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History
Health & Fitness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Loading...
0:00 / 0:00
Podjoint Logo
US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11/v4/25/38/8f/25388f9c-84d8-092f-c755-63cc2b208d00/mza_1598685366720827054.jpeg/600x600bb.jpg
禅无境界-六祖坛经讲记(怡僧法师)
自在清风888
65 episodes
6 months ago

 中国数千年的文化蕴育了若干奇书,看懂一本,也将受益无穷。可惜世人往往为自己的观念所缚,不能加以重视。人生在世,最遗憾的事不是遇不到,而是遇到了没有认出来,当面错过。《六祖坛经》就是这些奇书中的一本。

《坛经》是唯一一部中国祖师所讲的、被称为“经”的佛教典籍。它的文字平易朴实,义理深刻究竟,包涵了种种教诲和修行实践。它超越了宗教和哲学范围,指导我们在生活中去感悟、去离相、去见性成佛。

我十六岁出家,迄今已有三十余年。期间,我曾在浩如烟海的教理中、在不同宗派的思想里倍感茫然,不知怎样才能解脱烦恼。虽身在佛门,精勤修行,可还是跟大多数人一样,向外逐境,误以为佛在身外。虽然秉持着依靠外力的信仰,内心深处总是怅然若失,莫名不安。在苦苦研习、思索的过程中,我找到了禅宗顿悟思想,才不再烦恼。此时才豁然明白,原来,佛陀的思想是有其血脉传承的。这个思想代代相传,从释迦牟尼佛传至迦叶、阿难、直到二十八祖达摩祖师(中国初祖)。南朝梁武帝时期,佛陀的思想由达摩祖师带到中国,一直传到中国的六祖惠能大师。《六祖坛经》就是惠能大师得法及开示四众弟子的记录。

翻开《坛经》,读到六祖朴素、智慧的话语,总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正如六祖所言:“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顿悟的真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领会了六祖的思想,才知道佛法是如此真实、如此亲切。

六祖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如此教人“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的智慧思想,怎不让人心里踏实、豁亮呢?

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总有很多的疑惑和不解,比如:怎么修行?修行的关键前提是什么?要成佛,是依靠自力还是他力?极乐世界远不远?什么是众生?什么是佛?梁武帝究竟有没有功德?什么是禅?怎么坐禅?怎么消业障?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坛经》中都能找到明晰的解释和答案。

三年前,我在北京普渡寺开设禅修班,讲解了《六祖坛经》。听众中多有慧解的居士,均对《坛经》赞叹不已。因此,大家共同发心,将讲记整理成文,以供善知识参考。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2012年9月怡僧于北京普渡寺

Show more...
Buddhism
Education,
Religion & Spirituality,
Self-Improvement
RSS
All content for 禅无境界-六祖坛经讲记(怡僧法师) is the property of 自在清风888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中国数千年的文化蕴育了若干奇书,看懂一本,也将受益无穷。可惜世人往往为自己的观念所缚,不能加以重视。人生在世,最遗憾的事不是遇不到,而是遇到了没有认出来,当面错过。《六祖坛经》就是这些奇书中的一本。

《坛经》是唯一一部中国祖师所讲的、被称为“经”的佛教典籍。它的文字平易朴实,义理深刻究竟,包涵了种种教诲和修行实践。它超越了宗教和哲学范围,指导我们在生活中去感悟、去离相、去见性成佛。

我十六岁出家,迄今已有三十余年。期间,我曾在浩如烟海的教理中、在不同宗派的思想里倍感茫然,不知怎样才能解脱烦恼。虽身在佛门,精勤修行,可还是跟大多数人一样,向外逐境,误以为佛在身外。虽然秉持着依靠外力的信仰,内心深处总是怅然若失,莫名不安。在苦苦研习、思索的过程中,我找到了禅宗顿悟思想,才不再烦恼。此时才豁然明白,原来,佛陀的思想是有其血脉传承的。这个思想代代相传,从释迦牟尼佛传至迦叶、阿难、直到二十八祖达摩祖师(中国初祖)。南朝梁武帝时期,佛陀的思想由达摩祖师带到中国,一直传到中国的六祖惠能大师。《六祖坛经》就是惠能大师得法及开示四众弟子的记录。

翻开《坛经》,读到六祖朴素、智慧的话语,总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正如六祖所言:“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顿悟的真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领会了六祖的思想,才知道佛法是如此真实、如此亲切。

六祖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如此教人“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的智慧思想,怎不让人心里踏实、豁亮呢?

