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Business
Society & Culture
History
Sports
Health & Fitness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15/v4/0e/4d/bb/0e4dbb4a-9bb1-64ab-2048-2cbed1c61a14/mza_7003196957731822888.jpg/600x600bb.jpg
深耕廣播道
深耕廣播道 by 誌HK FEATURE
14 episodes
5 days ago
深耕廣播道 由 誌 HK FEATURE 記錄香港 香港有誌 製播。深耕廣播道目前節目由香港獨立記者關震海、小琳、李雨夢、湯珮然各別主持,節目內容由社區動向到香港政經,不定時更新與讀者聽眾分享書評、世界各地新聞等。 歡迎訂閱收聽深耕廣播道 支持獨立媒體 歡迎訂閱 誌 HK FEATURE 會員訂閱制 每月$135 集齊 誌 誌本印刷報刊
Show more...
Daily News
News
RSS
All content for 深耕廣播道 is the property of 深耕廣播道 by 誌HK FEATURE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深耕廣播道 由 誌 HK FEATURE 記錄香港 香港有誌 製播。深耕廣播道目前節目由香港獨立記者關震海、小琳、李雨夢、湯珮然各別主持,節目內容由社區動向到香港政經,不定時更新與讀者聽眾分享書評、世界各地新聞等。 歡迎訂閱收聽深耕廣播道 支持獨立媒體 歡迎訂閱 誌 HK FEATURE 會員訂閱制 每月$135 集齊 誌 誌本印刷報刊
Show more...
Daily News
News
Episodes (14/14)
深耕廣播道
「離港前一個月我中咗Omicron」

此文章是根據受訪者訪問內容,以第一身撰寫

我是一個90後,媽媽半年前已經離開香港,而我則原本打算3月中移民。農曆年期間(2月限聚令頒布之前)

我係一個90後,媽媽喺半年前已經離開香港,而我本身都打算喺三月中移民。所以新年期間、二人限聚令實施前,我就爭取時間同三個朋友在家聚會,傾下移民前嘅準備同將來嘅打算。其中一位朋友當晚有流鼻水,不過佢一直也有鼻敏感,當時都無其他病徵,所以大家就如常食飯。

「喂喂?你有冇病?我好似中咗。」

第二日朝早,我就被朋友嘅電話嘈醒,一接聽電話,朋友就問我有無出現omicron嘅病徵,而佢尋晚返到屋企,都開始發燒、肌肉無力同骨痛,而我亦開始出現發燒嘅徵狀。

後生仔懷疑自己確診,第一時間好自然喺Google Search「懷疑確診的做法」,但今次完全無用。因為政府嘅防疫措施改完又改,網上資訊超級混亂,根本就無渠道令懷疑確診嘅人可以跟從。我用咗好多時間去查衛生署資料,先發現官方嘅指引每天都變緊,而且要仔細睇PDF檔案,碌到最後一頁,先見到俾呈陽性人士嘅建議,我已經忍唔住鬧爆「超唔organised!」,最重要嘅資訊竟然唔係放喺最前俾人睇,可以想像到,老人家又點會花時間去研究呢?

新年個陣,每天確診人數介乎200至300人。政府當時咬牙切齒話要「清零」。估唔到,事實反映區區300宗個案就可以「打爆」防疫系統。一開始我都試過聯絡衛生署,打過好多次都無人聽,就唯有去藥房買快速測試棒。

————————————-

我好怕搭車會傳染到人,所以我自己行去附近嘅萬寧。到埗時先發現所有快測棒都被人買晒。售貨員幫手睇埋附近分店,都完全無貨。

而家嘅困局係,你要知道自己有無染疫,就只可以拎「樽仔」做深喉唾液檢測。去到診所之後,醫生好似一早就知衛生署嘅安排混亂,他索性唔派樽仔俾我,反而叫我在家休養,勸我先休息一下,再睇下個病點。

佢仲語重深長問我:「你真係要知道結果?真係要知嘅你先再去政府檢測中心喇。」

我其實都想知自己究竟有冇中招,所以就走去檢測中心。一去到,員工就話,「樽仔」派晒,當我同員工說明自己已開始發燒,他就好激動話「發燒你就返屋企喇,仲周街走?我唔知你點喎,你走喇」,就咁打發咗呢個懷疑確診人仕。

