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女兒」是框,誰來定義?
這是一檔不完美、不討好、卻真實的 Podcast。
我們聊關係、聊愛、聊那些曾經不敢說出口的心情。
如果你也曾覺得自己不夠好,那就來這裡坐下吧!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當「好女兒」是框,誰來定義?
這是一檔不完美、不討好、卻真實的 Podcast。
我們聊關係、聊愛、聊那些曾經不敢說出口的心情。
如果你也曾覺得自己不夠好,那就來這裡坐下吧!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Bow 為了學中文來到台灣,本來只是幾個月的中文學習旅途,卻因為疫情,一待就是四年。從每天和家人一起吃飯、聊天的親密女兒,變成隔著手機螢幕、用訊息關心家人生活的遠距女兒。
在泰國,「孝順」不是一個詞,而是一種溫柔的「報答」──報答父母的愛,也報答自己努力生活的心。當距離拉開,思念慢慢變成成長的力量。如今身在墨爾本的 Bow,開始重新問自己:「我,是個好女兒嗎?」
本集聊聊:
✦ 從台灣到墨爾本,四年的異鄉生活
✦ 泰國人心中的「報答」與台灣的「孝順」
✦ 遠距離家庭裡的思念與陪伴
✦ 當「好女兒」的定義,從別人轉向自己
如果你也曾在離家後學著愛家、也學著愛自己,這一集會讓你想起那份柔軟的牽掛。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imabaddaughter/
Bow 的泰文教室 🔗https://www.instagram.com/thaiwithbow?igsh=MTZ1eTYzZThtNG9kdQ==
仔仔說,她以前總想離家、想靠自己生活,但因為太在乎媽媽,最後還是選擇留下來。
在一次次與母親的相處裡,她看見了自己——
那些不安、那些想被理解的心,都成為她重新學習「怎麼愛」的起點。
透過表演,她慢慢明白,原來自由不是離開某個人,而是在關係裡仍能做自己。
也在成為母親之後,她更懂了:安全感,其實來自於能專心活在當下。
本集聊聊:
✦ 當想離開卻又放不下,那份牽掛藏著什麼
✦ 在母女關係裡,看見自己的影子
✦ 透過角色,練習理解、也練習放手
✦ 成為母親後,怎麼重新看待愛與世界
如果你也曾在親密關係裡徘徊、掙扎、又想靠近,
這集會讓你聽見——自由,不是離開誰,而是能安心地成為自己。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imabaddaughter/
從小在原生家裡不被接住,但當 Queenie 媽媽生病進了加護病房,她第一次在家裡對父親說「閉嘴」,成了主導權在握的女兒。這段經歷,讓她慢慢明白什麼才是真正的幸福──愛,並不是討好,而是學會對自己負責。
本集聊聊:
✦ 與父母之間的抗爭與疏離
✦ 在加護病房裡翻轉父女位置的瞬間
✦ 爸爸的一封信,改變了家人關係
✦ 從「迴避型依戀」到真正理解愛的模樣
如果你也曾在原生家庭的矛盾裡找不到定位,或懷疑自己是不是有能力去愛,這集能陪你一起聽、一起理解。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imabaddaughter/
從小到大拚命想當「好女兒」,拚命的日子裡,有時是驕傲,有時只剩心碎。
本集聊聊:
✦【不是個好女兒】節目誕生
✦ 阿如、嘉美彼此眼中的「一百分女兒」與「不及格時刻」
✦ 為什麼「好女兒」成了最難放下的標籤
✦ 那些想愛父母卻吵來吵去的日常
如果你也曾懷疑自己是不是個好女兒,坐下來和我們一起說說心裡話吧。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imabaddaugh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