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节目,我和两位常常一起压马路、喝小酒的老朋友,聊了聊那些我们深爱却因各种原因关掉的上海街边小店。我们分享了它们带给我们的乐趣,也探讨了关店背后的经营压力、消费习惯的转变,以及外卖补贴大战对线下餐饮的冲击。
不同于商场的标准化,这些小店有各自的性格,承载着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社区的记忆和城市的温度。但随着它们逐渐被连锁与线上品牌取代,那些多元和活力也很难再复活了。
夏瑶:猫咪便秘养护专家,转不了行的景观事务所牛马老板
尤扬:朋友圈里的羊肉烹饪专家,也没转太远的城市更新运营商
图为曾经常去的乌鲁木齐中路的 Hidden Track
下面两组照片是同个位置前后的店铺对比:
长乐路/襄阳北路的一家店铺:
前:波奇饭 | 摄影:松恺
后:兄弟烧烤
番禺路/法华镇路的一家店铺:
前:小酒馆
后:棒约翰
另外提到的艾米的卧室
更新前
更新后
The Evening Primrose -The Shanghai Restoration Project & Zhang Le.
《夜来香》上海复兴方案 x 张乐
推荐在泛用性播客客户端中搜索「所建所闻」订阅之后收听。
苹果手机推荐使用Podcasts、Overcast、Castro
安卓手机推荐使用AntennaPod、Pocket Casts、Castbox
此外还可以在「小宇宙」及Spotify上收听。
网站:www.architalk.xyz
邮箱:hi@architalk.xyz
新浪微博:所建所闻
Twitter:ArchiTalkXYZ
Instagram:architalk.xyz
Special Guests: 夏瑶 and 尤扬.
上周和hb去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的两个建筑大展。一个是从香港M+过来的贝聿铭展,展期到8月10日,另一个是阿尔瓦罗·西扎的档案展,展期到9月7日。
我们先是介绍(吐槽)了两个展览的策展,然后从两个人的生平、性格、和设计手法聊开去。
贝聿铭,出生名门,不论是求学时期还是建筑实践时期都可以说是往来无白丁,一生就是高举高打;
西扎,也早早展露头角,但始终是本土的、细腻的、工匠的、朴素的。
两人的生平不同、性格不同、项目类型不同、做事方法不同 ,因此展览所呈现出来的东西也不同。看两个展览就仿佛看到他们两个人的性格,有很多感触和启发。
推荐朋友们快去看,不要错过。
璟璐、hb
西扎哼唱 The Beatles 的 When I'm Sixty-Four
西扎与他的速写
贝聿铭和政府官员一起在为卢浮宫挑选玻璃
西扎学生时期的四个住宅
西扎的海滨泳池
西扎为其中一个集合住宅画的草图
西扎在烟盒上的速写
卢浮宫的草图
卢浮宫的diagram
路易康的Exeter Library
推荐在泛用性播客客户端中搜索「所建所闻」订阅之后收听。
苹果手机推荐使用Podcasts、Overcast、Castro
安卓手机推荐使用AntennaPod、Pocket Casts、Castbox
此外还可以在「小宇宙」及Spotify上收听。
网站:architalk.xyz
邮箱:hi@architalk.xyz
新浪微博:所建所闻
Twitter:ArchiTalkXYZ
Instagram:architalk.xyz
Special Guest: hb.
Lin 于2012年成立个人建筑工作室,2014年开始做个人手工银饰品牌。谈起一切开始的原因,除了她对手工一贯的热爱,还有作为女性设计师在市面上找不到中意首饰的苦恼。原以为只是为自己而设计,意外的收获了身边同行的认可。后来在一次建筑展上,大家围着LIN的首饰展台,纷纷感慨,这就是我们建筑师的首饰。
2020年,Lin和Kun一起创立了LINKUNIT这个新的品牌银饰。他们既是建筑师,也是首饰设计师。两人强调,他们做首饰,是「跨界」,不是「转行」。他们对建筑仍然有非常大的热忱。正是因为热忱和想法太多,才把建筑设计过程中未能实现的想法注入到首饰中。
从最初每一件都手工打造,到后来引入3d打印,Lin解释说她不是为了快速规模化生产,而是为了解放自己的时间,更多地投入到设计之中,去拓展设计的边界、探索更多的设计可能性。
LINKUNIT代表作品-FRAME系列
LINKUNIT代表作品-CONTOUR系列
LINKUNIT代表作品-桁架结构系列
选择做首饰只是Lin从小各种各样的职业梦想中的一个。从给娃娃做衣服、用废旧材料做首饰,到给弟弟修玩具、给自己做桌子……她是一个修个轮胎都自信将来能成为专业的修理师傅的人!正是那样的动手热情和什么都能做成的自信,带领Lin一路走到这里。
Lin小时候的梦想,住的房子是自己建的,里面的家具是自己设计的,穿的衣服也是自己设计的。如果不是今天聊起来,Lin差点都忘记了这个小时候的梦想,而这么多年她其实一直在努力靠近它 —— 在本期节目的封面图里,Lin坐在五金台前,穿着亲手缝制的麻裙,戴着自己做的首饰,从她一平米的小储藏室开始了自由的创作。没有什么比这更鼓舞人心了。
Lin的创作习惯是一有什么想法就马上把它实现出来,哪怕它最后被自己否了,也一定要把它先呈现出来。她说:「不要等一件事情完全想清楚了才着手去做,其实在一边做的过程中,你会有很多新的发现」。
在Kun眼中,Lin的最可贵的正是她的这种实践性思维,脑和手的距离很短,想到就去做。而且Lin敢于去做,不怕错,不怕入坑。从创业目标性的设定和成败判断来说,Lin并没有什么是符合所谓伟大正确云云的预估,她觉得一个事情好就去做了。而大部分人因为看过太多成功案例和教程,总会去设定一个伟大目标怎么样去实现,这是非常限制一个人的思维、行动力、和力量感的。她不停地行动、不停地试错。她达到什么不是她计划出来的,而是她试出来的。
Lin带着折纸灯系列参加「设计上海 · 融铸造展」
作为只有两个人的工作室,如何分工协作、如何相互支持,是避免不了的话题。Lin笑称自己投入时间更多,而Kun有更多的巧劲,自己离不开他的支持。Lin是两个人中做设计决策的那个人,很多时候这都是靠Lin的直觉,而Kun对Lin的设计直觉十分珍惜和保护。
在我结束录音之后,我们还聊了很久。有业主在看到他们的首饰之后,进而认可他们做建筑的能力和价值。但也有很多人,看到这些首饰会觉得「不过是3d打印,没有什么难的」。但这看似容易的背后,是Lin对工艺极限的一次次尝试。
「批评总是容易,正如建造总显得笨拙。」
在建筑行业颇具挑战的大环境下,他们的工作热情和意义感在首饰设计中得到了保存。我真诚地希望这期节目能给同在设计行业中挣扎的朋友们,带去一些些鼓舞。
