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時刻》是由台灣主言傳教會和主言家庭携手編輯的祈禱手冊。我們按照天主教會每日彌撒的經文,透過祈禱和在實際生活的經驗做更深一層的反思,希望祈禱者可以因此而親近聖言,用天主的話來豐富自己的生命,造福家庭和社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美好時刻》是由台灣主言傳教會和主言家庭携手編輯的祈禱手冊。我們按照天主教會每日彌撒的經文,透過祈禱和在實際生活的經驗做更深一層的反思,希望祈禱者可以因此而親近聖言,用天主的話來豐富自己的生命,造福家庭和社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羅馬人書十一29-36 
 
聆聽聖言 
 
天主的恩賜和召選是決不會撤回的。 就如你們以前背叛了天主,如今卻因了他們的背叛而蒙受了憐憫;同樣,因了你們所受的憐憫,他們如今背叛,這是為叫他們今後也蒙受憐憫,因為天主把人都禁錮在背叛之中,是為要憐憫眾人。 啊!天主的富饒、上智和知識,是多麼高深!他的決斷是多麼不可測量!他的道路是多麼不可探察! 有誰曾知道上主的心意?或者,有誰曾當過祂的顧問? 或者,有誰曾先施恩於祂,而望祂還報呢? 因為萬物都出於祂,依賴祂,而歸於祂。願光榮歸於祂至於永世!阿們! 
 
釋經小幫手 
 
今天,保祿向羅馬的外邦基督徒講解外邦人的救贖與天主原來預許給以色列人民的救恩的關係。因為猶太人沒有接受天主派遣的默西亞,外邦人反而獲得了救贖的恩寵。然而,保祿堅信,「天主的恩賜和召選是決不會撤回的」。換句話說,天主忠實且富有憐憫,他不會為了以色列過去的罪,或猶太人因無知拒絕耶穌而永遠驅逐他們。相反的,透過外邦人的救贖,天主繼續為猶太人的救恩開闢道路。讓我們反省,幾時我們也曾認為天主從自己或他人的身上將恩賜和召選撤回?比如說:兩人因為愛而互立婚約,婚姻卻越走越不順利;年輕時放棄一切跟隨耶穌選擇修道,卻在過程中失去當初的熱忱和愛;起初興致勃勃的投入堂區服務,卻因種種阻撓而對教會感到幻滅。這時,讓我們不要放棄相信天主的召選。也許這一切不如意指的不是天主改變了主意,而是祂在提醒我們要留意生活中某些被忽略的細節,讓我們失去和天主的連接,讓我們不知不覺的「背叛」了天主。比如說:當我們太過執著自己的想法、太過相信自己的能力而忘了徵求天主的帶領、只看到他人的錯卻不反省和面對自己的軟弱等、只接受自己喜歡的事情卻不願意在困難和痛苦中轉化自己… 生命中的不如意是個警惕,不是一個懲罰。若我們願意承認自己的過失,回歸天主,仁慈的天主必要讓我們重新體驗到祂真正要恩賜給我們的禮物。 
 
品嚐聖言 
 
天主的恩賜和召選是決不會撤回的。 
 
活出聖言 
 
將自己聖召困難的地方分享給天主,祈求祂幫忙,賜給你恩寵讓祂轉變你。 
 
全心祈禱 
 
天主,我無法靠自己的力量過聖召生活,讓我依靠祢的憐憫忠實跟隨祢。 
 
 
若望福音六37-40 
 
聆聽聖言 
 
耶穌說:「凡父交給我的,必到我這裡來;而到我這裡來的,我必不把他拋棄於外,因為我從天降下,不是為執行我的旨意,而是為執行派遣我來者的旨意。派遣我來者的旨意就是:凡他交給我的,叫我連一個也不失掉,而且在末日還要使他復活,因為這是我父的旨意:凡看見子,並信從子的,必獲得永生;並且在末日,我要使他復活。」 
 
釋經小幫手 
 
今天是追思已亡節,在這個日子,教會特別追思所有已亡的靈魂。我們在今天的祈禱中,也特別為自己已亡的親友們祈禱。首先,讓我們回憶,哪一位已亡親友特別影響著你、成就今天的你?這時我們可以在祈禱中為他的生命感謝天主。接下來,我們可以反省是否對哪些已亡的親友仍懷有遺憾和怨恨,沒有好好的和解、道別和原諒。在這一天,讓我們特別為他祈禱,祈求天主將你的祈禱轉化成你們倆需要的恩寵,在今世或死後能在主內和好。也許我們還在擔心某些已亡親友的靈魂是否已經在天主的懷抱內得到安息,今天就為他們祈禱,祈求天主帶領他們進入天國。在這一天,耶穌要我們相信,我們離世的親友們都會在祂的照顧下—「凡他交給我的,叫我連一個也不失掉,而且在末日還要使他復活,因為這是我父的旨意:凡看見子,並信從子的,必獲得永生;並且在末日,我要使他復活。」慈悲的耶穌不會遺棄或忘記任何全心信賴、依靠著祂的人。也許有很多有關死後的問題人還不明白,但我們可以堅信耶穌會盡祂所有的能力,把永生賜給我們。畢竟,祂已經用自己的生命交換了我們的生命,死在十字架上,並在三天後從死亡復活,戰勝了死亡,也為所有的人贏取了永生。既然死亡不是終點,不是結局,讓我們不要害怕它,回避它,而是要在有生之年更好的準備自己去面對它,並為自己的永生做好準備。 
 
品嚐聖言 
 
凡他交給我的,叫我連一個也不失掉,而且在末日還要使他復活。 
 
活出聖言 
 
今天特別為一位已逝去的親友、同事的靈魂祈禱。 
 
全心祈禱 
 
主耶穌,面對死亡這個議題,祈求祢賜給我們對祢的信心和希望。 
 
 
瑪竇福音五1-12 
 
聆聽聖言 
 
耶穌一見群眾,就上了山,坐下;他的門徒上他跟前來, 他遂開口教訓他們說: 「神貧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哀慟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安慰。 溫良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承受土地。 飢渴慕義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得飽飫。 憐憫人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憐憫。 心裡潔淨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看見天主。 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 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幾時人為了我而辱罵迫害你們,捏造一切壞話毀謗你們,你們是有福的。 你們歡喜踴躍罷!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報是豐富的,因為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曾這樣迫害過他們。」 
 
