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時刻》是由台灣主言傳教會和主言家庭携手編輯的祈禱手冊。我們按照天主教會每日彌撒的經文,透過祈禱和在實際生活的經驗做更深一層的反思,希望祈禱者可以因此而親近聖言,用天主的話來豐富自己的生命,造福家庭和社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美好時刻》是由台灣主言傳教會和主言家庭携手編輯的祈禱手冊。我們按照天主教會每日彌撒的經文,透過祈禱和在實際生活的經驗做更深一層的反思,希望祈禱者可以因此而親近聖言,用天主的話來豐富自己的生命,造福家庭和社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4.16(三)與主愛合而為一
依撒意亞五十4-9
瑪廿六14-25
聆聽聖言
吾主上主賜給了我一個受教的口舌,叫我會用言語援助疲倦的人。他每天清晨喚醒我,喚醒我的耳朵,叫我如同學子一樣靜聽。
吾主上主開啟了我的耳朵,我並沒有違抗,也沒有退避。
我將我的背轉給打擊我的人,把我的腮轉給扯我鬍鬚的人;對於侮辱和唾污,我沒有遮掩我的面。
因為吾主上主協助我,因此我不以為羞恥;所以我板著臉,像一塊燧石,因我知道我不會受恥辱。
那給我伸冤者已來近了。誰要和我爭辯,讓我們一齊站起來罷! 誰是我的對頭,叫他到我這裡來罷!
請看!有吾主上主扶助我,誰還能定我的罪呢?看!他們都像衣服一樣要破舊,為蠹蟲所侵蝕。
釋經小幫手
今天的讀經是第三首「上主僕人」的詩歌,我們清楚看見上主的僕人—也就是耶穌基督—的特質。「他每天清晨喚醒我,喚醒我的耳朵,叫我如同學子一樣靜聽。吾主上主開啟了我的耳朵,我並沒有違抗,也沒有退避。」我們看到耶穌身為天主子,卻有非常大的謙虛與開放。祂像學生一樣學習,開放自己的耳朵去聆聽天主的渴望、對祂生命的旨意,也用自己的口舌當作是愛人的工具。即便耶穌即將面對極大的痛苦與侮辱,祂仍舊繼續開放自己的口舌、聽力、背部、面頰、甚至是自己的心,給仇恨祂的敵人,用愛去回應他們。這對我們來說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因為愛一個討厭自己、迫害自己的人很難。上主的僕人「板著臉,像一塊燧石」,但不是為了以硬碰硬,用無情和嚴厲的神情對待得罪自己的人。相反的,他板著臉是為了不要讓他人的惡意太過影響自己,讓自己内心狀態迎著他人的行為起伏。經文中,我們聽到天主的僕人深信「那給我伸冤者已來近了… 有吾主上主扶助我,誰還能定我的罪呢﹖」他教導我們,我們只需要對那愛我們、懂我們、而且有力量幫助我們的天主認真,而不是對那些想傷害我們的人認真。如果我們每天都真心聆聽天主的話、透過讀經認識祂的旨意並忠實活出來,那麼,就沒有任何人能夠定我們的罪了。最終,我們最需要的是來自天主的肯定和諒解,而不是他人的認同。
品嚐聖言
我板著臉,像一塊燧石,因我知道我不會受恥辱。
活出聖言
今天花一段時間靜默祈禱,用學生的態度學習,開放自己聆聽天主的渴望與旨意。
全心祈禱
主,我渴望學習祢對天主的認真態度,在我生活中也同祢如燧石般堅忍地去愛。
04.15(二)用愛回應主
依撒意亞四九1-6
若十三21-33,36-38
聆聽聖言
諸島嶼,請聽我!遠方的人民,請靜聽!上主由母腹中就召叫了我,自母胎中就給我起了名字。
他使我的口好似利劍,將我掩護在他的手蔭下,使我像一支磨光的箭,將我隱藏在他的箭囊中。
他對我說:你是我的僕人,是我驕矜的「以色列。」
但是我說:「我白白勤勞了,我枉費了氣力而毫無益處;但是我的權利是在上主那裡,我的報酬在我的天主面前。」
我在上主眼中是光榮的,天主是我的力量。那由母胎形成我作他的僕人,將雅各伯領回到他前,並把以色列聚在他前的上主,如今說:
「你作我的僕人,復興雅各伯支派,領回以色列遺留下的人,還是小事,我更要使你作萬民的光明,使我的救恩達於地極。」
釋經小幫手
今天是第二篇詠「上主僕人」的詩歌。在這篇詩歌中,我們聽到這位僕人心中的張力——他知道自己從母胎中,天父就對祂有遠大的計畫,使天主的救恩達於地極,但是,上主卻又「使他的口好似利劍,將他掩護在祂的手蔭下,使他像一支磨光的箭,將他隱藏在祂的箭囊中。」似乎這把利劍或箭沒有發揮它的效用,就如同耶穌的生命,在死亡的當下看似無效沒用?如果耶穌沒有死,能繼續活下去,顯現天主的力量,是否比死亡還要多益處?然而,天主賜予救恩的方式似乎跟我們的想像很不同。雖然耶穌心中想必有掙扎疑惑,然而祂對天父的信賴大於祂自己的想法與邏輯,對承行天父旨意的渴望大於自己的生命。那麼我們呢?當反思自己的生命,我們是否願意面對自己、他人眼中無用的狀況,但卻相信我們的順服在天主眼中是寶貴的呢?例如,當家人生病需要我們照顧時,我們可能需要在自己的自由與成就和照顧家人中做些選擇。我們是否會因為天主的邀請默默陪伴照顧有需要的家人,而不是斤斤計較自己的付出,嫉恨他人自由無牽掛的生活?當家人關係膠著,我們會推卸責任,一走了之嗎?今天,當我們在這些困難的狀況下,讓我們定睛望著耶穌,學習祂用信德與愛來回應天父的邀請,活在天主的目光之下,並相信我們付出的愛會在天主面前得到報酬。
品嚐聖言
我的權利是在上主那裡,我的報酬在我的天主面前。
活出聖言
誠實地告訴天主你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並在祈禱後以信德回應祂的邀請。
全心祈禱
主耶穌,求祢教導我在無力的狀況中仍舊信賴天主,以信德承行天父的旨意。
04.14(一)天父赤裸的愛
依撒意亞四二1-7
若十二1-11
聆聽聖言
請看我扶持的僕人,我心靈喜愛的所選者!我在他身上傾注了我的神,叫他給萬民傳布真道。
他不呼喊,不喧嚷,在街市上也聽不到他的聲音。
破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熄的燈心,他不吹滅;他將忠實地傳布真道。
他不沮喪,也不失望,直到他在世上奠定了真道,因為海島都期待著他的教誨。
那創造且展布天空,舖張大地和佈置大地的產物,給世人賜予氣息,並給在地上行動的,賜與呼吸的天主上主這樣說:
「我,上主,因仁義召叫了你,我必提攜你,保護你,立你作人民的盟約,萬民的光明,
為開啟盲人的眼目,從獄中領出被囚的人,從牢裡領出住在黑暗的人。
釋經小幫手
這個聖週的平日讀經有四首「上主僕人」的詩歌。根據這些詩歌的內容及歷代傳統解釋,很多人認為這位「上主的僕人」是默西亞,也就是為愛我們即將被釘在十字架上、犧牲生命的耶穌基督。今天的第一首詩歌展露出天父赤裸的心,表達祂對耶穌的愛和渴望,以及祂對生活在黑暗中的人民的盼望。祂稱耶穌為「我心靈喜愛的所選者」,祂渴望耶穌能夠將「真道」忠實地傳遞給全人類,直到「在世上奠定」。這真道不是什麼大道理,而是天父對世人的愛與憐憫!這首詩歌展現出耶穌愛的特質:安靜(不呼喊,不喧嚷)、充滿慈悲憐憫(破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熄的燈心,他不吹滅)、即便面對困難還是充滿盼望(不沮喪,也不失望)。這些特質與世人所認定的愛不同。一般人受媒體影響,嚮往轟轟烈烈、甜甜蜜蜜、充滿驚喜的愛,也很注重被愛的感覺。然而,耶穌卻為我們體現安靜、卑微、自我奉獻的愛才是更深的愛。有多少時候、多少人寧願在情感和肉體的愛中陶醉自己,卻發現愛如果只有這樣,就會像泡沫,是短暫的,需要不停的要,很容易讓彼此窒息。耶穌與天父的心有深深的連結,為了成全天父的救恩計劃,甘願為我們犧牲自己,「開啟盲人的眼目,從獄中領出被囚的人,從牢裡領出住在黑暗的人」。我們也是天父的受選者,我們的愛能像耶穌的愛一樣,賜予人們光明、希望和自由嗎?