艺术装置作品「江南雾屿」 | 上海蟠龙天地,2022
提示:
LIN: 建筑师,爱跨界,爱设计,实践派
KUN: 建筑师,爱文学,爱编程,理论派
LINKUNIT的公众号
Lin最早的手工首饰品牌,与林工作室 | within studio
2019年上海工作室落成时的文章
2022年RIBA全球女性建筑师联展「她是一位建筑师」
*LINKUNIT的小红书:LINKUNIT *
欢迎大家去围观关注,有首饰上身照片,以及一些有爱的工作室日常碎碎念~
线下店:
上海长宁区愚园路1060弄5号楼101
营业时间: 12:00~20:00(周一店休)
杭州市西湖区天目山路398号天目里5号楼B1-92a(茑屋书店b1出口对面)
营业时间: 10:00-22:00
Lin的第一件作品,耗时两天课时的小屋戒指
手工工作室withlin studio的早期作品
失蜡法的蜡模
通过上面蜡模做出来的首饰
勺子系列的其中一款
布展的某个瞬间
推荐在泛用性播客客户端中搜索「所建所闻」订阅之后收听。
苹果手机推荐使用Podcasts、Overcast、Castro
安卓手机推荐使用AntennaPod、Pocket Casts、Castbox
此外还可以在「小宇宙」及Spotify上收听。
网站:architalk.xyz
邮箱:hi@architalk.xyz
新浪微博:所建所闻
Twitter:ArchiTalkXYZ
Instagram:architalk.xyz
元旦时去了一趟斯里兰卡,路线是”科伦坡 Colombo - 本托塔 Bentota - 加勒 Galle",属于人文自然游,没有进行冲浪潜水徒步这种特别户外的运动。在第54期《魂穿建筑师巴瓦的公子哥生活》中,我们详细介绍了斯里兰卡建筑师巴瓦的作品(没有听的快去补!),本期我们就讲讲衣食住行等的旅游攻略。
这期是坐在巴瓦的 Gallery Cafe 里录制的,有些嘈杂,请见谅!希望这些环境音能给你带去一些些对旅行的向往!
本期节目中你将会听到:
更多照片,可以关注我的即刻:Jinglu
Hopper,碗状的米粉摊的饼
吃法是蘸咖喱或者卷一些料吃
左边是 String Hopper,米线蒸出来的饼
右边是 辣味椰蓉 coconut sambol
这些家常菜可以放在string hopper上面
米和椰蓉做的小饼干
木橘 wood apple
科伦坡民宿给我们做了丰盛的早饭
本托塔民宿的可爱院子
普通民居室内很跟中国乡下民居没什么两样
加勒民宿能看美丽海景
科伦坡火车站
通勤火车上的本地人,和海上夕阳
大家坐在火车门附近的地上可以看风景
火车沿着滨海驶向科伦坡
火车沿线的城市边角地带是贫民区
绿墙半面
松鼠原来可以这么吵
hb,播客「人间居住指南」主播
推荐在泛用性播客客户端中搜索「所建所闻」订阅之后收听。
苹果手机推荐使用Podcasts、Overcast、Castro
安卓手机推荐使用AntennaPod、Pocket Casts、Castbox
此外还可以在「小宇宙」及Spotify上收听。
网站:architalk.xyz
邮箱:hi@architalk.xyz
新浪微博:所建所闻
Twitter:ArchiTalkXYZ
Instagram:architalk.xyz
Special Guest: hb.
要了命了,在 Lunuganga 庄园呆了接近24小时之后,胡工已经魂穿巴瓦这位公子哥:「啊,我的庄园真好看!」……扶额。
杰弗里·巴瓦(Geoffrey Bawa),1919生人,2003去世。
他在剑桥念法律,却爱上建筑,甚至还接到了建筑项目,却发现自己并没有能力去做,结果又跑去伦敦重新念书。他的 personality 太浓烈:公子哥,喜欢车,喜欢摄影,喜欢全世界收集古董和艺术品,与艺术家们做朋友,往来无白丁。
这些都承载在了他的作品上。尤其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三个项目,也是我们本次所探访的三个作品:他在科伦坡市区的家,他在科伦坡的工作室,以及他在Lunuganga的庄园。我们详细分享了这三个作品的参观体验,出乎意料地将他的庄园景观和拉萨、苏州园林、墨西哥巴拉干的作品进行并置讨论。
他的人生、他的审美、他的作品,也是斯里兰卡这个地方的浓缩,充分体现了这个岛国在民族、宗教、建筑、食物等等各方面的多元融合。
我们坐庄园角落的青石台阶上,四处无人,讲话都轻了、慢了(所以需要调大音量来听,音质相对一般),背景里是远远近近的鸟鸣,松鼠笃笃笃笃的叫声(是的,第一次知道松鼠会叫!),以及不断挠蚊子包的声音(真的好痒)。
hb,播客「人间居住指南」主播
项目1- 科伦坡自宅 Number 11
巴瓦基金会官网可以预约参观及住宿
车库门 | 网络图片
进门后的豪车和美丽的 Light door | 网络图片
车库进来的玄关,往前直走进起居室,从图中这个楼梯上楼是如今可以预定的客房 | 实拍
直走进到主要起居空间,可以看到酒坛子 | 实拍
每一眼都有至少两个庭院 | 实拍
起居室的庭院 | 网络图片
最美的窗和窗外的树 | 实拍
可以预定的客房,但只有一间 | 实拍
平面图 | 网络图片
剖面图 | 网络图片
项目2 - Gallery Cafe
目前是一个餐厅兼画廊,有纪念品店
入口街景 | 实拍
第一个院落是落客区 | 实拍
第二个院落的水景 | 实拍
一二进院落之间是很好的工艺品店 | 实拍
二三进院落是餐厅的室内空间 | 实拍
曾经巴瓦的书桌如今是甜品台,巴瓦看了大概会生气
第三进院落是餐桌外摆,如果不点餐只喝酒甚至都不让坐这里,哼哼 | 实拍
项目3 - lunuganga 庄园
参观预定链接
住宿预定链接
Wallpaper关于bawa suite的文章
巴瓦早餐桌的景观 | 实拍
高处的中国坛子成为视觉焦点 | 实拍
从高处看湖景 | 实拍
接近码头 | 实拍
从码头乘船出去,看清晨的渔船 | 实拍
巴瓦的午餐桌在树林之中 | 实拍
庄园景观 | 酒店官网
漂亮到非自然的鸡蛋花树 | 实拍
倒映在汤里面的鸡蛋花树像是梵高的画 | 实拍
卧室套房 | 实拍
推荐在泛用性播客客户端中搜索「所建所闻」订阅之后收听。
苹果手机推荐使用Podcasts、Overcast、Castro
安卓手机推荐使用AntennaPod、Pocket Casts、Castbox
此外还可以在「小宇宙」及Spotify上收听。
网站:architalk.xyz
邮箱:hi@architalk.xyz
新浪微博:所建所闻
Twitter:ArchiTalkXYZ
Instagram:architalk.xyz
Special Guest: hb.
