖言反省 (樂仁出版社提供):
門徒們因為考慮到耶穌疲累,想要制止孩子們接近主,卻被耶穌拒絕了。耶穌再次肯定了,天國是屬於孩子們的(第一次瑪18:3—4),不要忽視他們的需要。在耶穌的行動中,祂對孩子們的愛是直接的、即時的。在現代社會中,許多人常常忽視孩子們感受與需要,因為他們沒有完全的自主能力。很多時候,父母選擇在物質上滿足孩子的需求,但對於他們的教育卻是填鴨式,一味想要用自己認為好的方式改變孩子,完全不去聆聽、尊重他們的想法。雖然給予孩子生活所需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將他們培養成屬於天主的人,使其能接受來自於天主的降幅,那才是永恆的福樂。
讀經一: 有一個女人,身披太陽,腳踏月亮。
讀經二: 首先是作為初果的基督,然後是屬於基督的人。
福音: 全能者在我身上行了大事,舉揚了卑微貧困的人。
讀經一
恭讀默示錄 11:19; 12:1-6, 10
那時候,天主在天上的聖殿敞開了,天主的約櫃,也從天主的聖殿中,顯露出來了。天上出現了一個大異兆:有一個女人,身披太陽,腳踏月亮,頭戴十二顆星的榮冠;她腹中懷了孕,在產痛中呻吟。
跟著,天上又出現了另一個異兆:有一條火紅的大龍,有七個頭,十隻角,頭上戴著七個王冠。牠的尾巴,將天上的星辰,勾下了三分之一,投在地上。那條龍,站在那要生產的女人面前,待她生產後,要吞下她的孩子。
那女人生了一個男孩;他就是要以鐵杖牧放萬民的那位。那女人的孩子,被提到天主和他的寶座前。
女人就逃到曠野,在那裡,有天主給她準備好的地方,叫她在那裡,受供養一千二百六十天。
那時候,我聽見天上有大聲音說:「現在,我們的天主獲得了勝利、權能和國度,也顯示了他基督的權柄。」 —上主的話。
答唱詠 聖詠第45篇 10, 11-12, 15-16
列王的公主,都成群結隊,前來歡迎你。王后佩帶敖非爾金飾,侍立在你右邊。
女兒!請聽,請看,也請側耳細聽:忘卻你的民族、和你父的家庭!因為君王戀慕你的美艷雅麗。他是你的主;你應向他伏首至地。
公主身穿錦衣華服,被引到君王面前;成群童女,陪伴著她,到你身邊;在歡樂歌舞聲中,一齊進入了王宮。
讀經二
恭讀聖保祿宗徒致格林多人前書 15:20-27
弟兄姊妹們:
基督確實從死者中復活了,做了死者的初果。因為,死亡既因一人而來,死者的復活,也因一人而來;就如在亞當內,眾人都死了,照樣,在基督內,眾人都要復活;不過,各人要依照自己的次第:首先是作為初果的基督,然後,是在基督再來時,屬於基督的人,再後,才是結局;那時,基督將消滅一切率領者、一切掌權者和大能者,把自己的王權,交於天主父。
因為,基督必須為王,直到把一切仇敵,屈伏於他的腳下。最後被毀滅的仇敵,就是死亡,因為天主使萬物都屈伏在他的腳下。 —上主的話。
福音
恭讀聖路加福音 1:39-56
瑪利亞就在那幾日起身,急速往山區去,到了猶大的一座城。她進入匝加利亞的家,就向依撒伯爾請安。
依撒伯爾一聽到瑪利亞請安,胎兒就在她腹中歡躍。依撒伯爾於是充滿了聖神,高聲說:
「在女人中,你是蒙祝福的,你的胎兒,也是蒙祝福的。我主的母親,駕臨我這裡,這是我那裡得來的呢?看,你請安的聲音,一入我耳,胎兒就在我腹中,歡喜踴躍。那信了由上主傳於她的話必要完成的,是有福的。」
瑪利亞於是說:
「我的靈魂頌揚上主,我的心神歡躍於天主,我的救主,因為他垂顧了她婢女的卑微,今後萬世萬代都要稱我有福;因全能者在我身上,行了大事,他的名字是聖的,他的仁慈世世代代於無窮世,賜與敬畏他的人。
「他伸出了手臂,施展大能,驅散那些心高氣傲的人。他從高座上,推下權勢者,卻舉揚了卑微貧困的人。他曾使飢餓者,飽饗美物,反使那富有者,空手而去。
「他曾回憶起自己的仁慈,扶助了他的僕人以色列,正如他向我們祖先所說過的恩許,施恩於亞巴郎和他的子孫,直到永遠。」
瑪利亞同依撒伯爾,住了三個月左右,就回家去了。 —上主的福音。
聖言反省 (樂仁出版社提供):
天使報喜後,聖母瑪利亞就動身前往匝加利亞的家。這是耶穌通過母親第一次傳教之旅,也預示了耶穌福傳行動就此展開。該行動貫穿了整部《路加福音》與《宗徒大事錄》。聖史路加以「萬福,充滿恩寵者」(路1:28)為瑪利亞受祝福的起始,也因此天主對整個人類的祝福藉著瑪利亞的信德展開,「那聽天主的話而遵行的人,更是有福的」(路11:27)。瑪利亞被稱為新約的約櫃,在她內孕育著救贖者天主子,祂成為一切祝福的源泉,祂是人類敬拜的中心。天主的聖言從天上傳到地上,從納匝肋傳到耶路撒冷,再到猶大,直到地極。
讀經: 上主的約櫃要在你們前面渡過約但河。
福音: 我不對你說:寬恕直到七次,而是七十個七次。
讀經
恭讀若蘇厄書 3:7-10,11,13-17
上主對若蘇厄說:「今天我要開始在以色列人眼前顯揚你,使他們知道,我要與你同在,有如我過去與梅瑟同在一樣。你吩咐抬約櫃的司祭說:你們一到約但河的水邊,就停在約但河邊。」若蘇厄吩咐以色列子民說:「你們前來靜聽上主你們天主的話。」若蘇厄遂說:「你們由此可知道,永生的天主是在你們中間,他必從你們面前,將客納罕人趕走。看,大地主宰的約櫃要在你們前面渡過的約但河。當抬大地的主宰上主約櫃的司祭的腳,一踏入約但河的水,約但河的水就必中斷,由上流下的水要停住,像一道堤。」
當百姓起程離開帳幕要過約但河時,司祭抬著約櫃,走在百姓的前面。當抬約櫃的司祭到了約但河,他們的腳一踏入水邊——原來約但河在整個收割期間,水常漲至河岸——水就停住了:由上流下的水像一道堤,停在很遠的地方,遠至匝爾堂附近的阿當城;往下流入阿辣巴海,即鹽海的水,已全退去;於是百姓在耶里哥對面過了河。當全以色列人在旱地上渡過時,抬上主約櫃的司祭穩立在約但河中的旱地上,直到全民眾都渡過約但河。 —上主的話。
答唱詠 聖詠第114篇 1-2,3-4,5-6
亞肋路亞!當以色列出離埃及,雅各伯家離開蠻夷時,猶大成了上主的聖所,以色列成了他的王國。
海洋見了,頓時逃溜,約但立即回轉倒流。山嶽跳躍像公羊,邱陵舞蹈似羔羊。
海洋,什麼使你逃溜?約但,什麼叫你倒流?山嶽,你們為什麼跳躍像公羊?邱陵,你們為什麼舞蹈似羔羊?