喺無可奈何嘅情況下,我就只能返到屋企,打俾上司「備案」,話自己會留喺屋企隔離14日。好彩佢都好諒解,覆咗句「你搞掂自己先返工喇,唔好擔心」。

因之前已經有同事嘅家人確診,他都有分享返當時嘅經歷,當時佢地一家人係密切接觸者,就畀人帶晒去竹篙灣隔離營。期間所有家庭成員都係呈陰性,但就無故被「囚禁」咗10多日,而同事嘅親戚每日都打電話去衛生署鬧,問佢哋「點解冇病都要去竹篙灣隔離」?最後因社區嘅陽性個案係咁升,同事一家人未住滿14天,就被趕出竹篙灣,大家聽完都唔知好嬲定好笑。朋友同事都認為,如打唔通衛生署熱線,病徵又唔重,咁不如自己買成藥,在家休養。

————————————-

媽媽已離開香港,我同老豆一齊住,我最擔憂老豆。佢反而好放心,可能佢太相信政府,覺得有一日點都會清到零。不過返工係佢首要嘅事,我相信即使佢呈陽性,佢同佢嘅同事都會繼續返工,其實都有唔少日薪工唔返工就「手停全家口停」。老豆嘅公司每天都會要求員工做快測,他一直都係除性,所以我喺第三日便幫他訂了附近一間酒店房,等我可以自己留喺屋企隔離。

第一天懷疑自己染疫嘅狀況下,我竟然能夠同人交代同處理咁多「行政」程序,覺得自己真係唔簡單。返到屋企坐在電腦前面,「荒謬」、「混亂」呢兩組詞語開始喺腦海中不斷浮現。愈睇資料,心情愈差。你會發現,政府連delta同omicron嘅病患都無分開紀錄,萬一我入住隔離營嗰陣,同其他患者交叉感染,病情係咪會更糟糕呢?

所以,我內心其實一直都想避免入住竹篙灣,都係心存僥倖,希望衛生署爆煲就仲好。當官方都處理唔到,咁我自己居家隔離,存在嘅變數就更少,反而更安全。

當晚聚會中,其中一個朋友同我地背道而馳,佢堅信要跟住所有官方嘅防疫指令,所以堅持向政府如實申報佢確診嘅事,否則就是「講大話」同「不科學」。所以佢早已向衛生署申報自己確診,同時「企硬」,話如衛生署搵他,他就一定會公開我地嘅資料俾衛生署。

相比起病,呢件事反而令我更頭痛,結果我地就開咗個group,同當晚會面過嘅朋友討論之後嘅應對方法。同佢們傾咗一陣之後,便會明白點解佢要咁「聽話」,即使喺政府咁混亂嘅狀態下,佢都要如實申報,係因為公司唔會無端端俾你放14日假期,佢一定會要求你證明自己「病」咗,呢個都係點解社區檢測中心會大排長龍嘅原因。

————————————-

留喺屋企第四日,都退晒燒喇,純粹有兩聲咳。第八日開始已經感覺身體完全恢復了,我亦托親戚買咗快速測試棒,掛哋我屋企門口。到第十二日,我就開始做快速測試,連續兩天都呈陰性,第十四日我就自行放監了。

而最「聽話」的朋友,喺申報咗陽性結果嘅第五日,衛生署先聯絡他,要他兩天內執好行李,準備入住竹篙灣。弔詭嘅係,衛生署之後一直無派人嚟接走佢。再過兩天,他先收到消防處打嚟,要他入住亞博接受隔離。不過,當時他已經轉陽為陰,又因為知道亞博嘅衛生情況特別惡劣,他就一口拒絕咗。

今日諗返起離港前嘅一個月,竟經歷了如此荒謬嘅景況。這個「自把自為」嘅處理方法,放在二月中呢個時空算係「犯晒法」,但係事隔一個月,每日確診個案已經去到五萬單咁多,而政府嘅指引同我當時自我隔離方法都差無幾喇。

