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大家好,我是蕉哥。
花蓮太魯閣又有堰塞湖形成,這次太魯閣堰塞湖的水色,真的是難得的湛藍,好懷念這裡!
比較熟蕉哥的應該知道,以前我住過太魯閣四個月,在飯店當救生員。
當時跟客人介紹地理環境,不會說這條是"立霧溪",而是會說是"塔次基里溪。"
待在飯店的這段期間,其實很少看到溪是清澈的,因為只要上游有下雨,水大概就會濁一個禮拜。
很難得,從光復的堰塞湖意外以後,台灣好一陣子沒下雨了,也才有這難得、這麼美麗的水色。
希望這次的鋒面,不要讓堰塞湖發生跟之前一樣的災情。
┄┄◇◆☆★◇◆┄┄
⚡️ 本週精選內容
▍
去溪邊玩,要如何判斷渡溪點呢?
過溪的時候,可以看哪裡有疊石。有人疊石(如果他不是亂疊的),代表這邊可能是渡溪點。
通常河面比較窄,溪水流速會比較快;河面比較寬,水流會比較不湍急,水深也會比較淺。
不過,這都是「通常」,實際上還是要多有一些經驗會比較知道怎麼判斷。
👉 完整影片:
https://youtube.com/shorts/ZS_CxYF0Xzg?si=uI3M5m7Mv5nvhuMB
★★★
👨💼 新聞報報
▍
竹北托嬰中心一歲半女童,跌落20公分生態池溺斃
新竹縣竹北市一間幼兒園附設托嬰中心,一名一歲半女童於戶外活動時不慎跌落園內約20公分深的生態池。
根據調查,當天上午女童疑因好奇觀看生態池水面,不慎跌落,當時照顧老師未能及時發現女童失蹤,直到別班老師清點人數時,察覺異狀,搜尋後才在池中發現女童。
┄┄◇◆☆★◇◆┄┄
20公分的水池,只要是沒有能力自己站起來、或是沒有意識的人,一樣是可以讓人發生溺水意外的。
尤其這麼淺的池子,非常容易被疏忽。
蕉哥之前也有提過,有救生員朋友在20公分的兒童池發現小朋友溺水,而且還是有家長帶的情況下。
小朋友的手上還有套手臂圈,但也因為這個裝備讓他產生了浮力,反而沒辦法自己站起來,救生員還被水中的溜滑梯設施擋住了視線。
好家在最後發現的早,沒有釀成大事。
請記住,基本上小朋友就是不能離開視線,不管他帶著什麼裝備,總是有可能有意外發生的時候。
--
📣本週水安小知識
🌊
為什麼被溪流沖走很難自救?
///
📌「像一條魚LikeAFish」
官網:
https://likeafish.com.tw
FB:
https://www.facebook.com/belikeafish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likeafish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