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History
Fiction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16/v4/92/6e/ca/926ecad4-5bb3-f0a9-00e6-49e720076792/mza_3179873153430078824.jpeg/600x600bb.jpg
不只是崑曲
財團法人建國工程文化藝術基金會
101 episodes
1 week ago
「不只是崑曲」是陪伴所有老戲迷,並幫助新鮮人加持練功,以窺崑曲堂奧之美的最佳夥伴。 我們為您訪談了當代極具分量的多位崑劇藝術家,介紹一齣齣精彩好戲,更散步到崑曲的幕後和歷史中,尋訪有關優伶與文士、宮廷與市井、文學與歷史的各種有趣故事。 「不只是崑曲」Podcast是個全新,卻擁有老靈魂的節目,自2012年建國工程文化藝術基金會在台北愛樂電台製播以來,已累積超過三百輯珍貴內容,經由重新剪輯整理,盼為您鋪鋪墊出一條尋訪奼紫嫣紅開遍的賞心幽徑。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Arts
RSS
All content for 不只是崑曲 is the property of 財團法人建國工程文化藝術基金會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不只是崑曲」是陪伴所有老戲迷,並幫助新鮮人加持練功,以窺崑曲堂奧之美的最佳夥伴。 我們為您訪談了當代極具分量的多位崑劇藝術家,介紹一齣齣精彩好戲,更散步到崑曲的幕後和歷史中,尋訪有關優伶與文士、宮廷與市井、文學與歷史的各種有趣故事。 「不只是崑曲」Podcast是個全新,卻擁有老靈魂的節目,自2012年建國工程文化藝術基金會在台北愛樂電台製播以來,已累積超過三百輯珍貴內容,經由重新剪輯整理,盼為您鋪鋪墊出一條尋訪奼紫嫣紅開遍的賞心幽徑。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Arts
Episodes (20/101)
不只是崑曲
EP96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喜歡就會肯為它下功夫⏤⏤黃小午的崑曲老生之路
喜歡就會肯為它下功夫,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不論是在讀書學習,在工作事業,甚至對人對家,「愛」常常都是最大的動力來源。 這集我們繼續請黃小午老師跟您說故事。因為愛上了她,所以從京劇花臉轉行唱崑曲老生;因為愛屋及烏,他狠下功夫,終於成功為自己在崑曲舞台上掙得一席之地。 他不僅拿下崑曲名劇《十五貫》裡的況鐘,演活了《千里送京娘》裡紅生行當的趙匡胤,甚至在傳字輩老師的囑託之下,把《長生殿》劇本中,只剩下唱詞早沒了身段的〈酒樓〉這一折,也重新復活起來。花了四年的功夫,更四處取經、絞盡腦汁,終於讓郭子儀這個角色,從楊貴妃、唐明皇為主的《長生殿》中,闢開路子站上舞台,閃閃發光。 這集,我們就來聽聽為愛投入崑曲的黃小午老師,怎樣把崑曲唱成了人生最愛。 精彩影片連結:黃小午《長生殿·酒樓》飾演郭子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eiRq4oiAGo 主持人/劉家渝 來賓/江蘇省崑劇院黃小午老師 唱段/《長生殿‧酒樓》【北集賢賓】 (本節目由建國工程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播出)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week ago
29 minutes

不只是崑曲
EP95愛她,就是要一輩子陪她唱崑曲⏤⏤黃小午的崑曲老生之路
你聽過為愛走天涯這句話,但你聽過為愛一輩子唱崑曲這種事嗎? 而且還是個真人真事的故事。 這麼浪漫的一位人物,說的就是崑曲老生演員黃小午老師。愛情讓他徹底決定轉換跑道,從原本的京劇花臉演員專業,轉而學習崑曲。他不僅更換劇種,甚至還換了行當,當真是戲曲界極為罕見的特例。堂堂鬚眉,卻竟是如此俠骨柔情,黃小午到底是怎麼樣為愛走天涯呢?就來聽聽他的故事。 主持人/劉家渝 來賓/江蘇省崑劇院黃小午老師 唱段/《風雲會‧訪譜》【北滾綉球】 (本節目由建國工程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播出)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weeks ago
29 minutes