我同班朋友每日都嘗試努力咁如常生活,政府就以科學為名,為清零而清零,將病患者搬離社區就等同清零?結果呢,就係要病咗嘅長者瞓喺醫院出面,變相謀害市民性命。

Show more...
3 years ago
8 minutes 58 seconds

深耕廣播道
【誌 HK FEATURE】重慶大慶變死城 「疫苗通行證」玩殘小店主

主持/關震海
受訪者/ 重慶大廈小食店業主 SHAH 

相關報道: 抗疫基金不支援 「疫苗通行證」訊息混亂 重慶大廈15年小食店撐唔住或回鄉求生  |  獨立記者 黃雅文 報道

第五波疫情由1月開始肆虐,確診數字過萬,在「清零」與「與病毒共存」的抗疫政策之間,政府選了前者。防疫措施一再收緊,禁晚市至4月20日,未來兩個月看不到將來,食肆苦不堪言,小食店更在結業邊緣。本月(2月)24日實施「疫苗通行證」,無打針者在商場門前止步,令平日車水馬龍,人流如鯽的重慶大慶變成一座「死城」。兩間小食店向《誌》透露札根香港多年,政府防疫政策朝令夕改、資訊混亂,今日的生意已直插谷底,撐無可撐,正計劃結束多年的心血,更有東主不排除攜幼舉家告別香港回鄉求生。

香港不少飲品店、小食店以「食物製造廠牌照」經營,在第一輪防疫抗疫基金得到支援後,「食物製造廠牌照」在第二至第六輪防疫基金下一直被剔除在外,未能得到政府支助以解燃眉之急。分別在重慶大廈營運15年及3年的小食店東主Mr Shah及Tess指,如仍未能獲得援助,將會在兩個月內結業。

Show more...
3 years ago
4 minutes 20 seconds

深耕廣播道
【誌 HK FEATURE】說書,說《壹街一個故事》

被遺忘的新東血淚史《壹街一個故事 新東篇》

好多人講本土歷史,忽略了新界這片大草原。新界以前有耕田有牛,亦有它濃厚的本土歷史。1898年,英國簽訂了《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新界99年。英政府決定於1899年在大埔升英國旗,惹來原居民以竹枝反抗,新墟青年展開一場反英戰,令英兵且戰且退,舊墟中年卻不動聲色,靜觀其變。新界抗英第一戰,還觸發了一場世代之爭。

余震宇老師繼港島、九龍,今次新作《壹街一個故事 新東篇》記錄了新界東的歷史面貌,書中很多未曾被討論的珍貴歷史,一 收藏在此書中。

嘉賓介紹丨余震宇

香港舊照片創辦人
中學教師
業餘歷史研究者、專欄作家

著有「消失中的風景」及「壹街一個故事」系列


書介

如果街道有記憶,《壹街一個故事》是一本橫跨世紀的日記。作者在書中帶讀者遊走新界東的街道,重訪歷史上的大小場景,讓繁華都市的小故事得以重現。將軍澳/調景嶺/馬鞍山/西貢/沙田/大埔/沙頭角、落馬洲/上水/粉嶺;走進新界東角落,尋找新市鎮發展前的原貌。

壹街一個故事 新界東篇 / 作者: 余震宇

出版: 日閱堂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7
頁數: 224
ISBN: 978-988-8687-83-1

壹街一個故事 九龍篇II:九龍街道與社會大事  / 作者: 余震宇

出版: 日閱堂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09
頁數: 256
ISBN: 978-988-852-6871

丨書介丨

如果街道有記憶,《壹街一個故事》是一本橫跨世紀的日記。

作者在書中帶讀者遊走九龍區的街道,重訪歷史上的大小場景,讓繁華都市的小故事得以重現。

尖沙咀/油麻地/大角咀/紅磡/馬頭涌、馬頭角/九龍城/九龍寨城/大坑東、大坑西/九龍塘、九龍仔/深水埗、長沙灣/油麻地避風塘

記錄香港幾件重要社會大事的始末,新與舊之間的影子重疊,距離漸漸模糊。


Show more...
4 years ago
22 minutes 23 seconds

深耕廣播道
【誌 HK FEATURE】《無權勢者的力量》發問是極權下最基本的防禦

#哈維爾《無權勢者的力量》,一讀再讀,讓我們重拾方向。哈維爾經常用蔬果舖老闆作例,他貼、或不貼政府遞來的「全世界工人階級 團結起來」文宣海報,背後隱藏着他有沒有意識脫離意識形態的軌跡。

2019年前或今天,香港百姓有沒有遇到捷克生果佬的遭遇?政黨要求排檔貼選舉海報時,他們的反應如何?我現在鑽研哈維爾一字一句,是否代表香港之前沒有意識形態決定我們的一言一 行。

主編今次以自己採訪故事,分析意識形態就像空氣決定了香港人的行動、思想,我們如何在不自覺地進入這「規則」。活在我們發問也未必有結果的年代,我們還需要問一條問題,保留一點真?