福音
恭讀聖瑪竇福音 18:21-19:1
那時,伯多祿前來對耶穌說:「主啊!若我的弟兄得罪了我,我該寬恕他多少次?直至七次嗎?」耶穌對他說:「我不對你說:直到七次,而是到七十個七次。為此天國好比一個君王,要同他的僕人算賬。他開始算賬的時候,給他送來了一個欠他一萬「塔冷通」的,因他沒有可還的,主人就下令,要他把自己和妻子兒女,以及他所有的一切,都變賣來還債。那僕人就俯伏在地叩拜他說:主啊!容忍我吧!一切我都要還給你。那僕人的主人就動心把他釋放了,並且也免了他的債。但那僕人正出去時,遇見了一個欠他一百「德納」的同伴,他就抓住他,扼住他的喉嚨說:還你欠的債!他的同伴就俯伏在地哀求他說:容忍我吧!我必還給你。可是他不願意,且把他關在監裏,直到他還清了欠債。他的同伴見到所發生的事,非常悲憤,遂去把所發生的一切告訴了主人。於是主人把那僕人叫來,對他說:惡僕!因為你哀求了我,我就免了你那一切的債;難道你不該憐憫你的同伴,如同我憐憫了你一樣嗎?他的主人大怒,遂把他交給刑役,直到他還清所欠的一切。如果你們不各自從心裏寬恕自己的弟兄,我的天父也要這樣對待你們。」
耶穌講完這些話以後,就離開加里肋亞,來到約旦對岸的猶太境內。 —上主的福音。
聖言反省 (樂仁出版社提供):
人們不論在家庭生活還是工作中,經常需要寬恕與被寬恕,因為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產生摩擦與齟齬。對於人的本性來說,並不容易做到寬恕。當我們認為被冒犯、被蔑視或被傷害時,會沮喪、生氣、發怒甚至想要報復對方。但寬恕要求人,不僅僅忽視和忘記別人帶來的傷害,更要將別人的冒犯,從自己的心內消除,治癒自己被傷害的那部分。對於寬恕者而言,必須以最大限度的克制罪惡所帶來的誘惑,從而淨化自己,得到內在的轉變,實現真正的寬恕。在這一點上,人要與十字架上的基督相遇,因為祂就是這樣寬恕我們的罪過。
讀經: 梅瑟按上主所預定的死了,以後沒有興起一位像他一樣的先知。
福音: 如果你的弟兄聽從了你,你便贏取了他。
讀經
恭讀申命紀 34:1-12
梅瑟由摩阿布曠野上了乃波山,上到耶里哥對面的丕斯加峰,上主就將全地指給他看:即由基肋阿得直到丹,納斐塔里和厄弗辣因及默納協全地,直達西海的猶大全境,乃革布和棕櫚城的耶里哥山谷盆地,直到左哈爾。上主對他說:「這就是我對亞巴郎、依撒格和雅各伯誓許說我要給你後裔的土地。我讓你親眼看見,但你不能過去。」上主的僕人梅瑟遂死在那裏,按上主所預定的,死在摩阿布地。上主將他葬在摩阿布地,面對貝特培敖爾的一個山谷內;直到今日沒有人知道埋葬他的地方。梅瑟死時,已一百二十歲;他的眼睛未花,精力也未衰退。以色列子民在摩阿布曠野哀悼了梅瑟三十日。為梅瑟舉哀的日期滿了,農的兒子若蘇厄,因梅瑟曾按手在他身上,充滿了智慧之神;為此,以色列子民都聽從他,全照上主向梅瑟所吩咐的去行。
以後在以色列中,再沒有興起一位像梅瑟一樣的先知,與上主面對面地來往;至於上主派他在埃及地,向法郎和他的一切臣僕,並向他全地所行的一切神蹟和奇事,以及他在全以色列眼前所行的一切偉大作為,和一切令人畏懼的大事,也沒有人能與他相比。 —上主的話。
答唱詠 聖詠第66篇 1-3,5,8,16-17
普世的大地廣土,請你們向天主歡呼!請歌頌他聖名的光榮,請獻給他輝煌的讚頌。請你們向天主說:「你的作為是何等驚人!」
請你們前來觀看天主的作為,他對世人所作的事實在奇妙。萬民,請你們讚美我們的天主,請傳揚他應受到的榮譽。
凡敬畏天主的人,請你們前來靜聽,我要敘述他為我的靈魂所作的一切。我曾親口呼號過他,我的舌頭稱揚過他。
福音
恭讀聖瑪竇福音 18:15-20
那時,耶穌對門徒說:「如果你的弟兄得罪了你,去,要在你和他獨處的時候,規勸他,如果他聽從了你,你便賺得了你的兄弟;但他如果不聽,你就另帶上一個或兩個人,為叫任何事情,憑兩個或三個見證人的口供,得以成立。若是他仍不聽從他們,你要告訴教會;如果他連教會也不聽從,你就將他看作外教人或稅吏。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你們在地上所束縛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縛;凡你們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被釋放。我實在告訴你們:若你們中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無論為什麼事祈禱,我在天之父,必要給他們成就,因為那裏有兩個或三個人,因我的名字聚在一起,我就在他們中間。 —上主的福音。
聖言反省 (樂仁出版社提供):
這段福音耶穌教導門徒們,教會生活中的三個重要方面:信徒間產生的糾紛、賦予使徒們的權力,以及共同祈禱的效力。不論是兄弟間可能產生的問題,還是所得到的權力,目的都是為了彼此寬恕相互扶持,最終實現彼此相愛,走近天主。其中第一個教導,耶穌要求人心懷慈悲,以願意寬恕的態度,對待那些犯錯誤的兄弟,而不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指摘別人。規勸弟兄的出發點,是愛是一種高尚的行為,而不是為了傷害或分裂,這樣才能很好的把握糾正的尺度,不至於讓對方產生怨恨。
讀經: 若蘇厄,你要勇敢堅決,因為你應帶領人民進入福地。
福音: 你們小心,不要輕視這些小子中的一個。
讀經
恭讀申命紀 31:1-8
梅瑟向全以色列人說:「我今天已經一百二十歲,再不能出入;而且上主曾對我說:『你不能過這約但河。』上主你的天主親自要領你過去,親自要由你面前將這些民族消滅,使你佔領他們的土地;按上主所許諾的,若蘇厄將領你們過去。上主對待那些民族,必像以前對待阿摩黎人王息紅和敖格,以及他們的國一樣,將他們完全消滅。上主必將他們交於你們,你們應依照我吩咐你們的一切命令,對待他們。你們應勇敢堅決,不要害怕,在他們面前也不要畏懼,因為上主你的天主親自與你同行,決不拋棄你,也決不離開你。」然後梅瑟召若蘇厄來,當著全以色列的面對他說:「你要勇敢堅決,因為你應領這人民,進入上主向他們祖先誓許要賜予他們的土地;你應將那地分給他們作為基業。上主必親自領導你,與你同在,決不拋棄你,也決不離開你;你不要害怕,也不要膽怯。」 —上主的話。
答唱詠 申命紀第32章3-4,7,8,9,12
我要宣揚上主的名,請讚頌我們的天主!他是磐石,他的作為完美無比;他的行徑公平正直。
你回想往古的時日,思念歷代的歲月;問你的父親,問你的長輩,他必給你講述。
當至高者為民族分配產業時,分布世人的子孫時,按照天主子民的數目,為萬民劃定了疆界。
雅各伯是上主所保留的一份,以色列成為他特有的產業。上主獨自領導了他,他旁邊並沒有外邦的神。
福音
恭讀聖瑪竇福音 18:1-5,10,12-14