釋經小幫手 
 
你認為的福氣是什麼?是五子登科—有錢、有車、有房、有伴侶、有兒女嗎?還是無災無難到公卿?坐擁財富與權貴?身體健康無病痛?那麼,如果我們的渴望沒有得到滿足,甚至經歷缺乏,我們是否覺得離福氣很遠?看到今天的真福八端,我們的心應該很難真正相信這些狀況—貧窮、哀慟、不正義或迫害怎能是一種福氣?然而,教會在今天諸聖節選讀這篇經文,就是要讓我們明白,聖人們的生活能為我們見證真正的福氣來自和天主的關係,而這關係不但不受貧窮、悲傷、飢餓、迫害限制,而且還因它們更緊密。那麼,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和挑戰時,如:身體的病痛、親友的死亡、挑剔的老闆、職場的壓力、家庭和團體關係中的糾紛時… 耶穌邀請我們不要馬上逃跑,或陷入暴躁、焦慮或沮喪。相反的,耶穌邀請我們像門徒一樣來到祂跟前,先沉澱自己,允許自己去感受自己的貧窮無助、自己的悲傷、也更認識自己內心所期待的,但如今卻被威脅的夢想。在和耶穌的對話中,耶穌會一步一步帶我們去看到對我們真正重要的是什麼。然而,這些最重要的事情往往不是靠人的能力和意志就能去掌控的,我們需要依靠天主的力量,需要祂的安慰和指引。這時候,若我們可以謙卑的聆聽天主,讓祂碰觸我們、轉變我們的思維,也許,我們也能體驗到聖人曾體驗且明白的,來自天主的福氣。 
 
品嚐聖言 
 
你們歡喜踴躍罷!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報是豐富的。 
 
活出聖言 
 
今天請你的主保聖人特別為你所面對的一切困難代禱。 
 
全心祈禱 
 
諸位聖人聖女,請為我們祈禱,讓我們如像你們被天主的福氣填滿。 
 
 
路加福音十四1-6 
 
聆聽聖言 
 
安息日,耶穌進了一個法利塞人首領的家中吃飯;他們就留心觀察他。 在他面前有一個患水臌症的人。 耶穌對法學士及法利塞人說道:「安息日許不許治病?」 他們都默然不語。耶穌遂扶著那人,治好他,叫他走了。 然後向他們說:「你們中間,誰的兒子或牛掉在井裏,在安息日這一天,不立刻拉他上來呢?」 他們對這話不能答辯。 
 
釋經小幫手 
 
你對規矩的看法是什麼?比方說班規、校規、法規或會規,你覺得它們是對自由的束縛與限制?還是能讓事情更順利進行的方法?當別人沒有遵守規矩時,你的態度和反應是什麼?是批判、指責對方?反過來說,當你自己無法遵守規矩時,你的回應又是什麼?是愧疚、抱歉,還是出現防禦機制?今天的福音就是在探討這個既簡單、又困難的議題。耶穌的福音看似簡單,但其實不容易,因為新約的耶穌強調愛和憐憫,這份愛很大,比法律還要更深刻。法利塞人還是待在舊約的框架中無法超越,面對這個困難,他們反而惱羞成怒,因此他們留心觀察耶穌,想要抓住祂的錯誤。然而,耶穌的愛超越既定的規條,在祂的面前是一位患水臌症的人,耶穌看到的是這個長期受苦的人的需要、渴望、痛苦,不只是安息日的規矩;因此,祂選擇治癒了他。耶穌用「你們中間,誰的兒子或牛掉在井裡,在安息日這一天,不立刻拉他上來呢?」的這個比喻讓他們知道,如果他們是那受苦的人,或是他們的家人在受苦,他們一定會渴望耶穌的治癒。但因為這個人跟他們的生命無關,因此他們對他人的愛無法超越法律。我們可以捫心自問:如果我的家人生病了,我阻止耶穌在安息日治癒他們嗎?在這不容易的愛的課題中,耶穌想要教我們擴展我們的愛,去看到他人的需要和痛苦,讓我們學習耶穌,試著用祂的心去愛、去同理他人。 
 
品嚐聖言 
 
你們中間,誰的兒子或牛掉在井裏,在安息日這一天,不立刻拉他上來呢? 
 
活出聖言 
 
當你被規矩困住的時候,祈求聖神來指引你,並默想這一篇福音。 
 
全心祈禱 
 
主耶穌,我們常被規矩困住,求祢擴展我們的愛,打開我們的眼睛看到他人。 
 
 
羅馬書八31-39 
 
聆聽聖言 
 
面對這一切,我們可說什麼呢?若是天主偕同我們,誰能反對我們呢? 他既然沒有憐惜自己的兒子,反而為我們眾人把他交出來了, 豈不也把一切與他一同賜給我們嗎? 誰能控告天主所揀選的人呢?是使人成義的天主嗎? 誰能定他們的罪?是那已死或更好說已復活,現今在天主右邊,代我們轉求的基督耶穌嗎? 那麼,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是困苦嗎?是窘迫嗎?是迫害嗎?是饑餓嗎?是赤貧嗎?是危險嗎?是刀劍嗎? 正如經上所載:『為了你,我們整日被置於死地,人將我們視作待宰的群羊。 』 然而,靠著那愛我們的主,我們在這一切事上, 大獲全勝, 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亡,是生活,是天使,是掌權者, 是現存的或將來的事物,是有權能者, 是崇高或深遠的勢力,或其他任何受造之物,都不能使我們與天主的愛相隔絕,即是與我們的主基督耶穌之內的愛相隔絕。 
 
釋經小幫手 
 
我們每一週主日都會誦唸信經,宣認我們的信仰。如果請你寫出你版本的信經,你會寫什麼呢?讓你在這個世代中堅持信仰的原因是什麼呢?今天的羅馬書可以說是聖保祿自己信仰歷程的信經,他的信經就是沒有任何的人事物能夠將我們與耶穌基督的愛隔離—「無論是死亡,是生活,是天使,是掌權者, 是現存的或將來的事物,是有權能者,是崇高或深遠的勢力,或其他任何受造之物,都不能使我們與天主的愛相隔絕,即是與我們的主基督耶穌之內的愛相隔絕。」他因為深深地經歷過這份基督的愛,他從破壞基督徒的法利塞人,變成熱忱的基督徒,他所領受到的愛是活生生的、真實的、轉變人心的。即使他之後被迫害、受到攻擊,經歷了種種困苦、迫害、飢餓、貧窮、危險,最後甚至死亡,他持續將耶穌的愛傳遞出去,特別是將福音傳遞給外邦人。他的確經歷了整天被置於死地的困難、被視為待宰羔羊的窘境,但他相信「靠著那愛我們的主,我們在這一切事上, 大獲全勝」。我們在今天可以問天主:「主,這份愛是什麼?我是否有體驗到呢?如果還沒有,是否可以讓我經歷到祢偉大的愛呢?」從兩千年至今天,有無數的基督徒奉獻一生,無論是神職人員還是獻身生活者,抑或是平信徒,都因為先經驗到天主的愛,默默地在偏遠地區或自己的家庭、堂區為了愛耶穌而付出一切。讓我們也渴望親身體驗這份愛吧! 
 
