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Society & Culture
Education
True Crime
History
Religion & Spirituality
Music
Business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Loading...
0:00 / 0:00
Podjoint Logo
YE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15/v4/8b/b4/f7/8bb4f7c7-3c68-bf3b-9289-7989b867cde1/mza_16981133671499164960.jpg/600x600bb.jpg
原始佛教會、中道僧團
原始佛教會
318 episodes
2 days ago
本頻道以「緣起」的認識論與「四聖諦」的解脫教說,本於佛陀教說的利世精神,以深入淺出的表達方式,與世人分享「解決困難、開展人生、度越煩 惱」的佛法智慧,傳揚「此時、此處、此生」為重的原始佛法,通向「「正道生活與人間解脫無礙」的人生大道。 你想知道甚麼是「緣起」嗎?如何從緣起來看世間?從緣起看世間對你的人生會有甚麼幫助?歡迎來聽聽本頻道。
Show more...
Buddhism
Religion & Spirituality
RSS
All content for 原始佛教會、中道僧團 is the property of 原始佛教會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本頻道以「緣起」的認識論與「四聖諦」的解脫教說,本於佛陀教說的利世精神,以深入淺出的表達方式,與世人分享「解決困難、開展人生、度越煩 惱」的佛法智慧,傳揚「此時、此處、此生」為重的原始佛法,通向「「正道生活與人間解脫無礙」的人生大道。 你想知道甚麼是「緣起」嗎?如何從緣起來看世間?從緣起看世間對你的人生會有甚麼幫助?歡迎來聽聽本頻道。
Show more...
Buddhism
Religion & Spirituality
Episodes (20/318)
原始佛教會、中道僧團
人間 世尊,生活典範
如果 世尊真是智者,必定善見實際與現實生活的真相! 如果 世尊真是覺者,必定展現出現實生活的典範! 如果 世尊真是教主,必定善能教導務實的生活典範! 如果 世尊真是救世者,必能分享實用的生活典範! 如果 世尊真是思想家,必是傳揚攸關現實人生與實際生活利益的典範! 如果 世尊真是道德實踐家,必定是能夠指出群體需要與禁忌的局限性,並且在道德之上指引人們一種普世利益的典範。 如果 世尊真的是 世尊,必定是讓人們通過「實際與現實生活的真相」,自覺如何在實際與現實生活中,經由知見、行為的表現,通達自他的互利、和諧與無謂問題及煩惱的止息。 真正的 世尊在現實的生活中,也在人與人之間。這是人間的 世尊,真實生活的典範! ※感謝中華原始佛教會澳洲法友正晴師姐提供背景音樂 ※本集背景音樂曲名:「佛法與我們同行此生」 感謝:編曲/製作者:Jenni Lake
Show more...
11 hours ago
6 minutes 23 seconds

原始佛教會、中道僧團
虛榮的虛妄
人們在生活安定之後,不再滿足於「只是活著」,還必須活得比其他人好,而這正是虛榮。佛法講因緣緣生,緣生法都是獨一無二,沒有重複性。因緣不斷流轉,世間沒有相同的兩件事物,即使勉強比較,也不能全然代表。諸法因緣生,沒有勝負、平等、優劣的問題。在修行上,人不要虛榮,不必害怕不如人、被人否定。再美好的事物,都會遭人評價,不必因為他人的評價,讓自己的生命很糾結,你只能憑著良知,盡力而為。
Show more...
1 week ago
3 minutes 45 seconds

原始佛教會、中道僧團
皈依之前應有的正確心態
每一位皈依佛教的人,一定有機會看到佛教的反面事。這是平常、正常的事,不需要為人間的必然而大驚小怪。這是人間,是凡夫的世間,不是聖人的世間,人間有欲望、黑暗的一面是很正常。佛弟子要抱持「近善遠惡」的態度,面對皈依以後的道路。 皈依是 世尊與我們的事,我們皈依佛教不是為了這些負面表現的人而皈依。 世尊沒騙我們、沒害我們,這就夠了。或許,我們要告訴自己:因為人間有光明與黑暗,所以我們才需要好好的修行,幫助現實的人間,正是因為有黑暗,所以我們要努力!
Show more...
2 weeks ago
8 minutes 55 seconds

