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TV & Film
Health & Fitness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26/v4/df/7b/12/df7b125c-2b35-82fd-a530-afb993590889/mza_1194482866237196367.jpeg/600x600bb.jpg
【一起來亞比!】
臺大亞洲社會比較研究中心
17 episodes
2 months ago
亞比中心在研究甚麼?亞洲社會又怎麼進行比較? 【一起來亞比!】由臺大社會科學院亞洲社會比較研究中心製作播出。 由中心成員擔任主持人,邀請來自不同學門的教授、踏查不同國界的學人們進行對話, 與聽眾們討論他們的研究內容與社會關懷。 從台灣看亞洲,從亞洲看台灣,請您跟著臺大亞洲社會比較研究中心,一起來亞比!。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Society & Culture
RSS
All content for 【一起來亞比!】 is the property of 臺大亞洲社會比較研究中心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亞比中心在研究甚麼?亞洲社會又怎麼進行比較? 【一起來亞比!】由臺大社會科學院亞洲社會比較研究中心製作播出。 由中心成員擔任主持人,邀請來自不同學門的教授、踏查不同國界的學人們進行對話, 與聽眾們討論他們的研究內容與社會關懷。 從台灣看亞洲,從亞洲看台灣,請您跟著臺大亞洲社會比較研究中心,一起來亞比!。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Society & Culture
Episodes (17/17)
【一起來亞比!】
【一起來亞比!】S3EP5《從社工日常到社會政策:社工人的學習與研究》ft.汪書華
「原本我以為社會政策是一個與個人距離遙遠、相對抽象的概念,但在那次工作的經驗後,我深刻體會到,每一條法規的微調都會影響許多人的權益與生活經驗,也讓我認識到,政策制定是一項既重要又富有意義的工作。」 當社工實務遇上理論,距離究竟有多遠?在這集Podcast中,台大社工系汪書華老師將帶我們深入探索她的職業生涯,揭示社工人在實務、政策與理論之間的無限可能。我們也將透過汪老師對亞洲社會政策的跨國比較,一同認識台灣的現狀,並思考在這個龐大體系中,個人、倡議團體與實務工作者如何推動政策變革。 在本集你將會聽到: 🔎 社會工作是什麼? 🔎 社會政策和實務工作之間的連結? 🔎 台灣的社福政策有什麼特色?和其他東亞國家有什麼不同? 🔎 跨國比較研究有哪些挑戰及收穫? 🔎 要如何保持學習的動力? 🔎 你知道嗎?研究其實可以像追劇一樣有趣! 主講人:汪書華,臺大社工系副教授,亞比中心研究員。研究關注社會政策、社會救助、貧窮、移民、工作、家庭政策、家庭福祉。 主持人:鍾瑋芸,亞比中心助理研究員。長期關注東亞家庭中的性別體制。 製作:呂佳軒 審核:張祥雲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6 months ago
38 minutes

【一起來亞比!】
【一起來亞比!】S3EP4(下)從鄉村到全球:性別、人口與氣候的在地與跨國連結 ft. 陳玉華
在這一集的Podcast,我們邀請到了來自台大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的陳玉華老師,和我們一起探索她在研究鄉村、性別與人口議題上的心路歷程。這集節目將分為上下兩集播出,帶你深入了解陳老師如何進行跨國比較研究,並剖析農村、婦女與人口問題之間的深層關聯。 更精彩的是,陳老師將談到氣候變遷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如何改變農村社會的面貌。無論你是對性別、人口或是氣候議題感興趣,這集都不容錯過!快來聽陳玉華老師的精彩分享,一同走進農村的故事,了解這些議題如何深刻影響我們的世界! 在上集,你會聽到陳玉華老師分享: 🔎研究如何由農業推廣與婦女權力,拓展至人口、生育與移民? 🔎質性與量化的研究心法 🔎新住民與失聯移工在鄉村地區,究竟扮演著怎樣的重要角色? 在下集,陳玉華老師也分享了: 🔎跨國視角下的鄉村研究與土地使用大比拼! 🔎最新出爐!老師的出版資訊搶先看! 🔎氣候變遷,如何翻轉臺灣的產業與生活?讓我們一起來探索! 主講人:陳玉華,亞比中心研究員、台大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副教授。研究專長涵蓋移民與鄉村發展、人口、婚育與家庭、社區研究、社會調查方法。 主持人:鍾瑋芸,亞比中心助理研究員。長期關注東亞家庭中的性別體制。 製作:陳映岑 審查:張祥雲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6 months ago
24 minutes