就在那時刻,門徒來到耶穌跟前說:「在天國裏究竟誰是最大的?」耶穌就叫一個小孩來,使他站在他們中間,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悔改而變成如同小孩一樣,你們決不能進天國。所以,誰若自謙自卑如同這一個小孩,這人就是天國中最大的。無論誰因我的名字,收留一個這樣的小孩,就是收留我。你們小心!不要輕視這些小子中的一個,因為我告訴你們:他們的天使在天上,常見我在天之父的面。」
耶穌又說:「你們以為如何?如果一個人有一百隻羊,其中一隻迷失了路,他豈不把那九十九隻羊留在山上,而去尋找那隻迷失了路的嗎?如果他幸運找著了,我實在告訴你們:他為這一隻,比為那九十九隻沒有迷路的,更覺歡喜;同樣,使這些小子中的一個喪亡,決不是你們在天之父的意願。」 —上主的福音。
聖言反省 (樂仁出版社提供):
耶穌向門徒們強調,像小孩一樣是進入天國必要條件。孩童時期的一切需要,都來源於他人的給予,不論是父母、兄弟姊妹還是其他親人。所以孩子首先懂得自己的需要,也懂得接受別人的給予。相似孩子的人更容易理解,天主愛的無償性,與一切皆恩寵的意義。他們會因這份白白得來的恩寵,而心懷感恩,藉此將「白白得來的,也白白分施」(瑪10:8)給所需要的人。這也是聖女小德蘭聖召生活的核心,她發現像孩子一樣的接受愛、理解愛、實踐愛是走向天主的捷徑,此愛直接通往耶穌的聖心。
讀經: 你們的心要受割損,應友愛外方人,因為你們也曾做過外方人。
福音: 人們要殺害人子,但他必要復活。兒子是免稅的。
讀經
恭讀申命紀 10:12-22
梅瑟對百姓說:「以色列!現今上主你的天主向你要求什麼?是要求你敬畏上主你的天主,履行他的一切道路,愛他,全心全靈事奉上主你的天主,遵守我今天吩咐你有關天主的誡命和法令,好使你能獲得幸福。看,天與天上的天,地和地上的一切,都屬於上主你的天主;但上主只喜歡了你的祖先,鍾愛他們,由萬民中揀選了他們的後裔,就是你們,正如你們今日所見的一樣。為此,你們要心受割損,不要再執拗,因為上主你們的天主是萬神之神,萬主之主,偉大、有力、可畏的天主,是不顧情面,不受賄賂,為孤兒、寡婦主持正義,友愛外方人,供給他們食糧和衣服的天主。為此,你們也應友愛外方人,因為你們在埃及也曾做過外方人。你應敬畏上主你的天主,事奉和依賴他,奉他的名起誓。他是你的光榮,是你的天主,是他為你做了你親眼所見的奇異可畏的事。你的祖先下到埃及時,總共不過七十人,現在上主你的天主卻使你多得有如天上的繁星。」 —上主的話。
答唱詠 聖詠第147篇 12-13,14-15,19-20
耶路撒冷,請你讚頌上主!熙雍,你要讚頌你的天主!他鞏固了你城門的橫閂,祝福了在你中間的子女。
他使你的四境安靜不亂,用最好的麥麵使你飽餐。他向大地發出自己的語言,他的聖旨便立即迅速奔傳。
他向雅各伯曉示了自己的言語,他向以色列啟示了自己的誡律。他從未如此恩待過其他任何民族,也沒有向他們宣示過自己的法律。
福音
恭讀聖瑪竇福音 17:22-27
當耶穌同門徒在加里肋亞周遊時,耶穌對他們說:「人子將被交於人們手中。他們要殺害他,第三天他必要復活。」門徒就非常憂鬱。
他們來到葛法翁時,收殿稅的人來到伯多祿跟前說:「你們的師傅不納殿稅嗎?」伯多祿說:「當然納稅。」他一進到屋裏,耶穌就先對他說:「西滿!你以為怎樣?地上的君王向誰徵收關稅或丁稅呢?向自己的兒子,或是向外人?」伯多祿說:「向外人。」耶穌對他說:「所以兒子是免稅的了。但是,為避免冒犯他們,你往海邊去垂釣,拿釣上來的第一條魚,開了它的口,就會找到一塊「斯塔特」。拿去交給他們,當作我和你的殿稅。」—上主的福音。
聖言反省 (樂仁出版社提供):
這是瑪竇福音第二次啟示耶穌的受難、死亡與復活。第一次伯多祿反應很強烈(瑪16:21-23),而這一次門徒們的態度相對溫和,他們似乎隨著耶穌的啟示,開始瞭解十字架,是耶穌救贖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他們仍然不能完全明白,耶穌的死亡意味著什麼,所以痛苦和死亡的臨近,讓他們感到沮喪。這是屬於門徒們的淨化,也是屬於我們每一個人的,之前耶穌使瞎子復明、醫治病弱、死人復活、顯示增餅奇跡,致使追隨者眾多,但這並不是救恩的全部。只有當耶穌因愛而被釘,由死者中復活才是終極啟示。
讀經: 你當全心愛上主你的天主。
福音: 假如你們有信德,為你們沒有不可能的事。
讀經
恭讀申命紀 6:4-13
梅瑟向百姓說:「以色列!你要聽:上主我們的天主,是唯一的天主。你當全心、全靈、全力,愛上主你的天主。我今天吩咐你的這些話,你應牢記在心,並將這些話灌輸給你的子女。不論你住在家裏,或在路上行走,或臥或立,常應講論這些話;又該繫在你的手上,當作標記;懸在額上,當作徽號;刻在你住宅的門框上和門扇上。上主你的天主,幾時領你進入他向你的祖先亞巴郎、依撒格和雅各伯起誓,要賜給你的地方,那裏有高大壯觀的城邑,而不是你所建造的;有充滿各樣寶物的住宅,而不是你裝滿的;有蓄水池,而不是你挖掘的;有葡萄園和橄欖樹林,而不是你栽植的;當你吃飽時,你應留心,不要忘了領你由埃及——為奴之家——出來的上主。你要敬畏上主你的天主,只事奉他,只以他的名起誓。」 —上主的話。
答唱詠 聖詠第18篇 2-3, 3-4, 47, 51
上主,我的力量!我愛慕你。上主,你是我的磐石、我的保障,我的避難所。
你是我的天主,我一心所依靠的磐石;你是我的護盾,我救恩的力量,我的堡壘。我一呼求應受頌揚的上主,我便會從仇敵的手中得救。
上主萬歲!願我的磐石備受讚頌!救我的天主備受尊崇!因為是你使你的君王大獲勝利,對你的受傅者廣施了仁愛慈惠。
福音
恭讀聖瑪竇福音 17:14-20
那時候,有一個人來到耶穌跟前,跪下,說:「主啊!可憐我的兒子吧!他患癲癎病很苦,屢次跌在火中,又屢次跌在水裏。我把他帶到你的門徒跟前,他們卻不能治好他。」耶穌回答說:「哎!無信敗壞的世代,我同你們在一起要到幾時呢?我容忍你們要到幾時呢?把他給我帶到我這裏來!」耶穌遂叱責魔鬼,魔鬼就從孩子身上出去了;從那時刻,孩子就好了。以後,門徒前來私下對耶穌說:「為什麼我們不能逐出這魔鬼呢?」耶穌對他們說:「由於你們缺少信德;我實在告訴你們:假如你們有像芥子那麼大的信德,你們向這座山說:從這邊移到那邊去!它必會移過去的;為你們沒有不可能的事。」 —上主的福音。
聖言反省 (樂仁出版社提供):
耶穌向門徒們顯聖容後,發現撒旦正在毀滅人的靈魂和身體,門徒們卻無能為力。這之前耶穌,已經把天國的鑰匙交給伯多祿(瑪16:19),給予門徒們權柄,但是他們卻在給這個孩子驅魔時失敗了,他們沒有辦法運用這份的能力。我們很多時候,也會像門徒一樣對信仰產生疑惑與無助。耶穌告訴他們產生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你們的信德很小」。要培養對天主的信心,目光不能只注視自己,因為天主才是抵抗邪惡力量的來源。所以耶穌邀請我們祈禱禁食(瑪17:21),淨化自己內心,以便我們有足夠的信心抵抗邪惡。
讀經: 你是伯多祿,我要將天國的鑰匙交給你。
福音: 人還能拿什麼作為自己靈魂的代價?