总说泰国商业很创新、很有趣,于是十二月我和几位朋友前往曼谷进行四天的考察。说是考察,但商业考察不就是(带着脑子去)逛街吗哈哈!
曼谷是热情的、明丽的、嘈杂的、粗犷的、浓烈的,我们的五感被完全打开,声色气味触感,无孔不入。曼谷的商业也沿袭了这些要素,一方面它十分的国际化,一方面它又扎根本土。在国内看来的很多创新手法,去到当地就会理解,其实只是把当地人的生活充分融入到设计里去,紧紧地把人和自然联系在一起。
这期节目就将带大家逛曼谷的这些最国际、最本土、又最自然的街!
干货攻略一张图:
本期嘉宾:翔仔、伍陆柒
本期提到的话题有:
本期提到的项目:
The Commons Thonglor:富人区的社区商业
Jim Thompson House Museum:美丽的居所,美丽的丝巾
曼谷中国城的民居让人想到广州
曼谷的轻轨系统 MTR 和BTS
备注:除攻略总结外的图片均来自网络
「所建所闻」节目迎来六周年了!
趁此机会做一些内容聚焦,未来将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1. Builder:采访最近新落成项目的设计师
如 ep14-阿里巴巴西溪园区,ep31-杭州天目里,ep52-阿里巴巴上海园区
2. Creator:采访设计背景的创业者/空间运营者
如 ep38-家具品牌Donxi,ep48-尤扬:从设计到媒体到开餐厅
3. Flaneur:带有专业视角的旅行观察
如 ep5-南美,ep36-成都,ep45/50-山西大同,ep46-香港,ep47-新加坡,ep53-曼谷
4. Observer:其他当时当下关注的话题
如 ep29/32-历史保护,ep22-防疫建筑,ep34-奥运遗产建设,ep43/44-公共空间,ep51-迪士尼
推荐在泛用性播客客户端中搜索「所建所闻」订阅之后收听。
苹果手机推荐使用Podcasts、Overcast、Castro
安卓手机推荐使用AntennaPod、Pocket Casts、Castbox
此外还可以在「小宇宙」及Spotify上收听。
网站:architalk.xyz
邮箱:hi@architalk.xyz
新浪微博:所建所闻
Twitter:ArchiTalkXYZ
Instagram:architalk.xyz
本期为英文采访节目,由阿里巴巴官方播客节目Alicast发起和制作。
位于上海徐汇滨江的阿里巴巴新园区,至今已经落成并投入使用半年。这座建筑突破了传统办公空间的设计理念,秉承业主提出的“See and Be Seen”愿景,融合了开放空间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采用了富有挑战性的结构与施工工艺,同时也为未来工作方式提供了全新的定义。
我们邀请到了Foster + Partners伦敦办公室的合伙人Jeremy Kim和余正(Yu Zheng),与我们一同探讨这一项目的设计过程、施工挑战,以及他们是如何实现业主提出的“看与被看”愿景的。
阿里巴巴上海园区-视频-YouTube
阿里巴巴上海园区-照片-Archdaily
Jeremy提到的他最喜欢的办公建筑 Willis Building in Ipswich
Yu Zheng提到的他最喜欢的办公建筑 HSBC Building in HK
所建所闻 ep14《七年后,我们回访了阿里巴巴西溪园区》
「所建所闻」节目快要迎来六周年了!
之前做节目一直是兴之所至,是时候来整理思路做做策划~
未来内容上计划分为四个部分:
1. Builder:采访最近新落成项目的设计师
如 ep14-阿里巴巴西溪园区,ep31-杭州天目里,本期
2. Creator:采访设计背景的创业者/空间运营者
如 ep38-家具品牌Donxi,ep48-从设计到媒体到开餐厅
3. Flaneur:带有专业视角的旅行观察
如 ep5-南美,ep36-成都,ep45/50-山西大同,ep46-香港,ep47-新加坡
4. Observer:其他当时当下关注的话题
如 ep29/32-历史保护,ep22-防疫建筑,ep34-奥运遗产建设,ep43/44-公共空间,ep51-迪士尼
推荐在泛用性播客客户端中搜索「所建所闻」订阅之后收听。
苹果手机推荐使用Podcasts、Overcast、Castro
安卓手机推荐使用AntennaPod、Pocket Casts、Castbox
此外还可以在「小宇宙」及Spotify上收听。
网站:architalk.xyz
邮箱:hi@architalk.xyz
新浪微博:所建所闻
Twitter:ArchiTalkXYZ
Instagram:architalk.xyz
也许你是迪士尼乐园的粉丝,也许你对主题乐园完全无感,但你是否曾经好奇过,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是如何进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的呢?