原始佛教會、中道僧團
何謂佛法?
眾生希望可以了脫生死,希望能有一點神通;以為只要多行善,恭敬三寶,希望都會實現,所以眾生都喜歡信仰。事實上佛法的核心是因緣法、緣生法, 釋迦牟尼 世尊教我們觀察身心,度我們不是靠神通,是靠方法。但是,許多的人卻認為佛力不可思議,這正反映出廣大眾生用自己內心的希望來認識 釋迦牟尼 世尊, 世尊也變成了滿足願望的人。 人們可以有很多希望,但要符合實際,請你反問自己:你要相信什麼?什麼是你應該相信的事?你是找希望,還是找一條生命的路?實則我們應該相信實際的事,這才是理智與智慧。 ※感謝中華原始佛教會澳洲法友正晴師姐演奏及提供背景音樂
Show more...
3 weeks ago
4 minutes 17 seconds

原始佛教會、中道僧團
「活在當前」
佛法的「離貪」,既不是逃避,更不是「厭離現實」的偏差心態。離貪!是藉由「如實知因緣、緣生」的智慧,通過「貪愛有苦,離貪斷苦」的正見,逐漸達到傾力現前緣生的過程。人生有「困難」是當然,若受限於既有的已知與期待,困難就會變成困境。在現實的生活中,雖是人人有困難,卻非人人有困境。只要轉變困難的因緣即是轉好,不要讓困難變成困境。光明必在面向當前,請從此時、此處、此緣起,開展新人生!
Show more...
4 weeks ago
7 minutes 15 seconds

原始佛教會、中道僧團
信念 vs 心情
「生活需要信念」,需要務實實際,必須認真想想自己的人生該怎麼走,不要任憑心情左右,跨越心情靠的即是「信念的堅持」。我們要走一條什麼路呢?走一條朝向光明的道路。走向這條路,一路上照樣會有不開心的日子,我們要學會如何度越過去,重要的是「方向」,千萬不要有浪漫不切實際的想法。 ※感謝中華原始佛教會澳洲法友正晴師姐演奏及提供背景音樂
Show more...
1 month ago
4 minutes 17 seconds

原始佛教會、中道僧團
隨佛長老於法友慈母告別式上的慈悲開示
「生」是一個數十年的內容,而它的表現就是「老、病、死」,人們幾乎都糾結在樂「生」而厭「老、病、死」。然而,此種對生死的心境與看法,會讓我們活得內心很糾結,同時也無法務實地去面對現實人生的真實面。活著確實是一件重要的事,但它不是人生的全部,活著做了什麼則是更重要的事! 親人過世,我們之所以會難過,那是因為我們與亡者之間擁有幸福的經驗。在永別來臨的那一天,我們懷念著那一段幸福的體會,從生活中的經驗轉而深化為刻骨銘心的感受。因此,在「永別」的那一刻,我們自然會落下眼淚。 「生離死別」是生命必須的經驗,而這個經驗會使人生經歷過的短暫幸福,既變得長久不忘且長久溫馨。然後,這份長久難忘且溫馨的幸福,必將經由自己影響子女,也經由我們的生命再影響身邊的人。 ※本集背景音樂曲名:「佛法與我們同行此生」 感謝:編曲/製作者:Jenni Lake 感謝中華原始佛教會澳洲法友正晴師姐提供背景音樂
Show more...
1 month ago
10 minutes 25 seconds