【一起來亞比!】
【一起來亞比!】S3EP4(上)從鄉村到全球:性別、人口與氣候的在地與跨國連結 ft. 陳玉華
在這一集的Podcast,我們邀請到了來自台大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的陳玉華老師,和我們一起探索她在研究鄉村、性別與人口議題上的心路歷程。這集節目將分為上下兩集播出,帶你深入了解陳老師如何進行跨國比較研究,並剖析農村、婦女與人口問題之間的深層關聯。 更精彩的是,陳老師將談到氣候變遷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如何改變農村社會的面貌。無論你是對性別、人口或是氣候議題感興趣,這集都不容錯過!快來聽陳玉華老師的精彩分享,一同走進農村的故事,了解這些議題如何深刻影響我們的世界! 在上集,你會聽到陳玉華老師分享: 🔎研究如何由農業推廣與婦女權力,拓展至人口、生育與移民? 🔎質性與量化的研究心法 🔎新住民與失聯移工在鄉村地區,究竟扮演著怎樣的重要角色? 在下集,陳玉華老師也分享了: 🔎跨國視角下的鄉村研究與土地使用大比拼! 🔎最新出爐!老師的出版資訊搶先看! 🔎氣候變遷,如何翻轉臺灣的產業與生活?讓我們一起來探索! 主講人:陳玉華,亞比中心研究員、台大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副教授。研究專長涵蓋移民與鄉村發展、人口、婚育與家庭、社區研究、社會調查方法。 主持人:鍾瑋芸,亞比中心助理研究員。長期關注東亞家庭中的性別體制。 製作:陳映岑 審查:張祥雲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6 months ago
30 minutes

【一起來亞比!】
【一起來亞比!】S3EP3 在韓台妻的社群媒體經營 ft. 黃宗儀
【一起來亞比!】S3EP3 在韓台妻的社群媒體經營ft. 黃宗儀 台灣女性「嫁到」韓國,迎接她們的究竟是浪漫韓劇般的愛情,還是刻板印象中的大男人主義?本集特邀黃宗儀老師,帶你一探她們的內心與社群世界。黃宗儀老師訪談許多旅外台妻,她將在這集揭密在韓台妻的社群世界!她們如何透過臉書粉專抒發情感、適應異鄉生活,甚至將經歷與情感商品化?而在社群媒體中,她們又如何看待自己的公共角色?精彩內容,千萬別錯過! 🎧邀請大家一起點開這集節目,聆聽黃宗儀老師的研究分享吧! 這集你可以聽到: 🔎在韓台妻的內心世界大揭秘!帶大家一探她們如何透過臉書粉專抒發心情。 🔎在韓台妻經營粉專時的甘苦談。經營粉專真的那麼簡單嗎?她們在分享生活的同時,又遇到了哪些挑戰與收穫呢? 🔎在韓台妻的雙重情感經濟。如何運用臉書粉專來抒發情感、調適心境,甚至將情感轉化為商品化? 🔎在韓台妻的自身形象與影響力。她們的言行如何影響他人?是否塑造了某種刻板印象或社會期待? 主講人:黃宗儀,亞比中心研究員、台大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長期關注晚近東亞全球城市與跨國人口流動,致力於文化比較研究。 主持人:鍾瑋芸,亞比中心助理研究員。長期關注東亞家庭中的性別體制。 製作:張伊琇 審核:張祥雲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6 months ago
59 minutes

【一起來亞比!】
【一起來亞比!】S3EP2 性別的角色:公務員的職涯與家庭、疫情下的密集親職、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性平教育ft. 鍾瑋芸
性別總是在我們生活周遭悄悄運作。這一集,亞比中心助理研究員鍾瑋芸將帶我們一起探究性別如何不同的生活情境中─包含公部門職場、家庭分工、疫情中的親職─影響我們安排工作與生活、與家人分工、教養孩子,並影響到長期的生活與職涯規劃。 大家趕快點開本集節目,一起聆聽過去大多擔任主持人的瑋芸老師,會怎麼分享自己這些年來的研究吧! 這集你可以聽到: 🔎性別如何影響公務員的職涯與家庭安排? 🔎強調性別平等的法規與政策是否就能有效促成職場性別平等? 🔎新冠疫情如何影響台灣家長的親職實作? 🔎在做父母的過程中,家長們又如何做性別? 主講人:鍾瑋芸,亞比中心助理研究員。長期關注東亞社會中的性別體制。 主持人:黃長玲,亞比中心主任兼研究員、台大政治系教授。曾擔任多項性別平權運動組織的成員,長期關注性別政治與東亞政治比較研究。 製作:張伊琇、陳映岑、呂佳軒 審核:張祥雲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7 months ago
26 minutes