从最早1955年开园的美国加州迪士尼至今,迪士尼乐园已经走过将近70个年头。乐园的内容、设施、技术、乃至价值观,都经历了好几次迭代。
在上海最热最热的七月,我拉着迪士尼粉丝小马同学陪我去了一趟迪士尼。我们一起奔跑、一起激动、一起幼稚、一起发疯、一起打破规范。原本对乐园无感的我,在这天结束时心里充满了感动。
相信神奇,创造神奇,守护神奇,我总算开始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了。
这期我们将会聊到:
播客「商业就是这样」第177期、第144期对迪士尼也有更多介绍。
令人泪目的迪士尼短片《祝你拥有神奇的一天》
纪录片《幻想工程故事》(The Imagineering Story)
青年志文章《和玲娜贝儿当同事》
迪士尼的轮次收入
璟璐:一个上海迪士尼初体验者
小马:一个上海迪士尼年卡拥有者
《你就是光》(Light is in you),上海迪士尼乐园主题曲
推荐在泛用性播客客户端中搜索「所建所闻」订阅之后收听。
苹果手机推荐使用Podcasts、Overcast、Castro
安卓手机推荐使用AntennaPod、Pocket Casts、Castbox
此外还可以在「小宇宙」及Spotify上收听。
网站:architalk.xyz
邮箱:hi@architalk.xyz
新浪微博:所建所闻
Twitter:ArchiTalkXYZ
Instagram:architalk.xyz
Special Guest: 小马.
周六就要去本台的老朋友夏瑶家里看她玩《黑悟空》了!让我们再来温习一下山西的古建吧!
继去年第45期和hb聊山西之后,今年六月我和夏瑶又聊了聊她时隔二十年的两次山西之旅。2004年,她刚考上清华建筑系,爸妈带她去山西访古;二十年后,她拖着伤腿又去了一次。山川不改,城市变迁。
给大家先预警一下!因为是闲聊,内容比较散漫,提到不少建筑却又没有特别展开说,还在咔哧咔哧吃零食。
这期很短,也许我们周六一边打游戏还会一边再录一期!Let's see!
本期提到的建筑有:
五台县延庆寺金代大殿
浑源县和恒山
浑源县圆觉寺塔(题图是冬天的圆觉寺塔)
浑源县永安寺
璟璐、夏瑶
《采石》,万能青年旅店
推荐在泛用性播客客户端中搜索「所建所闻」订阅之后收听。
苹果手机推荐使用Podcasts、Overcast、Castro
安卓手机推荐使用AntennaPod、Pocket Casts、Castbox
此外还可以在「小宇宙」及Spotify上收听。
网站:architalk.xyz
邮箱:hi@architalk.xyz
新浪微博:所建所闻
Twitter:ArchiTalkXYZ
Instagram:architalk.xyz
Special Guest: 夏瑶.
本期是和「人间居住指南」播客联合出品的节目。提示:本期在社区公园里录制,音质一般但很松弛;片尾曲会突然很爆,做好心理和耳朵的准备~
《熊家餐馆》在豆瓣页面里的介绍让人完全提不起兴致,哪怕概括为“一家位于芝加哥的小餐厅从破产边缘走出并成为一家高级餐厅的故事”,好像也很平淡。到底哪里好看呢?一群支离破碎的人、一家乱七八糟的店,怎么样来回拉扯,怎么样缝缝补补。我们也想找到答案。
经常有人拿做设计和做菜做类比。或者,开餐厅本身也是做项目。个人的成长、团队的合作,在琐碎的日常中挣扎着寻找的价值和意义。Carmy曾经工作的纽约米其林参观厨房里,墙上挂着一行字: Every Second Counts。虽然它原本代表的是后厨高强度的时间管理,但我们更愿意解读它为,每一秒都有意义。为顾客做出精致料理的每一秒,和早起在厨房安安静静削土豆皮的每一秒,都有意义。从别人的身上,我们试图认识自己。
片子还有一段特别吸引我。那是完全扯开来的一集,讲的是甜点师Marcus去斯德哥尔摩进修。他给卧床不起、无法说话回应的妈妈打电话,说了三件事:风景很美,住在船上,喂一只看不见的猫。喂一只看不见的猫,多么浪漫的一件事!我很难描述这件事给我的打动。连Carmy也没见过这只猫,却叮嘱Marcus去了斯德哥尔摩要好好喂它。仿佛心里暗暗藏着的一个小野兽,那一星半点的理想和执着。
豆瓣有篇评论里提到一篇很不错的 New Yorker 文章,“Don't Eat Before Reading This”,是 Anthony Bourdain 在1999年写的。一直以来很喜欢他的美食纪录片《Parts Unknown》。2018年, Anthony Bourdain 在法国准备新一季节目时被发现酒店里自杀。而他一开始出名的原因,正是New Yorker这篇文章。以前从来没有深入了解他,直到这次看熊家餐馆才知道这些故事。世界兜兜转转回到起点。很唏嘘。节目里没有机会聊到这个,特别在这里写一笔
hb & 开源:播客「人间居住指南」主播、居南建造工作室合伙人
熊家餐馆主题曲
New Noise,by Refused
Can I scream ?
It's here for us to admire
if we can afford the beauty of it
If we can afford the luxury of turning our heads
If we can adjust that $1000 smile
and behold the creation of man
Great words won't cover ugly actions
and good frames won't save bad paintings
We lack the motion to move to the new beat
When the day is over the doors are locked on us
Cause money buys the access and we can't pay the cost
And how can we expect anyone to listen
if we are using the same old voice ?
We need noise, new art for the real people
We lack the motion to move to the new beat
We dance to all the wrong songs
and we enjoy all the wrong moves
We are not leading
Yeah
推荐在泛用性播客客户端中搜索「所建所闻」订阅之后收听。
苹果手机推荐使用Podcasts、Overcast、Castro
安卓手机推荐使用AntennaPod、Pocket Casts、Castbox
此外还可以在「小宇宙」及Spotify上收听。
网站:architalk.xyz
邮箱:hi@architalk.xyz
新浪微博:所建所闻
Twitter:ArchiTalkXYZ
Instagram:architalk.xyz
Special Guests: hb and 开源.