原始佛教會、中道僧團
中道僧團與高雄的因緣
原始佛教會高雄中道覺院2013年12月14日成立會上隨佛長老的感言:回首過往歲月,在1999~2005年的七年間,中道僧團不停的在臺灣過著環島遊化的生活,如此一地接著一地的遊化,不斷的傳法接引人們親近 釋迦牟尼 世尊的教法;親身在居無定所、飲食不定的流浪中,學著度越身心的不安,開展身心的智覺與安穩,將生命經驗分享給各地不認識的人。2002年第一次到達高雄壽山上的公園搭好帳篷時,已經是午夜一點多了,當時帳外是月光清亮,而內心也是安寧平安。2013年12月14日高雄確立了傳承原始佛教的中道覺院,為正法的流傳,做出無可替代的貢獻。至心祝福 釋迦牟尼 世尊的光明照耀高雄,佛日增輝,法水長流。 ※本集背景音樂曲名:「佛法與我們同行此生」 感謝:編曲/製作者:Jenni Lake 感謝中華原始佛教會澳洲法友正晴師姐提供背景音樂
Show more...
1 month ago
9 minutes 25 seconds

原始佛教會、中道僧團
因緣法是佛教的宗,須奉守不渝
佛教的「宗」,就是「因緣法」!指一切都在三支緣起的影響中,就是此刻之前的過去、現在個人身口意的作為,以及當前外在環境三方面,在這其中,沒有決定者、沒有造物主。「緣生法無我」不是理論,而是一個事實。一個人對現在的現況不知道,就叫做愚癡,因為愚癡所以有妄見。無明有妄見,妄見產生脫節現實的行為,因為不能實現所以苦。因緣法就是人生的現實,目的不是為了讓你信佛,而是為了改善你的生活,幫助你解決問題、開展人生,度越煩惱。不論發生什麼問題,先問為什麼會如此?了解是何因何緣導致。這麼做不僅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同時也可避開未來這個問題的再次發生,而問「為什麼」很重要,一句「為什麼」,幫助你打開因緣法的大門!
Show more...
1 month ago
6 minutes 26 seconds

原始佛教會、中道僧團
了解因緣緣生的意涵,在生活中運用
佛法真正的法義並不需要深澀的文字,「因緣、緣生」不是經典中的道理,而是生活裏的事。簡單的說,「因緣」是影響,而「緣生」則是影響效應的呈現。也就是說,眼前所有的一切都在影響的效應下表現出來,沒有個別性、單獨性與獨立性,而那交錯影響的實況,也就是 釋迦牟尼 世尊所說的「因緣、緣生」。世間是影響的呈現,眼前是機會和可能,不是結局,任何作為都有作用,努力絕對值得。因此,我們在生活中要:好話趕快說、好事趕快做;此外,在不良效應未擴展之前趕快補救。若能依此智慧行事,你可以很務實,別人也會認為你很精進勤奮。
Show more...
2 months ago
4 minutes 19 seconds

原始佛教會、中道僧團
對人保持興趣
一個念念不忘自己利益的人,進入不了佛法。這跟道德、修行無關,而是跟緣起的本質有關。「緣起」不離開自他的因緣,凡是契入當前的人,不可能離開當前的因緣,不可能不關心他人。看待事情,如果只是從個人的認知角度切入,既片面又單向,或者偏向於自己的欲望或利益,那麼肯定契入不了當前。一個學習緣起法的人,不會是自私的,因為他深深懂得,當前是在自他的因緣當中。能夠只見緣生法,不見有他,才能看到諸法緣生的智慧。
Show more...
2 months ago
5 minutes 37 seconds

