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TV & Film
Health & Fitness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11/v4/43/a0/fe/43a0fe02-7a4e-4bdc-ee2c-af8bb455d265/mza_8485116783211100313.jpeg/600x600bb.jpg
美桑的藝術筆記
美桑
4 episodes
4 months ago
每一件藝術作品背後,其實藏著無數的等待、調整與選擇。 我是美桑(蔡美文),是一位藝術總監,也是陪伴藝術家王文志參與國際大型裝置創作的策展夥伴。 過去十五年,我們從台灣到日本、澳洲、歐洲,持續參與「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等國際專案,看見藝術如何走進生活,也看見不同文化的精彩。 這是一個延伸自《一根竹子的旅行》的聲音紀錄。 在這裡,我想和你分享 —— 那些作品背後真正推動事情發生的人、那些國際合作裡的細節與智慧,還有我自己在世界各地工作時觀察到的文化與思維。 如果你也想知道,一件大型藝術作品是怎麼從無到有? 歡迎你收聽《美桑的藝術筆記》。 談作品,談文化,也談與王文志,在世界各地的藝術計畫&故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Arts
RSS
All content for 美桑的藝術筆記 is the property of 美桑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每一件藝術作品背後,其實藏著無數的等待、調整與選擇。 我是美桑(蔡美文),是一位藝術總監,也是陪伴藝術家王文志參與國際大型裝置創作的策展夥伴。 過去十五年,我們從台灣到日本、澳洲、歐洲,持續參與「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等國際專案,看見藝術如何走進生活,也看見不同文化的精彩。 這是一個延伸自《一根竹子的旅行》的聲音紀錄。 在這裡,我想和你分享 —— 那些作品背後真正推動事情發生的人、那些國際合作裡的細節與智慧,還有我自己在世界各地工作時觀察到的文化與思維。 如果你也想知道,一件大型藝術作品是怎麼從無到有? 歡迎你收聽《美桑的藝術筆記》。 談作品,談文化,也談與王文志,在世界各地的藝術計畫&故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Arts
Episodes (4/4)
美桑的藝術筆記
走進不同文化,看見無限靈感 —— 當資源有限時,人生該怎麼選擇?
王文志藝術家,與日本、澳洲都有很深的緣分,這些合作都橫跨十幾年,彼此累積出深厚的默契與信任。 在澳洲,王文志曾多次與伍德福國際藝術節合作:2013《編織天幕》、2014《浮雲》、2016《樹屋夢》等等。其中,伍德福藝術節的重要推手,建築師 Nici,是一位非常重視環保永續,並且充滿愛的存在。 這一集,美桑分享道: 關於澳洲「大地的節奏」、不同文化下的有趣對比,以及「人生的優先順序」,如何成為一種選擇哲學。 本集摘要: 澳洲重視「團隊合作」;日本重視「權威想法」… 談跨文化的合作方式 感受大地的節奏!如何啟發創作&靈感? 不同文化中,對「環保永續」有著截然不同的想像 文化對比與激盪:風水、公共場域、庭園、鳳梨、咖啡渣的想像差異 面對無常、失敗,美桑怎麼看?——做過多個國際專案後的心境 當資源不夠,要怎麼往前走?談「選擇」&人生的優先順序 關於信任宇宙、誠意,以及更深的自我理解 ______ 美桑的一段話: 「如果你是有理想、有抱負的年輕人, 或許,與其急著完成社會期待(存錢、買房、結婚…),不如先專心去做真正讓自己快樂的事; 認真地、自由地,去走自己真正想走的路,而其他的好事,就會在過程中慢慢發生。」 ▶︎ 藝術家 王文志|官方網站:https://www.wen-chih-wang.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months ago
26 minutes

