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History
TV & Film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21/v4/cc/a4/50/cca450fc-a39c-ad81-285f-1d2373e2d289/mza_15958138909900447503.jpg/600x600bb.jpg
企鵝不捨 啟發日記
Never give up Bookstore
125 episodes
7 hours ago
您好, 歡迎來到《企鵝不捨 啟發日記》 本Podcast內容由企鵝不捨小書房團隊提供,音頻由NotebookLM生成 預計正式開始更新後 每週一到五為《企鵝不捨 啟發日記》日更專欄 每週六為《人生千百問,你會怎麼答?》周更專欄 寫寫故事, 說說啟發, 從歷史與文學中學習, 在未來與新知中成長 希望您會喜歡, 也謝謝您陪伴我們一同成長 ------ 《啟發日記》發想緣由|寫給未來,也寫給此刻的我們 在這個資訊充沛而注意力稀缺的時代,我們選擇每天慢一點,靜一點,真一點。 《啟發日記》不是什麼宏大計劃的產物,它只是我們每天對生活多看一眼、對某個瞬間多想一下,然後儘量誠實記錄下來的心情與觀點。 我們談的,可能是一個故事、一段對話、一則書中的想法,甚至只是一個日常物件的靈光瞬間。 這些文字未必對所有人都有用。它們不是什麼人生指南,也沒有標準答案。但它們來自我們每天與自己對話的過程,也來自我們願意與世界建立關係的嘗試。 我們相信,一切平凡的事物都有它的偉大之處,觀察本身就是一種體驗;而書寫,是讓內在更清楚、讓日子不白過的一種方式。 我們不完美,也沒有期待留下什麼成功秘訣。 我們只希望,若干年後,當孩子們有一天偶然翻到這些日記,可以知道— 哇! 原來爸爸媽媽當年是這樣看世界的, 原來他們曾經這樣學習、這樣懷疑、這樣相信, 原來他們不是在教我們怎麼活,而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一點一點活出他們相信的模樣。 《企鵝不捨 啟發日記》,是我們想嘗試紀錄生活的努力,寫給家人,寫給自己,寫給朋友,也寫給未來的我們。 ------- 《人生千百問,你會怎麼答?》是一個書信式專欄。 用歷史與文學的眼睛,看見今天的人生選擇。 您遇過的人生難題,他們也曾經歷過。 我們每週寫一封信,從現代人的日常困境出發,翻閱歷史與文學中那些曾掙扎過的角色,看看他們在當時是怎麼選擇、怎麼思考的。 我們不提供標準答案,但希望能陪您一起,在迷惘的時候找到一點抓手、一點力量。 也歡迎您來信,說出您的問題。 讓我們一起在舊時光裡尋找新的方向。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Books
Arts
RSS
All content for 企鵝不捨 啟發日記 is the property of Never give up Bookstore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您好, 歡迎來到《企鵝不捨 啟發日記》 本Podcast內容由企鵝不捨小書房團隊提供,音頻由NotebookLM生成 預計正式開始更新後 每週一到五為《企鵝不捨 啟發日記》日更專欄 每週六為《人生千百問,你會怎麼答?》周更專欄 寫寫故事, 說說啟發, 從歷史與文學中學習, 在未來與新知中成長 希望您會喜歡, 也謝謝您陪伴我們一同成長 ------ 《啟發日記》發想緣由|寫給未來,也寫給此刻的我們 在這個資訊充沛而注意力稀缺的時代,我們選擇每天慢一點,靜一點,真一點。 《啟發日記》不是什麼宏大計劃的產物,它只是我們每天對生活多看一眼、對某個瞬間多想一下,然後儘量誠實記錄下來的心情與觀點。 