不只是崑曲
EP94是什麼戲? 讓俞振飛20年不敢演,蔡正仁越演越害怕?⏤⏤蔡正仁分享《太白醉寫》的人生啟示
趁著天上的月亮又大又圓,我們這集來聊聊崑曲中,一齣關於李白的好戲,他不僅是古今最會寫月亮的男人,酒量更是跟他寫詩的才華一樣高。 《太白醉寫》是傳字輩老師傳下來的折子,戲裡的李白從頭到尾都是醉醺醺的。但雖然他越喝越醉,卻也一點都無法遮掩那亮麗的才華,恣意灑脫、不貪名利、不畏強權的人格特質,但這麼一個特別的形象卻把演員整慘了,俞振飛大師學會過20年不敢上台演,上崑蔡正仁老師唱了20年卻越唱越害怕。到底這個李白為什麼這麼難掌握呢? 我們來聽聽大師怎麼說。 主持人/劉家渝 來賓/上海崑劇團蔡正仁老師 唱段/《太白醉寫》【吟詩】 (本節目由建國工程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播出)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31 minutes

不只是崑曲
EP93史書與文學到底哪個更真實? 讓鬼故事告訴你真相⏤⏤跟著陳登武教授穿遊幽冥世界
今年農曆七月,來跟您聊聊戲曲舞台上的「鬼故事」。 為什麼紀實的史學,常常顯得很虛很假? 但純屬想像與虛構的文學戲曲,卻讓人感覺到更加真實? 為什麼書生筆下總會寫到幽靈美女? 美麗的狐仙總會情定書生? 其實這一切,全非偶然。背後的密碼,就請師大歷史系的陳登武教授為您一一拆解! 主持人/劉家渝 來賓/師大歷史系陳登武教授 (本節目由建國工程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播出)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23 minutes

不只是崑曲
EP92沒去過陰曹地府,為何能把鬼故事寫得這麼好看?⏤⏤跟著陳登武教授穿遊幽冥世界
農曆七月,又被稱為鬼月,鬼月有一大堆禁忌,但越是禁忌就有越多好奇與傳說,就連在戲曲裡,跟鬼有關的戲也特別具有吸引力,甚至像《牡丹亭》與《長生殿》這兩齣名劇,都不能免俗,一定要加入美麗女鬼的篇章。 農曆七月,就來跟大家好好聊聊鬼故事。為什麼大家這麼愛看鬼故事? 陰曹地府到底長什麼樣?作劇本人根本沒去過地域陰間但卻特別愛寫,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今天節目中特別邀請師大歷史系陳登武教授,跟您聊一聊歷世歷代有關幽冥世界的文學書寫。 主持人/劉家渝 來賓/師大歷史系陳登武教授 (本節目由建國工程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播出)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months ago
27 minutes

不只是崑曲
EP91七夕情人節不吃巧克力,應該來碗麻油雞?!!⏤⏤楊玉君教授從《長生殿》談到情人節大餐
《長生殿·密誓》是崑曲中最有名跟七月七日有關的折子,白居易《長恨歌》裡也有句相關名言:「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但你是否想過? 七夕為什麼會成為一個屬於情人的節日呢? 其實牛郎織女的故事,根本就是一個悲傷的遠距戀愛,情人們真的喜歡這樣嗎? 甚至隨著時空與環境的改變,織女的女神形象,也在經歷了代代民間供奉之後,發展出除了織布以外,更多嶄新的「職能」。 今天節目,邀請專門研究古典文學與民俗節日的專家,高雄中山大學中文系的楊玉君教授,從崑曲《長生殿》長生殿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誓言開始談起,這當中,蜘蛛也來參一腳,甚至麻油雞跟油飯也上了供桌?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就請楊玉君教授為大家揭開謎底。 主持人/劉家渝 來賓/高雄中山大學中文系暨中文研究所楊玉君教授 唱段/《長生殿‧密誓》趙文林(飾唐明皇)、王芳(飾楊貴妃) (本節目由建國工程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播出)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months ago
27 minutes

