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History
Fiction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21/v4/f2/4e/d1/f24ed1bb-6854-9c92-83c3-b98dde685f4c/mza_881379021589576726.jpeg/600x600bb.jpg
兩人
李霽X陳品蓁
21 episodes
2 months ago
建築|藝術|哲學|靈性|空間|創作 - Podcast 睡前十分鍾 緊慢合宜,自然而就 - 合作請洽:1331goodnight@gmail.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Design
Arts
RSS
All content for 兩人 is the property of 李霽X陳品蓁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建築|藝術|哲學|靈性|空間|創作 - Podcast 睡前十分鍾 緊慢合宜,自然而就 - 合作請洽:1331goodnight@gmail.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Design
Arts
https://files.soundon.fm/1727431598513-f5644024-88cc-4aea-bd69-9b62c8c7b884.jpeg
EP02|領域是一個不斷畫圈的動作
兩人
14 minutes
1 year ago
EP02|領域是一個不斷畫圈的動作
空間創作的教學中,「領域」的覺察是入門課之一。這天我們從談論「領域」起頭,對談「領域」在不同層面、不同學習階段、不同人生階段的呈現樣貌。這集的每個子題,都可以延展為一個完整的討論。 - 最初的領域感:家庭生活與安全感界定 領域感有點像是我們感到「安全」的範圍,而我們最初對於安全感的探索是來自原生家庭,像是父母的背景是大家庭,或者因為父母的職業關係讓通常是私領域的家,變得具有公共性,都會影響我們看待「領域」的觀點。 自我的領域感探索:社群生活的多重對照 開始脫離家庭的時候,身邊的關係都成為我們的對照組,我們會用不同的型式探索自我的安全感是怎麼建立的,例如透過交往對象的投射,或是物質的配置,很像是把內在的想法丟到環境中,可以具體的看到它們的關係及影響,透過它們的存在來確認腦中所想的事情。 領域這件事情像是內在的延伸:創作成為自我辯證的過程 當我們察覺到外在的這些「創造」其實是反映我們的內在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利用「創造」的元素置換與調整,去進行反覆的自我辯證,因此我們說建築也是創作,因為是在創造「形式」之間的關係,不管我們透過甚麼媒材去做「關係」的配置,就是在創造,而創造可以協助自我探索。 - 錄音有一個部分沒有收錄到最終的成果中,但也很有意思,李霽聊他一路從建築領域--開始做植物--藝術家,最後學習靈氣、開啟更廣泛的感官邊界體驗,我腦海便浮現一個人在不斷畫圈,旋轉的核心緩緩地朝著邊界移動,然後越過邊界的瞬間又開始畫另一個形狀的圈。 有些人終其一生盡力的畫好一個圈,有一個專業、然後把事情做好,隨著圈畫的越多越深,透過自己的努力築起一個堅實美好的領域空間。有些人畫圈的時候則是不斷地碰觸邊界,回頭時發現這些圈串起了一個脈絡。 - 更多內容分享,關注兩人Instagram:1331goodnight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兩人
建築|藝術|哲學|靈性|空間|創作 - Podcast 睡前十分鍾 緊慢合宜,自然而就 - 合作請洽:1331goodnight@gmail.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