讀經
恭讀申命紀 4:32-40
梅瑟向百姓說:「你且考察在你以前過去的世代,從天主在地上造了人以來,由天這邊到天那邊,是否有過像這樣的大事,是否聽過像這樣的事?是否有一民族,如同你一樣,聽到了天主由火中說話的聲音,還仍然活著?或者,是否有過一個神,以災難、神蹟、奇事、戰爭、強力的手、伸展的臂和可怕的威能,企圖將某一民族由另一民族中領出來,如上主你們的天主在埃及於你們跟前,對你們所做的一切一樣這一切只顯示給你,是要你知道,只有上主是天主,除他以外再沒有別的神。他由天上使你聽到他的聲音,是為教訓你;在地上使你見到他的烈火,叫你聽到他由火中發出的言語。他由於愛你的祖先,才揀選了他們的後裔,親自以大能把你由埃及領出來,由你面前趕走比你更大的民族,領你進入他們的國土,賜給你作為產業,就如今日一樣。所以今日你該知道,且要牢記在心:天上地下,只有上主是天主,再沒有別的神。你應遵守他的法令和誡命,就是我今日所訓示你的,好使你和你的後代子孫得享幸福,在上主你的天主永遠賜給你的土地上長久居住。」 —上主的話。
答唱詠 聖詠第77篇 12-13,14-15,16,21
我現今追念上主的作為,回想你往昔所行的奇蹟;沉思你的一切所作所為,更要默想你的一切異事。
天主,你的行徑完全在於聖化,有那個神像我們的天主如此偉大?只有你是施行奇蹟的天主!在萬民中彰顯了你的威能。
你以大能拯救了你的人民,就是雅各伯和若瑟的子孫。你曾藉著梅瑟和亞郎的手,領有你的子民有如領導羊群。
福音
恭讀聖瑪竇福音 16:24-28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說:「誰若願意跟隨我,該棄絕自己,背著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我,因為誰若願意救自已的性命,必要喪失性命;但誰若為我的原故,喪失自己的性命,必要獲得性命。人縱然賺得了全世界,卻賠上了自己的靈魂,為他有什麼益處?或者,人還能拿什麼作為自己靈魂的代價?因為將來人子要在他父的光榮中同他的天使降來,那時,他要按照每人的行為予以賞報。我實在告訴你們:站在這裏的人中,就有些人未嘗到死味以前,必要看見人子來到自己的國內。」 —上主的福音。
聖言反省 (樂仁出版社提供):
耶穌向門徒們啟示,祂就是他們期待已久的默西亞,達味的後裔,祂將把祂的子民從一切災禍中解救出來。也許門徒們認為跟隨主,意味著他們將獲得一系列的輝煌成就。但耶穌打破了他們所有的幻想,祂向他們發出的邀請,是背著十字架走永生的道路。這是天主選擇通往榮耀的方式。戰勝罪惡和死亡的道路,是藉著苦難,而不是藉著世間有限且短暫的權力。渴望獲得永恆幸福的人,是不會屈服於上坡路上,遇到的艱難困苦及多重的十字架,他們都願意負重前行,因為他們知道,基督的力量會與他一起支撐這份重量。
讀經: 上主使水由磐石中給會眾流出來。
福音: 你是伯多祿,我要將天國的鑰匙交給你。
讀經
恭讀戶籍紀 20: 1-13
以色列子民全會眾於正月來到了「親」曠野,人民就在卡德士住下了。米黎盎在那裏死了,也就埋葬在那裏。
會眾沒有水喝,就聚在一起反抗梅瑟和亞郎。民眾同梅瑟爭辯說:「巴不得我們的兄弟在上主面前死去時,我們也死了!為什麼你們領上主的會眾來到這曠野裏,叫我們和我們的牲畜都死在這裏?為什麼你們使我們由埃及上來,領我們來到這樣壞的地方?這地方不但沒有糧食,沒有無花果,沒有葡萄,沒有石榴,而且連喝的水也沒有!」
梅瑟和亞郎遂離開會眾,來到會幕門口,俯伏在地;上主的榮耀遂顯現給他們。上主吩咐梅瑟說:「你拿上棍杖,然後你和你的兄弟亞郎召集會眾,當著他們眼前對這磐石發命,叫磐石流水。這樣你便可使水由磐石中給他們流出,給會眾和他們的牲畜喝。」
梅瑟就照上主的吩咐,由上主面前拿了棍杖。梅瑟和亞郎召集會眾來到磐石前,對他們說:「你們這些叛徒,聽著!我們豈能從這磐石中給你們引出水來?梅瑟遂舉起手來,用棍杖打了磐石兩次,才有大量的水湧出,會眾和他們的牲畜都喝夠了。上主卻對梅瑟和亞郎說:「因為你們沒有相信我,使我在以色列子民眼前被尊為聖,所以你們不得領這會眾進入我賜給他們的土地。」這就是默黎巴水的來歷,因為以色列子民在那裏與上主爭辯過,上主因而顯示了自己的聖德。 —上主的話。
答唱詠 聖詠第95篇 1-2,6-7,8-9
請大家前來,我們要向上主歌舞,齊向救助我們的磐石高歌歡呼。一齊到他面前,感恩讚頌,向他歌吟聖詩,歡呼吟詠。
請大家前來,一齊伏地朝拜,向造我們的上主屈膝示愛,因為他是我們的真神,我們是他牧養的人民,是他親手引導的羊群。
你們今天要聽從他的聲音:不要再像在默黎巴那樣心硬,也不要像在曠野中瑪撒那天!你們的祖先雖然見過我的工作,在那裏他們還是試探我、考驗我。
福音
恭讀聖瑪竇福音 16:13-23
那時候,耶穌來到了斐理伯的凱撒勒雅境內,就問門徒說:「人們說人子是誰?」他們說:「有人說是洗者若翰;有人說是厄里亞;也有人說是耶肋米亞,或先知中的一位。」耶穌對他們說:「你們說我是誰?」西滿伯多祿回答說:「你是默西亞,永生天主之子。」耶穌回答他說:「約納的兒子西滿,你是有福的!因為不是肉和血啟示了你,而是我在天之父。我再給你說:你是伯多祿(磐石),在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陰間的門決不能戰勝她。我要將天國的鑰匙交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束縛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縛;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被釋放。」他遂即嚴禁門徒,不要對任何人說他是默西亞。
從那時起,耶穌就開始向門徒說明:他必須上耶路撒冷去,要由長老、司祭長和經師們受到許多痛苦,並將被殺,但第三天要復活。伯多祿便拉耶穌到一邊,諫責他說:「主,千萬不可!這事絕不會臨到你身上!」耶穌轉身對伯多祿說:「撒殫,退到我後面去!你是我的絆腳石,因為你所體會的,不是天主的事,而是人的事。」 —上主的福音。
聖言反省 (樂仁出版社提供):
整部新約,都在向世人宣講耶穌基督是天主子,這是教會信仰的核心。但在當時的人們,並不瞭解耶穌的身份和祂的使命,他們將祂與先知中的人物相混淆。即使伯多祿宣認「祢是基督,永生天主之子」,也不是來自於他個人的認識能力,而是來源於天主的啟示,因為只有天父知道聖子的神聖奧跡。天父並沒有將耶穌的身份,啟示給更有能力、才學的人,而是揀選了一名漁夫,作為建立教會的基石。伯多祿擁有的權力,完全來自於天主,因著天主而他變得堅強,信德牢固,有支撐起教會的力量。
讀經: 他的衣服潔白如雪。
福音: 正當耶穌祈禱時,他的面容改變。
讀經
恭讀達尼爾先知書 7:9-10, 13-14
我、達尼爾,在神視中,看見寶座安置好了,上面坐著一位萬古常存者。他的衣服潔白如雪,他的頭髮潔白如羊毛,他的寶座好似火焰;寶座的輪子,如同烈火。一道火河湧出,從他面前流下。服事他的,成千上萬;侍立在他面前的,不可勝數。審判者已坐堂,案卷已展開。
我在夜間的神視中觀望:看見一位相似人子者,乘著天上的雲彩而來,走向萬古常存者,便立即被引領到萬古常存者面前。萬古常存者便賜給那相似人子者,統治權、尊榮和國度。各民族、各邦國,及說各種語言的人民,都要事奉那相似人子者;他的王權是永遠的王權,永存不替;他的國度永不滅亡。 —上主的話。
答唱詠 聖詠第97篇 1-2, 5-6, 9
上主為王!願大地踴躍;無數島嶼,也都要歡樂!雲彩和黑暗,將他團團包圍;正義與公道,支持他的座位。
面對上主,即普世的主宰,大山要像蠟燭一樣溶解。蒼天宣揚他的公道,萬民目睹他的光輝。
上主,你在普天下,是最崇高的;你在眾神之上,極受頌揚。
福音
恭讀聖路加福音 9:28-36
那時候,耶穌帶著伯多祿、若望和雅各伯,上山祈禱。
正當耶穌祈禱時,他的面容改變,他的衣服潔白發光。
忽然,有兩個人,即梅瑟和厄里亞,同耶穌談話。他們顯現在光耀中,談論耶穌的去世,即耶穌在耶路撒冷,必要完成的事。
伯多祿和他的同伴,都昏昏欲睡。他們一醒過來,就看見耶穌的光耀,及在耶穌旁邊侍立的兩個人。
那兩個人正要離開時,伯多祿對耶穌說:「老師,我們在這裡真好!讓我們搭三個帳棚:一個為你,一個為梅瑟,一個為厄里亞。」他原來不知道要說什麼。
伯多祿說這話的時候,有一片雲彩遮蔽了耶穌、梅瑟和厄里亞。他們進入雲彩時,門徒就害怕起來。
從雲中有聲音說:「這是我的兒子,我所揀選的,你們要聽從他!」這聲音發出後,只見耶穌獨自一人。
當時,他們都守了秘密,把所見的事,一點也沒有告訴任何人。 —上主的福音。
聖言反省 (樂仁出版社提供):
在耶穌顯聖容之前,祂向門徒啟示祂是誰,祂的使命是什麼,祂將以什麼樣的方式,完成救贖工程(路9:18-23)。為了讓他們明白,祂在祈禱中,向三個門徒顯現了祂的光榮,同時顯現了,他們所熟知的梅瑟和厄里亞。靜默與沉思的祈禱,會帶人進入天主的奧跡。這種祈禱不是模糊的、籠統的、感覺層面的幸福,而是親見天主的聖容,被祂的榮耀所吸引,渴望與祂一直在一起。但這種美好,在世間不可能完全實現,它成為我們繼續生活的動力和指引,就像耶穌顯聖容後,依舊要完成十字架上的犧牲。
讀經: 從來沒有一位先知像梅瑟,你們怎敢出言反對他?
