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History
Health & Fitness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16/v4/8b/49/aa/8b49aaf2-cb15-40e7-3d6c-8edf73d22f44/mza_11346237474304471561.jpg/600x600bb.jpg
林连玉纪念馆: 518国际博物馆日——新旧交错的茨厂街社区
LLG Memorial林连玉纪念馆
41 episodes
11 hours ago
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 简称ICOM),将每年的5月18日定为“国际博物馆日”,主旨为号召世界各国关注博物馆事业,促进世界博物馆和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林连玉纪念馆作为人物博物馆,在本土肩负着教育与文化传承的使命,也从2019年起开始响应“国际博物馆日”。 2022年的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The Power of Museums),林连玉纪念馆携手12个单位,一起发挥博物馆的力量! 2023年度的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则是“博物馆,可持续发展与美好生活(Museums, Sustainability and Wellbeing)”,我们将介绍茨厂街社区附近的景点,拉近历史和当下的距离。 5月18日起至5月21日,连续9天中午,准时播放景点介绍,希望能让公众更加关注我们身边的社区,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
Show more...
Non-Profit
Business
RSS
All content for 林连玉纪念馆: 518国际博物馆日——新旧交错的茨厂街社区 is the property of LLG Memorial林连玉纪念馆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 简称ICOM),将每年的5月18日定为“国际博物馆日”,主旨为号召世界各国关注博物馆事业,促进世界博物馆和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林连玉纪念馆作为人物博物馆,在本土肩负着教育与文化传承的使命,也从2019年起开始响应“国际博物馆日”。 2022年的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The Power of Museums),林连玉纪念馆携手12个单位,一起发挥博物馆的力量! 2023年度的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则是“博物馆,可持续发展与美好生活(Museums, Sustainability and Wellbeing)”,我们将介绍茨厂街社区附近的景点,拉近历史和当下的距离。 5月18日起至5月21日,连续9天中午,准时播放景点介绍,希望能让公众更加关注我们身边的社区,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
Show more...
Non-Profit
Business
https://d3t3ozftmdmh3i.cloudfront.net/production/podcast_uploaded_episode400/24237470/24237470-1653030119789-17cf7085c41f3.jpg
28. 双溪威新村历史文物馆:度量衡器展区
林连玉纪念馆: 518国际博物馆日——新旧交错的茨厂街社区
3 minutes 33 seconds
3 years ago
28. 双溪威新村历史文物馆:度量衡器展区

我国是多元民族社会,又曾是英殖民地,因此早期曾有不同系统的度衡量器,包括华人从中国引入的秤器,英制及传统马来社会的度衡量器,而这些都值得我们去认识与回顾其过去的发展史。

在本馆的度量衡器展区的展示品,大部分为不同时代的秤器,包括了以技术分类的杆秤、台秤,也有针对不同物体的黄金秤、轻物秤等。除了秤器外,展出品还有量器,包括衡量液体(汽油)容量、通过容器计量稻米重量的干冬等器具。与此同时,参观者不但可以认识不同的度量衡器,还可从这些文物故事里学习我们老祖宗的智慧。

自1982年起,我国正式采用国际单位的公制系统,以取代过去各州属所采用的不一标准的计量方式。现在统一标准使用公斤、克、公升、毫升等,所以新一代人许多已不懂得早期的度量衡器和计算单位。

例如,以斤、兩、干冬或朱卜衡量計算。當時是以“干冬”或“朱卜”計量買米,以4朱卜等於1干冬作為計量單位。若以現代公斤(kg)計量公制計算,1朱卜等於900克,1“干冬”相等於3.6公斤。

在60年代的雜貨店,老闆在賣米時,會以一種特製專用衡量 “朱卜” 的米谷容器量計,勺滿整個容器就是1朱卜,4個填滿米的容器就是1“干冬” ,不需用秤量計,省工省時。

在过去的传统农耕社会,几乎家家户户至少都有一杆秤,熟悉和会使用杆秤也就成为必备技能。有教育子孙的顺口溜:“不识秤花(秤星),难以当家”,所以小孩子“抓周”,除书籍、算盘、剪刀、玩具、针线和化妆品,常常还有有一杆秤,一旦抓取了杆秤,也算“称心如意”,此子至少可以保家兴业。有些家庭不仅把杆秤作为日常称量器具,更当做是一种吉祥之物或图腾,看做“当家财神”,甚至有时用作“镇邪”之物。

随着时代的发展,杆秤越来越远离我们的日常生活,逐步成为一种历史文化遗迹。但是我们有必要好好吸收和继承杆秤上承载的一些商业文化和精神道德:如公平买卖,童叟无欺,切勿短斤少两;商业活动中积德行善,福多禄全,延年益寿;正直无私、光明磊落,生财有道。心中永存一杆心灵之秤,做人做事公正、公平、公道!

过去人们常用“半斤八两”来形容两个同样的事物,半斤怎么等于八两呢?那是因为中国古代使用的秤是十六两为一斤。那看似简单的一杆秤中藏着许多学问。一个杆秤可以“称”出多少历史文化?

相传木杆秤最早是春秋的工匠大师鲁班发明的,杆秤上刻制的十三颗星花则是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的数目定制的,并且把十三两定为一斤。

因为春秋各国的度量衡不一致,因此在秦始皇灭六国建立秦朝后,就颁布了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并且在原本的十三星中添加“福禄寿”三星,正好十六星,而秦制正好是以十六两为一斤,这种秤就是最典型的十六金星秤。关于十六金星秤,还有很多内在的寓意。在古代的天文中,一般认为北斗七星主亡,而南斗六星主生,福、禄、寿三星分别主一个人一生的福、禄、寿。

秤杆上的十六颗星,其作用不仅仅是衡量物体的重量,更是用来衡量人心的。

杆秤上的秤星必须是白色或黄色,不能用黑色,比喻做生意不能黑心。

秤杆上的第一颗星也叫做“定盘星”,其位置是秤锤与秤钩成平衡时秤锤的悬点。做杆秤的关键是能选准定盘星,只要确定好定盘星,就是一把好秤。

杆秤上手提的绳纽叫做秤毫,意为明察秋毫,称东西时不能粗心大意。

文物介绍单位 | 双溪威新村历史文物馆
活动预告 | 林悠悦
文物介绍 | 陈淑琼

/

本节目可于Spotify、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 平台收听

联络我们:llgmemorial@gmail.com

林连玉纪念馆脸书专页:https://www.facebook.com/llgmemorial

双溪威新村历史文物馆脸书专页:https://www.facebook.com/KoridorSejarahSgWay/

Music:

1. 开场&结尾音乐:Trust Me (instrumental) – RYYZN from YouTube Audio Librar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ZoaU3rjIZo&t=43s

2. 背景音乐:Beautiful Emotional Piano Music from YouTube Audio Librar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m4c711LseE

林连玉纪念馆: 518国际博物馆日——新旧交错的茨厂街社区
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 简称ICOM),将每年的5月18日定为“国际博物馆日”,主旨为号召世界各国关注博物馆事业,促进世界博物馆和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林连玉纪念馆作为人物博物馆,在本土肩负着教育与文化传承的使命,也从2019年起开始响应“国际博物馆日”。 2022年的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The Power of Museums),林连玉纪念馆携手12个单位,一起发挥博物馆的力量! 2023年度的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则是“博物馆,可持续发展与美好生活(Museums, Sustainability and Wellbeing)”,我们将介绍茨厂街社区附近的景点,拉近历史和当下的距离。 5月18日起至5月21日,连续9天中午,准时播放景点介绍,希望能让公众更加关注我们身边的社区,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