品嚐聖言 
 
靠著那愛我們的主,我們在這一切事上, 大獲全勝。 
 
活出聖言 
 
試著在祈禱中寫下你的信經,與天主分享。 
 
全心祈禱 
 
天主,祢的愛是一切的源頭,我渴望體會到祢活生生的愛,請教我要怎麼做。 
 
 
羅馬書八26-30 
 
聆聽聖言 
 
同時,聖神也扶助我們的軟弱,因為我們不知道我們如何祈求才對,而聖神卻親自以無可言喻的歎息,代我們轉求。 那洞悉心靈的天主知道聖神的意願是什麼,因為他是按照天主的旨意代聖徒轉求。 而且我們也知道:天主使一切協助那些愛他的人,就是那些按他的旨意蒙召的人, 獲得益處, 因為他所預選的人,也預定他們與自己的兒子的肖像相同,好使他在眾多弟兄中作長子。 天主不但召叫了他所預定的人,而且也使他所召叫的人成義,並使成義的人分享他的光榮。 
 
釋經小幫手 
 
你最好的朋友是誰?他平常怎麼幫助你?今天聖保祿要介紹給我們一位最好的朋友—也就是天主聖神。天主知道我們常陷於軟弱、無助之中,因此祂賜給我們聖神作我們永遠的好朋友,在我們心中時刻輔助我們,因為聖神早已洞悉我們的心靈,知道我們所有的需要。因此,讓我們相信「聖神也扶助我們的軟弱」這句聖言吧!把今天遇到的一切軟弱、痛苦傾訴給祂,祈求祂的轉求。即便我們自認不會祈禱、不知道說什麼,聖神都了解我們內心深處無法言喻的嘆息;當我們沒有言語表達內心深處的痛苦時,我們只需對聖神說:「親愛的主聖神,請來!」聖神會按照最適合你的方式帶領、指引你。讓我們謙虛信賴這位好朋友吧!耶穌清楚告訴我們,祂會要求父,賜給我們一位護慰者,使祂永遠與我們同在;祂是世界所不能領受的真理之神……祂與我們同在,並在我們內(參若十四16-17)。這位護衛者、真理之神就是聖神。因此,當我們在福傳使命中感到沮喪、無助的時候,或是我們在自己非教友的家庭中遭遇無法傳遞信仰的困難時,或是當我們在信仰團體中遇到不合、衝突時,讓我們轉向聖神,向祂求助吧!聖神必會按照天主的旨意替我們轉求,如果是天主的旨意,天主一定會「協助那些愛祂的人,就是那些按祂的旨意蒙召的人,獲得益處」。讓我們不要緊抓一切,而是相信那一位好朋友聖神的陪伴與轉求! 
 
品嚐聖言 
 
聖神卻親自以無可言喻的歎息,代我們轉求。 
 
活出聖言 
 
在今天意識到聖神是我們的好朋友,時時刻刻陪伴我們、指引我們。 
 
全心祈禱 
 
親愛的主聖神,沒有祢我變成孤兒,我好需要祢。求祢協助我、指引我、愛我。 
 
 
路加福音六12-16 
 
聆聽聖言 
 
在這幾天,耶穌出去,上山祈禱;他徹夜向天主祈禱。 天一亮,他把門徒叫來,由他們中揀選了十二人,並稱他們為宗徒: 即西滿,耶穌又給他起名叫伯多祿,和他的兄弟安德肋、雅各伯、若望、斐理伯、巴爾多祿茂、 瑪竇、多默、阿耳斐的兒子雅各伯、號稱「熱誠者」的西滿、 雅各伯的兄弟猶達和猶達斯依斯加略,他成了負賣者。 
 
釋經小幫手 
 
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穌上山「徹夜向天父祈禱」,從所有的門徒中選了十二人作為宗徒。「宗徒」希臘文為apostolos,意思就是被派遣,這跟耶穌的使命一樣,被天父派遣,分享天主國的好消息給所有人。因此,這些宗徒最重要的特點是有被派遣的彈性與自由,他們需要離開自己的家人、朋友、事業、家鄉,同耶穌一起至各處宣講。身為基督徒的我們,我們也同樣被召叫為宗徒,去宣講福音的希望。那麼,我們如何在生活中跟隨耶穌呢?我們是否有被耶穌派遣的意識感呢?我們在生活中是否有時間上的彈性被耶穌派遣呢?若是我們意識到我們身為宗徒的身分、有被派遣的使命,我們的生活就很有目標,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主、討祂的歡心,不是為了做給別人看。在福傳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許多人事物上的挫折,因此我們需要向耶穌學習,時時上山祈禱,向聖神求恩寵和帶領,因為人心的轉換是聖神的工作,我們只能做我們的一小部分。身為宗徒,我們需要讓天主、耶穌、聖神在我們心中變大,我們的自我變小,我們付出自身的那一部分,把其他一切交託給主耶穌,祂必會照顧與成就。今天慶祝的宗徒為聖西滿和聖達德,聖猶達在書信寫道:「親愛的,你們要把自己建築在你們至聖的信德上,在聖神內祈禱」(猶一3),這在在顯示出身為宗徒的首要工作是祈禱,並將一切使命工作奠基在天主之上。 
 
品嚐聖言 
 
耶穌出去,上山祈禱;他徹夜向天主祈禱。 
 
活出聖言 
 
今天耶穌派遣你到哪裡福傳呢?是自己的家人、鄰居、公司,還是教會團體呢? 
 
全心祈禱 
 
感謝耶穌召叫我成為宗徒,我渴望用我的生命來活出這個寶貴的身分。阿們。 
 
 
羅馬書八12-17 
 
聆聽聖言 
 
弟兄們!這樣看來,我們並不欠肉性的債,以致該隨從肉性生活。 如果你們隨從肉性生活,必要死亡;然而,如果你們依賴聖神,去致死肉性的妄動,必能生活。 因為凡受天主聖神引導的,都是天主的子女。 其實你們所領受的聖神,並非使你們作奴隸,以致仍舊恐懼;而是使你們作義子。因此,我們呼號:「阿爸,父呀!」 聖神親自和我們的心神一同作證:我們是天主的子女。 我們既是子女,便是承繼者,是天主的承繼者,是基督的同承繼者;只要我們與基督一同受苦,也必要與他一同受光榮。 
 
釋經小幫手 
 
「如果你們隨從肉性生活,必要死亡;然而,如果你們依賴聖神,去致死肉性的妄動,必能生活。」我們可以反思自己的生活:我的生活是否處於死亡的狀態還是生活的呢?我是否被淫亂、仇恨、競爭、嫉妒、忿怒所困住(參迦五19-21)?還是充滿聖神的仁愛、喜樂、平安等果實(參迦五22-23)?如果你發現自己的生活多半擺盪於負面情緒之中,那麼今天聖保祿邀請我們祈求聖神的帶領與幫助,因為聖神能助我們「致死肉性的妄動」。身為天主的子女,只要我們依靠聖神、受祂的引導,即便我們還是被私欲偏情給左右,卻不至於做奴隸,活在恐懼之中。那我們可以如何依靠聖神呢?聖神的記號是什麼?聖保祿告訴我們,重要的記號是「聖神親自和我們的心神一同作證:我們是天主的子女」。當我們向天主父呼號:「阿爸,父呀!」的時候,聖神與我們一起呼喊。第二個記號是聖神的果實。保祿說:「如果我們因聖神生活,就應隨從聖神的引導而行事。」當我們發現自己陷入負面情緒、判斷、仇恨他人等狀況,要花時間停下來祈禱,求聖神來到我們的心中,與天主一起看看自己的內心怎麼了。聖神會在我們內心引導我們該怎麼做—可能是辦告解、向他人和好、找神師談話、去避靜、與他人溝通等。如果最後我們感受到心中的一股平安與力量,那麼這是聖神珍貴的禮物,邀請我們繼續勇敢地生活! 
 
