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電視10年前曾經流行過寶物鑑定節目,我是台灣第一位女性藝術品拍賣官應邀上節目幫民眾做寶物鑑賞。
在節目上我都是以台北故宮的館藏為正確的比較範本,每次我都很想為觀眾朋友多說明一些鑑賞內容,只可惜電視節目時間非常有限能說得不多。
後來因緣際會,我用2年的時間寫了40萬字,製作了「拍賣官開講囉」節目,之前在電視節目上沒時間說清楚講明白的內容,現在都可以完整呈現了。
這個節目能帶聽眾一探台北故宮除了翠玉白菜外,到底還有什麼珍寶 ?
期待聽眾了解每件珍寶背後的時代背景、皇帝個性、當時的社會文化氛圍與相似文物在拍賣市場的價值。
台灣的電視10年前曾經流行過寶物鑑定節目,我是台灣第一位女性藝術品拍賣官應邀上節目幫民眾做寶物鑑賞。
在節目上我都是以台北故宮的館藏為正確的比較範本,每次我都很想為觀眾朋友多說明一些鑑賞內容,只可惜電視節目時間非常有限能說得不多。
後來因緣際會,我用2年的時間寫了40萬字,製作了「拍賣官開講囉」節目,之前在電視節目上沒時間說清楚講明白的內容,現在都可以完整呈現了。
這個節目能帶聽眾一探台北故宮除了翠玉白菜外,到底還有什麼珍寶 ?
期待聽眾了解每件珍寶背後的時代背景、皇帝個性、當時的社會文化氛圍與相似文物在拍賣市場的價值。
台北故宮博物院珍藏的《清 順治 西藏金嵌松石珊瑚壇城》,以其精緻的金工、珍稀的寶石材質與深厚的宗教文化意涵,堪稱17世紀藏傳佛教藝術與清初西藏政策互動的絕佳見證。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u7pxm2e00dl012ceyvcgdd9/comments
關於我們:
好好聽FM APP:http://onelink.to/94hhtfm
好好聽FM Web:https://risu.io/DYKs
好好聽FM YouTube:https://risu.io/5lTL
好好聽出品
台北故宮博物院所藏的《清乾隆 緬甸國銀葉表文》與《清乾隆 暹羅國金葉表文》,以其獨特的材質、精緻的書寫技藝和極其稀少的存世數量,堪稱清代外交檔案中的鎮館之寶。本文將從「朝貢體制背景」、「兩件表文的文書形制與內容」及「保存現況與學術價值」三方面進行詳述。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u7pxm2e00dl012ceyvcgdd9/comments
關於我們:
好好聽FM APP:http://onelink.to/94hhtfm
好好聽FM Web:https://risu.io/DYKs
好好聽FM YouTube:https://risu.io/5lTL
好好聽出品
台北故宮博物院珍藏的一件清 雍正 釉裡紅波濤白龍紋梅瓶,以其罕見的完整瓶蓋、釉裡紅燒成技藝之高度,以及波濤與龍紋的動勢張力,成為研究雍正御窯與傳統窯彩工藝的關鍵標本。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u7pxm2e00dl012ceyvcgdd9/comments
關於我們:
好好聽FM APP:http://onelink.to/94hhtfm
好好聽FM Web:https://risu.io/DYKs
好好聽FM YouTube:https://risu.io/5lTL
好好聽出品
青花瓷的流變與極致──明後期至清乾隆五孔花插的誕生
延續上集,本篇將接續介紹青花瓷自明成化以降的發展,直至清代盛世,再聚焦台北故宮珍藏的《清 乾隆 青花雲龍紋五孔環耳花插》,認識這件稀世孤品背後的歷史脈絡與文化意涵。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u7pxm2e00dl012ceyvcgdd9/comments
關於我們:
好好聽FM APP:http://onelink.to/94hhtfm
好好聽FM Web:https://risu.io/DYKs
好好聽FM YouTube:https://risu.io/5lTL
好好聽出品
從唐代鞏縣到明代禁造──青花瓷發展史上的探索與空白
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一件造型新奇的《清 乾隆 青花雲龍紋五孔環耳花插》,其仿似歐洲燭台的設計,令人耳目一新。而為了理解這樣的乾隆時期青花瓷創作,我們必須追溯青花瓷技術與審美發展的源流。本篇即從唐代的濫觴、宋代的試作、元代的定型,一直談到明代早中期的演進與波折。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u7pxm2e00dl012ceyvcgdd9/comments