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总有很多的疑惑和不解,比如:怎么修行?修行的关键前提是什么?要成佛,是依靠自力还是他力?极乐世界远不远?什么是众生?什么是佛?梁武帝究竟有没有功德?什么是禅?怎么坐禅?怎么消业障?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坛经》中都能找到明晰的解释和答案。

三年前,我在北京普渡寺开设禅修班,讲解了《六祖坛经》。听众中多有慧解的居士,均对《坛经》赞叹不已。因此,大家共同发心,将讲记整理成文,以供善知识参考。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2012年9月怡僧于北京普渡寺

Show more...
Buddhism
Education,
Religion & Spirituality,
Self-Improvement
Episodes (20/65)
禅无境界-六祖坛经讲记(怡僧法师)
后记 释然而已
1 year ago
2 minutes 10 seconds

禅无境界-六祖坛经讲记(怡僧法师)
10付嘱品-3.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1
1 year ago
21 minutes 15 seconds

禅无境界-六祖坛经讲记(怡僧法师)
10付嘱品-3.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2
1 year ago
12 minutes 22 seconds

禅无境界-六祖坛经讲记(怡僧法师)
10付嘱品-2.不动道场,真成净土
1 year ago
20 minutes 53 seconds

禅无境界-六祖坛经讲记(怡僧法师)
10付嘱品-1.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
1 year ago
17 minutes 32 seconds

禅无境界-六祖坛经讲记(怡僧法师)
9护法品-什么是如来真实义?
1 year ago
14 minutes 7 seconds

禅无境界-六祖坛经讲记(怡僧法师)
8顿渐品-4.无名可名,名为自性
1 year ago
11 minutes 21 seconds

禅无境界-六祖坛经讲记(怡僧法师)
8顿渐品-3.自性涅槃无执无相,还有常乐我净吗?
1 year ago
20 minutes 31 seconds

禅无境界-六祖坛经讲记(怡僧法师)
8顿渐品-1.回取真如,法还不净
1 year ago
19 minutes 20 seconds

禅无境界-六祖坛经讲记(怡僧法师)
8顿渐品-2.顿悟顿修,亦无渐次
1 year ago
8 minutes 55 seconds

禅无境界-六祖坛经讲记(怡僧法师)
7机缘品-14.若有出入,即非大定
1 year ago
16 minutes 39 seconds

禅无境界-六祖坛经讲记(怡僧法师)
7机缘品-13.什么是祖师西来意?
1 year ago
11 minutes

禅无境界-六祖坛经讲记(怡僧法师)
7机缘品-11.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
1 year ago
16 minutes 50 seconds

禅无境界-六祖坛经讲记(怡僧法师)
7机缘品-12.祖脉相承,一花开五叶
1 year ago
19 minutes 12 seconds

禅无境界-六祖坛经讲记(怡僧法师)
7机缘品-9.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
1 year ago
8 minutes 26 seconds

禅无境界-六祖坛经讲记(怡僧法师)
7机缘品-8.心如虚空尚存空见,非是见性之见
1 year ago
16 minutes 50 seconds

禅无境界-六祖坛经讲记(怡僧法师)
7机缘品-10.无始终无内外,法界性即法身
1 year ago
15 minutes 54 seconds

禅无境界-六祖坛经讲记(怡僧法师)
7机缘品-7.转识成智,而实无可转
1 year ago
19 minutes 13 seconds

禅无境界-六祖坛经讲记(怡僧法师)
7机缘品-6.最上乘法,就是指示在生活中见性
1 year ago
13 minutes 5 seconds

禅无境界-六祖坛经讲记(怡僧法师)
7机缘品-5.唯一佛乘,无有余乘
1 year ago
11 minutes 53 seconds

禅无境界-六祖坛经讲记(怡僧法师)

 中国数千年的文化蕴育了若干奇书,看懂一本,也将受益无穷。可惜世人往往为自己的观念所缚,不能加以重视。人生在世,最遗憾的事不是遇不到,而是遇到了没有认出来,当面错过。《六祖坛经》就是这些奇书中的一本。

《坛经》是唯一一部中国祖师所讲的、被称为“经”的佛教典籍。它的文字平易朴实,义理深刻究竟,包涵了种种教诲和修行实践。它超越了宗教和哲学范围,指导我们在生活中去感悟、去离相、去见性成佛。

我十六岁出家,迄今已有三十余年。期间,我曾在浩如烟海的教理中、在不同宗派的思想里倍感茫然,不知怎样才能解脱烦恼。虽身在佛门,精勤修行,可还是跟大多数人一样,向外逐境,误以为佛在身外。虽然秉持着依靠外力的信仰,内心深处总是怅然若失,莫名不安。在苦苦研习、思索的过程中,我找到了禅宗顿悟思想,才不再烦恼。此时才豁然明白,原来,佛陀的思想是有其血脉传承的。这个思想代代相传,从释迦牟尼佛传至迦叶、阿难、直到二十八祖达摩祖师(中国初祖)。南朝梁武帝时期,佛陀的思想由达摩祖师带到中国,一直传到中国的六祖惠能大师。《六祖坛经》就是惠能大师得法及开示四众弟子的记录。

翻开《坛经》,读到六祖朴素、智慧的话语,总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正如六祖所言:“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顿悟的真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领会了六祖的思想,才知道佛法是如此真实、如此亲切。

六祖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如此教人“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的智慧思想,怎不让人心里踏实、豁亮呢?

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总有很多的疑惑和不解,比如:怎么修行?修行的关键前提是什么?要成佛,是依靠自力还是他力?极乐世界远不远?什么是众生?什么是佛?梁武帝究竟有没有功德?什么是禅?怎么坐禅?怎么消业障?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坛经》中都能找到明晰的解释和答案。

三年前,我在北京普渡寺开设禅修班,讲解了《六祖坛经》。听众中多有慧解的居士,均对《坛经》赞叹不已。因此,大家共同发心,将讲记整理成文,以供善知识参考。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2012年9月怡僧于北京普渡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