品嚐聖言
請看……我心靈喜愛的所選者!我在他身上傾注了我的神,叫他給萬民傳布真道。
活出聖言
今天用像耶穌一樣犧牲的愛關心身旁的人,即便意味著要麻煩自己。
全心祈禱
天父,謝謝祢赤裸地展現祢深刻的愛,請讓我更加深入這份愛,並勇敢回應祢。
04.13(日)維持形象
聖枝主日(聖週開始)
斐理伯人書二6-11
依五十4-7;路廿二14-路廿三56
聆聽聖言
他雖具有天主的形體,並沒有以自己與天主同等,為應當把持不捨的,卻使自己空虛,取了奴僕的形體,與人相似,形狀也一見如人;他貶抑自己,聽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為此,天主極其舉揚他,賜給了他一個名字,超越其他所有的名字,致使上天、地上和地下的一切,一聽到耶穌的名字,無不屈膝叩拜;一切唇舌無不明認耶穌基督是主,以光榮天主聖父。
釋經小幫手
社會告訴我們要當生命的主宰,不要輕易放棄主導權:年輕時為理想打拼,年老時要為自己爭一口氣。保祿告訴我們:「他雖具有天主的形體,並沒有以自己與天主同等……卻使自己空虛,取了奴僕的形體,與人相似」。在社會上我們有不同的身分:幹部、主管、神師、家長、督察、老師、會長….,被賦予責任,塑造了形象,也擁有權力和名聲。當面對困難問題或發生衝突時,我們會害怕形象受損,堅持自己的意見,拒絶退讓成為軟弱的那一位;還是我們能為了愛,接受彈性調整,適當交出指揮權呢?這不意味我們没有主見要隨波逐流,耶穌聽命於天主而非任何受造物,祂不是盲目地順服。滿溢的器皿無法再容納愛,也聽不到天主的聲音。耶穌接受必須先空虚自己,貶抑自己,以接收由上而來的祝福,實踐祂的計劃。讓我們省思:在生命中的那個角色上,我們願意被貶抑?在那些角色上有困難,很難放下身段?那是因為缺少安全感、擔心自己的尊嚴受損,失去威信?還是內心計較他人對我們造成的傷害,無法寬容和放下?仰望十字架上的耶穌:「天主極其舉揚衪,賜給了衪一個名字,超越其他所有的名字。」當我們深入聖言,以耶穌為榜樣,以天主旨意為生活指引,在愛內生活時,天主也會在最終我們回到天主那裡去時,賜給我們這樣的名字,因此,又何必過於在乎與世人爭一席之地呢!
品嚐聖言
他雖具有天主的形體,卻使自己空虛,取了奴僕的形體。
活出聖言
在與人的互動關係中,嘗試謙和地對話,表達友善的行為。
全心祈禱
主耶穌,感謝祢做我的榜樣,教導我不要害怕為了承行天主的旨意而委屈自己。
04.12(六)以和平治暴力
若望福音十一45-57
則卅七21-28
聆聽聖言
那些來到瑪利亞那裡的猶太人,一看到耶穌所行的事,就有許多人信了他。他們中也有一些到法利塞人那裡去,把耶穌所行的,報告給他們。
因此,司祭長和法利塞人召集了會議說:「這人行了許多奇蹟,我們怎麼辦呢?如果讓他這樣,眾人都會信從,羅馬人必要來,連我們的聖殿和民族都除掉。」
他們中有一個名叫蓋法的,正是那一年的大司祭,對他們說:「你們什麼都不懂,也不想想: 叫一個人替百姓死,以免全民族滅亡;這為你們多麼有利。」這話不是由他自己說出的,只因他是那年的大司祭,才預言了耶穌將為民族而死;不但為猶太民族,而且也是為使那四散的天主的兒女都聚集歸一。從那一天起,他們就議決要殺害耶穌。
因此,耶穌不再公開地在猶太人中往來,卻從那裡往臨近荒野的地方去,來到一座名叫厄弗辣因的城,在那裡和他的門徒住下了。猶太人的逾越節臨近了,所以,許多人在逾越節前,從鄉間上了耶路撒冷,要聖潔自己。他們就尋找耶穌,並站在聖殿內,彼此談論說:「你們想什麼?他來不來過節呢? 」
司祭長和法利塞人早已頒發命令: 如果有人知道他在那裡,就該通知他們,好去捉拿他。
釋經小幫手
什麼是平安?你為了平安,願意付出多少代價?今天司祭長和法利塞人在討論的就是這個問題。「這人行了許多奇蹟,我們怎麼辦呢?」猶太人的領袖在羅馬的統治下已失去政治權利。為了保住有限的宗教權利,他們願意活得低調。但,當耶穌的名聲漸起、宗教領袖便害怕引來羅馬人的注意,因此他們決議殺害耶穌,用暴力的方式消滅他們認為的問題的根源。「你們什麼都不懂,也不想想:叫一個人替百姓死,以免全民族滅亡:這為你們多麼有利。」但,暴力真的能夠解決問題嗎?當自己或自己的朋友被傷害、得罪的時候,很多人的第一個反應就是生氣、衝動,想用暴力的言行去報復,討回公道。然而,這麼做了以後,我們亦會發現,贏得了一場口頭上的戰爭、或透過各種陰謀報復了對方後,心頭留下的不是平安和滿足,而是報復後繼續存留的敵對和防備,需要證明自己是對的,還有依舊縫不合的傷口和隔閡。你難道不曾想過,那缺乏平安真正的原因是因為你已經遠離天主了?而堅持自己的立場和作為是對的,反而讓你遲遲無法回到天父的慈悲中?看看福音的司祭長和法利塞人,你失去平安時,是否和他們的模樣相似—面貌和心腸變得醜陋扭曲?難道這是我們要的嗎?再看看十字架上的耶穌,祂被不公平的對待、被暴力殺害,卻散發出平安的光芒。你願意學習耶穌以平安和寬恕對抗不義和暴力嗎?