这几年,房地产行业下行,设计行业随之进入寒冬。裁员、降薪,人人自危。大家一边苟着,一边寻找新的出路。我身边有两个建筑出身的姐妹,早早从大公司出来,已经自己干了很多年了,但最近也都有新的变化:尤扬开了一家小酒馆,夏瑶则是在运营着一家景观事务所的同时,在小红书上捣鼓起了中古首饰。她俩自我总结,一个是往外突破型路线,一个是往内寻找意义型路线。
她们告诉我,换工作就是不断地发现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这些年的职业变化,就是不断地在“不服”的过程:
因为不服每个方案都一样,所以从大公司出来成立了设计媒体公司,想要看到更多的项目可能性;
因为不服只能看别人做出好案例,所以发起了“城事设计节”,想要通过城市更新来实现设计的影响力;
因为不服做社区更新时得不到居民的理解和支持,所以开始做社区营造,想要更多了解不同的人、融合不同地人;
因为不服社区营造过程中收到的政府限制以及运营可持续性的挑战,所以开始探索商业,想要通过商业逻辑去运营社区、营造共识。
尤扬说,她其实是一以贯之地在做“城市更新”,只不过是从不同角度切入。
夏瑶说,她曾经遇到过好几次地产公司给出三倍四倍于当时薪水的offer,但都秒拒,因为她很清楚这个是和她想要的开心和快乐是背道而驰的。
她们还告诉我,建筑虽然是夕阳产业,虽然性价比低,但大家都没有后悔过,因为这个专业拓展了我们的生活质量、甚至是生命质量。
在本期节目中,你讲听到:
尤扬,餐饮运营新人,blinder小酒馆合伙人
夏瑶,廿景观事务所创始人,中古首饰爱好者,小红书账号「中古小花匠YY」
尤扬也是第43/44期嘉宾,夏瑶也是第27/28期嘉宾
MIA MIA,一家位于日本东长崎车站附近的日咖夜酒,老板是澳大利亚人,太太是日本人,她的建筑事务所就开在离咖啡店3分钟的地方。由于这位热情的e人老板可以跟任何人都聊起来,使得这家店成为了周边社区的核心。而MIA MIA 在澳洲原住民的语言里的意思是:家人、朋友和路人建造的庇护所。详见未来预想图的文章:《为什么城市迷上了公共空间?》
「勇者」- YOASOBI,「葬送的芙莉莲」op
推荐在泛用性播客客户端中搜索「所建所闻」订阅之后收听。
苹果手机推荐使用Podcasts、Overcast、Castro
安卓手机推荐使用AntennaPod、Pocket Casts、Castbox
此外还可以在「小宇宙」及Spotify上收听。
网站:architalk.xyz
邮箱:hi@architalk.xyz
新浪微博:所建所闻
Twitter:ArchiTalkXYZ
Instagram:architalk.xyz
Special Guests: 夏瑶 and 尤扬.
2月9日起新加坡免签了!这里有一份来自建筑师和规划师的非主流坡县游记。
元旦期间璟璐跑去新加坡玩了五六天。因为是第一次去,抱着饥渴考察的心态,每天2-3万步的行程基本踏平了新加坡,带着好奇和新鲜的目光,观察了很多,回来之后拉着在新加坡工作过几年的好友Fanshu聊了聊这一路的所见所闻。
我们一上来先聊了对新加坡的一些批评,先抑后扬,越往后面夸得越多……
新加坡很小,很绿,很现代化,它的城市规划和公共参与度让人唏嘘艳羡;但在光鲜亮丽背后,也有很多它的问题。这些不是我短短几天就能看到的。但的确,出去走走能锐化感官,带来很多思考。
新的一年,鼓励大家多出去玩,行更远的路!
2'00 疫情折射出新加坡的一些根本特质:克制、等级、劳工问题
9'57 劳工的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
13'52 新加坡社区中心 Community Center
18'19 新加坡特色小贩中心 Hawker centre,便宜、健康、卫生、不分等级
23'33 新加坡商场特别多,人也特别多,疫情之后逐渐发展online shopping
32'20 新年登高,上了祖屋屋顶,还去hiking
37'52 聊了聊新加坡人节假日的生活
39'28 五天换三个酒店,案例就是要亲身住!俩人激动讲解Funan mall的改造
45'52 新加坡男生很不错!踏实、尊重女性、身材好
47'19 城市规划,URA,展馆,官网,新加坡公务员公派留学制度
58'10 上班族平时去哪里hangout?CBD附近,Amoy st,Duxton Hill,Tanjong Pagar
1'00'40 去新加坡国立和南洋理工看了几个建筑
璟璐,元旦暴走踏平新加坡也吹爆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师
Fanshu,建筑师转行投资人,对新加坡浅尝辄止所以还有魅力面纱
《绿光》,孙燕姿,来自2001年专辑《风筝》
Treetop Walk
WOHA设计的"层峦叠嶂"的酒店 Parkroyal pickering
功能多元混合的Funan Mall,自行车还能骑进商场里面去
Heatherwick设计的极为压抑的学习中心The Hive
推荐在泛用性播客客户端中搜索「所建所闻」订阅之后收听。
苹果手机推荐使用Podcasts、Overcast、Castro
安卓手机推荐使用AntennaPod、Pocket Casts、Castbox
此外还可以在「小宇宙」及Spotify上收听。
网站:www.architalk.xyz
邮箱:hi@architalk.xyz
新浪微博:所建所闻
Twitter:ArchiTalkXYZ
Instagram:architalk.xyz
最近刚去了两次香港,回来之后拉着曾经在香港念书的翔仔、和曾经在香港工作的小马,录了这期播客。
我们从香港各个片区的城市特质开始聊起,最后聊到大家的去留选择。
香港太好。它通达性高,无论是交通、公共设施,还是便利店和维修点,处处便捷;国际化程度远高于内地。
香港又没那么好。电商和网络支付都发展慢,年轻一代对内地了解甚少,没有互联网的墙缺却起了心墙。
皇后大道西又皇后大道东
皇后大道东转皇后大道中
皇后大道东上为何无皇宫
皇后大道中人民如潮涌
璟璐,之前从未去过香港,直到近期才去了两次,抱着对以前香港的想象来提问
小马,曾经在中环和观塘打工的港漂一族,租在将军澳,始终带着闯入者视角观察香港
翔仔,港大念书所以长期生活在西环,会讲粤语也融入社区,却最后还是感到有些隔阂
8:09 港岛西:海味街、上环、西营盘、港大、坚尼地城
13:10 中环、金钟、铜锣湾、太古城
16:30 九龙:M+博物馆、西九龙高铁站、圆方/ICC
26:30 香港的居住体验
34:00 九龙东、旧启德机场、观塘工业区更新、西贡和赤柱的海边
43:10 香港的公共交通工具:双层巴士、夺命小巴
48:40 高复合型的城市催生了集约型的公共设施
57:40 线上的不发达催生了更发达的线下小店和线下生活
1:03:50 香港很容易留下来,但很容易留不住
1:12:55 大陆对香港的了解远远大于香港对大陆的了解
