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幾段摘錄主要探討計算機思維和技術、藝術與科學的融合,旨在引導讀者理解數位世界的本質。作者首先介紹了**「合一思維」(Nexus thinking),主張面對複雜的全球問題,需要將傳統分離的藝術、技術和科學領域結合起來。
文章隨後深入探討了計算機的運作原理,包括其無休止的循環和遞歸能力,並強調計算機的指數級增長思維與人類習慣的線性思維截然不同。
計算機的循環(Loops)、遞歸(Recursion)和指數增長(Exponential Growth)特性對人類思維模式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從傳統的線性、蠻力思維轉向優雅、多維度和大規模控制的思維。
以下是這些特性如何影響人類思維模式的詳細說明:
>>> 循環(Loops)對思維模式的影響計算機最擅長重複執行任務,它們可以永不疲倦或抱怨地處於循環狀態並一直運行。這種能力促使人類思維從「蠻力」(Brute Force)轉向「優雅的自動化」。
• 推動批判性思維: 在麻省理工學院的課程中,教授要求學生不再使用傳統的循環命令思考世界,而是引入遞歸這個概念。
• 欣賞概念的優雅與矛盾: 遞歸教導思維可以接受事物以自身來定義的性質,例如樹枝由樹枝組成。它允許以非常簡潔的方式表達複雜的思想,這些思想在本質上可以是無限且極其矛盾的
>>> 指數增長(Exponential Growth)對思維模式的影響計算機的指數特性(如摩爾定律的倍增效應)將人類思維從習慣的「線性思維」帶入了「指數思維」的維度。
• 從加法到乘法的飛躍: 指數思維體現了乘法效應而非加法效應。線性思維每次增加相同的量,而指數思維使一個數以「飛躍」的方式增大。例如,從 1 開始乘以 10,經過 10 次迭代,會得到 100 億,這是線性增長無法比擬的超能力。
• 理解超乎尋常的規模: 人類習慣於用線性思維來理解世界,這導致在處理指數級增長時容易犯錯(例如對水蓮池塘謎題的錯誤判斷)。指數思維是理解計算能力、可用內存和處理能力演進過程的關鍵。
• 多維度的控制感: 通過循環中嵌套循環(Nested Loops),計算機開啟了新的維度,就像將二維平面延展成三維立方體。每一次嵌套都引入了一個新的維度可能性。這種能力讓人感覺能夠控制遠超物理尺度的空間。
• 與現實尺度的脫節(Disconnection): 雖然掌握指數思維可以帶來強大的全知感,以及對時間和空間無限尺度上的控制能力,但長期沉浸在這個無形世界中可能導致個人與現實脫節。這種脫節可能使人輕視身邊的人,認為他們生活在較低的維度,並可能滋生傲慢或權力意識。
• 自動化失衡的風險: 計算機的指數級發展使得它們可以不知疲倦地吸收信息,並以摩爾定律的速度進行操作。如果投餵給人工智慧的數據充滿偏見,計算系統會自動化並放大已有的趨勢和失衡,導致失衡的產品將以無可比擬的速度和程度被生產出來,最終完全實現自動化。
「合一思維」超越了人們傳統上習慣將人類思維模式一分為二的觀念:
• 收斂思維(Convergent thinking): 通常與科學聯繫在一起,強調因果關係,有法可循。
• 發散思維(Divergent thinking): 往往與藝術密不可分,強調類比,天馬行空。「合一思維」者(Nexus thinker)也被稱作「全腦思考者」(whole-brain thinker),能夠整合這兩種傳統模式以構建整體思維。合一思維者的特徵與目標具備「合一思維」的人,將成為未來世界的創新先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