品嚐聖言
耶穌不再公開地在猶太人中往來,卻從那裡往臨近荒野的地方去…
活出聖言
當你感受到別人不友善的對待,不要馬上回擊,把自己的委屈和耶穌十字架連接。
全心祈禱
耶穌,祢是一個好人,卻願意忍受被不義對待,請帶我同祢一起走這和平的道路。
04.11(五)用愛征服仇恨
齋戒日
聖達義主教殉道
若望福音十31-42
耶廿十10-13
聆聽聖言
猶太人又拿起石頭來,要砸死他。
耶穌向他們說:「我賴我父給你們顯示了許多善事,為了那一件,你們要砸死我呢?」
猶太人回答說:「為了善事,我們不會砸死你;而是為了褻瀆的話,因為你是人,卻把你自己當作是天主。」
耶穌卻向他們說:「在你們的法律上不是記載著:『我說過: 你們是神麼』?如果,那些承受天主話的,天主尚且稱他們為神──而經書是不能廢棄的──那麼,父所祝聖並派遣到世界上來的,因為說過: 我是天主子,你們就說: 你說褻瀆的話麼?假使我不做我父的工作,你們就不必信我;但若是我做了,你們縱然不肯信我,至少要信這些工作,如此你們必定認出父在我內,我在父內。」
他們又企圖捉拿他,他卻從他們手中走脫了。
耶穌又到約旦河對岸,若翰先前施洗的地方去了,並住在那裡。有許多人到他那裡說:「若翰固然沒有行過神跡,但若翰關於這人所說的一切,都是真的。」許多人就在那裡信了耶穌。
釋經小幫手
耶穌的逾越節越來越近了。祂和猶太人的關係也越來越緊張。今天我們看到猶太人開始用暴力對付耶穌,拿起石頭想要砸死耶穌。他們雖然承認耶穌所行的善事,但是卻無法接受耶穌稱自己是天主子,是天主。客觀來說,他們對耶穌的氣憤也是出發於對天主的愛,因為猶太人堅持相信只有一個天主,沒有其他的主,所以他們才覺得耶穌在說褻瀆的話。面對和耶穌的衝突,他們選擇用暴力的方式去解決,好像把問題的根源消滅了,衝突就會解決,和平就會來到。但事實上,暴力從來不能解決問題。當我們想用暴力去消滅和我們不一樣的人時,我們心裡就已經先失去了平安。聖德肋撒姆姆說:「當我們沒有平安的時候,那是因為我們忘記其實我們是屬於彼此的。」但是,耶穌對人類的愛卻是那麼大的。當人們用暴力威脅祂時,祂選擇不還手,反而用愛去超越怨恨,去瓦解暴力。美國人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恩說:「仇恨讓生命癱瘓;愛卻釋放生命。仇恨混淆生活;愛卻使它協調。仇恨使生活變暗;愛卻照亮它。」耶穌的生命就清楚的顯示出這個真理。看,在祂的逾越奧蹟中,祂雖然因人們的仇恨被釘在十字架上,但祂卻用最大的愛去接受了,把自己奉獻,為救贖罪人。身為基督徒的我們也被召叫跟隨耶穌踏上和平、寬仁、及愛的道路。你願意放下心中對某些人存留的仇恨嗎?
品嚐聖言
父所祝聖並派遣到世界上來的說: 我是天主子,你們就說: 你說褻瀆的話麼?
活出聖言
當有人誤會你的時候,選擇用一個愛的舉動來回應這個傷害。
全心祈禱
耶穌,請祢給我祢的大愛,讓我也能有力量超越自己去愛得罪我的人。
04.10(四)不死的生命
若望福音八51-59
創十七3-9
聆聽聖言
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誰如果遵行我的話, 永遠見不到死亡。」
猶太人向他說:「現在我們知道: 你附有魔鬼;亞巴郎和先知都死了;你卻說:誰如果遵行我的話,永遠嚐不到死味。
難道你比我們的父親亞巴郎還大嗎?他死了,先知們也死了。你把你自己當作什麼人呢?」
耶穌答覆說:「我如果光榮我自己,我的光榮算不了什麼;那光榮我的,是我的父,就是你們所稱的『我們的天主』。
你們不認識他,我卻認識他;我若說我不認識他,我便像你們一樣是個撒謊者;但是,我認識他,也遵守他的話。
你們的父親亞巴郎曾歡欣喜樂地企望看到我的日子,他看見了,極其高興。」
猶太人就對他說:「你還沒有五十歲,就見過亞巴郎嗎?」
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在亞巴郎出現以前,我就有。」
他們就拿起石頭來要向他投去;耶穌卻隱沒了,從聖殿裡出去了。
釋經小幫手
「誰如果遵行我的話,永遠見不到死亡。」自古以來,人類想盡辦法要長生不老,但,直到今天,即便科學先進,人仍無法做到這一點。顯然耶穌指的不是肉身生命的延續,而是精神生命的常存。然而,這個概念太抽象,耶穌時代的猶太人聽不懂,廿一世紀的人也依然很難想通。今天,我們可以問問自己,在我們生命中,有哪些事情是有價值的,讓你的生命有意義,有力量?而且它的價值不會隨著時光的流逝消失、淡化、甚至變質?我想我們能想到的,肯定不是任何物質的東西,如:最流行的玩偶、最昂貴的旅遊或演唱會門票、或是國高中時在學校的優秀成績、或參加比賽贏得的獎杯等。而且,世事難料,或許我們在短短的人生中也體驗過大起大落,發現原來以為可以依靠的人事物,隨著處境的改變,而變得不可靠。或許,只有那些因為愛化為記憶,不斷塑造我們生命,融入我們的生命和存在,才能接近耶穌說的「不死」。耶穌說過:「永生就是:認識祢,唯一的真天主,和祢所派遣來的耶穌基督」(若十七3)。今天,耶穌也很肯定地告訴猶太人祂生命的秘訣就是和天父緊密的關係,「我認識祂,也遵守祂的話」。認識天父讓耶穌有力量、有希望的去面對生命中的黑暗勢力,不被它擊敗,反而在這一切中,體會到什麼才有永恆的價值。今天我們也可以更認識天主而領受永生。問題是你相信耶穌的帶領嗎?
品嚐聖言
「誰如果遵行我的話,永遠見不到死亡。」
活出聖言
選擇從生命中刪除沒有意義的活動,把有限的精力投資在能夠留下意義的事上。
全心祈禱
耶穌,我願意更認識祢,讓你教導我如何有意識地做出讓生命有永恆價值的選擇。
04.09(三)耶穌的教導
若望福音八31-42
達三14-20,91-92,95
聆聽聖言
於是,耶穌對那些信他的猶太人說:「你們如果固守我的話,就確是我的門徒,也會認識真理,而真理必會使你們獲得自由。」他們回答說:「我們是亞巴郎的後裔,從未給任何人做過奴隸;怎麼你說:你們要成為自由的呢?」
耶穌答覆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 凡是犯罪的,就是罪惡的奴隸。奴隸不能永遠住在家裡,兒子卻永遠居住。那麼,如果天主子使你們自由了,你們的確是自由的。我知道你們是亞巴郎後裔,你們卻圖謀殺害我,因為你們容納不下我的話。我說的,是我在父那裡所看見的;而你們行的,卻是從你們的父親那裡所學習的。」他們回答說:「我們的父親是亞巴郎。」
耶穌對他們說:「假如你們是亞巴郎的子女,你們就該作亞巴郎所作的事。如今,你們竟然圖謀殺害我──這個給你們說出從天主那裡所聽到的真理的人──亞巴郎卻沒有做過這樣的事。你們正作你們父親的事業。」他們向他說:「我們不是由淫亂生的,我們只有一個父親: 就是天主。」
耶穌回答說:「假如天主是你們的父親,你們必愛我,因為我是由天主出發而來的,並不是由我自己來的,而是那一位派遣了我。
釋經小幫手
福音中耶穌和那些相信祂的猶太人對話、辯論。你是否也曾嚮往活在耶穌的時代,能和祂近距離互動,特別是當你對信仰、對生活、倫理各方面有疑問時,能直接問祂,聽祂解釋?如果耶穌的道理沒有那麼容易接受,我們若可以不斷和耶穌溝通,直到祂自己說服我們為止,那該有多好!然而,看看福音中的猶太人,我們不難發現,並不是親眼看到、碰到、聽到耶穌的人都會開竅、就能夠信得更深、活得更整合。這些猶太人雖說是信了耶穌,但是他們卻有很多舊的觀念還無法放下。他們喊著口號:「我們是亞巴郎的後裔,從未給任何人做過奴隸…我們的父親是亞巴郎」,卻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已經遠離亞巴郎當初因信德而成義的規範,也讓自己和就在眼前的天主子——耶穌相隔絕。可見,驕傲和缺少開放是讓人和耶穌疏遠的最大原因,而非時間和距離。當一個人覺得自己已經夠好了,因為擁有某些背景、教育、宗教或意識形態而享有特權,不需要再開放聆聽他人,謙卑的和他人進入一個交流,他便很難向他人或天主學習,也很難接受改變。今天,也許你對教會的某些教導存有不明白或無法接受的地方。耶穌渴望和我們一起探討這些話題,但祂只期望我們要對天主的真理和自由開放,因為若我們早已決定要固執己見,那麼,我們必須誠實承認,我們愛自己或許比愛天主和耶穌更多。
品嚐聖言
假如天主是你們的父親,你們必愛我,因為我是由天主出發而來的。
活出聖言
當你不能接受教會的一些教導時,不要害怕更深入的瞭解這個教導的背景和目的。
全心祈禱
耶穌,請祢憐憫我,讓我能夠相信祢的教導全都是為了要賜給我們豐富的生命!