观塘要由工业电梯去到楼上的咖啡厅
過海隧道巴士路線圖 | 設計師 Haydon Chan
在过海隧道上方复合建设的中山纪念公园
九龙公园游泳池
推荐在泛用性播客客户端中搜索「所建所闻」订阅之后收听。
苹果手机推荐使用Podcasts、Overcast、Castro
安卓手机推荐使用AntennaPod、Pocket Casts、Castbox
此外还可以在「小宇宙」及Spotify上收听。
网站:architalk.xyz
邮箱:hi@architalk.xyz
新浪微博:所建所闻
Twitter:ArchiTalkXYZ
Instagram:architalk.xyz
五一假期我去了山西,行程大概是「大同-应县-代县-五台-定襄-石家庄」,期间看了不少古建筑,也穿越太行山看到了一些令人唏嘘的场景。和hb聊这一回,虽说是按时间顺序的流水账,但却带了很多真切的感触和思考。
不管是古建,还是自然,(甚至是人!)都希望大家亲自去看,尽早去看。
时间线
02:55 大同整体印象,大同博物馆及其他三大文化馆;
09:45 从大同城市建设出发讨论如何处理新旧关系;
16:09 云冈石窟的感触,必须要“壁下观”;
19:40 应县:木塔,净土寺,落寞的小县城 ;
33:47 雁门关,明长城,广武古城;
40:58 代县:边靖楼,阿育王塔;
52:25 佛光寺,与古人神接的意趣,并聊到社会需要共识;
59:35 南禅寺,孙悟空变的可爱小庙;
1:03:00 定襄古城,活力的县城;洪福寺,战场中的物理和精神堡垒;
1:10:00 太行山,滹沱河,大汖古村,西煤东运铁路;
1:19:54 正定县:隆兴寺摩尼殿,滹沱河成了假河;
璟璐、hb
Ryuichi Sakamoto - Fullmoon
Because we don't know when we will die
We get to think of life as an inexhaustible well
Yet everything happens only a certain number of times
And a very small number, really
How many more times will you remember a certain afternoon of your childhood
Some afternoon that is so deeply a part of your being that you can't even conceive your life without it?
Perhaps four or five times more
Perhaps not even that
How many more times will you watch the full moon rise?
Perhaps twenty, and yet it all seems limitless
推荐在泛用性播客客户端中搜索「所建所闻」订阅之后收听。
苹果手机推荐使用Podcasts、Overcast、Castro
安卓手机推荐使用AntennaPod、Pocket Casts、Castbox
此外还可以在「小宇宙」及Spotify上收听。
网站:architalk.xyz
邮箱:hi@architalk.xyz
新浪微博:所建所闻
Twitter:ArchiTalkXYZ
Instagram:architalk.xyz
Special Guest: hb.
罗大佑的天地舞台令人激动人心,但身边这些日常的公共空间也常常给我们带来惊喜和触动。
对于这些日常的公共空间来说,不需要宏大叙事,它只是让人停驻,让人碰头,让人交流。
尤扬说,「上海还是变了,好像大家还在喝咖啡,好像还在运动,但是有一种紧张感,围挡、垃圾、隔断、核酸亭,那些线索都还在」。
松恺说,「他觉得只有跑步,落在脚上,落在地上,才是跟我们自己有关的」。
在这个三月底,回想去年此时上海所即将经历的一切,以及每天铺天盖地对于ChatGPT的讨论,我们更加珍惜线下,珍惜街头,珍惜每一朵花和每一个人,珍惜每一个春天。
本期封面:新华·社区营造中心
松恺为本期播客整理了近七十张他拍摄的特别美好的公共空间。
这竟然没有做成付费内容??大家赶紧去看!
在这期节目里,你会听到:
01:00 新华·社区营造中心,以及上海的一些社区中心
08:40 城市里可以停留的地方
15:20 把花坛侧沿改成座椅,需要政府批吗
17:40 外摆这件事是要专门批的
20:56 老人才是在不断发现犄角旮旯里这些好地方
22:22 老年人年轻人的速率是不一样的,公共空间让他们相遇
28:15 徐汇滨江的公共空间演变
33:25 北斋美术馆前小公园
39:18 我们现在的公共建筑是否足够体现公共性
44:26 设计应该从行为学出发,snohetta opera house和西岸美术馆两个正面案例
47:35 除了好的设计,好的城市运营也很重要
50:35 忆苦思甜,聊聊去年我们失去的春天
54:10 方舱的公共生活
1:01:10 ChatGPT的时代,人能做什么呢
璟璐、尤扬、松恺
松恺的bilibili:https://space.bilibili.com/615576
松恺的网站:https://traceimage.cn/
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 / 山崎まさよし,动画《秒速5厘米》片尾曲
新华·社区营造中心
社区中心天花板-徐汇区天平街道「66梧桐院」
苏州河42公里沿岸贯通
番禺路222弄改造
青山周平从胡同里的椅子谈社会居住观念
「新华好椅活动」
愚园路名人墙改造 / 薄宏涛,筑境设计
改造后遇到一位老人在类似亭子间的位置拉小提琴-录像
西岸滨江绿地 / Hassell
北斋美术馆 / 妹岛和世:官网
北斋美术馆,松恺拍摄剪辑的视频
Oslo Opera House / Snøhetta
西岸美术馆 / David Chipperfield
青山周平胡同里拍椅子
愚园路长椅
愚园路名人墙 | 松恺
徐汇滨江Manner店后的野化道路 | Jinglu
天气好时聚满了人,但照片是2022年3月31日的
北斋美术馆 | 松恺
Oslo Opera House / Snøhetta
西岸美术馆
更多图片见:松恺的整理
推荐在泛用性播客客户端中搜索「所建所闻」订阅之后收听。
苹果手机推荐使用Podcasts、Overcast、Castro
安卓手机推荐使用AntennaPod、Pocket Casts、Castbox
此外还可以在「小宇宙」及Spotify上收听。
网站:architalk.xyz
邮箱:hi@architalk.xyz
新浪微博:所建所闻
Twitter:ArchiTalkXYZ
Instagram:architalk.xyz
Special Guests: 尤扬 and 松恺.