品嚐聖言 
 
聖神親自和我們的心神一同作證:我們是天主的子女。 
 
活出聖言 
 
在祈禱中與天主一起反思自己生活的狀態,並祈求聖神來到困難的地方之中。 
 
全心祈禱 
 
親愛的主聖神,我不能沒有祢,祈求祢繼續引導我、指引我、愛我。我依賴祢。 
 
 
路加福音十八9-14 
 
聆聽聖言 
 
耶穌也向幾個自充為義人,而輕視他人的人,設了這個比喻: 「有兩個人上聖殿去祈禱:一個是法利塞人,另一個是稅吏。 那個法利塞人立著,心裏這樣祈禱:天主,我感謝你,因為我不像其他的人,勒索、不義、奸淫,也不像這個稅吏。 我每週兩次禁食,凡我所得的,都捐獻十分之一。 那個稅吏卻遠遠地站著,連舉目望天都不敢,只是捶著自己的胸膛說:天主,可憐我這個罪人罷! 我告訴你們:這人下去,到他家裏,成了正義的,而那個人卻不然。因為凡高舉自己的,必被貶抑;凡貶抑自己的,必被高舉。 」 
 
釋經小幫手 
 
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穌藉著法利塞人和稅吏的比喻想要邀請我們把痛悔的心當成是我們對天主的祭獻,而不是表面、膚淺的奉獻。雖然法利塞人做得很好,沒有做出「勒索、不義、奸淫」等行為,也每週兩次禁食,將所得捐獻十分之一。但在這優秀的行為背後,卻懷有鄙視他人的心,以及在天主前高人一等的驕傲。比喻中的稅吏卻遠遠站著,「連舉目望天都不敢,只是捶著自己的胸膛說:天主,可憐我這個罪人罷」。耶穌告訴我們,天主悅納後者真心、痛悔和謙卑的赤心,因為天主渴望的是我們的心,不只是外表的行動,祂喜愛「仁愛勝過祭獻」(歐六6)。耶穌因為這位懺悔的稅吏的真心而高舉了他:「這人下去,到他家裡,成了正義的」。那麼我們呢?我們是不是常常想要抓住他人做錯事、做不夠好的把柄,以顯示自己比較神聖?我們是否外表向天主祈禱,但心中卻默默判斷身邊的人,默默覺得自己高人一等?比方說:這個人是神父,怎麼還犯這樣的錯?這人是修女,怎麼可以發脾氣?這個家庭怎麼讓小孩在教堂亂跑,不去管教?這位老教友怎麼每次只奉獻一百塊?當我們只在意自己和他人外表的行為,而不是內在與天主的關係時,我們的目光和心很容易被他人的行為帶走,而失去了焦點。但天主對我們的渴望一直都是我們的真心,這顆被天主觸碰的心所帶來的轉變才是天主真正喜悅的。 
 
品嚐聖言 
 
這人下去,到他家裡,成了正義的。 
 
活出聖言 
 
把你的心實實在在、老老實實的呈現在天主面前,讓天主悅納你的真心。 
 
全心祈禱 
 
天主,我願意向祢敞開我的真心,如果我有犯錯,也請祢原諒我、鼓勵我。 
 
 
路加福音十三1-9 
 
聆聽聖言 
 
正在那時,來了幾個人把有關加里肋亞人的事,即比拉多把他們的血,與他們的祭品攙和在一起的事報告給耶穌。 他回答說:「你們以為這些加里肋亞人,比其他所有的加里肋亞人更有罪,才遭此禍害嗎? 不是的。我告訴你們:如果你們不悔改,你們都要同樣喪亡。 或如史羅亞塔倒下,而壓死的那十八個人,你們以為他們比耶路撒冷的其他一切居民罪債更大嗎? 不是的。我告訴你們:如果你們不悔改,你們都要同樣喪亡。」 他講了這個比喻說:「有一個人曾將一棵無花果樹,栽在自己的葡萄園內。他來在樹上找果子,但沒有找到, 便對園丁說:你看,我三年來在這棵無花果樹上找果子,但沒有找到,你砍掉它罷,為什麼讓它荒廢土地? 園丁回答說:主人,再容它這一年罷!待我在它周圍掘土,加上糞; 將來若結果子便算了;不然的話,你就把它砍了。」 
 
釋經小幫手 
 
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穌用無花果樹的比喻來表達祂對我們生命的渴望,祂渴望我們在生命中為他人、為社會、為我們的世界結出豐碩的果實。讓我們反思自己的生命:我的生命是否有結出果實呢?如果有,是豐碩的果實抑或是貧瘠的果實呢?如果沒有,又是為什麼呢?前教宗方濟各在一次彌撒中的講道中說到:「無花果樹代表了貧瘠,即無效果、無能力給予的生命,一種不結果實、沒有能力做善事的生命。」他繼續說道:「這種生命為自己而活;安定,自私自利,不願有任何麻煩。耶穌咒駡了無花果樹,因為它不結果,因為它沒有付出自己的努力,以結出果實。無花果樹代表那些為了自己能事事安逸而忽視他人,總是只顧自己的人。」我們可以探討,當我們的生命無法結出果實時,會不會是因為我們只想到自己的利益和好處,而不是為了更多人的益處?我們的自私自利會造成故步自封,與他人失去連結。這很可惜,因為我們活在世上是一份大禮物。身為基督徒,我們有義務、也有責任去關懷和照顧他人。當我們看到社會、教會、家裡的需要而用愛去回應時,我們就在結出果實。 若我們不結果實,主耶穌繼續在天上為我們祈求,做我們和天父之間的中保,一次又一次地給我們新的機會。讓我們不再等待、不再停留在自我,而是用愛與行動回應耶穌,在我們的生活中用愛結出常存的果實。 
 
品嚐聖言 
 
主人,再容它這一年罷! 
 
活出聖言 
 
你被召叫去結什麼果實呢? 
 