04.08(二)熱愛讀經
真福雅頌修女
若望福音八21-30
戶廿一4-9
聆聽聖言
那時,耶穌又向他們說:「我去了,你們要尋找我,你們必要死在你們的罪惡中;我所去的地方,你們不能去。」
猶太人便說:「他說:我所去的地方,你們不能去;莫非他要自殺嗎?」
耶穌向他們說:「你們是出於下,我卻是出於上;你們是出於這個世界,我卻不是出於這個世界。
因此,我對你們說過:你們要死在你們的罪惡中。的確,你們若不相信我就是那一位,你們必要死在你們的罪惡中。」
於是,他們問耶穌說:「你到底是誰?」耶穌回答他們說:「難道從起初我沒有對你們講論過嗎?
對你們我有許多事要說,要譴責;但是派遣我來者是真實的;我由他聽來的,我就講給世界聽。」
他們不明白他是在給他們講論父。
耶穌遂說:「當你們高舉了人子以後,你們便知道我就是那一位。我由我自己不作什麼;我所講論的,都是依照父所教訓我的。派遣我來者與我在一起,他沒有留下我獨自一個,因為我常作他所喜悅的事。」
當耶穌講這些話時,許多人便信了他。
釋經小幫手
若望福音中耶穌說話像說謎語,不容易讓人聽懂。福音中的猶太人嘗試從字面上理解耶穌的每一句話,卻忽略了其中的象徵意義。比如說:耶穌說:「你們是出於下,我卻是出於上…」,又說「我去了,你們要尋找我,你們必要死在你們的罪惡中;我所去的地方,你們不能去。」在這裡,耶穌所說的「出於上」,或那些猶太人「不能去」的地方,指的並不是一個具體的地點,而是一個在天主內,和天主很近的距離的地方。耶穌一直生活在天主內,所作所為都被祂與天主親密的關係影響。然而,因為猶太人拒絕了耶穌,拒絕聆聽並接受祂的話,他們基本上也拒絕接受天主,拒絕靠近天主。我們知道,罪惡的根本就是遠離天主,背離天主。耶穌一而再地提醒那些不願意聆聽和相信祂的猶太人,他們會因為不願意聆聽祂而背離天主,陷入罪惡,而罪惡的代價就是死亡。即便如此,法利塞人仍然不明白耶穌想要說什麼,他們只是從字面上理解:「他要自殺嗎?」。然而,今天我們也看到雖然耶穌說的話不容易懂,但也有許多人願意相信,即便他們或許無法完全明白耶穌的話。同樣地,耶穌也不期待我們用我們有限的智慧理出所有信仰的真理,但祂只求我們保持開放的心去聆聽、學習,因為只要我們保持開放,不封閉我們的心,時候到了,祂自然會讓我們明白。
品嚐聖言
你們是出於下,我卻是出於上;你們是出於這個世界,我卻不是出於這個世界。
活出聖言
固定參加讀經班,透過學習和彼此的分享,讓聖神教導大家認識耶穌及真理。
全心祈禱
耶穌,雖然有時候我看不懂聖言,但請給我一顆熱忱的心,不放棄讀經的機會。
04.07(一)來自天主,往天主去
聖若翰薩樂司鐸
若望福音八12-20
達十三41-62
聆聽聖言
耶穌又向眾人講說:「我是世界的光;跟隨我的,決不在黑暗中行走,必有生命的光。」
法利塞人於是對他說:「你為你自己作證,你的證據是不可憑信的。」
耶穌回答說:「我即便為我自己作證,我的證據是可憑信的,因為我知道: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你們卻不知道:我從哪裡來,或往哪裡去。
你們只憑肉眼判斷,我卻不判斷任何人;即使我判斷,我的判斷仍是真實的,因為我不是獨自一個,而是有我,還有派遣我來的父。
在你們的法律上也記載著:兩個人的作證是可憑信的。
今有我為我自己作證,也有派遣我的父,為我作證。」
他們使問他說:「你的父在那裡?」耶穌答覆說:「你們不認識我,也不認識我的父;若是你們認識了我,也就認識我的父了。」
這些話是耶穌於聖殿施教時,在銀庫院裡所講的。誰也沒有捉拿,因為他的時辰還沒有到。
釋經小幫手
今天,我們聽到耶穌在與法利塞人的辯論過程中,說:「我知道:我從那裡來,往那裡去;你們卻不知道:我從那裡來,或往那裡去。」或許,我們不禁欽佩耶穌對自己的身份、源頭和最終目的地的確定性。很多時候我們無法做到這點。也許我們可以追溯幾代祖先的歷史,卻仍搞不清這些資訊如何影響今天的我們。我們當中更少有人能堅決說出自己人生目標是什麼,並堅信自己一定會到達那個目的地。即便如此,耶穌向我們表明,祂能確定自己從天主來,也要往天主去(參若十三3),而這決定了耶穌的身份和價值,以及祂的生活方式。耶穌知道自己來自善良、全能、全愛的天主,因此祂知道自己是被愛的,也被召喚去愛,且有愛的能力。祂在世上的生活並不是偶然且漫無方向的。天主賜給祂一個使命,就是向人類揭露天主終極之愛。即使這個使命會讓祂背上十字架,但因為深信祂終究會回到愛祂的天父身邊,祂並不害怕,就連仇人的仇恨也無法動搖祂。這讓我們反思,當我們因別人誤解、拒絕或故意攻擊我們而受到動搖或感到不安時,或者當我們堅持要在他人面前證明自己的價值時,其真正原因是不是我們還未相信,我們也因來自天主而具有存在的價值?而當我們拼命追求他人的認可時,我們是否也忘了,我們的最終目的地不在於別人心目中的地位,而是天主慈愛的懷抱?
品嚐聖言
我知道: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你們卻不知道:我從哪裡來,或往哪裡去。
活出聖言
意識到所有人類都來自天父,有一樣的價值和尊嚴,你會如何對待自己和他人?