不只是崑曲
EP90真情無敵體貼萬歲,不是高富帥也能情場無敵⏤⏤張啟豐說《占花魁》的來龍去脈
建國工程文化藝術基金會近年來,在做校園推廣活動中最受到同學們歡迎的一齣折子戲,就是《占花魁‧湖樓》,這折戲不僅情節有趣,在故事取材上也與傳統巾生+閨門旦的崑曲人物大不相同,在表演上更是極具巧思特色。 是什麼樣的時空環境? 什麼樣的作者與寫作背景,造就了這樣一齣另類好戲呢? 而這個劇本在整個戲曲發展脈絡上,又呈現出什麼樣的轉折呢?今天節目,邀請戲劇專家張啟豐教授,帶你從《占花魁》的故事,抽絲剝繭,逐漸拉大視角,由西湖畔的這一群小人物身上,放大到一整個時代的環境與思想變遷,體會另一種從土地與強韌生命中迸發出來的鮮活力量。 主持人/劉家渝 來賓/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張啟豐教授 (本節目由建國工程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播出)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33 minutes

不只是崑曲
EP89不「吐」不相識,傻小子意外破解最艱難的愛情習題⏤⏤楊汗如戲說《占花魁‧受吐》
愛情的習題最難解,因為愛人的樣式千千萬萬種,所以這道題從來沒有標準答案,但也因此成就了一個個說不完的精彩故事。 這位憨直的大男孩愛上了全西湖畔最最知名的花魁女,他用的解題法竟然是⋯⋯。你絕對不會想到這一招,更不會料到閱人無數的花魁女竟會因為他的這個動作而被感動。到底《受吐》這一折說的是什麼樣的故事?就讓崑曲小生楊汗如為你公布解答。 主持人/劉家渝 來賓/崑曲小生演員楊汗如 (本節目由建國工程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播出)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31 minutes

不只是崑曲
EP88想追班花、校花甚至花魁女,真的是不可能的任務嗎?⏤⏤楊汗如戲說《占花魁‧湖樓》Ⅰ
自古以來,被冠上"花"字輩的女孩,總是特別難追求,不論是班花、校花,還是古代的花魁女。但「花女孩」一定只會看上高富帥嗎? 花女孩的內心會渴望什麼樣的愛情呢? 明朝小說家馮夢龍短篇擬話本小說《醒世恆言》中的《賣油郎獨占花魁》,寫的就是當時西湖畔最美的花魁娘子的故事。 崑曲小生楊汗如師從上海崑劇團岳美緹老師習得《占花魁》中最精彩的《湖樓》與《受吐》兩個折子,其中《湖樓》更是「不只是崑曲」前進校園進行推廣演出時,最受同學們歡迎的好戲。這集節目就請對《湖樓》極有心得的楊汗如,好好聊聊這折戲的精妙之處。 主持人/劉家渝 來賓/崑曲小生演員楊汗如 (本節目由建國工程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播出)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29 minutes

不只是崑曲
EP87跟著莊稼漢一起進城,到勾欄瓦舍調風月⏤⏤黃思超說生旦淨末丑的由來Ⅱ
勾欄瓦舍是什麼樣的地方,為什麼到勾欄瓦舍裏可以調風月呢? 你可千萬別想歪,因為這其實是400年前,一則關於劇場的現場素描。 雖然我們今天早已聽不到,也看不到宋雜劇、金院本當時的戲劇模樣,但是透過這些側面的描述,依然還是可以感受到四百年前古人看戲的有趣氛圍。這集節目,就讓中央大學中文系副研究員黃思超,帶著我們跟著這位莊稼漢進城,一起去勾欄瓦舍裡逛逛。 主持人/劉家渝 來賓/中央大學中文系的副研究員黃思超 (本節目由建國工程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播出)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months ago
25 minutes