全心祈禱 
 
耶穌,謝謝祢不斷地給我機會去結果實,祈求祢幫助我勇敢地活出生命。阿們。 
 
 
羅馬人書七18-25 
 
聆聽聖言 
 
我也知道,善不在我內,即不在我的肉性內,因為我有心行善,但實際上卻不能行善。因此,我所願意的善,我不去行;而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卻去作。但我所不願意的,我若去作,那麼已不是我作那事,而是在我內的罪惡。所以我發見這條規律:就是我願意為善的時候,總有邪惡依附著我。因為照我的內心,我是喜悅天主的法律;可是,我發覺在我的肢體內,另有一條法律,與我理智所贊同的法律交戰,並把我擄去,叫我隸屬於那在我肢體內的罪惡的法律。我這個人真不幸呀! 誰能救我脫離這該死的肉身呢?感謝天主,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 這樣看來,我這人是以理智去服從天主的法律,而以肉性去服從罪惡的法律。 
 
釋經小幫手 
 
你是否有經驗過聖保祿所提到的內在掙扎—「我所願意的善,我不去行;而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卻去作」?人人皆有內在善與惡的搏鬥、良心和情慾之間的交戰。用最簡單的例子來說,我們都知道要愛他人、為他人服務,但這人一旦觸怒我、我的情緒一低落,耶穌愛的教導也拋諸腦後,我不願意再走出自己去愛這位「敵人」、與他有任何關連。這顯示出我們和聖保祿一樣都有兩種律法:一種是內心的天主法律,也就是愛人如己的法律,而另一個律法就是肉慾的律法。這兩種律法都深深紮根在我們內,很微妙的穿梭在我們的心中。我們的內在好比是管弦樂團,面對兩位特色截然不同的指揮。當我們看著天主法律的指揮,我們就拉出天主美妙的弦律,但當我們跟著肉慾的指揮,我們就拉出憤怒、鬥爭、抱怨之歌。我們每天拉出什麼樣的曲子就看我們跟著哪一位指揮的指導。因此,有好的靈修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幫助我們分辨哪一位指揮導出希望、耐心、接納、和平、充滿聖神的歌曲,而哪一位引導出自怨自艾、羞愧、貶抑、憂鬱、失去失望的歌曲。當我們的歌曲走調時,我們需要停下腳步,重新注視天主聖三這三位愛的指揮。好消息是,我們需要時常交戰代表我們還活著、還渴望天主的善;因此,讓我們不要害怕拉錯歌曲,而是學會分辨天主聖三指示的道路,並且選擇拉出「善」的音符。 
 
品嚐聖言 
 
照我的內心,我是喜悅天主的法律。 
 
活出聖言 
 
注意你今天生活中拉出的歌曲,如果開始走調,花時間靜默祈禱。 
 
全心祈禱 
 
主耶穌,我的內心渴慕祢善的律法,但我肉體非常軟弱,求祢幫助我。阿們。 
 
 
路加福音十二49-53 
 
聆聽聖言 
 
「我來是為把火投在地上,我是多麼切望它已經燃燒起來!我有一種應受的洗禮,我是如何焦急,直到它得以完成!你們以為我來是給地上送和平嗎﹖不,我告訴你們:而是來送分裂。因為從今以後,一家五口的,將要分裂:三個反對兩個,兩個反對三個。他們將要分裂:父親反對兒子,兒子反對父親;母親反對女兒,女兒反對母親;婆母反對兒媳,兒媳反對婆母。」 
 
釋經小幫手 
 
今日福音的開頭,耶穌表達出祂對於使命莫大的渴望及迫切:「我來是為把火投在地上,我是多麼切望它已經燃燒起來!我有一種應受的洗禮,我是如何焦急,直到它得以完成!」耶穌的使命就是我們人人都能脫離罪惡而得救、能認識愛我們的天主父、能進入天國,得到永恆的生命。因為這個目標,祂迫不及待地要去宣講天主國的福音、治癒所有病人,到最後甚至被釘在十字架上,傾流自己的寶血,為使祂的救恩傳遞給天上、地上和地下。你是否能夠了解耶穌的心,感受祂那迫切的心情呢?身為一位基督徒,面對世界上的種種戰亂、人心的空虛與分裂、身旁親友面對生老病死的苦痛與茫然,你是否體驗到基督在推動你去福傳呢?你是否體會到傳遞福音的急迫性呢?主言會的會祖博內特神父曾說:「耶穌並非只渴望我們去崇敬和朝拜祂,而是希望我們從內在到外在都效法祂。」意思是,耶穌希望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與祂緊緊相連,了解祂的感受以及對人類的愛情,並且繼續傳遞祂早已投在大地上的這份愛火。因此,讓我們不要成為不冷也不熱的教友,而是被「基督的愛催迫著」(格後五14)的基督徒團體。讓我們試著在自己的生活中建立天主國—一個充滿友愛、和平與正義的國度,用一顆整合、自由、充滿聖神、愛與和平的心,與彼此相處,並傳遞給身心靈虛弱的人耶穌救恩的話語。 
 
品嚐聖言 
 
我來是為把火投在地上,我是多麼切望它已經燃燒起來! 
 
活出聖言 
 
在祈禱中與耶穌的心連結,意識到祂渴望你去建立天國的地方。 
 
全心祈禱 
 
主耶穌,祢那麼著急因為很多人很需要祢,求祢讓我分擔祢的渴望與迫切! 
 
 
路加福音十二32-48 
 
聆聽聖言 
 
「你們小小的羊群,不要害怕! 因為你們的父喜歡把天國賜給你們。要變賣你們所有的來施捨,為你們自己備下經久不朽的錢囊,在天上備下取用不盡的寶藏;那裏盜賊不能走近,蠹蟲也不能損壞,因為你們的寶藏在那裏,你們的心也必在那裏。要把你們的腰束起,把燈點著;應當如同那些等候自己的主人,由婚宴回來的人,為的是主人來到,一敲門,立刻就給他開門。主人來到時,遇見醒寤著的那些僕人,是有福的。我實在告訴你們:主人要束上腰,請他們坐席,自己前來伺候他們。他二更來也罷,三更來也罷,若遇見這樣,那些人才是有福的。你們應該明白這一點: 如果家主知道盜賊何時要來,【他必要醒寤】,決不容自己的房屋被挖穿。你們也應當準備,因為在你們不料想的時辰,人子就來了。」伯多祿說:「主,你講的這個比喻,是為我們呢,還是為眾人﹖」主說:「究竟誰是那忠信及精明的管家,主人派他管理自己的家僕,按時配給食糧﹖主人來時,看見他如此行事,那僕人才是有福的。我實在告訴你們: 主人必要委派他,管理自己的一切財產。如果那個僕人心裏說: 我的主人必然遲來;他便開始烤打僕婢,也吃也喝也醉酒。在他不期待的日子,不知覺的時刻,那僕人的主人要來,必要剷除他,使他與不信者遭受同樣的命運。那知道主人的旨意,而偏不準備,或竟不奉行他旨意的僕人,必然要多受烤打;那不知道而做了應受烤打之事的,要少受烤打。給誰的多,向誰要的也多;交託誰的多,向誰索取的也格外多。」 
 