全心祈禱
耶穌,祢的信念讓祢的生活如此堅定有力量。願我的生命也能反映這信仰的真理。
04.06(日)憐憫罪人
四旬期第五主日
若望福音八1-11
依四三16-21;斐三8-14
聆聽聖言
耶穌上了橄欖山。清晨他又來到聖殿,眾百姓都到他跟前來,他便坐下教訓他們。
那時,經師和法利塞人帶來了一個犯姦淫時被捉住的婦人,叫她站在中間,便向耶穌說:「師傅! 這婦人是正在犯姦淫時被捉住的,在法律上,梅瑟命令我們該用石頭砸死這樣的婦人;可是,你說什麼呢?」
他們說這話,是要試探耶穌,好能控告他;耶穌卻彎下身去,用指頭在地上畫字。
因為他們不斷地追問,他便直起身來,向他們說:「你們中間誰沒有罪,先向她投石罷!」
他又彎下身去,在地上寫字。
他們一聽這話,就從年老的開始到年幼的,一個一個地都溜走了,只留下耶穌一人和站在那裡的婦人。
耶穌遂直起身來向她說:「婦人! 他們在那裡呢?沒有人定你的罪嗎?」
她說:「主! 沒有人。」耶穌向她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罷! 從今以後,不要再犯罪了!」
釋經小幫手
今天,經師和法利塞人帶來了一個犯姦淫時被捉住的婦人,要求耶穌審判她。犯姦淫的確是個罪,但耶穌在今天的福音中教導我們,應該厭惡罪行,但卻要以慈悲的心對待罪人。試回憶,你是否也曾因無知、被誤導、或無意中犯了某些大錯、造成他人的困擾、損傷?面對無法否認、無法彌補的過錯,當時你的心情豈不是充滿著急 、害怕、懊悔、羞愧、絕望嗎?也許,那也是福音中這位婦女站在眾人和耶穌面前時的心情。你覺得她當下最期待聽到的話是什麼呢?面對她,耶穌沒有馬上反應並回應經師和法利塞人,卻默默彎下身在地上畫字。也許在畫字的過程中,耶穌嘗試同理這個婦女、思考到自己的決定會對婦女帶來什麼後果、也在思考中詢問天父的旨意並相信祂。也許,學會不要馬上反應,先抽時間沉澱思考也能讓我們做出更明智的回應。之後,耶穌開口說:「 你們中間誰沒有罪, 先向她投石罷!」 說完又再彎下身, 繼續寫字。耶穌的冷靜和謙卑仿佛安撫了充滿敵意的氣氛,讓天主的氣息可以吹過。也許,祂第二次在地上寫字,就是要給眾人空間和時間回歸到自己心中,聆聽天父的聲音,而不是被激烈的情緒帶動。或許,當我們對他人充滿憤恨時,我們也要記得先冷靜下來,讓天主教導我們反省自己的不對,也學會同理並仁慈對待他人,畢竟,我們都曾在犯罪時,被天主和他人仁慈對待過。
品嚐聖言
「我也不定你的罪;去罷! 從今以後,不要再犯罪了!」
活出聖言
如果你一直對某人的過犯耿耿於懷,祈求天主給你恩典,寬恕他,別再定他的罪。
全心祈禱
天主,我渴望放下對得罪我的人的怨恨,讓我們彼此都能重獲平安及新生命。
04.05(六)偏見蒙蔽真相
聖文生斐瑞司鐸
若望福音七40-53
耶十一18-20
聆聽聖言
群眾中有些人聽了這些話,便說:「這人真是那位先知。」另有些人說:「這人是默西亞。」但也有人說:「難道默西亞能來自加里肋亞嗎?經上不是說:默西亞要出自達味的後裔,來自達味出生的村莊白冷嗎?」因此,為了耶穌的緣故,在群眾中起了紛爭。他們中有些人願捉拿他,但誰也沒有向他下手。差役回到司祭長和法利塞人那裡;司祭長法利塞人問他們說:「為什麼你們沒有把他帶來?」差役回答說:「從來沒有一個人如此講話,像這人講話一樣。」法利塞人遂向他們說:「難道你們也受了煽惑嗎?首長中或法利塞人中,難道有人信仰了他嗎?但是,這些不明白法律的群眾,是可詛咒的!」他們中有一個,即先前曾來到耶穌那裡的尼苛德摩,遂向他們說:「如果不先聽取人的口供,和查明他所做的事,難道我們的法律就許定他的罪麼?」他們回答他說:「難道你也是出自加里肋亞麼?你去查考,你就能知道:從加里肋亞不會出先知的。」然後,他們就各自回家去了。
釋經小幫手
今天我們看見耶穌的言論引起了不同的反應。有些人能夠認出祂是默西亞,有些人認為祂是先知,有些人再怎麼樣都唾棄祂、不看好祂。司祭長和法利塞人的驕傲,成了阻礙他們認識耶穌的高牆,不但沒念過書的差役都能感覺得到耶穌的智慧與眾不同,就連飽學之士尼苛德摩以理性角度提醒他們應當明事理、辨是非,仍然抵擋不住他們對耶穌的偏見。他們對耶穌的成見是如此巨大,不管旁人給予怎樣的提醒或回饋都聽不進去。我們在生活中是否也有類似的經驗呢?會不會有時候當我開始對某個人有所不滿,內心產生的判斷也造成我與對方的偏見。然後隨著偏見的加深,每次只要與對方接觸,就不免會生出對他的不好印象,逐漸使自己與對方關係產生一條裂縫。這樣的關係在我們與他人之間留下了一條不可跨越的鴻溝,除了使我們變得難以真正聆聽他人,也阻礙我們完整認識他人的機會。我們的心變得很難騰出空間來接納或寬恕他人。如果我們想要打破偏見,就需要請求天主的幫忙,懇求他賜予我們智慧來看待他人的關係,讓正直的理智發揮效用,讓愛德引導我們超越,才不會讓偏情主導想法。同時我們也要懇求天主賜給我們節制思想的恩寵,克制內心對人產生負面評價的傾向。希望四旬期透過這些靈性的操練,使我們更邁向成聖的道路。
品嚐聖言
如果不先聽取人的口供,和查明他所作的事,難道我們的法律就許定他的罪嗎?
活出聖言
今天求天主幫助我們停下對某個人的偏見與判斷,以善意去認識他人。
全心祈禱
主,請幫助我真正地聆聽他人,不讓偏見主導我的心思意念。
04.04(五)認識天主的人
聖師希道主教
兒童節,清明節
若望福音七1-2,10,25-30
智二1,12-22
聆聽聖言
這些事以後,耶穌周遊於加里肋亞,而不願周遊於猶太,因為猶太人要圖謀殺害他。
那時,猶太人的慶節,帳棚節近了,
但他的弟兄們上去過節以後,他也去了,但不是明顯的,而是暗中去的。
於是,有幾個耶路撒冷人說:「這不是人們所要圖謀殺害的人嗎?看,他放膽地講論,而沒有人對他說什麼,難道首長們也確認這人就是默西亞嗎?可是我們知道這人是那裡的;然而,當默西亞來時,卻沒有人知道他是那裡的。」
於是耶穌在聖殿施教時,大聲喊說:「你們認識我,也知道我是那裡的;但我不是由我自己而來,而是那真實者派遣我來的,你們卻不認識他;我認識他,因為我是出於他,是他派遣了我。」
他們想捉住他,但沒有人向他下手,因為他的時辰還沒有到。
釋經小幫手
今天,我們聽到猶太人想圖謀殺害耶穌。為什麽這些猶太人那麼討厭耶穌呢?其實就是因為耶穌與猶太人相遇時,多次直接地點出猶太人行為上不合天主旨意之處。耶穌糾正猶太人的動機是出於愛天主與愛人。就是因為出於真正的愛,耶穌才希望導正猶太人在信仰生活上的錯誤觀念。祂不斷呼籲人們要革新自己的生活,走正確的道路,尤其不要利用天主的愛來行自己的私慾,表面上看似遵守天主的法律,實際上卻是為了追求自己的光榮。雖然猶太人世代都等待著他們的默西亞來拯救他們,但,當耶穌向他們顯示出自己默西亞的身分,要求人們聽從祂,悔改歸向天主的真道時,他們卻反而對祂感到不滿而動了殺機。今天,讓我們反省:有時當我面對他人的糾正時,是否也會心存不滿、內心憎恨他人呢?被糾正的當下,我們内心感到不舒服,不願承認自己不對,反而判斷他人對我有偏見。然而,這麼做的話,我們是不是也拒絕了天主想要賜給我們的救恩?或許,在這些時候,我們可以嘗試冷靜一下,在安靜中將心轉向天主而不是那個糾正我們的人,在天主仁慈的目光下,沉思自己的行為或行事動機是否合乎天主的旨意,並讓天主自己來回應我們。耶穌認識天父,也讓天父向祂揭露祂最真實的自己。讓我們也學習開放自己被天主引導,接受祂的糾正,而不要只一味的抵抗他人的糾正。
品嚐聖言
你們卻不認識他;我認識他,因為我是出於他,是祂派遣了我。
活出聖言
當別人糾正你的時候,嘗試相信他的出發點是為了你好!