關於我們:
好好聽FM APP:http://onelink.to/94hhtfm
好好聽FM Web:https://risu.io/DYKs
好好聽FM YouTube:https://risu.io/5lTL
好好聽出品
一件如意,萬事如意──從台北故宮藏「清 紅木鑲寶石如意」看吉祥器背後的文化密碼
在華人文化中,「萬事如意」「吉祥如意」這些耳熟能詳的賀詞,早已深植人心。但你知道嗎?「如意」不只是吉祥話語,它其實也是一種有形的實體器物,在清代宮廷中更是象徵祝福、身份與地位的珍貴之物。
台北故宮收藏的這件《清 紅木鑲寶石如意》,便是當時頂級工藝與象徵意涵完美結合的代表之一。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u7pxm2e00dl012ceyvcgdd9/comments
關於我們:
好好聽FM APP:http://onelink.to/94hhtfm
好好聽FM Web:https://risu.io/DYKs
好好聽FM YouTube:https://risu.io/5lTL
好好聽出品
台北故宮博物院典藏的《清同治 李秀成親筆供詞》,是一份極具歷史價值的重要文獻。這份長達三萬三千字的親筆供詞,由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於1864年被俘後,在湘軍統帥曾國藩審訊下撰寫,細緻追述了他的一生及太平天國興衰過程。此文獻原稿經曾國藩硃筆批改與刪節,成為後世理解太平天國與晚清政治局勢的重要資料。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u7pxm2e00dl012ceyvcgdd9/comments
關於我們:
好好聽FM APP:http://onelink.to/94hhtfm
好好聽FM Web:https://risu.io/DYKs
好好聽FM YouTube:https://risu.io/5lTL
好好聽出品
台北故宮博物院珍藏的五件康熙時期豇豆紅瓷器,展現了清代晚期御窯燒製技藝的高峰。豇豆紅瓷器因其色澤柔和溫潤、製作難度極高且傳世稀少,自古以來便是文人雅士與收藏家趨之若鶩的寶物。
這五件包括菊瓣瓶、太白尊、柳葉瓶、萊菔瓶與小盒,各具特色,釉色斑駁自然,顯現出「紅中帶翠、翠裡含紅」的絕妙視覺效果,是康熙朝宮廷審美與工藝實力的體現。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u7pxm2e00dl012ceyvcgdd9/comments
關於我們:
好好聽FM APP:http://onelink.to/94hhtfm
好好聽FM Web:https://risu.io/DYKs
好好聽FM YouTube:https://risu.io/5lTL
好好聽出品
清乾隆年間御製的《銅胎掐絲琺瑯鼎式爐》,以其繁複細緻的掐絲工藝、濃郁瑰麗的色彩,完美展現宮廷藝術的華麗與莊嚴。此件香爐為清代景泰藍工藝的代表作,亦反映出乾隆時期藝術風格向著規模宏大、裝飾繁密發展的特徵,為中國金屬胎琺瑯器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u7pxm2e00dl012ceyvcgdd9/comments
關於我們:
好好聽FM APP:http://onelink.to/94hhtfm
好好聽FM Web:https://risu.io/DYKs
好好聽FM YouTube:https://risu.io/5lTL
好好聽出品
千古詩情繪為卷──從《洛神賦》到丁觀鵬《摹顧愷之洛神圖 卷》的中西交融美學
在中國古典繪畫中,既能傳情達意,又兼具敘事與詩意的畫作並不多見。《清 丁觀鵬摹顧愷之洛神圖 卷》正是這樣一件跨越時空、結合古典文學與宮廷藝術的精彩代表。這件台北故宮典藏的作品,不僅將東晉顧愷之的經典神話場景再現於紙上,更透過18世紀宮廷畫家的筆法,演繹出中西技法融合、古今對話的藝術高度。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u7pxm2e00dl012ceyvcgdd9/comments