不只是崑曲
EP86前一秒還是男女主角,下一秒竟變身孫悟空?⏤⏤黃思超說生旦淨末丑的由來Ⅰ
這是什麼狀況? 崑曲舞台上最重要的小生竟然不是男一號! 而是男配角!!!??? 前一秒中的男女主角,下一秒卻成了舞台上翻滾的孫悟空!!!??? 這些與我們「正常」認知中截然不同的事情,竟然都曾經是崑曲歷史中,真真實實曾經發生過的一頁,也是生旦淨末丑這樣的行當分類方法,所產生的緣由。 每一件我們今日習以為常、理所當然的事,都一定有它背後的緣由、演變以及一整套的故事,換一個比較有學問的名詞來說,這其實就是一種文化的形成。戲曲的行當文化,究竟是怎樣一步一步演變出我們今天所知道的生旦淨末丑?這集節目就請中央大學中文系的副研究員黃思超老師來為您介紹。 主持人/劉家渝 來賓/中央大學中文系的副研究員黃思超 (本節目由建國工程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播出)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months ago
26 minutes

不只是崑曲
EP84「京崑兩下鍋」下的到底是什麼鍋??⏤⏤蔡欣欣教授為你煮好煮滿一鍋崑曲在台灣的前世與今生Ⅰ
前陣子看到天下雜誌的報導才知道,台灣人吃鍋的花樣與火鍋店密度,堪稱世界第一,火鍋產業商機一年高達400億新台幣。這也太酷了,但更酷的是,居然崑曲世界裡,也有一個形容詞跟鍋有關。你聽過「京崑兩下鍋」這句話嗎?知道她是什麼意思嗎?今天節目特別邀請政大中文系蔡欣欣教授,聊聊崑曲在台灣的歷史。「京崑兩下鍋」到底下的是什麼鍋? 就請蔡欣欣老師說給您聽喔! 主持人/劉家渝 來賓/政大中文系蔡欣欣教授 唱段/水磨曲集崑劇團演唱 《牡丹亭‧驚夢》【畫眉序】【滴溜子】【雙聲子】 (本節目由建國工程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播出)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5 months ago
24 minutes

不只是崑曲
EP83一句台詞的背後,其實藏著一百句潛台詞⏤⏤崑曲小生溫宇航傳奇般的學習經歷Ⅱ
一個演員最重要的功課就是要了解,在一句台詞背後,其實還藏著這個人物內心的一百句潛台詞,而且他要透過"演技”讓觀眾看見。而這表演的磨練,除了口語說出的字句之外,還必須透過口氣、音調、眼神、表情、肢體、姿態、肌肉的運用,甚至呼吸…等等各種方法,去表達所有的一切。 然而要達到這樣的表演境界,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集節目就請小生演員溫宇航,從他個人豐富的學習經歷與崑曲深刻細緻的表演訓練開始說起。 主持人/劉家渝 來賓/崑曲小生溫宇航 唱段/京劇《白蛇傳‧斷橋》溫宇航飾許仙 (本節目由建國工程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播出)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6 months ago
25 minutes

不只是崑曲
EP82當代柳夢梅,揹起翅膀為《牡丹亭》飛越太平洋⏤⏤崑曲小生溫宇航傳奇般的學習經歷Ⅰ
湯顯祖筆下的柳夢梅,為了追求「發迹之期,姻缘之分」,一路從嶺南跋涉來到江西南安府;而當代柳夢梅為了一圓《牡丹亭》之夢,卻必須給自己裝上一雙翅膀,不僅飛到新大陸,更飛向了全世界。 也許正是這種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個性與態度,讓崑曲小生溫宇航的從藝之路,顯得如此與眾不同。為了演好一齣戲到底可以付出多少代價? 為了揣摩一個角色到底要向多少位前輩請教? 今天節目,就讓我們與溫宇航一起回顧他曲折又豐富的學習歷程,同時深入了解南北崑的詮釋差異。 主持人/劉家渝 來賓/崑曲小生溫宇航 唱段/《玉簪記‧琴挑》【前腔】 (本節目由建國工程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播出)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6 months ago
23 minutes