全心祈禱
主,祢因為愛我而讓我察覺自己還有不足之處,謝謝祢以智慧和真理引導我。
04.03(四)義人的榜樣
出谷紀卅二7-14
若五31-47
聆聽聖言
上主訓示梅瑟說:「你下去! 因為你從埃及國領出來的百姓敗壞了。
他們很快就離開了我給他們指示的道路,為自己鑄了一個牛犢,朝拜牠,向牠祭獻並且說:『以色列,這就是領你出埃及的天主。』」
上主又向梅瑟說:「我看這百姓,真是一個執拗的百姓!
你且由我向他們發怒,消滅他們;我要使你成為一個大民族。」
梅瑟求上主他的天主息怒說:「上主,你為什麼要向你用大力,用強硬的手臂,由埃及國領出來的百姓發怒呢?
為什麼要叫埃及人說:他是惡意領他們出來,要在山中殺死他們,由地面上絕滅他們呢?求你息怒,撤銷要加於你百姓的災禍。
求你記念你的僕人亞巴郎、依撒格和以色列,你曾指著自己向他們起誓說:我要使你們的後裔,像天上的繁星那樣多;我所許的那整個地方,必賜給你們的後裔,叫他們永遠佔有。」
上主遂撤銷了要加於百姓的災禍。
釋經小幫手
以色列人民離棄天主,祭拜了金牛犢。今日的金牛犢或許是那些容易就把我們的心從天主那裡拉走的—金錢、權威、地位、面子、享樂。試反省:你是否也為了金錢和享樂,變賣身體健康?你是否為了地位和權威在職場上變賣靈魂,巴結權貴?你是否為了面子不願意原諒或承認自己的錯,因而失去了友情、親情?這樣的生活讓你幸福嗎?經文中,上主想把對執拗百姓的祝福收走,「你且由我向他們發怒,消滅他們!」其實,並非上主樂於懲罰我們,而是當我們的心因依戀著世俗的偶像而離開天主,我們已經事先弄丟了上主的祝福。然而,經文中,我們聽到梅瑟對以色列人們的照顧。他在上主面前為以民求情:「求祢息怒,撤銷要加於祢百姓的災禍。」多麼感人的祈禱啊!梅瑟把以色列人民當作自己的子民,甚至為了他們,謝絕上主想給他屬於自己後裔的祝福。你是否被梅瑟的正直,不貪小便宜感動?他讓我們看到一個真正貼近天主之心的人所擁有那愛的力量,啓發我們也不要只在自己的利益和得失的小世界中盤旋,卻要站出來,帶著屬於自己的團體,包括家庭、教會、職場的團體去反省,我們哪裡走偏了?為了自己的利益朝拜了金牛犢,卻讓自己和團體失去了平安與和諧?結果,上主因為梅瑟撤銷了要加於百姓的災禍。我們對天主的忠誠和信任及為團體的祈禱是否也能轉變團體的氣氛和命運?
品嚐聖言
上主,求你息怒,撤銷要加於你百姓的災禍。
活出聖言
若團體中有某個問題讓你操心,從今天開始,每天為這個意向念一端玫瑰經。
全心祈禱
天主,請祢悅納我的祈禱,讓它化成救贖的恩典,轉變團體不好的氛圍。阿們。
04.02(三)工作的尊嚴
保拉聖方濟隱修士
若望福音五17-30
依四九8-15
聆聽聖言
耶穌遂向他們說:「我父到現在一直工作,我也應該工作。」為此猶太人越發想要殺害他,因為他不但犯了安息日,而且又稱天主是自己的父,使自己與天主平等。耶穌於是回答他們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子不能由自己作什麼,他看見父作什麼,才能作什麼;凡父所作的,子也照樣作,因為父愛子,凡自己所作的都指示給他;並且還要把比這些更大的工程指示給他,為叫你們驚奇。就如父喚起死者,使他們復生,照樣子也使他所願意的人復生。父不審判任何人,但他把審判的全權交給了子,為叫眾人尊敬子如同尊敬父;不尊敬子的,就是不尊敬派遣他來的父。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 聽我的話,相信派遣我來者的,便有永生,不受審判,而已出死入生。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時候要到,且現在就是,死者要聽見天主子的聲音,凡聽從的,就必生存。就如父是生命之源,照樣他也使子成為生命之源;並且賜給他行審判的權柄,因為他是人子。你們不要驚奇這事,因為時候要到,那時,凡在墳墓裡的,都要聽見他的聲音,而出來:行過善的,復活進入生命;作過惡的,復活而受審判。我由我自己什麼也不能作;父怎樣告訴我,我就怎樣審判,所以我的審判是正義的,因為我不尋求我的旨意,而只尋求那派遣我來者的旨意。」
釋經小幫手
「我父到現在一直工作,我也應該工作。」聽到耶穌的話,有些人會感到壓力。耶穌是在提倡要當個工作狂嗎?這個社會節奏已經那麼快,很多人有做不完的工作,每天不斷加班,他們多渴望可以休息啊!但是,這社會卻一直把人的價值放在他們的生產力—做得好、效率高、業績高的員工才是老闆的愛徒、公司的好員工,讓很多人不敢不拚命工作,以免被社會淘汰。然而,這種工作心態,反而讓人們無法享受工作,無法在工作中找到更深的意義。其實,這並不是耶穌的意思!耶穌今天給我們揭露工作靈修的重點:天主工作創造了萬物,因此,擁有天主肖像的人類也被召叫透過工作改造世界,把天主的王國帶到人間。為此,天主要的是那一些可以提升人類及萬物尊嚴的工作,而不是盲目的工作、成為工作的奴隸,更不是為了己利而剝削他人的權利。耶穌的每一個作為都是在成全天主的工作。這樣的工作是有意義的,能讓人充滿激情、力量。但如果我們工作只為了狹隘的目標:能賺取最多的錢,為了維持一定的社會地位、生活方式、形像等,我們便很容易忘記工作的超越性,開始會變得斤斤計較,充滿競爭和比較,也漸漸感受不到工作的喜樂了!今天,若你處於工作的瓶頸,不如在祈禱中和天主對話,請求天主再次指引你,看到你的工作在祂更大的計劃中究竟有何價值。
品嚐聖言
父愛子,凡自己所作的都指示給他;並且還要把這些更大的工程指示給他。
活出聖言
你如何能對工作或同事投入多一點愛和用心,以改變現有枯燥的工作或職場氛圍?