關於我們:
好好聽FM APP:http://onelink.to/94hhtfm
好好聽FM Web:https://risu.io/DYKs
好好聽FM YouTube:https://risu.io/5lTL
好好聽出品
從「朕就是這樣的漢子」到茶漬奏摺──清代皇帝與奏摺的真情與效率
提到清代皇帝的日常工作,除了閱兵、批奏、主持朝會,最讓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一份份批有親筆硃字的「奏摺」。從康熙中期開始的密摺制度,到雍正時期發展為主流公文工具,奏摺不只是官場文件,更是皇帝個性與治國理念的直接體現。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u7pxm2e00dl012ceyvcgdd9/comments
關於我們:
好好聽FM APP:http://onelink.to/94hhtfm
好好聽FM Web:https://risu.io/DYKs
好好聽FM YouTube:https://risu.io/5lTL
好好聽出品
清皇帝御用飾品背後的榮耀與血淚──東珠朝冠、朝珠、朝帶的文化密碼
在清代皇權體制下,身分與階級透過服飾表現得淋漓盡致,而「清皇帝御用朝冠、朝珠及朝帶」便是權力象徵中最核心的元素。這些看似柔美精緻的配飾,背後藏著一段關於榮耀、規制、信仰與血汗的複雜歷史。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u7pxm2e00dl012ceyvcgdd9/comments
關於我們:
好好聽FM APP:http://onelink.to/94hhtfm
好好聽FM Web:https://risu.io/DYKs
好好聽FM YouTube:https://risu.io/5lTL
好好聽出品
鬼斧神工的同心奇藝:清晚期《象牙雲龍紋套球》展現中式微雕技藝巔峰
台北故宮博物院典藏的《清晚期 象牙雲龍紋套球》,為一件極具觀賞與工藝價值的明星展品。此作以整塊象牙製成,內含多層套球,各層皆能靈活轉動,雕有飛龍穿雲與祥紋,細緻奇巧,堪稱中國微雕藝術的代表之作,也見證了清代廣州牙雕技藝的成熟與繁盛。
此套球由大套球、小套球、承盤、支架與底座構成,大球直徑約12公分,共含24層可轉動的薄層球體,小球亦含9層。大球表面以高浮雕刻龍戲祥雲,球座與支架則雕八仙人物與山水樓閣,整體氣勢恢宏,細節精緻。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u7pxm2e00dl012ceyvcgdd9/comments
關於我們:
好好聽FM APP:http://onelink.to/94hhtfm
好好聽FM Web:https://risu.io/DYKs
好好聽FM YouTube:https://risu.io/5lTL
好好聽出品
中西交融的宮廷華彩:郎世寧《錦春圖》描繪富貴吉祥的藝術風貌
由台北故宮博物院典藏的《錦春圖》,為18世紀清宮著名畫師郎世寧所繪,描繪一對富麗華貴的錦雞立於奇石花卉之間,畫面構圖繁而不亂,設色濃麗鮮明。作品以「錦雞」諧音「大吉」,象徵「錦上添花」、「前程似錦」,寓意明朗討喜,為清宮花鳥畫中極具代表性者。
這幅立軸絹本設色畫縱121.6公分,橫68.6公分,題有「臣郎世寧恭畫」,鈐「臣世寧」「恭畫」印,並加蓋清宮八寶璽,為宮廷正式收藏之物,藝術與歷史價值兼具。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u7pxm2e00dl012ceyvcgdd9/comments
關於我們:
好好聽FM APP:http://onelink.to/94hhtfm
好好聽FM Web:https://risu.io/DYKs
好好聽FM YouTube:https://risu.io/5lTL
好好聽出品
舊王孫筆下的鬼趣世界:溥心畬《鬼趣圖》展現詼諧幽默與隱逸情懷
由台北故宮典藏的《鬼趣圖》,為近現代中國畫壇重量級人物溥心畬於1959年創作的套圖之一。全套共八開,描繪形態各異、神情生動的小鬼,悠遊於山林之中,並各配以一首題詩,畫與詩相互輝映,詼諧中見文雅,幽默裡帶哲思。這不僅是一組筆墨遊戲,更映射了藝術家面對現實人生時的心靈投射,展現出極高的藝術價值與人文深度。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u7pxm2e00dl012ceyvcgdd9/comments