不只是崑曲
EP81吃潤餅吃草仔粿的習俗,竟可能源自一場縱火案?⏤⏤跟著楊玉君教授用節日解鎖《長生殿》
這個標題是不是感覺有點聳動? 我們平常在菜市場買來吃的潤餅、草仔粿,怎麼竟會跟縱火案扯上關係呢? 今天節目就要從這件縱火案開始,跟您聊聊寒食節,以及我們今天清明節的一些習俗的由來。但當然更重要的還是要回到崑曲劇本長生殿,看看劇作家洪昇運用春天的這幾個節日以及習俗 ,如何鋪陳出長生殿裡那些浪漫又動人的故事。 主持人/劉家渝 來賓/中正大學楊玉君教授 唱段/《長生殿‧彈詞》【九轉貨郎兒】五轉 計鎮華飾李龜年 音樂/石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製作發行 (本節目由建國工程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播出)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7 months ago
27 minutes

不只是崑曲
EP80春天該怎麼玩?讓楊貴妃的姊妹告訴你⏤⏤跟著楊玉君教授用節日解鎖《長生殿》
EP80春天該怎麼玩?讓楊貴妃的姊妹告訴你⏤⏤跟著楊玉君教授用節日解鎖《長生殿》 再過幾天就是農曆的三月初三,也就是上巳節了,這個春天的節日對大家來講,應該是挺陌生的,有可能連這兩個字該怎麼寫都不太確定,但其實這是一個古老的節日,在舊時的曆法當中,春天最重要的節日其實有三個,上巳節、寒食節、清明節,但對於我們現代人而言,好像只有過到清明節,另外兩個節日都已經不見了。但是其實在我們舊時的戲曲劇本裡,還是可以看到一些對於這些節日的描述,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劇本,就是我們大家所熟悉的《長生殿》了。也許你沒有發現,《長生殿》的整部劇本,其實跟著四時節令,把一些重要的情節和事件,都跟節日串聯在一起了,包括上巳節、清明節、七夕情人節、中秋節等等。原來這位清代的劇作家洪昇的作品裡,竟然是以節日當作寫作密碼,並且透過這些密碼來鋪排整個故事。 這集節目裡,我們為您邀請到了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的楊玉君教授,跟您聊聊洪昇《長生殿》裡提到的這幾個節日。楊老師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的博士,她的研究專長除了歐美漢學之外,還有明清小說、民間文學,以及一個非常有趣的領域--民俗學。我們今天就請他從民俗學的另外一個角度,來帶我們看一看這部大家原本都已經很熟悉的戲--《長生殿》。 透過楊玉君教授的研究與分享,您是不是也覺得很有趣?不只用不同的結構方式,發現了洪昇寫作《長生殿》裡的另類密碼,也對這些裡始終的節日有了更多的了解。在下一節節目中,楊教授要帶我們進一步來聊聊寒食節,偷偷透露一下,像我們今天會吃的潤餅,就有可能是古代寒食節所留下來的影響喔! 更多精彩內容,我們就下次為您分解囉! 主持人/劉家渝 來賓/中正大學楊玉君教授 (本節目由建國工程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播出)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7 months ago
23 minutes