Show more...
4 years ago
26 minutes 48 seconds

深耕廣播道
【誌 HK FEATURE】《目露凶光》林嶺東遇上劉青雲 閱《嶺上起風雲》

主持/關震海


林嶺東較為觸目的電影,他在音樂、氣氛、角色、情節、結尾,都是統一安排,往往去到結尾,就會來個來個大爆發。《嶺上起風雲》一書中,劉青雲將林嶺東和其他合作的導演如杜琪峯作比較,林嶺東不會中途改劇本,而杜琪峯那類型的導演不會放過任何的可以創作的機會。

曾任林嶺東副導演鄭保瑞,他這樣形容林導:「我們在現場未必看到東San的魔法,然而當他一剪完片再看,那個魔法就會出來」。

這個魔法,《嶺上起風雲》為我們揭開林嶺東創作的面紗。

Show more...
4 years ago
14 minutes 8 seconds

深耕廣播道
【誌 HK FEATURE】區議員辭職了 社區怎麼辦?

主持/關震海
嘉賓/郭文浩

流傳會DQ區議員的日子越來越近,踏入7月,我們已經歷了幾個區議員嘅大辭職日,現在合計辭職的區議員人數已超過200人。

區議員辭職後,社區如何建立社區關係,今次我哋請來第一次當選嘅年輕區議員 郭文浩 (阿YO),他在天水圍天晴邨做出不少突破,街坊在區議員辦事處搞交換二手書,一齊商討建設社區,他們替清潔工爭取取消同工不同酬的問題。

阿YO辭職之後,天晴邨可唔可以Be Water,邨民當家,自己組織起來?

Show more...
4 years ago
33 minutes 40 seconds

深耕廣播道
【阿夢的耍廢週記】我在蘋果的日子

加入蘋果日報港聞組3年的李雨夢,現為獨立記者。蘋果日報的消逝的對她而言造成相當大的衝擊。李雨夢直言在蘋果的消逝之後,突如其來的衝擊讓她陷入悲慟情緒久久不能自已。


阿夢快問快答

Q:請問你在蘋果工作多久?
A:3年

Q:在蘋果主要負責什麼?
A:港聞採訪

Q:簡述在蘋果工作期間遇到最衝擊/最挫敗的事
A:2019年反修例運動採訪

Q:蘋果的消失有沒有給你帶來什麼領悟?
A:新聞自由並非必然,如果沒有真正的民主作為基礎,所謂新聞自由都是脆弱甚至不堪一擊。


Show more...
4 years ago
33 minutes 38 seconds

深耕廣播道
【誌 HK FEATURE】填高山建高樓 剷走青衣綠化帶

主持 / 關震海、劉曉靖
嘉賓 / 青衣島民成員王必敏及媚姨

5月11日,規劃署、土木工程拓展署及房屋署向葵青區議會提出「青衣西路公營房屋發展計劃」,將曉峰園東南處、與長康邨只相隔了一條青衣西路的「綠化地帶」改劃為住宅用地,並初步計劃興建3座220米高的大樓,提供約3800個公營房屋單位,預計容納人口為10300人。

然而,計劃一出,不少居民在網上反映該區交通設備不勝負荷;葵青區議會亦在會上一致反對,並要求暫緩計劃。在該處興建房屋,實際上會對附近已有屋邨居民會造成甚麼影響?該綠化地帶又有何生態價值?

今集請來王必敏和青衣島民媚姨,從當區居民的口中,更實在地了解一下計劃中的「青衣西路以西地帶」是怎樣的地方?