2020年,66岁的罗大佑在经历了一台大手术后,带着乐队,在宜兰、花莲、台东、鹿港做了四场现场音乐会。
他把舞台搭在鹿港天后宫门口的广场,搭在花莲的清水码头,在台东督利背山面海的遊客中心,在宜兰罗东镇的文化公园。
这几场演出都不在室内,没有固定座位也并不售票,以天为盖以地为席,周边的市民来了又走,轻轻哼唱。他让音乐变得有力量,并将这力量具象地表现了出来,传递给了更多人。
街道、广场、公园……
这些城市里的公共空间如何塑造人的行为?它们的公共性有什么样的等级?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些”未定义“空间?
我们希望用一系列的节目,探讨公共空间如何体现公共性、促进公共生活,以及为建立和维护好的公共空间我们有什么可以做的。
本期的相关链接和图片特别丰富,请大家下拉shownotes,一定耐心点开链接来看。
欢迎给我们来信和留言。联系方式在最末。
「寻谣计划」 在上海新华路弄堂里的演出
纽约Brookfield Place的室内公共空间 Winter Garden
巴西圣保罗高架周末禁行变成公园
泉州西街菜市场《大尾灯龙》艺术展
李沧东电影《燃烧》中的跳舞片段
让·努维尔 | 恒基·旭辉天地THE ROOF
《请珍重》,罗大佑,专辑《二零二零八月宜花东鹿记》
推荐在泛用性播客客户端中搜索「所建所闻」订阅之后收听。
苹果手机推荐使用Podcasts、Overcast、Castro
安卓手机推荐使用AntennaPod、Pocket Casts、Castbox
此外还可以在「小宇宙」及Spotify上收听。
网站:architalk.xyz
邮箱:hi@architalk.xyz
新浪微博:所建所闻
Twitter:ArchiTalkXYZ
Instagram:architalk.xyz
建筑行业的热潮显然已经褪去了。
曾经是高校里招生分数最高的专业,如今竟然招不满了。大家纷纷跻身到更加热门的互联网和科技行业。一些建筑师试图通过技术改善设计工具,一些人转而去做UI/UX,而另一些人更是直接成为了程序员。这听起来仿佛只是从一种螺丝钉变成另一种螺丝钉。那么,这会是更快乐的螺丝钉吗?
本期节目邀请到两位我的老朋友,他们都是建筑师出身,现在一位在硅谷做程序员,一位在国内从事设计和科技交接领域的工作。站在转行的十字路口,许多朋友充满了疑问和纠结,所以就有了这次对话:
用姚桑的话说,不论在任何领域,技术如果要形成这个行业主要的人力或资本的投资的话,不取决于这个技术能提升多少效率,而是这个行业本身的基本逻辑是什么。建筑行业的商业模型还是咨询服务,其重要卡点不是画图速度不够快,而是看业主的推动力度和推动方法。比起这样的工作,他更喜欢从产品的角度去思考:怎样针对客户需求提供空间产品?怎样为消费者提供最契合的服务?
张鑫也分享了两个十分有用的小工具:
姚桑,播客《非谷中人》主理人,试图逃脱信息茧房
张鑫,学习做产品的建筑设计师
Tod Williams Billie Tsien Architects
推荐在泛用性播客客户端中搜索「所建所闻」订阅之后收听。
苹果手机推荐使用Podcasts、Overcast、Castro
安卓手机推荐使用AntennaPod、Pocket Casts、Castbox
此外还可以在「小宇宙」及Spotify上收听。
网站:architalk.xyz
邮箱:hi@architalk.xyz
新浪微博:所建所闻
Twitter:ArchiTalkXYZ
Instagram:architalk.xyz
开头的电话录音是璟璐实际接到的电话,剪辑时再听还是心有余悸。
是的,我去方舱了。现在已经平安回家,所以想跟大家聊聊。
这期我们三个人,一个是方舱亲历者,一个是密接转运小队长,一个则是一线的社区工作者(不是街道或居委)。我们三个或被迫或主动地介入其中,带回许多观察、体验和反思。
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和公共空间,在疫情期间,如何发挥自治、共治?
当信任崩塌、社群失序,如何去重建公共空间的议事与对话?
社区营造多年建立起来的信任,摧毁起来是很快的。虽然经历了迷惘和沮丧,但睿洁以及其他的社区工作者一直在行动、在追问。他们希望用专业的、创新的方式去解决社区问题,去找到这个社会中的积极的行动者,让这些人找到途径、找到彼此。
希望你们永远不要接到像开头这样的电话,也永远不要有这样的时候:每一个陌生号码来电都要想着赶紧先按下录音键再接听。
睿洁:疫情早期在自家小区与邻居一起自救与互助,随后开始支持大鱼所在项目的居民防疫自治
张琪:一个因为邻居感染而被定义为密接的人,已转运宁波
璟璐:方舱三日游,已平安出舱回家
大鱼营造:一个由设计师斜杠青年发起的,逐渐形成跨专业设计与社会工作协作的社区社会组织,致力于成为助力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创变者、践行者和培力者。公众号:大鱼营造(ID:dayucommunity)
《哑牛》by 蛙池乐队
推荐在泛用性播客客户端中搜索「所建所闻」订阅之后收听。
苹果手机推荐使用Podcasts、Overcast、Castro
安卓手机推荐使用AntennaPod、Pocket Casts、Castbox
此外还可以在「小宇宙」及Spotify上收听。
网站:architalk.xyz
邮箱:hi@architalk.xyz
新浪微博:所建所闻
Twitter:ArchiTalkXYZ
Instagram:architalk.xyz
本期内容与建筑无关,是对当下正在发生的周遭疫情隔离生活的观察和倾诉,有不少负面情绪,慎入!