關於我們:
好好聽FM APP:http://onelink.to/94hhtfm
好好聽FM Web:https://risu.io/DYKs
好好聽FM YouTube:https://risu.io/5lTL
好好聽出品
張大千遺世鉅構《廬山圖》:十公尺巨幅,定格一代大師的最後身影
臺北故宮典藏的《廬山圖》,是國畫大師張大千畢生最重要的遺作,也是目前所知世界最大尺幅的整絹繪畫。2019年2月,此作被正式公告為國寶,不僅記錄了張大千潑墨潑彩技法的成熟,也見證他晚年對自我極限的挑戰與突破。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u7pxm2e00dl012ceyvcgdd9/comments
關於我們:
好好聽FM APP:http://onelink.to/94hhtfm
好好聽FM Web:https://risu.io/DYKs
好好聽FM YouTube:https://risu.io/5lTL
好好聽出品
吉壽同祈──臺北故宮人氣藏品《清乾隆 粉彩蟠桃天球瓶》與天價天球瓶的故事
臺北故宮的「中國歷代陶瓷展」中,有一件讓人一眼難忘的大型瓶器──《清乾隆 粉彩蟠桃天球瓶》。粉嫩色彩搭配果實飽滿的蟠桃圖案,讓整件作品散發出夏日氣息。作為故宮清代陶瓷展覽室的要角之一,它既討喜又極具文化意涵。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u7pxm2e00dl012ceyvcgdd9/comments
關於我們:
好好聽FM APP:http://onelink.to/94hhtfm
好好聽FM Web:https://risu.io/DYKs
好好聽FM YouTube:https://risu.io/5lTL
好好聽出品
從翠玉白菜到魁星踢斗──故宮代班寶物「清 珊瑚魁星點斗盆景」的故事
台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翠玉白菜」於2014年遠赴日本展覽期間,特別選出一件作品接棒鎮館之位──「清 珊瑚魁星點斗盆景」。這件作品不僅造型獨特、工藝精湛,更蘊含了深厚的文化背景與吉祥寓意,是台灣觀眾鮮少深入認識的清宮瑰寶之一。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u7pxm2e00dl012ceyvcgdd9/comments
關於我們:
好好聽FM APP:http://onelink.to/94hhtfm
好好聽FM Web:https://risu.io/DYKs
好好聽FM YouTube:https://risu.io/5lTL
好好聽出品
藏於台北故宮的《清乾隆 金胎琺瑯多穆壺》是一件融合金工、掐絲琺瑯與彩繪琺瑯三種技法的精緻器物,不僅展現十八世紀清宮工藝的華麗繁複,也體現了乾隆時代對宗教、文化與藝術的深度整合。此壺原為宮廷御用器,形式源自藏族文化中的「多穆壺」,用途為盛裝酥油茶,但在清宮中則被賦予更強烈的政治與藝術象徵意涵。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u7pxm2e00dl012ceyvcgdd9/comments
關於我們:
好好聽FM APP:http://onelink.to/94hhtfm
好好聽FM Web:https://risu.io/DYKs
好好聽FM YouTube:https://risu.io/5lTL
好好聽出品
清高宗乾隆皇帝晚年特別訂製的一套田黃石印章——《鴛錦雲章 循連環田黃石印 九方》,是集書法篆刻、古篆文字藝術、文人趣味與宮廷工藝於一體的代表性作品。這套九方印材不僅材質稀有,雕工精巧,更展現了乾隆皇帝對古漢文化與篆書藝術的濃厚興趣。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u7pxm2e00dl012ceyvcgdd9/comments
關於我們:
好好聽FM APP:http://onelink.to/94hhtfm
好好聽FM Web:https://risu.io/DYKs
好好聽FM YouTube:https://risu.io/5lTL
好好聽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