釋經小幫手 
 
「究竟誰是那忠信及精明的管家?」天主在創造我們的時候,祂賜給我們一生許多的禮物,讓我們自由的管理,比方說:我們的健康、時間、思考邏輯、不同的才華能力……等。你有忠實地管理、好好地利用這些來自上天的禮物嗎? 當我們好好的管理、利用這些禮物來提升自己、幫助別人,我們就是忠實於自己,成為忠信的管家,發揮生命的最大潛能,而當我們走到生命的盡頭,看到「主人來時,看見他如此行事,那僕人才是有福的」。因此,讓我們不要浪費白白得來的禮物,不讓懶惰、藉口、害怕、恐懼奪走我們的行動力。除了「忠信」以外,耶穌也邀請我們成為一位「精明」的管家,好好的「管理自己的家僕,按時配給食糧」。精明代表的是經營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不用管理事物的方式來對待人;因為事和物是死的,人是活的,每個人都有心、感覺和想法。精明的管家能夠去察覺環境並願意改變自己、允許自己成長,同時他也經營與主人之間的關係,認真地期待、知覺、準備主人即將來的日子。我們可以反思,我們一天花多少時間經營與天主之間的關係呢?是只有主日彌撒出現嗎?還是在平日的工作、生活中也想到天主?今天耶穌也邀請我們在信仰方面繼續成長,在一切的福傳、牧靈、愛德工作上,經營與天主之間的關係,忠實於天主所給予、所召叫的。 
 
品嚐聖言 
 
主人來時,看見他如此行事,那僕人才是有福的。 
 
活出聖言 
 
在祈禱中問天主:主,我如何成為一位既忠信又精明的管家呢? 
 
全心祈禱 
 
天主,我願成為一位忠信及精明的管家,好好管理及經營祢賜給我的禮物。阿們。 
 
 
路加福音十二35-38 
 
聆聽聖言 
 
要把你們的腰束起,把燈點著;應當如同那些等候自己的主人,由婚宴回來的人,為的是主人來到,一敲門,立刻就給他開門。主人來到時,遇見醒寤著的那些僕人,是有福的。我實在告訴你們:主人要束上腰,請他們坐席,自己前來伺候他們。他二更來也罷,三更來也罷,若遇見這樣,那些人才是有福的。 
 
釋經小幫手 
 
今年初,藝人大S在日本得到流感突然驟逝的消息震驚全台。如此年輕的生命竟然在短短旅程中逝世,令人不禁唏噓,身旁親朋好友也無法走出這個傷痛。他人突然的過世,無論是無預警的意外、檢查發現罹患癌症、或是突然發生的心肌梗塞,都讓我們意識到生命的短暫。然而,弔詭的是,我們都不覺得會輪到我們,總覺得離我們很遠;總是等到自己或是親人身歷其境時,才驚覺時間不夠,該做的還沒做。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穌正是邀請我們把腰束起、把燈點著,當一位時時警醒的僕人,因為我們不知道主人何時要到,我們何時要去見天主。那麼,我們要如何以積極、正向的心態來準備自己呢?首先,我們可以反省自己的燈是否亮著?天主賜給我們的才華、能力、潛力是否有完全發揮、奉獻給他人和社會?還是我們虛擲天主給的禮物,成天無所事事?再來,等候主人的同時,我們是否有時時做四道人生的習題—把握每一個時機去向他人道謝、道愛、道歉和道別?這些等到臨終前才做已經太晚、太遲了,甚至我們不一定有機會去做。因此,當我們在等候主人時,我們要把握機會去好好的愛,用愛活出沒有後悔、遺憾的人生。因此,不管主人什麼時候來,二更來也罷,三更來也罷,都沒有關係,因為我們已經準備好去見愛我們的天主,祂要親自前來請我們坐席,讓我們領受主最圓滿的愛。 
 
品嚐聖言 
 
主人來到時,遇見醒寤著的那些僕人,是有福的。 
 
活出聖言 
 
反省自己的生命是否亮著?是否好好地向他人道謝、道愛、道歉和道別? 
 
全心祈禱 
 
主耶穌,祢讓我意識到時間的短暫,請祢教導我好好地活出有意義、不後悔的人生 
 
 
羅馬人書四20-25 
 
聆聽聖言 
 
對於天主的恩許總沒有因不信而猶疑,反而信心堅固,歸光榮於天主,且滿心相信天主所應許的,必予完成。天主就以此算為他的正義。 「算為他的正義」這句話,不是單為他個人寫的,而且也是為了我們這些將來得算為正義的人,即我們這些相信天主使我們的主耶穌,由死者中復活的人寫的;這耶穌曾為了我們的過犯被交付,又為使我們成義而復活。 
 
釋經小幫手 
 
「成義」的拉丁文為Justificatio ,意思是天主的行動,而非人的善工善行。在今天的讀經當中,聖保祿告訴我們天主讓我們「成義」的方法就是相信天主的恩許—「對於天主的恩許總沒有因不信而猶疑,反而信心堅固, 歸光榮於天主,且滿心相信天主所應許的,必予完成。」我們在聖經中可以看到許多義人因為完全相信天主而成義,如信德之父亞伯郎,相信天主到願意犧牲自己的獨生子;如瑪利亞的丈夫若瑟,相信天主的救世計畫而願意娶瑪利亞為妻。這些義人因為與天主有一個相遇,他們開放自己聆聽天主,聽到天主對他們、對以色列民族的應許,因此懷著信心去相信天主的恩典與許諾。那麼你呢?天主對你的應許是什麼呢?你全心相信祂嗎?很多時候,我們習慣靠外面的知識、曾經發生過的經驗、目前的狀況來判斷行事,如果這些事情太超出常理,我們很難放下自己的堅持去相信天主的計畫,我們只想要待在自己的舒適圈或是握住自己的安全毯。這時候,我們需要花時間安靜,一次又一次聆聽天主重覆祂的應許:「我知道我對你們所懷的計劃──是和平而不是災禍的計劃,令你們有前途,有希望」(耶二九11),或是「祂要把自己的民族,由他們的罪惡中拯救出來」(瑪一21)。天主對每個人的應許都不一樣,但祂渴望我們對祂的計畫有滿滿的信心,因為在祂面前沒有不可能的事。 
 
品嚐聖言 
 
天主就以此算為他的正義。 
 
活出聖言 
 
在祈禱中去聆聽天主對你的應許是什麼,並祈求祂給你信德全心相信。 
 
全心祈禱 
 
天主,求祢再次告訴我祢對我的應許,因為我需要祢安定的話語來穩定我的腳步。 
 
 
瑪竇福音廿八16-20 
 
聆聽聖言 
 
十一個門徒就往加里肋亞,到耶穌給他們所指定的山上去了。 他們一看見祂,就朝拜了祂,雖然有人還心中疑惑。 耶穌便上前對他們說:「天上地下的一切權柄都交給了我,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成為門徒,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給他們授洗,教訓他們遵守我所吩咐你們的一切。看!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 
 