4月1日晚上,四位在上海浦西的姑娘迎来了正式封城的第一夜。
聊天的时候,我们没想到第二天还会发生那么多令人愤慨的事情;当然我们也看到了有些人站出来说真话的勇气。
希望大家都平安健康,勇敢善良!
我们提到:
我们推荐:
(音质预警:我们各自在家中拿手机录的,音质不佳,听个气氛就好)
大黄:aka璟璐
江河:不运动会死的江湖大哥
小马:躲在厕所录音的已婚已育妇女
阿文:在阳台种菜的独居少女
阿文:
「垃圾站旁边的树小嫩叶长得很快,做核酸入口的小樱花只开了48h。」
江河:
「老小区里的折叠,有群租客,有上海本地人,还有打工人;最有意思的是小区500人的大群,有骂居委,有站出来走红专路线,有助人为乐,有抱怨的,堪称小型社会学样本。」
小马:
「楼下的洗衣店,美容院 的运营压力很大,能感觉到老板们很着急,没有生意,到后面政府不让开,疫情对商户的影响太大了。」
阿文:
「度过了27岁的最后一天,把农作物放在阳台外面,傍晚冒雨收到了生日小蛋糕,远程小小地庆祝了。」
大黄:
「得知有个朋友被邻居老奶奶敲门,本以为对方来求助,结果是老奶奶关心她有没有菜、要给她做饭吃,快感动哭了。」
阿文:
「老人接收信息的渠道非常少,其实楼下张贴的告居民书字很小、贴得很矮、灯光很暗,楼下通知各户核酸的喇叭声音更显得模糊,小区有了确诊病例群里吵了一整天但他们也全然不知... 我开始担心我的晚年了。」
小马:
「要兼顾工作和小孩、队友帮不上忙,太过于碎片化的时间,没有办法静下来做事情,不管是陪伴小朋友还是工作,其实都需要高效专注。」
阿文:
「每天陷入 “负面新闻很多抗拒再看下去 - 反思是否不应该逃避负面新闻感受短暂快乐 - 为每一方共情辩护但无法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而感到难受” 的循环。」
「想散步,想吃小龙虾,想在咖啡店写作业,想见一些人,但因为做不到,失望会被过度放大,甚至波及他人。」
「去盒马囤货,大家都是三三两两一个买菜一个排队、一个扫码一个整理进袋子的团伙作案(不是),自己手忙脚乱又被后面催促的时候突然感到十分孤独。」
推荐在泛用性播客客户端中搜索「所建所闻」订阅之后收听。
苹果手机推荐使用Podcasts、Overcast、Castro
安卓手机推荐使用AntennaPod、Pocket Casts、Castbox
此外还可以在「小宇宙」及Spotify上收听。
网站:architalk.xyz
邮箱:hi@architalk.xyz
新浪微博:所建所闻
Twitter:ArchiTalkXYZ
Instagram:architalk.xyz
如果没有听第38期,就先去听那一期啦!
继续上一期,我们的嘉宾是两位好朋友,Feia和金工~
他们在2019年创立了「Donxi」这个独立原创家具品牌,取名Donxi意为「创造生活中的大小东西」。同时,他们也创立了「有时设计」这个室内设计公司,旨在提供从室内到家具的一体化设计服务,希望通过家装设计去改变人的生活习惯,提供更好的生活状态。
本期节目我们将聊到:
金工,有时设计及Donxi家具创始人,建筑师,木工爱好者
Feia,有时设计及Donxi家具创始人,曾从事地产设计
更多联系方式:
小红书:Donxi家具,有时设计Use Design
微信公众号:Donxi
网站:www.use-donxi.com
宁波方言乐队「还潮」:《老式双卡录音机》
(网易云音乐上联系他们使用歌曲他们还很快回复了~真可爱~)
乔布斯家中的灯 Tiffany Studios Magnolia Floor Lamp
里特维德的红蓝椅 Rietvelt Red Blud Chair
建筑设计工作室如恩的家具品牌 Stellar Works 的 Ming Chair
意大利大师 Achille Castiglioni 自照
史努比灯 Snoopy Lamp
by Achile Castiglioni
钓鱼灯 Arco Floor Lamp
by Achile Castiglioni
一些 Hans Wegner 较为著名的椅子
从左到右:圈椅(THE CHAIR)、Y椅(The Y-Chair )、肘托椅(Elbow Chair)、贝壳椅(Shell Chair)
瓦格纳的 The Chair 出现在1960年肯尼迪和尼克森的总统大选辩论上,从此在美国家喻户晓
伊姆斯夫妇 Charles and Ray Eames
Eames 最著名的休闲椅
Eames Lounge Chair and Ottoman
Vitra Campus 全貌
Vitra Campus 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赫尔佐格德梅隆设计的展厅 VitraHaus
建筑师赫尔佐格 Herzog 设计的边几
(图中左下角黑色物体)
英国的设计师夫妇 Doshi & Levien 的 Earth to Sky 系列作品
法国设计师兄弟 Ronan & Erwan Bouroullec
为HAY设计的Palissade户外桌椅系列
像一棵树一样的 Vegetal Chair
by Ronan & Erwan Bouroullec
野口勇在工作室中
和他的雕塑、餐桌、纸灯一起
最经典的Noguchi Table
推荐在泛用性播客客户端中搜索「所建所闻」订阅之后收听。
苹果手机推荐使用Podcasts、Overcast、Castro
安卓手机推荐使用AntennaPod、Pocket Casts、Castbox
此外还可以在「小宇宙」及Spotify上收听。
网站:www.architalk.xyz
邮箱:hi@architalk.xyz
新浪微博:所建所闻
Twitter:ArchiTalkXYZ
Instagram:architalk.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