Show more...
4 years ago
34 minutes 31 seconds

深耕廣播道
【誌 HK FEATURE】推倒工廈——犧牲2208商戶換取4200伙公屋單位


每次特首選戰前後,也是政府交出土地成績表的重要時刻,今次首次覓地搵到房屋署的工廠大廈。

2019年施政報告建議將工廈改建成公屋,增加房屋供應。討論沈寂一時,5月24日突然出手,政府宣布四幢工廈,火炭的穗輝、九龍灣的業安、葵興的葵安、以及長沙灣的宏昌工業大廈改建成公屋。

當中要求2208戶商戶在18個月搬走,用一次本土工業的大遷徒,去換取4200伙公屋單位?究竟值得嗎?拆卸工廈之後本土的工業又何去何從?今日請來沙田區議員麥梓健(阿Ken)、穗輝工業大廈的關注組發起之一Fanny,業安的發起之一Steven 講現時的情況。

嘉賓: 區議員麥梓健、穗輝代表Fanny,業安代表Steven
主持: 劉曉靖、關震海

Show more...
4 years ago
43 minutes 52 seconds

深耕廣播道
【誌 HK FEATURE】港澳「事前維穩」滅六四燭光。今日澳門 明白香港

主持 / 關震海
嘉賓/ 澳門議員蘇嘉豪

今年悼念六四活動,香港、澳門都出現或多或少的「事前維穩」。澳門政府首次用法例禁止六四集會,政府批評民聯會的口號如「追究屠城責任」、「結束一黨專政」,在回信中措辭嚴厲,指明集會有「煽動顛覆政權」和「挑戰中央政府權威」的意圖。

以法取締,但今次澳門政府未有動用涉及《廿三條》,而是用《刑法典》,如果大會堅持舉辦六四晚會,便會觸犯「公開及詆譭罪」。
去年六月四日,政府以疫情為由拒絕集會,澳門警察在議事亭前地及大三巴一帶屯重兵,至少5名年輕人被捕,蘇嘉豪議員曾在立法會追問被捕的青年犯了什麼罪,有多少人捕,警方一律答覆是「案情不便透露」。

今集請來蘇嘉豪,了解澳門今年用法例取締集會的情況,今年香港跟上年澳門有何相似之處?


Show more...
4 years ago
32 minutes 34 seconds

深耕廣播道
【湯珮然/芳齡312】台灣確診個案 2533!!萬華有愛

台灣宣布進入三級警戒,當中萬華區疫情升溫,被喻「三流之地」,流鶯、流氓、流浪者聚居之所,傳媒合力炮製萬華疫下「聯合國佳麗」繼續營業,在茶館之地鑽情色角度。台灣人對萬華區避之則吉,將之污名化。

這次的受訪者涼粉,是當地扎根十幾年,同時為這場防疫戰中,負責物資後援的店主之一。

今天她為我們現身說法,談談萬華疫情下的眾生相,當地NGO與社區工作者,如何迅速以民間力量與網絡,支援當中的居民?當地媒體如何帶風向,令萬華在這波疫情中被污名化?另外,過去一直參與社區營造的她,也為我們談談,萬華作為台北文化底藴的另一面向。

採訪 / 湯珮然 @ 芳齡312

Show more...
4 years ago
27 minutes 53 seconds

深耕廣播道
【湯珮然/芳齡312】台灣本土案例首次單日破百 獨立記者台北現場報道:要返工的始終要返工

主持/湯珮然 @ 芳齡312

Show more...
4 years ago
14 minutes 30 seconds

深耕廣播道
【關震海/日本風情畫】 不要當無事發生

「なかったことにしないで」

Show more...
4 years ago
12 minutes 42 seconds

深耕廣播道
【關震海/日本風情畫】EP02 本格香港料理

菠蘿包?係台灣人發明㗎嘛~

真係多...謝曬

Show more...
4 years ago
11 minutes 36 seconds

深耕廣播道
深耕廣播道 由 誌 HK FEATURE 記錄香港 香港有誌 製播。深耕廣播道目前節目由香港獨立記者關震海、小琳、李雨夢、湯珮然各別主持,節目內容由社區動向到香港政經,不定時更新與讀者聽眾分享書評、世界各地新聞等。 歡迎訂閱收聽深耕廣播道 支持獨立媒體 歡迎訂閱 誌 HK FEATURE 會員訂閱制 每月$135 集齊 誌 誌本印刷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