【一起來亞比!】
【一起來亞比!】S3EP1(下)《人工生殖科技、預想與抉擇》ft.吳嘉苓
「我的核心概念叫做預想(anticipation)。本來我當年做的是風險,因為我很關心大家經歷的風險,可是我後來發現,大家走這趟歷程不是風險,大部分是懷抱希望。」 面對日新月異的科技與生活中各種的不確定性,我們是要懷抱希望,還是戒慎恐懼?「預想」—這種我們經常運用的思維習慣,又是如何受到更廣泛的體制影響? 延續上集內容,嘉苓老師將探討她如何發展出貫穿整個研究的核心概念,並分享她在跨領域研究與跨國比較研究中的心得,以及生殖科技相關研究的發展趨勢。 在本集你可以聽到: 🔎 使用人工生殖技術的媽媽與爸爸到底經歷了什麼? 🔎 人工生殖技術系統的性別盲點? 🔎 預想 anticipation的概念是什麼?這個概念的學術與社會意義在哪裡? 🔎 我們可以怎麼研究人工生殖? 想更深入了解相關知識嗎?一起來關注吳嘉苓老師即將出版的新書《多胞胎共和國:台灣人工生殖的希望與風險》,精彩內容不容錯過! 主講人:吳嘉苓,亞比中心研究員、臺大社會系系主任。研究關注醫療社會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性別研究。 主持人:鍾瑋芸,亞比中心助理研究員。 製作:呂佳軒。 審查:張祥雲。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7 months ago
28 minutes

【一起來亞比!】
【一起來亞比!】S3EP1(上) 《人工生殖的希望與風險》ft.吳嘉苓
生殖科技為許多渴望成為父母的人帶來希望,但同時也伴隨著風險與挑戰。 台大社會系吳嘉苓老師的新書「多胞胎共和國—台灣人工生殖的希望與風險」,分析社會脈絡與文化如何使台日兩國的人工生殖發展與相關規範走向不同的方向,並進一步探究個人在這些迥異的政策與制度框架下,如何預想機會與風險,進而做出生育選擇。她將在這集討論她即將出版的新書,以及研究過程中各種感人或有趣的小故事。 在本集你會聽到: 🔎為什麼各國人工生殖法規對能植入母體的胚胎數有不同的限制? 🔎懷上多胞胎會對媽媽帶來什麼影響? 🔎我們怎麼傳遞人工生殖的成功故事? 🔎是甚麼樣的社會氛圍與個人選擇導致我們對人工生殖有不同的預想? 主講人:吳嘉苓,亞比中心研究員、臺大社會系系主任。研究關注醫療社會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性別研究。 主持人:鍾瑋芸,亞比中心助理研究員。 製作:呂佳軒。 審查:張祥雲。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7 months ago
33 minutes

【一起來亞比!】
【一起來亞比!】S2EP4 誰的社會運動?為什麼要研究?社會運動的階級、科技與研究議題 ft.何明修
為什麼、如何研究社會運動? 是誰在參與社會運動?一個運動中的階級因素會如何影響運動的展開和進行? 曾經作為運動推力的重要資訊與科技物,如何在近年的裡快速地成為資本與政權壟斷的武器? 台大社會系何明修教授關注社運十餘載,將從台灣的勞運、環境運動到香港反送中談談作為研究在運動現場與歷史中看到的現象與議題。 主講人:何明修,臺大社會系教授。研究關注政治社會學、社會運動、勞動社會學。近期關注香港反送中運動的動態。 主持人:鍾瑋芸,亞比中心研究員。近期研究關注疫情衝擊下的家庭動態。 企劃、錄音、後製:邱照旻,曾任亞比中心執行秘書。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years ago
42 minutes

【一起來亞比!】
【一起來亞比!】S2EP3 邁向低碳社會的「公正轉型」:減碳的社會學議題 ft.劉仲恩
「減碳的趨勢其實會對社會不平等有很大的影響,從事高碳排產業的勞工勢必會面臨產業轉型,氣候變遷帶來災害:不管是高溫還是強降雨,都會衝擊到社會上最弱勢的一群人。在這過程中其實有個概念叫公正轉型:如何在低碳轉型能源轉型的過程中不要遺落任何一個人。」 減碳其實像減肥? 看似「科學」的能源議題背後,其實涉及更多資源與社會分配的問題? 大量仰賴能源進口,國際處境又弱勢的台灣,要如何推動和落實能源轉型? 化工領域出身的劉仲恩老師,為什麼最後會落腳在社會學尋求對環境議題的討論呢?趕快點開本期的一起來亞比聽聽仲恩老師的說法! 主講人: 劉仲恩 台大社會系副教授,亦是台大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程合聘教師。研究興趣是透過社會學的視角研究氣候變遷與各種環境議題,特別關注台灣的公正轉型與碳定價。 主持人: 鍾瑋芸,亞比中心研究員。近期研究關注疫情衝擊下的家庭動態。 企劃、錄音、後製: 邱照旻,曾任亞比中心執行秘書。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years ago
38 minutes