美桑的藝術筆記
「當你在現場,什麼都可能發生」—— 談跨文化合作的真實現場
一件大型國際藝術作品,怎麼從無到有? 當合作對象來自不同文化、語言、價值觀,藝術的誕生就不只是「藝術家個人的創作」,更是「溝通」與「彼此了解」。 這一集,美桑從自己的經驗談到: 從日本的細節、日本志工文化,到澳洲的快樂自由、奧地利的結構規範,甚至台灣在藝術合作中的節奏與應變,她一一分享在不同文化之間「怎麼讓事情發生」的經驗。 王文志的每件作品,一直都不是藝術家的個人行動,而是「需要很多人一起互助,它才能發生」的美麗成果。 ______ 從材料的借用、制度的磨合,到文化的對話,這一集是關於「理解、包容與合作之美」的幕後紀錄。 ▶︎ 藝術家 王文志|官方網站:https://www.wen-chih-wang.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6 months ago
23 minutes

美桑的藝術筆記
「藝術的價值,不在於它有多偉大,而在於它對你是否重要。」
這一集,美桑分享她作為藝術總監,在「瀨戶內藝術祭」、「伍德福藝術祭」等國際藝術專案中,觀察到不同文化對藝術、美感與合作的態度。 她談到,在歐洲,有藝術電影院可以 20 年如一日播放同一部片;在日本,志工願意為三年前參與過的作品,再搭四小時火車重返;而在台灣,談論展覽時我們更常問的是「多少錢」「值不值得」。 藝術的價值,不是因為它偉大,而是因為它對你重要。 美感的養成,也許不是做出什麼驚人的事,而是在生活中願意多留一步、慢下腳步、多感覺一點。 ______ 從國際合作的默契談起,到我們能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培養「願意再次靠近」的感受力— 這一集,是一場關於累積、共享與日常美感的深度對話。 ▶︎ 藝術家 王文志|官方網站:https://www.wen-chih-wang.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6 months ago
17 minutes

美桑的藝術筆記
日本瀨戶內藝術祭,那些藏在作品背後的「彼此珍惜」
2010 年,名為《小豆島之家》的作品,誕生在日本瀨戶內海上的一座小島上。 十五年過去,藝術家 王文志第 6 度參與瀨戶內國際藝術祭,這一次的作品叫做《擁抱小豆島》。 美桑,作為藝術總監,王文志身後多年的重要推手。她是怎麼看待「瀨戶內藝術祭」這種跨文化合作的藝術祭? 當藝術家的名字被記住,美桑作為幕後推動者,又如何默默讓這件事成為可能?她的角色,是觀察?是統籌?還是總是記住那些溫柔細節的那個人? ______ 這一集,美桑將帶你回望與小豆島之間的連結— 從《小豆島之家》、《小豆島之光》、《橄欖織夢》、《小豆島之戀》、《歸靈》,一路走到這次的《擁抱小豆島》…. 美桑說:「這份感謝,不只是擁抱小豆島,更是想擁抱整個地球。」 歡迎收聽《美桑的藝術筆記》首集,一起走進這段「藝術中蘊含友誼與牽絆」的故事。 ▶︎ 藝術家 王文志|官方網站:https://www.wen-chih-wang.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7 months ago
27 minutes

美桑的藝術筆記
每一件藝術作品背後,其實藏著無數的等待、調整與選擇。 我是美桑(蔡美文),是一位藝術總監,也是陪伴藝術家王文志參與國際大型裝置創作的策展夥伴。 過去十五年,我們從台灣到日本、澳洲、歐洲,持續參與「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等國際專案,看見藝術如何走進生活,也看見不同文化的精彩。 這是一個延伸自《一根竹子的旅行》的聲音紀錄。 在這裡,我想和你分享 —— 那些作品背後真正推動事情發生的人、那些國際合作裡的細節與智慧,還有我自己在世界各地工作時觀察到的文化與思維。 如果你也想知道,一件大型藝術作品是怎麼從無到有? 歡迎你收聽《美桑的藝術筆記》。 談作品,談文化,也談與王文志,在世界各地的藝術計畫&故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