原始佛教會、中道僧團
原始佛教會與您同慶2025年衛塞節
聽眾朋友好,一年一度充滿吉祥的世界佛教紀念日-衛塞節即將到來!今年是佛教的導師 釋迦牟尼 世尊正覺、解脫後2457年!2025年5月11日上午9:00 ~ 11:30,原始佛教會將於台灣龍山寺板橋文化廣場舉辦衛塞節浴佛慶典,歡慶 釋迦牟尼 世尊出於人間及懷念 世尊的恩德,歡迎廣邀親朋好友蒞臨參加,同霑法喜。同時也籲請大眾齊心協力護持、傳承 世尊的教法、聖戒及僧團,令臺灣以及全世界的華人,皆得以蒙受  世尊的智慧、慈悲與功德的利益。 ◎有關《原始佛教會2025年衛塞節 浴佛慶典》詳情,請參考: (1).中華原始佛教會Original Buddhism Society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Saddhammadipa (2). 中華原始佛教會Line@,ID搜尋 @boo4741u     ※背景音樂曲名:佛陀與我們同行 ※作曲者:中華原始佛教會法友開覺師兄 ※感謝開覺師兄演奏及提供背景音樂  
Show more...
2 months ago
4 minutes 49 seconds

原始佛教會、中道僧團
2017年隨佛長老新春開示
《轉法輪經》告訴我們:苦有苦的原因,問題有問題的原因,按照問題的原因解決,就是滅苦的正道。四聖諦第一轉提醒我們要有正確的知見,讓我們明白祈求神明的保佑,或者光靠行善積德來解決問題、開展人生是比較不切實際。讓人生問題更少、生活更好,要靠什麼呢?要務實認識我們現在的生活。現在有什麼問題,一定有問題的原因,我們要了解問題和問題的原因,從解決問題的原因下手,問題才能解決。人生要怎麼更好?好事情一定有造成好事情的因素,我們要去耕耘好的因素;不去耕耘好的因素,生活好不了。人生要依因緣四諦的正道來做,這才是務實讓人生更好的方法。
Show more...
2 months ago
5 minutes 27 seconds

原始佛教會、中道僧團
正念緣起,眼前的世界活活潑潑!
釋迦牟尼 世尊告訴我們「現實是真的」,你期待中的那種常樂我淨是假的、沒有的。「現實是緣生」,你要的常樂我淨不存在,不論是在現實之內或之外都不存在。沒有的不要想,有的好好用。當你專注於眼前的有,你即是專注於緣起。該解決的問題,就去解決;不能解決的問題,不急著解決;不需要解決的問題,不用去理會。在這樣的過程中,看看自己是否越來越平安?內心的焦慮是否越來越淡薄?煩惱是否越來越少?這些都比禪定更可貴,這些才是你生活中的重點。 ※感謝中華原始佛教會澳洲法友正晴師姐演奏及提供背景音樂
Show more...
3 months ago
7 minutes 31 seconds

原始佛教會、中道僧團
懷念過往的善緣,珍惜現有的緣分
生活的歷程本來就不能擁有,只能經驗,在目前讓我們能夠相處,也只是一起經歷的因緣而已!所以要感謝、珍惜這個緣分。每一次的生離死別,就是一場生命的教育。每一次的傷痛,就是再一次蝕刻出生命的創痕,加深生命的深度,提升生命的成熟。這讓我們更有智慧,也更懂得面對自己,面對現前的人生。
Show more...
3 months ago
5 minutes 55 seconds

原始佛教會、中道僧團
如何舒緩糾結身心的七情六慾(下)
人要學會適度的舒緩七情六慾表現的強度,七情六慾是正常人都有的活動,若想把它克制、斷除,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要學會舒緩它。舒緩不是壓制,用在七情六慾的表現上,就是要轉移注意力。這是一種訓練,想像大腦像一本書,若大腦這本書翻了頁,那麼注意力就會隨著翻頁的動作轉移到新的事情上面去,雖然情緒還會在,但它會慢慢的緩和。給自己十口氣的時間,稍微克制一點,十口氣十個呼吸,不要衝動。此外更要記住:所有的情緒都有價值,七情六慾是有價值的,人要善用七情六慾作為學習的機緣。 ※本集背景音樂曲名:「佛法與我們同行此生」 感謝:編曲/製作者:Jenni Lake ※感謝中華原始佛教會澳洲法友正晴師姐提供背景音樂
Show more...
3 months ago
11 minutes 46 seconds