【一起來亞比!】
【一起來亞比!】S2EP2(下)性平運動(#MeToo)在東亞 ft.黃長玲
「MeToo之能夠出現,我們要記得是因為媒體在這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你會很驚訝東亞最強韌的MeToo發生在韓國和中國。」 2017年由Jodi Kantor與Megan Twohey在紐約時報的一篇深度報導掀開了潘朵拉盒子,讓全世界在#MeToo這個標籤底下開始了一系列對權勢性侵的吹哨與抗爭。不過,東亞的國家的狀況也都相同嗎?民主程度越高的國家裡MeToo運動就會越強韌嗎?如果我們說台灣有或沒有MeToo運動,其描述台灣的經驗與條件又是甚麼? 在本週下集的【一起來亞比!】黃長玲老師將細談韓國、日本、中國以及台灣裡MeToo、婦女運動、婦女參政的現況與發展的不同。 主講人:黃長玲 台大政治系教授,曾擔任多項性別平權運動組織的成員,長期關注性別政治與東亞政治比較研究。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years ago
37 minutes

【一起來亞比!】
【一起來亞比!】S2EP2(上) 同中求異、異中求同。性平運動中的身份拉扯與切割 ft.黃長玲
「做學者要想辦法講出別人沒講過的東西,有別人沒有過的觀點,學者的本能是要同中求異的; 可是社會參與和實際的公共行動 -尤其在民主社會裡-是要異中求同。」 在社科界粉絲無數的黃長玲老師應要求來了!並帶來50分鐘重量級的分享,將分上下兩集播出。 在上集中,於性別運動耕耘多年的長玲老師,將分享一路上同時作為研究者與倡議者,身份、心境和責任的上的不同,以及面對理論知識與實務工作方法上的差異。 下集長玲老師將分享東亞性別平權運動的現況與挑戰,以及metoo在東亞與台灣發展的異同,請大家繼續鎖定一起來亞比! 主講人:黃長玲 台大政治系教授,曾擔任多項性別平權運動組織的理監事,長期關注性別政治與東亞政治比較研究。 主持人:鍾瑋芸 亞比中心研究員。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years ago
15 minutes

【一起來亞比!】
【一起來亞比!】S2EP1 台灣太太,烏鴉媽媽?德國婚姻移民的制度與挑戰 ft.徐婕
德文裡的「烏鴉媽媽」是什麼意思? 來到德國的台灣太太、媽媽,第一個挑戰可能是烤蛋糕? 看似強調技術、人才導向的德國移民制度與課程裡,藏著什麼樣的性別、文化與國族的階序與挑戰? 全新一季的【一起來亞比!】邀請徐婕教授來談談從臺灣、中國來到德國的技術、婚姻移民女性可能的景況和挑戰,也透過分享自己於德國求職、育兒的經驗看到德國文化融合制度,背後潛在的性別與國族的結構與階序。 主講人: 徐婕 德國海德堡大學社會學博士,曾任亞比中心研究員,現在於瑞士St.Gallen大學新加坡校區擔任助理教授。研究關注家庭、遷移。著有Family Migration and the Path to an Occupation一書。 主持人: 藍佩嘉 臺大社會系教授,亞比中心主任。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years ago
47 minutes

【一起來亞比!】
【一起來亞比!】EP4 中國「天空」的「地理」政治:垂直視角的地理學研究 ft.簡旭伸
「 中國運用人造降雪的方式讓北京成為全世界唯一一個辦冬季奧運又辦夏季奧運的城市,但北京其實是個很缺水的城市:北京冬運的雪,其實是中國運用南水北調的方式,將湖北省上面的雲,降下來成為丹江口的水,再運往台北做成的雪。」 本集的【一起來亞比!】邀請地理系簡旭伸教授談談他整合地理、大氣、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關懷,以及「量體地理學」跟以往強調平面的地理學傳統有甚麼不同?而透過「垂直」的視角,簡教授將分享中國透過一系列嘗試操作與馴服的天氣工程,帶來的效果與背後的代價。 本集講者: 簡旭伸,倫敦政經學院地理與環境系博士,現任台大地理與環境資源學系教授。其研究興趣為垂直與量體地理學、人類世下的氣候工程政治,長期關注從政治經濟視角分析人與大氣、都市、環境的關係網絡。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years ago
34 minutes

