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作息、飲食、人生際遇、點滴觀察中,體會著東方醫學、中醫奧妙與有趣的部分。
實用而溫柔地,創造更好的人生品質。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在生活作息、飲食、人生際遇、點滴觀察中,體會著東方醫學、中醫奧妙與有趣的部分。
實用而溫柔地,創造更好的人生品質。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下載Yahoo App開啟每一天,讓平凡的日子都變成好日子
Yahoo提供即時的重要新聞推播、每日天氣快報還有各種交通資訊,方便你的每一天,現在加入會員還能集點兌換各種好康喔!
打開Yahoo app,每天都有新的發現!
馬上下載 👉 https://fstry.pse.is/89g5xu
—— 以上為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gq50ecv00fw01tb7v3651el
第一季EP5【 脾,在聲為歌 】
今天,我們來聊聊:“在聲為歌”。
《黃帝內經》在卷一第五《陰陽應象大論》裡面提到了五臟、五行和五聲的關係,
其中有一句:「在臟為脾,在聲為歌」。
中醫學認為歌唱有“醒脾”的作用,“醒,清醒的醒,醒過來的醒。人最怕“憂思困脾”了,思緒煩惱不斷時,氣是不通暢的。
什麼意思呢? — “唱歌”可以“醒脾”嗎?!! 唱歌可以疏導氣的通暢與思慮。
首先,我們來聊聊“脾系統”在東方醫學中,主要是“主運化”的。“脾系統”就像物流宅配業一般,將人體的營養與水液(一ㄝˋ),運送到全身,所以中醫常說:“健脾化濕”,脾系統健康,人體就不容易有過多的濕氣。小孩子不愛吃飯,吸收不好,老一輩就說要“開脾(台語)”。這些都是因為:“脾系統”就像物流宅配業一般,將人體的營養與水液,運送到全身。
那麼,什麼是“思困脾”呢? —- 當我們想太多,特別是擔憂一些事情,揮之不去;又不方便透露、暢所欲言說給他人聽時,就很容易產生“憂思困脾”的現象了。脾氣停滯、脾的運化功能不好了。這時候,就需要“醒脾”了。
所以,《黃帝內經》在《陰陽應象大論》篇裡面提到了內臟(肝心脾肺腎)中的脾,和五聲(呼笑歌哭呻)中的歌的關係,脾在聲為歌”,唱歌有“醒脾”的作用,“憂思困脾時可唱歌疏導”。是不是很有趣呢?
現代許多中老年人,喜歡唱唱歌怡情養性;年輕人也喜歡下班後 KTV 唱歌紓壓;或者是餐廳裡吃飯時,搭配著優美的音樂,原來都有益身心健康啊。
下一篇,我們再來談談其他內臟的特色,與生活中的簡單保健~
*本篇文出自:《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