福音: 主!請叫我在水面上步行到你那裏去吧!
讀經
恭讀戶籍紀 12:1-13
那時候,米黎盎和亞郎為了梅瑟所娶的僱士女人出言反對梅瑟,因為他娶了個僱士女人,於是說:「上主豈只與梅瑟交談,不是也與我們交談過!」上主聽見了這話。梅瑟為人十分謙和,超過地上所有的人。上主忽然向梅瑟、亞郎和米黎盎說:「你們三人到會幕那裏去。」他們三人就去了。
上主乘雲柱降下,停在會幕門口,叫亞郎和米黎盎;他們兩人就走向前去,上主說:「你們聽我說:若你們中有一位是先知,我要在神視中顯示給他,在夢中與他談話;但對我的僕人梅瑟卻不是這樣,他在我全家中是最忠信可靠的。我面對面與他明明說話,不藉謎語,並讓他望見上主的形像。為什麼你們竟不怕出言反對我的僕人梅瑟?」上主對他們發著怒走了。彩雲一離開會幕,看,米黎盎就生了癩病,像雪那樣白;亞郎轉身看見米黎盎生了癩病,遂對梅瑟說:「我主,懇求你,別使我們因一時愚昧所犯之罪而受罰!求你別讓她像個胎死腹中的人,一出娘胎,肉身就已腐爛了一半。」梅瑟遂向上主呼求說:「天主,我求你治好她吧!」 —上主的話。
答唱詠 聖詠第51篇 3-4,5-6,6-7,12-13
天主,求你按照你的仁慈憐憫我,依你豐厚的慈愛消滅我的罪惡。求你把我的過犯洗盡,求你把我的罪惡除淨。
因為我認清了我的過犯,我的罪惡常在我的眼前。我得罪了你,惟獨得罪了你,因為我作了你視為邪惡的事。
因此,在你的判決上,顯出你的公義,在你的斷案上,顯出你的正直。是的,我自出世便染上了罪惡,我的母親在罪惡中懷孕了我。
天主,求你給我再造一顆純潔的心,求你使我心重獲堅固的精神。求你不要從你的面前把我拋棄,不要從我身上將你的聖神收回。
福音
恭讀聖瑪竇福音 14:22-36
群眾吃飽以後,耶穌即刻催迫門徒上船,在他以先到對岸去;這期間,他遣散了群眾。耶穌遣散了群眾以後,他私自上山祈禱去了。到了夜晚,他獨自一人在那裏。船已離岸幾里了,受著波浪的顛簸,因為吹的是逆風。夜間四更時分,耶穌步行海上,朝著他們走去。門徒看見他在海上行走,就驚駭說:「是個妖怪。」並且嚇得大叫起來。耶穌立即向他們說道:「放心!是我。不必害怕!」
伯多祿回答說:「主!如果是你,就叫我在水面上步行到你那裏吧!」耶穌說:「來吧!」伯多祿遂從船上下來,走在水面上,往耶穌那裏去。但他一見風勢很強,就害怕起來,並開始下沉,遂大叫說:「主,救我吧!」耶穌立刻伸手拉住他,對他說:「小信德的人啊!你為什麼懷疑?」他們一上了船,風就停了。船上的人便朝拜他說:「你真是天主子!」
他們渡海到對岸,來到革乃撒勒地方。那地方的人一認出是耶穌,就打發人到周圍整個地方,把一切患病的人,都帶到耶穌跟前,求耶穌讓他們只摸摸他的衣邊;凡摸著的,都痊愈了。 —上主的福音。
聖言反省 (樂仁出版社提供):
耶穌不斷的向人們強調祈禱的重要性,因為只有在天主內才能獲享平安。不論是誰,都要有固定的時間與天主對話,尤其在黑暗與困難中。這即是人對天主信賴的表達,也是人獲得信心的泉源。相信天主的全能,而不是人的力量。伯多祿在海面行走時,耶穌就在他面前,但是由於過分的恐懼導致信心不足,向下沉淪。痛苦和恐懼會隨時隨地,給人帶來信德的挑戰,只有在祈禱內不斷與主對話,緊緊抓著祂的手,才會讓人心安。只要天主與你同在,即使在波濤洶湧的海浪中,靈魂依舊得享平靜與安寧。
讀經: 我獨自不能抱著這百姓。
福音: 耶穌望天祝福了,把餅擘開,遞給門徒,他們再分給群眾。
讀經
恭讀戶籍紀 11:4-15
以色列子民哭泣說:「誰給我們肉吃?我們記得:在埃及我們可隨便吃魚,還有胡瓜、西瓜、韭菜、葱和蒜。現在我們的心靈憔悴,我們眼見的除「瑪納」外,什麼也沒有。」「瑪納」形似胡荽種子,色彩有如珍珠。人民四散收集,用磨研細,或在臼內搗碎,在鍋內煮了做成餅,它的滋味有如油餅的滋味。夜間露水降在營上時,也降下「瑪納」。
梅瑟聽見百姓家家戶戶,各在帳棚門口悲哭。上主非常忿怒,梅瑟見了也很難受,遂對上主說:「你為什麼難為你的僕人?為什麼我在你眼中不蒙寵幸,竟將管理這百姓的擔子全放在我身上?莫非是我懷孕了這百姓,或是我生了他們,你竟對我說:你要懷抱他們,如同褓母懷抱乳兒,直到進入你對他們的祖先所誓許的地方?我從那裏拿肉給這百姓吃?因為他們向我哭訴說:給我們肉吃!我獨自不能抱著這百姓,這為我太重。若你願這樣對待我,如果我在你眼中得寵,求你殺了我吧!免得我受這苦楚。」 —上主的話。
答唱詠 聖詠第81篇 12-13,14-15,16-17
我的百姓沒有聽我的呼聲,以色列人也沒有服從我的命令。因此,我就任憑他們的心靈頑硬,讓他們隨自己的私意而行。
如果我的百姓聽了我的命令,以色列人隨從我的道路而行,我立刻就會壓迫他們的敵人,轉過手打擊難為他們的仇人。
仇恨上主的人必來向他歸順,仇人的厄運從此要永久常存。但我要以麥子的精華養育選民,以石中的蜂蜜使他們得到飽飫。
福音
恭讀聖瑪竇福音 14:13-21
耶穌一聽說若翰的死訊,就從那裏上船,私下退到荒野地方;群眾聽說了,就從各城裏步行跟了他去。他一下船,看見一大夥群眾,便對他們動了憐憫的心,治好了他們的病人。到了傍晚,門徒到他跟前說:「這地方是荒野,時候已不早了,請你遣散群眾吧!叫他們各自到村莊去買食物。」耶穌卻對他們說:「他們不必去,你們給他們吃的吧!」門徒對他說:「我們這裏什麼也沒有,只有五個餅和兩條魚。」耶穌說:「你們給我拿到這裏來!」遂又吩咐群眾坐在草地上,然後拿起那五個餅和兩條魚,望天祝福了;把餅擘開,遞給門徒,門徒再分給群眾。眾人吃了,也都飽了;然後他們把剩餘的碎塊收了滿滿十二筐。吃的人數,除了婦女和小孩外,約有五千。 —上主的福音。
聖言反省 (樂仁出版社提供):
耶穌的慈悲之心與耐心,是我們不斷向祂祈禱的保證。福音告訴我們,祂對我們的需要不會漠不關心,更不會拋棄我們。憐憫不只是同情別人的痛苦,而是與他一起承擔這份痛苦。祂知道群眾們尋找祂不是為了滿足好奇心,而是因為他們真的需要。對於飢餓的群眾,祂要求門徒們奉獻出擁有的一切,以最後晚餐相似的方式,滿足所有人的需求。耶穌最終以聖體聖血方式慷慨的將自己奉獻給人類,這奧秘真是偉大(弗5:32)!為了回應這份愛,我們同樣要全身心,向天主奉獻自己的所有。
讀經: 在這喜年內,人各歸其祖業。
福音: 黑落德派人斬了若翰的頭,他的門徒去報告給耶穌。