釋經小幫手 
 
今天是普世傳教節,前教宗方濟各於第99屆世界傳教節文告中,將今年的主題訂為《在萬民中做希望的傳教者》。在文告中,方濟各提到「教會是由基督門徒和傳教者組成的團體......一方面必須面對迫害、磨難和困難,另一方面要應對自身的不完美,以及因個別成員的軟弱而跌倒」。我們在今天的福音也可以看到門徒自身的軟弱及小信德。他們雖然親眼看見、遇見復活的基督,也朝拜了他,但有人還是心中疑惑。儘管如此,耶穌仍舊把福傳使命交給他們。今天祂交給我們這個使命,渴望更多人認識祂—「你們要去使萬民成為門徒」。這福傳的迫切性超越了門徒自身的軟弱與不足,因福傳本身的力量在於基督,而不是我們多有才華與資格。前教宗呼籲我們:「今天迫切需要希望的傳教。面對如此迫切性,基督的門徒蒙召首先接受培育,成為希望的匠人和人性的修復者。」我們可以再次閱讀禧年的詔書,思考我們的身邊誰需要這份希望,是不是詔書中說的「貧困弱小者、病患、老人,以及被物質主義和消費主義的社會所排斥的人」?還是家人?教堂的兄弟姐妹?不管是什麼行動,耶穌是我們希望的來源,因為「祈禱是傳教的首要行動,同時也是希望的首要力量」。如果我們有固定祈禱時間、靈修生活,我們就能真正意識到耶穌天天同我們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我們就會有活力與精力去活出這份希望。 
 
品嚐聖言 
 
你們要去使萬民成為門徒,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給他們授洗。 
 
活出聖言 
 
閱讀禧年的詔書,並在祈禱中默想我們的身邊誰需要耶穌的希望。 
 
全心祈禱 
 
主耶穌,求祢教導我如何在萬民中做希望的傳教者,分享祢的希望。 
 
 
路加福音十1-9 
 
聆聽聖言 
 
此後,主另外選定了七十二人,派遣他們兩個兩個地在祂前面,到祂自己將要去的各城各地去。 祂對他們說:「莊稼多而工人少,所以你們應當求莊稼的主人,派遣工人來,收割祂的莊稼。 你們去吧!看,我派遣你們猶如羔羊往狼群中。 你們不要帶錢囊,不要帶口袋,也不要帶鞋;路上也不要向人請安。 不論進了那一家,先說:「願這一家平安!」 那裡如有和平之子,你們的和平就要停留在他身上;否則,仍歸於你們。 你們要住在那一家,吃喝他們所供給的,因為工人自當有他的工資;你們不可從這一家挪到那一家。 不論進了那座城,人若接納你們,給你們擺上什麼,你們就吃什麼。 要醫治城中的病人,並給他們說:天主的國已經臨近你們了。 
 
釋經小幫手 
 
在今天福音的一開始,聖史路加寫道:「主另外選定了七十二人,派遣他們兩個兩個地在祂前面,到祂自己將要去的各城各地去。」這句聖言表達了福傳的核心—我們去傳福音主要是為主開路,只要我們願意被派遣,無論我們到那裡,耶穌遲早也會到那些各城各地去。今天,我們希望主耶穌去到哪裡呢?我們吵鬧、紛爭不斷的家中嗎?分裂、不和平的修會團體?無法一起合作的堂區團體?許多孤苦無依的獨居老人家中?我們是否願意為耶穌開路呢?耶穌邀請我們的第一步是祈求天主派遣我們:「你們應當求莊稼的主人,派遣工人來,收割祂的莊稼。」這代表我們不是自己派遣自己,而是天主首先召叫了我們。耶穌邀請我們的第二步是交託,即便在福傳的旅程中,我們就像羊在狼群中,耶穌邀請我們不要害怕、擔心和憂慮,也不用帶任何東西,祂自會供應一切,因為「工人自當有他的工資」。再來,耶穌邀請我們帶著一顆平安的心去福傳。不管有沒有和平之子、別人怎麼說我們、接納還是拒絕、或是我們覺得自己做得好不好,我們都試著給出那份平安,慷慨掏空自己,把天主的賞報放在第一位。最後,耶穌邀請我們藉由宣講來醫治許多心靈上正在受苦的病人,對他們說出鼓勵、安慰、好消息的話語,讓他們知道「天主的國已經臨近你們了」。讓我們不要害怕,勇敢地為耶穌福傳,帶來福音的好消息! 
 
品嚐聖言 
 
主……派遣他們兩個兩個地在祂前面,到祂自己將要去的各城各地去。 
 
活出聖言 
 
在你的祈禱中意識到耶穌渴望去哪裡,可能這就是你的使命場域。 
 
全心祈禱 
 
主,我願意被祢派遣,到祢渴望去的地方傳揚祢的福音,為祢的愛作證。 
 
 
路加福音十二1-7 
 
聆聽聖言 
 
那時,有成千累萬的群眾集合攏來,竟至互相踐踏。耶穌開始先對自己的門徒說:「你們要謹防法利塞人的酵母,即他們的虛偽。 但是,沒有遮掩的事,將來不被揭露的;也沒有隱藏的事,將來不被知道的。 因此,你們在暗處所說的,將來必要在明處被人聽見;在內室附耳所說的,將來必要在屋頂上張揚出來。 我告訴你們做我朋友的人們:你們不要害怕那些殺害肉身,而後不能更有所為的人。 我要指給你們,誰是你們所應害怕的:你們應當害怕殺了以後,有權柄把人投入地獄的那一位;的確,我告訴你們:應當害怕這一位! 五隻麻雀不是賣兩文銅錢嗎﹖然而在天主前,他們中沒有一隻被遺忘的。 就是你們的頭髮,也一一被數過;你們不要害怕!你們比許多麻雀尊貴多了。 
 