我們談的,可能是一個故事、一段對話、一則書中的想法,甚至只是一個日常物件的靈光瞬間。 這些文字未必對所有人都有用。它們不是什麼人生指南,也沒有標準答案。但它們來自我們每天與自己對話的過程,也來自我們願意與世界建立關係的嘗試。 我們相信,一切平凡的事物都有它的偉大之處,觀察本身就是一種體驗;而書寫,是讓內在更清楚、讓日子不白過的一種方式。 我們不完美,也沒有期待留下什麼成功秘訣。 我們只希望,若干年後,當孩子們有一天偶然翻到這些日記,可以知道— 哇! 原來爸爸媽媽當年是這樣看世界的, 原來他們曾經這樣學習、這樣懷疑、這樣相信, 原來他們不是在教我們怎麼活,而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一點一點活出他們相信的模樣。 《企鵝不捨 啟發日記》,是我們想嘗試紀錄生活的努力,寫給家人,寫給自己,寫給朋友,也寫給未來的我們。 ------- 《人生千百問,你會怎麼答?》是一個書信式專欄。 用歷史與文學的眼睛,看見今天的人生選擇。 您遇過的人生難題,他們也曾經歷過。 我們每週寫一封信,從現代人的日常困境出發,翻閱歷史與文學中那些曾掙扎過的角色,看看他們在當時是怎麼選擇、怎麼思考的。 我們不提供標準答案,但希望能陪您一起,在迷惘的時候找到一點抓手、一點力量。 也歡迎您來信,說出您的問題。 讓我們一起在舊時光裡尋找新的方向。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Books
Arts
https://files.soundon.fm/1748905584941-cca50fc2-c736-4f31-937c-829f116fe53c
人生千百問W19 『被加入不想參加的社交群組,該怎麼退出?』
企鵝不捨 啟發日記
15 minutes
2 weeks ago
人生千百問W19 『被加入不想參加的社交群組,該怎麼退出?』
📩 讀者來信 小書房您好: 最近我被加進了一個群組,是某個以前認識但其實沒很熟的圈子。裡面大家很熱絡,但我總覺得格格不入。 本來想靜靜待著,但每天訊息跳不停、也常被點名回應,讓我壓力越來越大。 我有點想退出,可是又怕會讓人覺得沒禮貌、太明顯、好像在拒絕整個關係。 可是留著又好累,感覺像在被一點一點磨掉自己。 所以我請問:如果你也不想在群組裡,但又不想得罪人,你會怎麼做? ——還豬格格 💌 小書房回信 親愛的格格您好: 你不是不合群,你也許只是開始意識到—— 不是每個關係都要靠參與維持,也不是每個群體都要你留下。 群組,是現代社交裡最安靜又最吵鬧的地方。 看似自由進出,實則暗藏壓力。退出像是一個按鈕,卻牽動了人際網絡的敏感神經。 這週,我想從三位人物的故事,來談談他們是怎麼面對「被加入、不想參與」這樣的情境。 🧠 一、荀子:重視秩序與原則,果斷退出不合群體 荀子是儒家大師中最強調「人性需教化」的一位。他一生講求秩序、理性與界線感。 想像他被拉進一個熱血青年討論群,裡面天天激進言論、熱議理想主義,他大概三天就會皺眉離開。 他會說:「群體若失其道,則人當自離。」 對荀子來說,與其為了人情勉強融入,不如果斷退出,保全節操與精神秩序。 他退出不是冷漠,而是清楚知道:「不適合的環境,會扭曲判斷,腐蝕本心。」 🪧 如果這個問題問他,他也許會這樣回: 「感謝邀請,但我可能不太適合這樣的話題/氛圍,先行退出,祝大家愉快。」 🥃 二、海明威:沉默觀察、不爭辯也不解釋,靜默斷連 海明威筆下的角色,常常不說、不問、不吵。他自己也喜歡遠離吵雜,親近海與孤獨。 如果他被加進一個「作家創作交流群」,但裡面全是炫耀、拉踩、比較稿費,他大概一句話也不會講。 他不會回應,不會離場,只是慢慢不讀不看,讓對方自己忘記他的存在。 對他來說:「不是所有退出都需要說再見。」 他選擇讓自己靜靜隱形,直到自然淡出。 