讀經
恭讀肋未紀 25:1,8-17
上主在西乃山訓示梅瑟說:「你應計算七個安息年,即七乘七年;七個安息年的時期,正是四十九年。這年七月初十,你應吹號角,即在贖罪節日,你們應在全國內吹起號角,祝聖第五十年,向全國居民宣布自由;為你們是一喜年,人各歸其祖業,人各返其家庭。第五十年為你們是一喜年,不可播種;自然生出的,不可收獲;葡萄樹未加修剪而結的葡萄,不可採摘,因為這是喜年,為你們應是聖年;你們只可吃田地自然生的。在這喜年內,人各歸其祖業。為此,如你把產業賣給你的同胞,或向你的同胞購買,你們不可彼此欺壓;你應照距離喜年的年數多少,定出公平的價錢,年數越多,你越應多付買價;年數越少,越應少付買價,因為他們買賣所計算的,其實是按收獲的次數。為此,你們不可彼此欺壓,但應敬畏你的天主,因為我上主是你們的天主。」 —上主的話。
答唱詠 聖詠第67篇 2-3,5,7-8
願天主憐憫我們,並祝福我們;以自己的慈愛容光照耀我們!為使世人認識他的道路,萬民得知他的救贖。
萬民都要踴躍歡欣,你以正義統治世人,且在地上領導萬民。
大地已經為我們生產百果與五穀,天主,我們的天主給我們賜下祝福。願天主給我們祝福,願萬民都敬畏天主!
福音
恭讀聖瑪竇福音 14:1-12
那時,分封侯黑落德聽到耶穌的名聲,就對他的臣僕說:「這是洗者若翰,他由死者中復活了;為此,這些奇能才在他身上運行。」原來,黑落德為了他兄弟斐理伯的妻子黑落狄雅的原故,逮捕了若翰,把他囚在監裏,因為若翰曾給他說:「你不可佔有這個女人!」黑落德本有意殺他,但害怕群眾,因為他們都以若翰為先知。
到了黑落德的生日,黑落狄雅的女兒在席間跳舞,中悅了黑落德。為此,黑落德發誓許下,她無論求什麼,都要給她,她受了她母親的唆使後,就說:「請就地把若翰的頭放在盤子裏給我!」王十分憂鬱,但為了誓言和同席的人,就下令給她。遂差人在監裏斬了若翰的頭,把頭放在盤子裏拿來,給了女孩;女孩便拿去給了她的母親。若翰的門徒前來,領了屍身,埋葬了,然後去報告給耶穌。 —上主的福音。
聖言反省 (樂仁出版社提供):
若翰為宣講真理而死,他的宣講深入人心,因此他獲得了殉道者的桂冠。按當時的法律,黑落德娶黑落狄雅屬於通姦。洗者若翰,堅定而果斷的指出了這個問題,不是因為恨他,而是想要以真理改變黑落德。原本這是一個愛德的行為,可由於黑落德陷入罪惡的誘惑中,走向了一條不歸路,從一個罪惡陷入了另一個更深的罪惡中。被罪惡浸染的心靈是黑暗的。若翰願意用生命散播真理、善良、正義和愛的種子。這些話能直擊人的心靈,雖然有時被邪惡掩蓋,但終將喚起人對真理的渴求。
讀經: 你們要定這些日子為上主最盛大的節日。
福音: 他從那裏得到這樣的智慧和奇能呢?他不就是那個木匠的兒子嗎?
讀經
恭讀肋未紀 23:1,4-11,15-16,27,34-37
上主訓示梅瑟說:「以下是上主的節日,你們應依照時期召集聖會:正月十四日傍晚,應為上主守逾越節。這月十五日,應為上主守無酵節,七天之內,應吃無酵餅。第一日,應召集聖會,任何勞工都不可做;七天內,應給上主奉獻火祭到第七日,應召集聖會,任何勞工都不可做。
「幾時你們進入了我賜給你們的地方,在那裏一有收獲,應把你們收獲的第一束交給司祭。司祭應拿這一束行搖禮,獻於上主面前,好為你們獲得悅納;司祭應在安息日的次日行搖禮。從你們獻麥束行搖禮的安息日的次日起,應計算整個七星期,即直到第七個安息日後的次日,共計五十天,那天應給上主奉獻薦新的素祭。還有七月初十是贖罪節,是你們應召集聖會的日子,要克己苦身,並給上主奉獻火祭。七月十五日是帳棚節,應為上主舉行七天:第一天應召集聖會,任何勞工都不可做;七天之久,應給上主獻火祭;第八日,又應召集聖會,給上主獻火祭;這天是盛大集會的日子,任何勞工都不可做。
「以上是上主的節日,你們應召集聖會,照每日的規定應給上主獻火祭、全燔祭、素祭、祭獻和奠祭。」 —上主的話。
答唱詠 聖詠第81篇 3-4,5-6,10-11
請眾高唱詩歌,手擊鐃鼓,和彈琴瑟,奏出悅耳的樂譜。在月朔之日和月圓之夜,在我們的慶節,吹起號角。
這是以色列的規定,是雅各伯天主的誡命,當他出擊埃及國時,給若瑟立了這法規。
在你中間不應有別的神,千萬不可崇拜外邦的神!我是上主,我是你的天主,是我由埃及國將你領出。
福音
恭讀聖瑪竇福音 13:54-58
那時,耶穌來到自己的家鄉,在會堂裏教訓人,以致人們都驚訝說:「這人從那裏得了這樣的智慧和奇能?這人不是那木匠的兒子?他的母親不是叫瑪利亞,他的弟兄不是叫雅各伯、若瑟、西滿和猶達嗎?他的姊妹不是都在我們這裏嗎?那麼他的這一切是從那裹來的呢?」他們就對他起了反感。耶穌卻對他們說:「先知除了在自己的本鄉本家外,沒有不受尊敬的。」他在那裏,因為他們不信,沒有多行奇能。 —上主的福音。
聖言反省 (樂仁出版社提供):
耶穌家鄉的人們,原本擁有接受福音最便捷的路徑,因為耶穌從小生活在他們周圍,但固有的偏見,蒙蔽了他們的雙眼。他們以世俗的眼光看耶穌,其實他們從來就不認識耶穌是誰。當祂在會堂裡教導眾人時,他們既好奇又排斥,不願意承認一個木匠的兒子,能夠在他們中間脫穎而出。抗拒與反感已經將群眾的心門關閉,即使耶穌行再多的奇跡,宣講再多充滿智慧的道理,都沒有辦法叩動他們堅硬而拒絕的心。這也是福音對我們的提醒,要向創造者天主敞開心扉,接受超性事物,才能走出自我封閉,不因無知蒙蔽雙眼。
讀經: 那時雲彩遮蓋了會幕,上主的榮耀充滿了帳棚。
福音: 人們揀好的,放在器皿裏;壞的,扔在外面。
讀經
恭讀出谷紀 40:16-21,34-38
梅瑟奉行了一切,上主怎樣吩咐的,他就怎樣作了。第二年正月初一,帳棚就豎立起來了。梅瑟豎立了帳棚,安上卯座,放上木板,安上橫木,豎起柱子。將幕頂展開放在帳棚上,將幕頂的罩放在上面,全照上主吩咐梅瑟的。隨後取了約版放在櫃內,櫃旁穿上杠桿,將贖罪蓋安在約櫃上面。將櫃抬到帳棚內,懸上帳幔,遮住約櫃,如上主吩咐梅瑟的。
那時雲彩遮蓋了會幕,上主的榮耀充滿了帳棚。梅瑟不能進入會幕,因為雲彩停在上面,上主的榮耀充滿了帳棚。
在以色列子民整個的行程中,雲彩一從帳棚升起,他們就拔營前行;雲彩若不升起,他們就安營不動,直等雲彩升起。在他們整個行程中,上主的雲彩白天停在帳棚上,黑夜在雲中有火,以色列全家都能見到。 —上主的話。