釋經小幫手 
 
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穌警告門徒、也警告我們要謹防法利塞人的酵母,看透他們的虛偽。為什麼耶穌用酵母的比喻來指法利塞人的虛偽呢?酵母雖然用量很少,卻能無聲無息地滲透整個麵團。因此,酵母被耶穌用來作比喻,象徵虛偽所帶來的影響——那看似微小、隱藏的惡,卻能逐漸蔓延、腐蝕整個生命。一個虛偽的人,常常在公眾面前想表現得正義、聖善,實則內心充滿矛盾與不一致,還經常懷著不純的動機與放縱己意的傾向生活。在今天的社會中,許多人為了維護正面形象、贏得掌聲,不知不覺活在虛偽之中;而在內心深處,卻承受著隱藏缺陷與不完美所帶來的焦慮和緊張。法利塞人以嚴謹守法著稱,但事實上,他們的虔敬不過是外表的裝飾,缺乏內心真實的正義與聖德。他們的虛偽使他們輕視他人、自以為義、高高在上。從外表看,他們似乎遵守法律,內心卻早已遠離天主。虛偽的罪使他們很快地論斷別人,卻看不見自己生命中的缺陷與罪惡。今天,耶穌邀請我們反省自己的生活,警告我們不要像法利塞人一樣,陷入虛偽和律法主義中。讓我們祈求聖神幫助我們,識破自己生命中那些不一致之處,好能悔改更新。真正的聖德是從內心開始的——在天主面前、在自己和他人面前,成為一個真實而純正的人。 
 
品嚐聖言 
 
你們要謹防法利塞人的酵母,即他們的虛偽。 
 
活出聖言 
 
讓我們自我反省避免陷入虛偽和律法主義中。 
 
全心祈禱 
 
祈求聖神幫助我們識破自己生命中的不一致和虛偽,好能悔改更新。 
 
 
羅馬人書三21-30 
 
聆聽聖言 
 
但是如今,天主的正義,在法律之外已顯示出來;法律和先知也為此作證;就是天主的正義,因為對耶穌基督的信德, 毫無區別地,賜給了凡信仰的人,因為所有的人都犯了罪, 都失掉了天主的光榮,所以眾人都因天主白白施給的恩寵,在耶穌基督內蒙救贖,成為義人。 這耶穌即是天主公開立定,使他以自己的血,為信仰祂的人作贖罪祭的;如此,天主顯示了自己的正義,因為以前祂因寬容,放過了人的罪,為的是在今時顯示自己的正義,叫人知道他是正義的,是使信仰耶穌的人成義的天主。 既是這樣,那裡還有可自誇之處?絕對沒有! 因了什麼制度而沒有自誇之處呢?是因法律上的功行嗎?不是的! 是因信德的制度,因為我們認為人的成義,是藉信德, 而不在於遵行法律。 難道天主只是猶太人的天主嗎?不也是外邦人的天主嗎?是的,也是外邦人的天主! 因為天主只有一個,祂使受割損的由於信德而成義,也使未受割損的憑信德而成義。 
 
釋經小幫手 
 
「所有的人都犯了罪,都失掉了天主的光榮。」聖保祿表示,我們都是不完美的,常常因為犯了罪而失去了天主的真善美聖。無論我們付出多少努力,我們還是經常感到不滿足和失望,或陷於痛苦和絕望之中。因此,保祿提出:「眾人都因天主白白施給的恩寵,在耶穌基督內蒙救贖,成為義人。」也就是說,我們能有機會成為天主眼中的「義人」,是因為天主白白賜給我們的禮物和恩寵,不是因為我們多麼完美或是值得。在這裡,天主要再次強調,祂愛我們不是因為我們值得、不是因為我們完美、不是因為我們做了許多值得稱讚的好事,而是因為祂就是愛我們。可能我們有很多缺點,如怪脾氣、驕傲,這些都被祂接納,被祂憐憫,也繼續被祂工作;是祂先接納了我們、愛了我們,我們才能夠悔改、成長。因為天主穩定的愛穩住,我們在面對破碎的自己時,才有足夠的力量去面對自己的弱點與缺陷,不去逃避、隱藏、否決自己的脆弱,而誠實地讓這不完美的自己被看到,被愛,被幫助。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是人生一個很大的功課,因為我們常常想要成為令自己、令他人滿意的完美人物,但卻常因為無法達到自己和他人的標準而感到自卑、氣餒、憂鬱,或是反過來要求他人改變。今天,天主要我們體驗,只有當我們先被天主深深地接納與愛,我們才會有力量去接納自己真實的樣子,並且接納他人真實的面貌。 
 
品嚐聖言 
 
眾人都因天主白白施給的恩寵,在耶穌基督內蒙救贖,成為義人。 
 
活出聖言 
 
在靜默祈禱中,意識到自己被天主無條件地愛與接納。 
 
全心祈禱 
 
天主,請祢先愛我,我才能真正地接納自己和他人。阿們。 
 
 
羅馬人書八22-27 
 
聆聽聖言 
 
因為我們知道,直到如今,一切受造之物都一同歎息,同受產痛;不但是萬物,就是連我們這已蒙受聖神初果的,也在自己心中歎息,等待著義子期望的實現,即我們肉身的救贖。 因為我們得救,還是在於希望。所希望的若已看見,就不是希望了;那有人還希望所見的事物呢? 但我們若希望那未看見的,必須堅忍等待。 同時,聖神也扶助我們的軟弱,因為我們不知道我們如何祈求才對,而聖神卻親自以無可言喻的歎息,代我們轉求。 那洞悉心靈的天主知道聖神的意願是什麼,因為祂是按照天主的旨意代聖徒轉求。 
 
釋經小幫手 
 
「直到如今,一切受造之物都一同歎息,同受產痛」。試問,有什麼事情令你嘆息呢?事實上,我們的社會和世界有好多事情令我們不禁嘆息:比方說,世界和平的夢想遲遲無法實現、國家與國家間的鬥爭帶來經濟不穩定、戰爭及氣候變遷造成難民潮的興起、富裕國家人們出現許多精神上的問題,如憂鬱症、躁鬱症、以及社會案件層出不窮……等。我們自己的家庭、身旁的人事物也同樣讓我們嘆息,如生離死別的焦慮與哀傷、家人生重病,不知道會不會痊癒?或是何時痛苦會結束?或是與配偶、孩子之間關係的張力,不知道何時會改善?在這些看不見未來和希望的狀況中,往往我們失去了內在的動力,感到疲累、焦慮、不安,徬徨要怎麼繼續生活。但今天聖保祿宗徒提醒我們,「所希望的若已看見,就不是希望了……我們若希望那未看見的,必須堅忍等待。」他提醒我們要懷著堅持和忍耐的態度,等待著我們渴慕的希望—可能是一份平安、和平、友愛、和解、永生的一瞬間……等。他也提醒我們,天主賜給我們護衛者聖神來幫助我們內心的軟弱,也代替我們轉求一切的需要。當沒有話語能夠表達我們內心的焦灼與痛苦,我們有聖神,祂「親自以無可言喻的歎息,代我們轉求」。聖神能夠拉拔我們從黑暗中再次站起來、回到天主的希望之中。讓我們信賴祂,允許祂在我們的生命中工作。 
 
品嚐聖言 
 
聖神卻親自以無可言喻的歎息,代我們轉求。 
 
活出聖言 
 
將你的嘆息分享給聖神,祈求祂給予你來自天主的希望。 
 
全心祈禱 
 
親愛的聖神,在好多狀況中我們不禁嘆息,我們好需要祢的安慰與轉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