不只是崑曲
EP79婆婆媽媽本事高,薑絕對是老的辣 ⏤⏤王維艱談邊緣行當別樣旦角Ⅱ
如果你以為老旦這個角色在舞台上,一定是保守枯燥、暮氣沉沉,那今天要介紹的這兩折戲,絕對讓您馬上耳目一新,要大讚一聲,原來「薑還是老的辣」! 老旦名家王維艱老師親手捏塑的《紅梨記‧花婆》以及《吟風閣‧罷宴》這兩折戲中,花婆和劉婆這兩個角色,就是極其鮮活又很有個性的兩個女人,遇事沉著,靠著機智一一化解,是兩位相當可愛的熟女人物,也是崑曲舞台上相當珍貴的兩折老旦主戲,這即就請王維艱老師為您戲說這兩位婆字輩的人物。 主持人/劉家渝 來賓/老旦演員王維艱 唱段/《吟風閣 罷宴》【朝天子】 (本節目由建國工程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播出)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8 months ago
30 minutes

不只是崑曲
EP78不能比她更美麗,卻還得比她更吃力!! ⏤⏤王維艱談邊緣行當別樣旦角Ⅰ
同樣都是女人,卻不能比她們更美麗,還得比她們更吃力,天啊! 到底這是什麼樣的角色,竟然得這麼辛苦? 這說的就是崑曲旦行當中,老旦這個家門,也是老旦們的「不平之鳴」。因為是老旦,所以不能比年輕姑娘更美麗,但更吃力又是什麼意思? 今天節目特別邀請到江蘇省崑劇院的王維艱老師,來好好的幫我們介紹一下旦角行當當中,老旦這個家門。 主持人/劉家渝 來賓/老旦演員王維艱 (本節目由建國工程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播出)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8 months ago
27 minutes

不只是崑曲
EP77 互毆械鬥百年,只因拜不同的戲神用不同的樂器⏤⏤戲曲學者徐亞湘教授談台灣的戲神文化
不時我們會在社會新聞上,聽到有人唱KTV互看不順眼而大打出手,沒想到一百多年前的台灣,竟然曾有很多人因為看戲而打架,這一打時間長達百年,不僅打得頭破血,留甚至多次鬧出人命,這就是台灣歷史上有名的西皮福祿之爭,但究其雙方最初的歧異,只因為各自拜不同的戲神,使用不同的主奏樂器。 這集節目,戲曲研究學者徐亞湘教授繼續深入戲神這個話題,精彩介紹各類地方劇種所供俸的祖師爺文化。 主持人/劉家渝 來賓/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徐亞湘教授 (本節目由建國工程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播出)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9 months ago
22 minutes

不只是崑曲
EP76是螃蟹,竟然成了這個小棄嬰的救命恩人!⏤⏤戲曲學者徐亞湘教授談台灣的戲神文化
一個被丟棄在田裡的小嬰兒,竟然沒有被餓死? 而救他一命的大「恩人」,原來是田裡的毛蟹。而這位命運多舛的孩子,長到了18歲仍不會說話,但卻展現出了傑出的音樂天賦,除了成為唐朝教坊中出色的音樂家,甚至最後又變身為征討叛賊的大將軍。 這個人到底是誰? 竟擁有如此傳奇的人生? 今天就請戲曲研究學者徐亞湘教授揭開謎底。 主持人/劉家渝 來賓/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徐亞湘教授 (本節目由建國工程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播出)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9 months ago
26 minutes

不只是崑曲
「不只是崑曲」是陪伴所有老戲迷,並幫助新鮮人加持練功,以窺崑曲堂奧之美的最佳夥伴。 我們為您訪談了當代極具分量的多位崑劇藝術家,介紹一齣齣精彩好戲,更散步到崑曲的幕後和歷史中,尋訪有關優伶與文士、宮廷與市井、文學與歷史的各種有趣故事。 「不只是崑曲」Podcast是個全新,卻擁有老靈魂的節目,自2012年建國工程文化藝術基金會在台北愛樂電台製播以來,已累積超過三百輯珍貴內容,經由重新剪輯整理,盼為您鋪鋪墊出一條尋訪奼紫嫣紅開遍的賞心幽徑。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