答唱詠 聖詠第84篇 3, 4, 5-6, 8, 11
我的靈魂對上主的庭院渴慕及緬懷。我的心靈以及我的肉身,向生活的天主踴躍歡欣。
萬軍的上主,我的君王,我的天主,麻雀靠近你的祭壇找到了住所,燕子也找到了安置幼雛的窩巢。
上主,那些居住在你的殿宇,常讚美你的人,真是有福!那些以你作為助佑的人,真有福!他們的體力越行越充沛。
的確,在你庭院逗留一日,遠勝過在別處逗留千日。我寧願站在我天主殿宇的門限,也不願逗留在惡人的帳幔裏。
福音
恭讀聖瑪竇福音 13:47-53
那時,耶穌對群眾說:「天國好像撒在海裏的網,網羅各種的魚。網一滿了,人就拉上岸來,坐下,揀好的,放在器皿裏;壞的,扔在外面。在今世的終結時,也將如此:天使要出去,把惡人由義人中分開,把他們扔在火窰裏;在那裏要有哀號和切齒。這一切你們都明白了嗎?」他們說:「是的。」他就對他們說:「為此,凡成為天國門徒的經師,就好像一個家主,從他的寶庫裏,提出新的和舊的東西。」耶穌講完了這些比喻,就從那裏走了。 —上主的福音。
聖言反省 (樂仁出版社提供):
天國的訊息向所有人張開雙臂,人們通過接受福音與耶穌的相遇。天主渴望藉著人自由的選擇,把我們從罪惡的深淵中解救出來。人不能在一張漁網中,立即識別出哪些是真正渴望實踐聖言的人,哪些又是妄用天主恩寵的人。所以不是進入漁網的人就一定會被選取,每人都要面臨一場正義的審判。這個比喻隱含世界末日最終審判,將把善與惡分開。有時我們會困惑善人沒得到賞報,惡人沒受到懲罰,因為時間沒到。耶穌第二次降來時「沒有遮掩的事,將來不被揭露的;也沒有隱藏的事,將來不被知道的」(路12:2)。
讀經: 以色列子民一看見梅瑟,都害怕接近他。
福音: 他賣掉所有的一切,買了那塊地。
讀經
恭讀出谷紀 34:29-35
梅瑟從西乃山下來的時候,手中拿著兩塊約版;他下山的時候,未發覺自己的臉皮,因同上主談過話而發光。亞郎和全以色列子民一看見他的臉皮發光,都害怕接近他。梅瑟召呼他們過來,亞郎和全會眾的首領才敢回到他跟前,梅瑟就同他們談了話。以後全以色列子民也來到他跟前,他把上主在西乃山上同他所說的一切,都吩咐了他們。梅瑟向他們講完話,就用首帕蒙上自己的臉。幾時梅瑟到上主台前去同他談話,就揭去首帕,直到出來的時候;他出來後,就對以色列子民講明上主吩咐他的事,以色列子民觀看梅瑟的臉,見梅瑟的臉皮發光。以後梅瑟再用首帕蒙上自己的臉,直到再去同上主談話。 —上主的話。
答唱詠 聖詠第99篇 5,6,7,9
請你們尊崇上主,我們的天主,還要向著他的腳凳伏地叩首,因為他的腳凳也是神聖無比。
梅瑟和亞郎列於上主的司祭中,撒慕爾屬於呼號他聖名的人中,他們呼號上主,上主即俯聽他們。
他從前曾在雲柱中訓示了他們,他們就守了他吩咐的誡命章程。
請你們尊崇上主,我們的天主,還要向他的聖山伏地叩首,因我們的天主是神聖無比的。
福音
恭讀聖瑪竇福音 13:44-46
那時,耶穌對群眾說:「天國好像是藏在地裏的寶貝;人找到了,就把它藏起來;高興地去賣掉他所有的一切,買了那塊地。天國又好像一個尋找完美珍珠的商人;他一找到一顆寶貴的珍珠,就去賣掉他所有的一切,買了它。」 —上主的福音。
聖言反省 (樂仁出版社提供):
在耶穌的宣講中,祂不斷的向我們揭示祂的救贖計劃,直到一切的完成。祂用清晰簡潔的比喻,給群眾講述天國的奧秘。面對這份永恆的禮物,每個人都可以按聖言生活,當然也有自由拒絕。接受天國的訊息意味著我們要做出犧牲,全力以赴,放棄一切。天國在接受者的心中,就像黑暗世間亮起來的一盞燈,促使人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追求這份光明而永恆的事上。這是耶穌對我們發出的召喚,當我們能以信德與愛接受祂時,就能夠理解天國的神聖性,以及它的價值,為獲取它值得我們付出所有。
讀經: 上主同梅瑟面對面地談話。
福音: 就如將莠子收集起來,用火焚燒,在今世終結時也將如此。
讀經
恭讀出谷紀 33:7-11;34:5-9,28
梅瑟往往將那帳幕支搭在營外,離營遠些;他稱此帳幕為「會幕」。凡求問天主的,要到營外的帳幕那裏。每當梅瑟往會幕那裏去的時候,眾百姓都起來,每人站在自己的帳幕門口,觀望梅瑟直到他進入會幕。當梅瑟進入會幕的時候,雲柱降下,停在會幕門口,上主便同梅瑟談話。眾百姓一見雲柱停在會幕門口,百姓就起來,俯伏在自己的帳幕門口。上主同梅瑟面對面地談話,就如人同朋友談話一樣。梅瑟回營以後,他的侍從,一個年輕人,即農的兒子若蘇厄總不離開會幕。
上主乘雲降下,站在梅瑟身旁,他便呼喊「雅威」名號。上主由他面前經過時,大聲喊說:「雅威,雅威是慈悲寬仁的天主,緩於發怒,富於慈愛忠誠,對萬代的人保持仁愛,寬赦過犯、罪行和罪過,但是決不豁免懲罰,父親的過犯向子孫追討,直到三代四代。」梅瑟急忙俯伏在地朝拜,說:「我主,若是我真在你眼中得寵,求我主與我們同行;這百姓固然執拗,但求你寬免我們的過犯和罪惡,以我們為你的產業。」
梅瑟在那裏同上主一起,停留了四十天四十夜,沒有吃飯,也沒有喝水;把盟約的話,即十句話,寫在石版上。 —上主的話。
答唱詠 聖詠第103篇 6-7,8-9,10-11,12-13
上主常行正義的工作,為受壓迫者主持公道。上主曾將自己的道路告知梅瑟,給以色列子民彰顯自己的功績。
上主富於仁愛寬恕,極其慈悲,遲於發怒。他決不會常常責問,也決不會世世憤恨。
他沒有按我們的罪惡對待我們,也沒有照我們的過犯向我們報復。就如上天距離下地有多麼高,他待敬畏他者的慈愛也多高。
就如東方距離西方有多麼遠,他使我們的罪離我們也多遠;就如父親怎樣憐愛自己的兒女們,上主也怎樣憐愛敬畏自己的人們。
福音
恭讀聖若望福音 11:19-27
那時候,有許多猶太人,來到瑪爾大和瑪利亞那裡,為她們兄弟的死,安慰她們。
瑪爾大一聽說耶穌來了,便去迎接他;瑪利亞仍坐在家裡。瑪爾大對耶穌說:「主!如果你在這裡,我的兄弟決不會死!就是現在,我也知道:你無論向天主求什麼,天主必要賜給你。」
耶穌對瑪爾大說:「你的兄弟必定要復活。」
瑪爾大說:「我知道在末日復活時,他必要復活。」
耶穌對瑪爾大說:「我就是復活,就是生命;信從我的,即使死了,仍要活著;凡活著而信從我的人,必永遠不死。你信麼?」