全心祈禱
主,謝謝祢給我主導權,讓我能選擇不要做工作的奴隸,卻能透過工作成聖自己。
04.01(二)關懷的力量
若望福音五1-3,5-16
則四七1-9,12
聆聽聖言
這些事後, 正是猶太人的慶節,耶穌便上了耶路撒冷。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門有一個水池,希伯來語叫作貝特匝達,周圍有五個走廊。在這些走廊內,躺著許多患病的,瞎眼的,瘸腿的,痳痺的,都在等候水動,
在那裡有一個人,患病已三十八年。耶穌看見這人躺在那裡,知道他已病了多時, 就向他說:「你願意痊癒嗎?」那病人回答說:「主,我沒有人在水動的時候,把我放到水池中;我正到的時候,別人在我以前已經下去了。」耶穌向他說:「起來,拿起你的床,行走罷!」那人便立刻痊癒了,拿起自己的床,行走起來;那一天正是安息日。
於是猶太人對那痊癒的人說:「今天是安息日,不許你拿床。」他回答他們說:「叫我痊癒了的那一位給我說:拿起你的床,行走罷!」他們就問他:「給你說拿起床來,而行走的那人是誰?」那痊癒的人卻不知道他是誰,因為那地方人多,耶穌已躲開了。事後,耶穌在聖殿裡遇見了他,便向他說:「看,你已痊癒了,不要再犯罪,免得你遭遇更不幸的事。」那人就去告訴猶太人: 使他痊癒的就是耶穌。為此猶太人便開始迫害耶穌,因為他在安息日做這樣的事。
釋經小幫手
耶穌遇見了一個患病三十八年的病人,問他:「你願意痊癒嗎?」奇怪的是,那個病人並沒有直接回答說:「我願意!」,而是開始埋怨沒有人在水動時幫忙把他第一個放到水池中。我們可以判斷這個人負面,對自己的治癒缺乏積極的態度。但,放眼看看水池邊許許多多的病患,能成為第一個入水的機率該有多少啊?這人的絕望也是可以理解的!莫非,真正癱瘓的不是這人的腿,而是他的心。今天,這人就像我們周遭每一個被生活競爭壓垮的人。他們努力考證照,打拼業績,但是卻被殘酷的社會現實壓得透不過氣,讓我們不自禁的思考,一人在身心破碎以前,需要承受多少挫折。今天,讓我們默想在水池邊來來往往的人:看到躺在水池邊許許多多的病患,他們能夠為病患做什麼?他們願意為病患做什麼呢?福音中的病人已經患病多年,卻因為旁人的漠視而遲遲無法進到池子接受治療。當我們在檢視自己的信仰生活時,可以問自己:我是否漠視社會上「弱勢」的一群人呢?我是否忽略那些一直在周圍、需要被幫忙的弱小兄弟姊妹,或是那些面臨絕望的人呢?耶穌沒有等這人要求,而主動提出要治癒這人。我們是否也不需要等待他人來尋求幫助,而能成為第一個走出自己去關心他人、安慰他人,幫助他人的人呢?「起來,拿起你的床,行走罷!」他人是否也能在和你的相遇中得著力量,再次站立、行走?
品嚐聖言
「主,我沒有人在水動的時候,把我放到水池中。」
活出聖言
當你看到別人因為生活的困難和壓力而低落時,不要吝嗇上前陪伴關懷他。
全心祈禱
天主,謝謝祢讓我看到,我小小的關懷,可以帶給他人重新振作的力量和希望。
03.31(一)新天新地
依撒意亞六五17-21
若四43-54
聆聽聖言
看,我要創造新天新地,先前的不再被記憶,不再被關心。
人們都要因我所造的而永遠喜悅快樂;因為,看,我要造一座令人喜悅的耶路撒冷,一個令人歡樂的百姓。
我要因耶路撒冷而喜悅,因我的百姓而歡欣,其中再聽不到哭泣和哀號的聲音。
那裡再沒有夭折的嬰兒和不滿壽數的老人;百歲死去的人算是青年,凡活不到百歲的人算是被詛咒的。
他們要建築房舍,自居其中;種植葡萄,自食其果。
釋經小幫手
今天,天主透過依撒意亞先知書告訴我們,雖然以色列子民經常違逆天主,不按祂的旨意生活,因而為自己帶來災殃,但天主仍然對他們保持祂的仁慈與安慰。也繼續對他們有信心、有希望。天主說:「看,我要創造新天新地,先前的不再被記憶,不再被關心。」雖然以色列人民遠離了天主,但只要他們悔改,願意從失序的生活回歸有序的生活,天主便承諾要給他們一個重新來過的機會。「看,我要創造新天新地,先前的不再被記憶,不再被關心。」今天,讓我們花一些時間去反思為什麼承認自己的錯誤和罪過是如此困難?是不是因為要承認這一切很丟臉。況且,如果天主或他人早已警告過我們不可做某些事,而我們卻因為選擇不聽而給自己和他人帶來災殃時,承認自己的錯就意味著我們必須背負這個罪惡感,也必須面對天主和他人的判斷。然而,在今天的經文中,我們不斷聽到天主提到在這新天新地中的喜悅:「人們都要因我所造的而永遠喜悅快樂,因為,看,我要造一座令人喜悅的耶路撒冷,一個令人歡樂的百姓。我要因耶路撒冷而喜悅,因我的百姓而歡欣…」也許,祂要告訴我們,其實懂得認識自己的錯誤,放棄罪惡的道路,轉向正確的道路,是一件值得喜悅的事,而非羞恥或悲傷的事情。不要讓我們的驕傲和顧忌成為我們的絆脚石,讓我們把自己跟天主願意賜給我們的新天新地隔絕。
品嚐聖言
看,我要創造新天新地,先前的不再被記憶,不再被關心。
活出聖言
今天,學習跟天主用慈愛的眼光一起看待自己或社會的一個軟弱之處。
全心祈禱
謝謝天主邀請我用你憐憫愛的眼觀看待自己和他人的罪,並給與悔改的機會。
03.30(日)轉向天父
四旬期第四主日
(喜樂主日)
路加福音十五1-3,11-32
蘇五9-12;格後五17-21
聆聽聖言
眾稅吏及罪人們都來接近耶穌,為聽他講道。法利塞人及經師們竊竊私議說:「這個人交接罪人,又同他們吃飯。」耶穌遂對他們設了這個比喻說:「一個人有兩個兒子,那小的向父親說:父親,請把我應得的一份家產給我罷!父親遂把產業給他們分開了。過了不多幾天,小兒子把所有的一切都收拾起來,就往遠方去了。他在那裡荒淫度日,耗費他的資財。當他把所有的都揮霍盡了以後,那地方正遇著大荒年,他便開始窮困起來。他去投靠當地的一個居民;那人打發他到自己的莊田去放豬。他恨不能拿豬吃的豆莢來果腹,可是沒有人給他。他反躬自問:我父親有多少傭工,都口糧豐盛,我在這裡反要餓死!我要起身到我父親那裡去,並且要給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我不配再稱作你的兒子,把我當作你的一個傭工罷!他便起身到他父親那裡去了。他離得還遠的時候,他父親就看見了他,他動了憐憫的心,跑上前去,撲到他的脖子上,熱情地親吻他。兒子向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我不配再稱作你的兒子了!父親卻吩咐自己的僕人說:你們快拿出上等的袍子來給他穿上,把戒指戴在他手上,給他腳上穿上鞋,再把那隻肥牛犢牽來宰了,我們應吃喝歡宴,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生,失而復得了;他們就歡宴起來,那時,他的長子正在田地裡,當他回來快到家的時候,聽見有奏樂及歌舞的歡聲,遂叫一個僕人過來,問他這是什麼事。僕人向他說:你弟弟回來了,你父親因為見他無恙歸來,便為他宰了那隻肥牛犢。長子就生氣不肯進去,他父親遂出來勸解他。他回答父親說:你看,這些年來我服事你,從未違背過你的命令,而你從未給過我一隻小山羊,讓我同我的朋友歡宴;但你這兒子同娼妓耗盡了你的財產,他一回來,你倒為他宰了那隻肥牛犢。父親給他說:孩子!你常同我在一起,凡我所有的,都是你的;只因為你這個弟弟死而復生,失而復得,應當歡宴喜樂!」