原始佛教會、中道僧團
如何舒緩糾結身心的七情六慾(上)
這輩子障礙、糾結我們最多的不是那些不順心、不順利的人、事或環境,而是我們自身內心的七情六欲,常常讓我們陷入天人交戰。人的理智是幫忙盤算計畫,但是實際執行的決定與力量多數不是來自理智,而是由感情來決定。在宗教當中,我們聽到最多的教導就是認為七情六欲是不好的,要做到無情無欲,這樣人生就能清淨、遠離痛苦,修行有成。多數的人在七情六欲的糾結裏很痛苦,痛苦久了,便容易認同這樣的說法。但是實際的現實狀況不可能沒有這些七情六欲,又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一輩子就一直像鐘錘一樣的來回擺盪不能止息。 ※本集背景音樂曲名:「佛法與我們同行此生」 感謝:編曲/製作者:Jenni Lake ※感謝中華原始佛教會澳洲法友正晴師姐提供背景音樂
Show more...
3 months ago
7 minutes 38 seconds

原始佛教會、中道僧團
正確認識佛法,人生才能受益
佛法的真知灼見,不在否定現實,而是「肯定實際的事實」。何謂「事實」?指的是「凡事必有其因緣」,肯定這樣的因緣事實,是因為佛法要教我們「如何解決問題」。佛法教導我們面對問題時,必須了解導致當前問題的因緣,從而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樣認識佛法,你就能務實面對問題,並且準備解決問題。有解決問題能力的人,才能帶給自己和別人平安。  
Show more...
3 months ago
5 minutes 36 seconds

原始佛教會、中道僧團
以自他相較的眼光看待世間是痛苦的根源
從現實生活來說,為了生存需要所施設的比較,都以自我主觀上片面性的需求為前提來運作。不過,所作的選擇僅只是符合當前的需求,並不能全然代表緣生世間的現況,更無法當作「尊、卑、貴、賤」的指標。所謂的我勝、我劣、我等都是「我見」的問題,其實完全根源于自我執見的延伸。對於修行人來說,要活得內心安然,就須明白雖然沒能做成什麼大事,依然可以將他人的功勞當成是自己的光榮。如果總在盼望自己什麼都會,而以不如別人為苦,反而會因嫉妒怨忿衍生諸多不快,到時不論見了任何人都會引來痛苦。 ※感謝中華原始佛教會澳洲法友正晴師姐演奏及提供背景音樂
Show more...
4 months ago
5 minutes 31 seconds

原始佛教會、中道僧團
暗黑人格的三大特徵
暗黑人格者有三大特徵:虛偽、習慣性的利用,以及操弄。 虛偽,簡而言之,也就是愛說謊、欺騙。導致一個人說謊有三種因素:不信任別人;為了從對方的身上獲取某種利益或目的;操縱。而這三種不同的說謊模式與層次,分別是可憐、可惡、可恨。 此外,若一個人面對環境或與人相處,是依據其需要去定義環境或人的價值,此人的人格特質即是利用型。如果這種模式是慣性的呈現,或是出現的頻率很高,表示這類人的內在或人格出了問題。 操弄則是綜合說謊和習慣性利用兩種特質。
Show more...
4 months ago
7 minutes 47 seconds

原始佛教會、中道僧團
本頻道以「緣起」的認識論與「四聖諦」的解脫教說,本於佛陀教說的利世精神,以深入淺出的表達方式,與世人分享「解決困難、開展人生、度越煩 惱」的佛法智慧,傳揚「此時、此處、此生」為重的原始佛法,通向「「正道生活與人間解脫無礙」的人生大道。 你想知道甚麼是「緣起」嗎?如何從緣起來看世間?從緣起看世間對你的人生會有甚麼幫助?歡迎來聽聽本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