瑪爾大回答說:「是的,主,我信你是默西亞,天主子,要來到世界上的那一位。」 —上主的福音。
聖言反省 (樂仁出版社提供):
耶穌有能力戰勝死亡,因為祂有勝過罪惡的能力,罪惡是導致死亡的原因。在某種程度上,拉匝祿的死亡不僅僅是來自陰間的束縛,也是來自於罪惡的捆綁。耶穌復活拉匝祿的舉動表明了天主恩寵的力量能夠達到深度與廣度。耶穌為人類帶來了真正的喜訊,打破並克服了一切障礙,拆毀了死亡的牆壁。天父藉著耶穌基督給予人類豐富的恩寵,死亡對祂沒有任何權力,因為耶穌說「我就是復活和生命」,拉匝祿的復活是耶穌戰勝肉體死亡的標誌。我們要對自己在主內的復活充滿信心。
讀經: 這百姓犯了重罪,為自己製造了金神像。
福音: 芥子成了樹,甚至天上的飛鳥也在它的枝上棲息。
讀經
恭讀出谷紀 32:15-24,30-34
梅瑟轉身下山,手中拿著兩塊約版,版兩面都寫著字,前面後面都有字。版是天主做的,字是天主寫的,刻在版上。若蘇厄一聽見百姓喧嘩的聲音,就對梅瑟說:「營裏有戰爭的聲音。」梅瑟回答說:「這不是戰勝的歌聲,也不是戰敗的吵聲,我聽見的是應和的歌聲。」
當梅瑟走近營幕的時候,見了百姓所鑄的牛犢,看見人歌舞,遂大發雷霆,把兩塊石版由手中拋出,摔碎在山下。隨後拿過他們所造的牛犢,投在火中焚燒,搗成細末,撒在水面上,叫以色列子民喝。梅瑟對亞郎說:「這百姓對你作了什麼,你竟使他們陷於重罪?」亞郎回答說:「我主,請不要生氣!你知道這百姓傾向於惡。他們對我說:請給我們製一神像,在我們前面引路,因為那領我們出埃及國的梅瑟,不知道遭遇了什麼事。我給他們說:誰有金子,就摘下來!他們遂給我送來。我把金子投在火中,這牛犢便出來了。」
到了次日,梅瑟向百姓說:「你們犯了重罪,現在我要上到上主台前,也許我能為你們贖罪。」梅瑟回到上主那裏說:「唉!這百姓犯了重罪,為自己製造了金神像。現在只求你赦免他們的罪,不然,就把我從你所記錄的冊子上抹去吧!」上主回答梅瑟說:「誰犯罪得罪我,我就把誰從我的冊子上抹去。現在你去領我的百姓到我吩咐你的地方去。看,我的使者在你前面引路。在我懲罰之日,我必懲罰他們的罪。」 —上主的話。
答唱詠 聖詠第106篇 19-20,21-22,23
我們的祖先在曷勒布製造了牛犢,竟崇拜了金鑄的一個偶像;將自己光榮的天主,變成了吃草的牛犢。
他們竟將拯救自己的天主忘記:他曾在埃及顯示了奇事,他也曾在含邦施行過靈蹟,也曾在紅海顯示過奇事。
若非天主揀選的梅瑟出現,站立在當地裂口的前方,挽回他存心滅絕的怒浪,他早下令全將他們消滅。
福音
恭讀聖瑪竇福音 13:31-35
那時,耶穌給群眾設一個比喻說:「天國好像一粒芥子,人把它撒在自己的田裏。它固然是各樣種子裏最小的,但當它長起來,卻比各種蔬菜都大,竟成了樹,甚至天上的飛鳥也飛來,在它枝上棲息。」
他又給他們講了一個比喻:「天國好像酵母,女人取來藏在三斗麵裏,直到全部發了酵。」
耶穌用比喻給群眾講解了這一切,不用比喻就不給他們講什麼;這樣應驗了先知所說的話:「我要開口說比喻,要說出由創世以來隱密的事。」 —上主的福音。
聖言反省 (樂仁出版社提供):
耶穌藉著芥子和酵母的比喻,向人們講述天國,因為天國是存在但不可見的,也許會被人忽視,但只要它駐紮在人心中,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就可以隨著它的影響,而認識到天國意義。芥子是渺小的,酵母是隱秘的,就像天國的啟示,似乎在當時沒有改變周圍的環境,但是卻貼切人們的生活,受到群眾的歡迎。它隱藏著一種使生命成長的力量,這種能力,從內在改變那些接受福音的人的生活。隨著耶穌的復活,人們的信德得到提升,聖言在人們心中茁壯成長,傳向世界各地。
讀經: 這是盟約的血,是上主同你們訂立的盟約。
福音: 讓麥子和莠子一起長到收割的時候。
讀經
恭讀出谷紀 24:3-8
梅瑟下來將上主的一切話和誡命講述給百姓聽,眾百姓都同聲回答說:「凡上主所吩咐的話,我們全要奉行。」梅瑟遂將上主的一切話記錄下來。第二天清早,梅瑟在山下立了一座祭壇,又按以色列十二支派立了十二根石柱,又派了以色列子民的一些青年人去奉獻全燔祭,宰殺了牛犢作為獻給上主的和平祭。梅瑟取了一半血,盛在盆中,取了另一半血,灑在祭壇上。然後拿過約書來,念給百姓聽。以後百姓回答說:「凡上主所吩咐的話,我們必聽從奉行。」悔瑟遂拿血來灑在百姓身上說:「看,這是盟約的血,是上主本著這一切話同你們訂立的約。」 —上主的話。
答唱詠 聖詠50篇 1-2,5-6,14-15
上主,全能者天主,出令傳召下土,由日出之處直到日落之地。天主由美麗絕倫的熙雍,發出光明。
「你們應當給我聚集虔敬的人,就是那以犧牲與我訂立盟約的人。」諸天要宣示天主的公正,因為他要親自審判世人。
你該向天主奉獻頌謝祭,你又該向至高者還你的願誓;並在困厄的時日呼號我,我必拯救你,你要光榮我。
福音
恭讀聖瑪竇福音 13:24-30
耶穌給群眾設了一個比喻說:「天國好像一個人,在自己田裏撒了好種子;但在人睡覺的時候,他的仇人來,在麥子中間撒上莠子,就走了。苗長起來,抽出穗的時候,莠子也顯出來了。家主的僕人就前來對他說:主人!你不是在你田地裏撒了好種子嗎!那麼從那裏來了莠子?家主對他們說:這是仇人做的。僕人對他說:那麼,你願我們去把莠子收集起來嗎?他卻說:不,免得你們收集莠子時,連麥子也拔了出來。讓兩樣一起長到收割的時候好了;在收割時,我要對收割的人說:你們先收集莠子,把莠子捆起來,好投入爐中燃燒,再把麥子收入我的倉裏。」 —上主的福音。
聖言反省 (樂仁出版社提供):
「教會將罪人緊緊地抱在懷中」,不斷藉著懺悔、補贖淨化他們。「在所有人中,直到世界末日,罪惡的莠子仍會跟福音的好種子混在一起。所以教會聚集所有已接受基督的救恩,但仍在聖德路上努力前進的罪人。」(《天主教教理》,827)天主以耐心和仁慈,審視每個人的生命,祂能清楚的看到邪惡與污垢,但是祂更能看到善良的種子,並有足夠的耐心等待它們成熟起來。祂總以寬恕之心對待前來悔改的人。即使有的時候我們感到沮喪和失望,但我們始終要相信善能戰勝惡,天主給予的恩寵要比罪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