釋經小幫手
你的喜樂泉源來自哪裡?是否是一切成功、完美?是否是眾人欽羨、鼓掌叫好?是否是一無所缺、無憂無慮?然而,身為基督徒,我們最大的喜悅是來自於天主的憐憫。四旬期喜樂主日的最大意義就在我們因悔改、轉向天主而經驗祂無限的愛和憐憫。然而,憑著人的本性,我們的方向往往是遠離天主,像福音中的小兒子一樣,認為要尋找自己以為的快樂,我們必須離開天父愈遠愈好。無論我們離開天父多遠、多久,天父從來沒有停止等待我們回來。你是否能夠想像並感受到有人等你回家的幸福? 天父只要看見了我們,便會動了憐憫的心,跑上前去,撲到我們的脖子上,熱情地親吻我們。今天讓我們感受天父這份熱切等待的愛,渴望我們轉向祂,起身回到祂身邊。或許我們覺得自己沒有不好,沒有離開過祂,又或者,我們的身體雖在,但我們的心是否已經遠離祂,沒有真實體驗到與天父交心的喜樂?我們像大兒子一直都在天父的家中付出,也乖乖的遵守了教會的規矩,但卻常常抱怨天主不公平,給別人的比較多。不管我們是在遠方,還是已經在天主的家中,我們都需要反省自己是否仍在某個層面是離天主很遠,需要再次轉向祂的。小兒子「反躬自問」後,意識到自己的愚昧,選擇回家。讓我們也有這樣的謙虛,一旦認識自己哪裡遠離天父時,也會悔改再次轉向祂
品嚐聖言
他離得還遠的時候,他父親就看見了他,他動了憐憫的心,跑上前去
活出聖言
今天意識到哪些地方遠離天主,並下決心再次地轉向祂。
全心祈禱
天主父,謝謝祢一直都在等著我,我也願意轉向祢,領受祢的慈愛。
03.29(六)不比較
路加福音十八9-14
歐六1-6
聆聽聖言
耶穌也向幾個自充為義人,而輕視他人的人,設了這個比喻:
「有兩個人上聖殿去祈禱:一個是法利塞人,另一個是稅吏。
那個法利塞人立著,心裡這樣祈禱:天主,我感謝你,因為我不像其他的人,勒索、不義、奸淫,也不像這個稅吏。
我每週兩次禁食,凡我所得的,都捐獻十分之一。
那個稅吏卻遠遠地站著,連舉目望天都不敢,祇是捶著自己的胸膛說:天主,可憐我這個罪人罷!
我告訴你們:這人下去,到他家裡,成了正義的,而那個人卻不然。因為凡高舉自己的,必被貶抑;凡貶抑自己的,必被高舉。」
釋經小幫手
人很容易不自覺的比較,有時是內在的,有時是外在的。當別人比自己差,我們會不自覺的有優越感;當別人比我好,我們的自卑感也不自覺的起來,讓我們覺得自己不夠好,甚至開始抱怨自己的背景、運氣不如別人。你可曾意識到,比較,讓我們心中產生很多不必要的糾結,也透露了我們的心胸狹窄。在今日的福音中,耶穌講到一個愛比較的法利塞人。他心高氣傲地輕視那稅吏,還做了這樣的祈禱:「天主,我感謝你,因為我不像其他的人……」我們可以聽出他其實不是真的在感謝天主,而是在誇耀自己。他在祈禱中,為了顯示自己的優越,貶低稅吏,仿佛暗示天主要讚美他。這好比有些人在對別人說話時,常拿自己和別人做比較,說:「跟我那嫂嫂比,我真的太優秀了……」對那沒有在場的第三者是很不公平的。對於法利塞人,耶穌向我們透露天主的反應:祂完全忽略了這法利塞人,也不懲罰他。或許,對付那些抬高自己的人最好的方法不就是不要太過理會他的吹牛。對那謙卑向天主祈禱的稅吏,天主卻俯身聆聽了他。耶穌說他最後成了正義的,意味著天主已清洗他的罪過,也把恩寵注入他身上。今天,讓我們反省,自己是像那法利塞人——愛比較,愛抬高自己呢?還是我們願意像那稅吏,知道自己有優點,也有許多缺點,學會用最真實的自我面對天主,面對世界。
品嚐聖言
凡貶抑自己的,必被高舉。
活出聖言
認識自己,學習在天主和他人面前做真實的自己,不自卑也不驕傲。
全心祈禱
天主,我明白拿人做比較是沒有意義的,請幫我活出更自由、不比較的生活。
03.28(五)勇敢去愛
馬爾谷福音十二28-34
歐十四2-10
聆聽聖言
有一個經師聽見了他們辯論,覺得耶穌對他們回答得好,便上前來,問他說:「一切誡命中,那一條是第一條呢?」
耶穌回答說:「第一條是:『以色列!你要聽!上主我們的天主是唯一的天主。
你應當全心、全靈、全意、全力愛上主,你的天主。』
第二條是:『你應當愛近人如你自己。』再沒有別的誡命比這兩條更大的了。」
那經師對耶穌說:「不錯,師傅說得實在對:他是唯一的,除他以外,再沒有別的:
應以全心、全意、全力愛他,並愛近人如自己,遠超過一切全燔祭和犧牲。」
耶穌見他回答得明智,便對他說:「你離天主的國不遠了。」從此,沒有人敢再問他。
釋經小幫手
你應當全心、全靈、全意、全力愛上主,你的天主,並應愛近人如你自己。你認為你已經活出這兩條最大的誡命嗎?還是你仍在努力了解如何平衡其看似相互衝突的要求?也許你會問:如果我每天都得要這樣全心全意的愛上主,我們豈不是要不斷放下自己,以致失去自己呢?我每天都在想著天主,那我還有什麼時間可以好好地陪伴那些對我很重要的人?況且,人通常都有點私慾,無論做什麼,總是先為自己著想,也希望把好的留給自己,那麼要做到「愛人如己」,不就是一件超級困難的事情嗎?換一句話說,我們感覺愛主、愛近人以及愛自己這三份愛間,是有衝突和張力的,不知如何兼顧它們。然而,讓我們意識到,常常我們的思考會將自己限制,多時我們會被困難困住,但人要克服困難,而非被困難克服。其實這些誡命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困難。耶穌邀請「愛人如己」。首先第一步是接納自己。我是否多時對自己也有許多不滿及自卑?如果不接納自己,我們內心便容易產生不平衡與比較,那要實踐「愛人如己」就具有挑戰性。但一個成熟接納自己的人,在人際方面更能慷慨的去愛與包容他人。身為基督徒在愛天主與愛人兩方面是相輔相成的。或許,若我們夠愛天主,我們也能為了祂而超越自己去愛他人,而不會讓我們是否喜歡某人決定我們是否要去愛他。
品嚐聖言
你應當全心、全靈、全意、全力愛上主,你的天主。
活出聖言
今天,學習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好讓自己有更大的心胸接納不完美的他人。
全心祈禱
天主,當我不接納自己,對別人排斥時,請讓我為了祢超越自己去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