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談地圖》podcast每一集會以半小時的長度,每週一集深入淺出的導讀 NEJM、Lancet、JAMA、Nature、Science等最新頂尖期刊的重要論文。希望能讓大家在通勤的零碎時間,像醫院、學校裡的meeting一樣,可以「聽」到頂尖期刊最新論文的深度解析。
《探索大腦的會談地圖》是臨床會談技巧導向、系統介紹精神醫學與腦科學背景知識的實務書籍。《會談地圖》是台大醫院林煜軒醫師自住院醫師開始整理的筆記精華,至今仍不斷補充更新,並定期在podcast頻道與facebook粉絲專頁分享各大權威期刊最新研究。
如果您讀不完、懶得讀 2020年以來 NEJM、Lancet、JAMA、Nature、Science 裡精神醫學、腦科學的重要文章,每週您只要花25分的零碎時間(很多人一趟上班的捷運就有了),您可以像聽新聞一樣從《會談地圖》podcast「聽」完這些論文重點。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會談地圖》podcast每一集會以半小時的長度,每週一集深入淺出的導讀 NEJM、Lancet、JAMA、Nature、Science等最新頂尖期刊的重要論文。希望能讓大家在通勤的零碎時間,像醫院、學校裡的meeting一樣,可以「聽」到頂尖期刊最新論文的深度解析。
《探索大腦的會談地圖》是臨床會談技巧導向、系統介紹精神醫學與腦科學背景知識的實務書籍。《會談地圖》是台大醫院林煜軒醫師自住院醫師開始整理的筆記精華,至今仍不斷補充更新,並定期在podcast頻道與facebook粉絲專頁分享各大權威期刊最新研究。
如果您讀不完、懶得讀 2020年以來 NEJM、Lancet、JAMA、Nature、Science 裡精神醫學、腦科學的重要文章,每週您只要花25分的零碎時間(很多人一趟上班的捷運就有了),您可以像聽新聞一樣從《會談地圖》podcast「聽」完這些論文重點。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你知道陳摶老祖可能也患有克萊-列文症候群嗎?
相傳華山陳摶老祖能「一睡百日」因此被尊為「睡仙」,而在醫學上真的存在一種類似的罕見嗜睡疾病👉🏻克萊–列文症候群(Kleine–Levin Syndrome)
▪️克萊–列文症候群患者在發作時常一天睡超過 15 小時,持續數週甚至一個月
▪️短暫清醒時,部分患者會出現強烈的食慾或性慾
▪️嗜睡期結束後,病人的認知與行為通常又恢復正常
傳統腦波檢測或穿戴裝置,對克萊–列文症候群患者從嗜睡甦醒到恢復日常的過渡階段了解有限,往往忽略了這段重要歷程。然而我們開發的「作息足跡」App,成功連續半年追蹤一名患者,完整記錄了從極端嗜睡到逐步回歸日常的軌跡,這項研究也被刊登在《睡眠研究期刊》(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說明了這在罕見嗜睡疾病研究領域上的突破性意義。
想了解更多「數位足跡」技術,如何有潛力成為罕病長期觀察的創新工具嗎?
🔖 #完整節目請收聽 👉🏻 Podcast《探索大腦的會談地圖》EP.92【研究室論文】用數位足跡追蹤罕見嗜睡疾病的恢復病程
📖 論文原文:Wang YG, Chang HC, Lin C, Lin YH, Chen TY. Monitoring Kleine–Levin Syndrome recovery using human-smartphone interactions: a digital phenotyping approach. J Sleep Res. 2025 Jul 21. doi:10.1111/jsr.7015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lmcyh2oc8o00885qdeluvr1/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