不是沒有情感,而是更珍惜安靜裡的誠實。 🪧 他什麼都不說,只是漸漸把通知關掉、靜音,默默讓自己從群組裡「消聲」。 🍵 三、小津安二郎:以留白美學慢慢退場,維持禮貌也守住界線 小津的電影從不大吵大鬧,而是以慢節奏、空鏡頭、間接對話呈現情感。 如果他被加入一個「親戚家庭活動群」,裡面充滿轉發、八卦、群策群力的安排,他不會立刻離開,也不會裝熟參與。 他會慢慢淡出,偶爾回個簡單的表情,之後再說:「最近工作忙,暫時退一下,有需要再聯絡。」 他讓人知道你不是討厭,只是「此刻的我,不太適合這裡」。 🪧 他會這樣說: 「最近有點忙,手機通知太多,先暫時退出一下,有事再單獨聯絡我喔~」 這種留白式退出,不讓人尷尬,也不讓自己困住。 親愛的 格格: 不是你玻璃心,也不是你太敏感。 只是你已經意識到——社交,不該是負債。 每個人的容忍度不同,有人習慣群聊,有人需要靜處; 有時候,不想被打擾,是一種成熟的自我保護。 你可以選擇像荀子那樣果斷,像海明威那樣安靜,或像小津那樣溫柔退場。 沒有哪個比較高尚,只有哪個比較適合你。 「你有選擇退出的權利,也有選擇不說明的自由。」 誠實面對自己的界線,也許是社交中最美的一種成熟。 💬 那你呢?你會怎麼答? 你曾經也被加進不想參與的群組嗎? 你怎麼處理?退出了嗎?還是還留著、靜音、裝沒看到? 或許,你也正在群裡掙扎中。 歡迎你留言分享你的選擇。 說不定,群組外的世界,才是真正的你自己。 祝福你 ——企鵝不捨小書房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企鵝不捨 啟發日記
您好, 歡迎來到《企鵝不捨 啟發日記》 本Podcast內容由企鵝不捨小書房團隊提供,音頻由NotebookLM生成 預計正式開始更新後 每週一到五為《企鵝不捨 啟發日記》日更專欄 每週六為《人生千百問,你會怎麼答?》周更專欄 寫寫故事, 說說啟發, 從歷史與文學中學習, 在未來與新知中成長 希望您會喜歡, 也謝謝您陪伴我們一同成長 ------ 《啟發日記》發想緣由|寫給未來,也寫給此刻的我們 在這個資訊充沛而注意力稀缺的時代,我們選擇每天慢一點,靜一點,真一點。 《啟發日記》不是什麼宏大計劃的產物,它只是我們每天對生活多看一眼、對某個瞬間多想一下,然後儘量誠實記錄下來的心情與觀點。 我們談的,可能是一個故事、一段對話、一則書中的想法,甚至只是一個日常物件的靈光瞬間。 這些文字未必對所有人都有用。它們不是什麼人生指南,也沒有標準答案。但它們來自我們每天與自己對話的過程,也來自我們願意與世界建立關係的嘗試。 我們相信,一切平凡的事物都有它的偉大之處,觀察本身就是一種體驗;而書寫,是讓內在更清楚、讓日子不白過的一種方式。 我們不完美,也沒有期待留下什麼成功秘訣。 我們只希望,若干年後,當孩子們有一天偶然翻到這些日記,可以知道— 哇! 原來爸爸媽媽當年是這樣看世界的, 原來他們曾經這樣學習、這樣懷疑、這樣相信, 原來他們不是在教我們怎麼活,而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一點一點活出他們相信的模樣。 《企鵝不捨 啟發日記》,是我們想嘗試紀錄生活的努力,寫給家人,寫給自己,寫給朋友,也寫給未來的我們。 ------- 《人生千百問,你會怎麼答?》是一個書信式專欄。 用歷史與文學的眼睛,看見今天的人生選擇。 您遇過的人生難題,他們也曾經歷過。 我們每週寫一封信,從現代人的日常困境出發,翻閱歷史與文學中那些曾掙扎過的角色,看看他們在當時是怎麼選擇、怎麼思考的。 我們不提供標準答案,但希望能陪您一起,在迷惘的時候找到一點抓手、一點力量。 也歡迎您來信,說出您的問題。 讓我們一起在舊時光裡尋找新的方向。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