【一起來亞比!】
【一起來亞比!】EP3 撒嬌作為弱者的政治策略? ft.岳心怡
「臺灣特殊的撒嬌文化,其實是將政治上的弱勢處境翻轉為巧勁施力的溝通策略」 打開臉書推特,從各種精美的圖文宣傳,到Q版、萌化的政治人物二創,你是否覺得越來越多的政治人物嘗試以「可愛」的形象在進行公共溝通?來自美國東北大學傳播系,是亞比訪問學人的Sydney(岳心怡)教授,將從「撒嬌」這個臺灣的特殊文化現象出發,討論撒嬌(Sajiao)在臺灣特有的語境和使用者間的特殊之處,它與裝可愛又有甚麼異同。而進入數位行動與政治傳播領域之中,撒嬌文化又是如何形成與應用? 本集主講: 岳心怡 美國東北大學傳播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跨文化溝通、性別與語言、東亞流行文化。著有Identity Politics and Popular culture in Taiwan:A Sajiao Generation一書。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years ago
26 minutes

【一起來亞比!】
【一起來亞比!】EP2 走入無家者的「危殆生活」 ft黃克先、黃怡菁
「當我們誠實的面對無家者議題,就是正視社會結構的限制,以及人生是個充滿不穩定危殆狀態。」 本集的【一起來亞比!】邀請到臺大社會系黃克先教授,以及台大社會所黃怡菁同學,討論兩人分別從民族誌與組織角度的對無家者族群「豐為危殆的生活」的觀察,並分享在田野現場裡的故事與經歷。而帶著社會學的視角,該如何反思作為研究者,階級、性別議題在互動裡可能的衝突與應對? 本集講者: 黃克先 美國西北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台大社會系副教授,研究關懷為宗教社會學、都市底層研究等,並於今年將長期對無家者的參與研究出版為都市民族誌專書《危殆生活》。 黃怡菁 臺大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生,曾任婦權會辣台妹聊性別主編、人生百味實習生。碩士論文題目以無家者NPO對無家者社會連帶影響為題。 本集主持人: 鍾瑋芸,現任亞比中心研究員。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years ago
39 minutes

【一起來亞比!】
【一起來亞比!】EP1 跨海求職,為何困於淺灘?技術移民的中階化現象與挑戰 ft.曾嬿芬
懷抱海外求職夢的學子遠渡重洋,為何卻困於淺灘? 本集的【一起來亞比!】邀請到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曾嬿芬,將從「困於淺灘」這個技術移民「中階化」的現象開始,分享對台灣、日本兩地移民政策與人才交流的觀察與比較。嬿芬老師注意到大學生的海外交流活動從十多年前乏人問津,到現在成為成為高等教育的首要目標,除了是結構上資源與技術的轉變外,也反映了人力資源環境對國際化、海外經驗的益發強調與重視。而同樣面臨少子化、人才外流的東亞國家中,逐漸成為新興移民目的地的日本和中國,與臺灣的移民政策有甚麼差異?如何反應背後各國對人力資源的短缺,外國人才招募的想像?而在門檻下放、資源益增的現在,選擇前往這些新興移民地的臺灣年輕人又有哪些不同傳統留學的考量,而他們將面臨甚麼樣的挑戰? 本集講者: 曾嬿芬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社會學博士,現任台大社會系教授。研究領域為國際移民與移民政策等。 本集主持人: 徐婕 曾任亞比中心研究員,現任台大社會系博士後。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years ago
44 minutes

【一起來亞比!】
【一起來亞比!】EP0「亞」洲社會怎麼「比」?ft.藍佩嘉
亞比中心是甚麼?「亞」洲社會要怎麼「比」?又是在研究哪些內容呢? 在節目首集我們邀請到臺大社會學系特聘教授,同時也是亞比中心的主任藍佩嘉老師,與聽眾分享亞比中心的創立機緣,工作目標與未來展望。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years ago
17 minutes

【一起來亞比!】
亞比中心在研究甚麼?亞洲社會又怎麼進行比較? 【一起來亞比!】由臺大社會科學院亞洲社會比較研究中心製作播出。 由中心成員擔任主持人,邀請來自不同學門的教授、踏查不同國界的學人們進行對話, 與聽眾們討論他們的研究內容與社會關懷。 從台灣看亞洲,從亞洲看台灣,請您跟著臺大亞洲社會比較研究中心,一起來亞比!。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