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TV & Film
Health & Fitness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11/v4/08/4b/51/084b518f-17c2-6900-fc26-8511ef1c098d/mza_1581811358532958315.jpg/600x600bb.jpg
生活經濟學 | Everyday Economics
生活經濟學
13 episodes
4 days ago
從2023年舊金山Cruise事故談起,今集深入剖析為何自動駕駛車總係被責難得最凶狠——即使喺同樣情況下,人類駕駛員都無法避免意外。 哈佛商學院最新研究(2025年1月)破解呢個謎團。超過5000名參與者、三個獨立實驗指向一個驚人真相:當事故涉及無辜的AI車時,公眾賦予嘅責任評分達38分;同樣情況下人類駕駛車只得31分。更離譜係,43% 的人會幻想「如果有真正的駕駛員就好咗」,反事實思維高出人類駕駛場景足足3倍。 呢個現象背後係咩心理學機制?人類點樣無意識地將AI車與一個不存在的「零瑕疵駕駛員」作比較?為咩強調肇事方責任就能幾乎完全消除呢種偏見?節目拆解「異常存在效應」、新奇性觸發、理想化標準等認知陷阱,並提醒AI企業面臨嘅保險陷阱同訴訟風險。 如果你關心AI倫理、法律公正性、或對香港未來科技求職有疑惑,呢一集絕對值得聽。 關鍵詞: AI責任、自動駕駛、認知偏見、法律風險、完美標準謬誤、消費者心理、Cruise案例、香港求職趨勢 Send us a text 今集「生活經濟學」就到這裡!希望我們的分析能幫你看透更多消費陷阱,預判市場...
Show more...
Education
Business,
Society & Culture,
Non-Profit
RSS
All content for 生活經濟學 | Everyday Economics is the property of 生活經濟學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從2023年舊金山Cruise事故談起,今集深入剖析為何自動駕駛車總係被責難得最凶狠——即使喺同樣情況下,人類駕駛員都無法避免意外。 哈佛商學院最新研究(2025年1月)破解呢個謎團。超過5000名參與者、三個獨立實驗指向一個驚人真相:當事故涉及無辜的AI車時,公眾賦予嘅責任評分達38分;同樣情況下人類駕駛車只得31分。更離譜係,43% 的人會幻想「如果有真正的駕駛員就好咗」,反事實思維高出人類駕駛場景足足3倍。 呢個現象背後係咩心理學機制?人類點樣無意識地將AI車與一個不存在的「零瑕疵駕駛員」作比較?為咩強調肇事方責任就能幾乎完全消除呢種偏見?節目拆解「異常存在效應」、新奇性觸發、理想化標準等認知陷阱,並提醒AI企業面臨嘅保險陷阱同訴訟風險。 如果你關心AI倫理、法律公正性、或對香港未來科技求職有疑惑,呢一集絕對值得聽。 關鍵詞: AI責任、自動駕駛、認知偏見、法律風險、完美標準謬誤、消費者心理、Cruise案例、香港求職趨勢 Send us a text 今集「生活經濟學」就到這裡!希望我們的分析能幫你看透更多消費陷阱,預判市場...
Show more...
Education
Business,
Society & Culture,
Non-Profit
https://storage.buzzsprout.com/a6r4x592p9sm37v43h8ks8r5d8lr?.jpg
S1-04 AI進擊高地:專業都變韭菜?
生活經濟學 | Everyday Economics
10 minutes
3 months ago
S1-04 AI進擊高地:專業都變韭菜?
今集《生活經濟學》,繼續以經濟學理論、權威國際研究及案例,全面分析AI如何由基層工作滲透至高技能、專業範疇。AI不再只是自動化低技術崗位,醫生、會計師、設計師、音樂創作等Pro級崗位同樣面臨被科技「割韭菜」的危機。 你將會聽到: AI點樣唔單止自動化簡單routine,連複雜思考、創意與分析工作都開始步步進擊「技能偏向技術變革」(Skill-Biased Technical Change) 模型點解釋高技能人士都唔再百分百安全專業個案:從放射科醫生、會計師到音樂人,傳統高技能職位如何第一次被AI大舉挑戰根據Management Science (2024) 的研究報告,線上零工平台(Upwork、Freelancer、Fiverr等)逾百萬工作數據證實,內容寫作、初級編程、設計等職位在AI出現後6個月內下跌近三成全新職種例如AI提示詞工程 (Prompt Engineering)、「混合技能職位」正在冒起,市場需求與技能價值快速洗牌如何運用 routine vs. non-routine、physical vs. cognitive 等多軸分類法,評估自己工種被AI挑戰的風險本集...
生活經濟學 | Everyday Economics
從2023年舊金山Cruise事故談起,今集深入剖析為何自動駕駛車總係被責難得最凶狠——即使喺同樣情況下,人類駕駛員都無法避免意外。 哈佛商學院最新研究(2025年1月)破解呢個謎團。超過5000名參與者、三個獨立實驗指向一個驚人真相:當事故涉及無辜的AI車時,公眾賦予嘅責任評分達38分;同樣情況下人類駕駛車只得31分。更離譜係,43% 的人會幻想「如果有真正的駕駛員就好咗」,反事實思維高出人類駕駛場景足足3倍。 呢個現象背後係咩心理學機制?人類點樣無意識地將AI車與一個不存在的「零瑕疵駕駛員」作比較?為咩強調肇事方責任就能幾乎完全消除呢種偏見?節目拆解「異常存在效應」、新奇性觸發、理想化標準等認知陷阱,並提醒AI企業面臨嘅保險陷阱同訴訟風險。 如果你關心AI倫理、法律公正性、或對香港未來科技求職有疑惑,呢一集絕對值得聽。 關鍵詞: AI責任、自動駕駛、認知偏見、法律風險、完美標準謬誤、消費者心理、Cruise案例、香港求職趨勢 Send us a text 今集「生活經濟學」就到這裡!希望我們的分析能幫你看透更多消費陷阱,預判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